这是他第一次做手术,确实有些不容易,那种历练自己再也不想尝试,在医院打针的时候他没有了什么事情可做,仍旧是看看人,看看物,但是他把看到的都记下来了。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手术的恢复也是挺好不过还不能都走动,靠近若平病床的是一个年轻的孩子,他也是七八岁的孩子,那个孩子脸稍微有些胖,他头发也和稀疏,但是他看起来很壮实,不过也是和若平病情一样来到了这里。
若平是小霞照顾的,而他是自己的父母照顾的,可是他是若平心里永远忘不了的一个“强者”。时间让一个个人都回家了,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眼看着他也是要走的时候,他那颗高兴的心就和若平在县城医院听到出院两个字一样。但是上天就爱捉弄人,难道给这个孩子经历的还不够多吗?
听她的母亲说孩子都来了快半个月了,她亲自给孩子做饭,这天晚上突然孩子说肚子疼,天啊,他只是吃了一个香蕉而已。那个孩子不停的按着自己的肚子,疼得他脸上那么多的汗,真是急人。
他的母亲真的慌了,着急叫来了医生,医生按着肚子一些部位问到:“这里疼不疼?这里?还有这里?”
“疼…”这个字说出来是带有颤音的,他让孩子走了几步路,那个孩子竟然走了很自然,然而当听到得了“急性阑尾炎”这几个字时,他的母亲差点昏过去,就这样他就被推过去做手术了,想想都有些后怕的。
第二天那个孩子的父亲来取所有的东西,电饭锅啊,碗啊什么的,有几位叔叔阿姨问了问那个孩子的病况,孩子的父亲说手术做完了不过打的营养针,暂时还不能吃东西,说完这些就走了。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那个孩子有些感到心疼。
紧接着若平也到了出院的时候了,行李没多少,药倒是两大包,背着的,提着的,真像是“炸药包”。回家的路上若平可开心了,他又能回家了,尽管和上一次的出院情形差不多起码这次是坐车回去,也没说什么让他不开心的话。这马上到了期末考试若平也没考,但就因为这个又发生了一件让人很不顺心的事情。
2013年若平上初三了,由于期末考试没有考成没有成绩然后就没有自己的班级,开学那天背着新书包站在班级名单上找自己,可有呢?
育才可是着急,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去问自家亲戚,听说那个人还算可以就委托他了,但是啥事都没办成还倒贴了一些钱。对于当今其实很多事情总是靠走后门,真正凭真才实学的好事稀少,但是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就自然不用说。
其实每一个顺利的背后都有一个阴险的局,校长知道很多很找他压根就不见,那种至高无上的气势好像一个没有人性的恶魔,其实他的内心还是爱钱。
育才去了办公室他这直接说:“这个办不了。”育才又问了若平的初二老师,那个老师还是怂样子压根就不管,和甩手掌柜一样就走了。
育才跑前跑后,他带着若平在校长门口办公室等着校长,今天这件事必须处理,就这当场有更多的人都在找想找,全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
人心总是险恶,有一个衣冠整齐的中年人,一看就是有背景的人,校长见了他有说有笑,随后就在车里面开了一张班级票据,这真的让人很是生气。
社会的腐败就是因为这种人的存在而进一步恶化,真是拥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会让人折服。校长门口的人实在是越来越多,随后他自己也没办法只好把这件事情全都处理了,若平也有了自己的班级。
新的班级还是用陈旧的心对待着,他没有一个说话的人,死气沉沉的那种压抑感让人有些感到不太舒服。正是因为报名报了五天的名他被安排到最后一排,对我们而言,最后一排就是不爱学习的孩子,热爱学习的孩子全部都坐在了前面。
这种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啊,又是沉默不说。一到下课其他的同学总是成群结队的开怀大笑而自己只能坐在那个地方,空无一人却有些冷清。
“哎,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坐着啊,不找其他人说话吗?”突然走过来一个人把若平吓了一跳,这个人的手掌好大,他那有精神的眼神盯着若平让他觉得好是奇怪,语气也好是温和,那双浓眉真的好黑,整体看来倒是一个很有形象的小伙子,他穿着一个黑白色的外套,里面是蓝色条纹的单衣服,一条黑裤子很是有气质。
“我…我…”若平不知道说什么,以往好像没有这种突如其来的害羞感,当下他竟然没有词语可以说给他眼前这个人。
“哎呀,没事的,第一次见么,不用紧张。”今后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问我,他说完就回自己座位上去了。
经过几天的交流才知道原来他叫宋子轩,彼此都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平日里子轩的人员很不错,总是有一些人和他说笑,不过若平除了认识他其他人就不认识了。
“若平,你过来。”子轩看若平又是一个人在那发呆就叫了他一声。
“什么?叫我?”若问好是惊讶的表情并且指着自己。
“对啊,不然我们班还有叫若平的?”子轩笑着对若平说,在子轩一旁的人也笑了起来。
若平心里好是紧张,他不停的搓着自己的双手,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确实有些害怕,毕竟在自己还没有发生过这么快节奏的事情,这才认识了几天啊。
若平动作有些缓慢,子轩亲自过去就把他拉了过去,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他更紧张了,以往和惠山一茨他们在一起是因为很熟悉不过这么陌生的面孔自己到有些为难起来。
“这是若平,大家认识一下。”子轩给周围几个人都介绍到,话说仔细观察子轩确实和这几个人每天都在一起说话。
“欢迎欢迎。”一个个都很是亲切的欢迎若平的加入,让若平感觉好是温暖,就好比是一颗孤寂好久的心突然有了新的声音。
“谢谢大家。”若平也是很开心的问候大家,他也知道了这几个人的名字:“小琦,小冰,小泰,大伟,小晨”,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若平有了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人的存在,他也称之为“启蒙师”。
这是一个天气放晴的周末,因为若平在县城上学就是在亲戚家住,我们的子轩是从县城里一个小村子里来的,他每天都会骑自行车回家,得知和若平走一条路就每天晚上放学把若平放在离家最近的路口。
他们几个人每天都是一起回家,真像是儿时同张国栋那几个人一样,不过这个的亲切感好是强烈。
“若平,走吧。”子轩叫若平赶紧坐车子。若平二话不说就跳上车,那种感觉真是以前未曾有过的,好温馨啊。感觉自己瞬间成了最幸福的人,不巧的是小泰、小琦和小冰不能一起,他们是走西边,而若平他们走的是东边,可这个并不碍事,明天一早上又团聚了。
子轩总是来的很迟,可能是因为家里远的缘故吧!每次看他急匆匆的奔向教室感觉还挺辛苦的,那个高大的身姿也是永远是掩盖不了的。
宋子轩喜欢学理科类的,初中时候什么物理,化学之类的总是写的很好,但是若平就不是这块料,那双笨拙的手就不知道怎么算。看来一个人的性格也是一个人培养兴趣爱好的关键,若平是反向的,偏偏喜欢政治类。
每次考试若平的成绩就是一塌糊涂,就不敢看她的理科成绩,他就是想补也没办法,以前的知识啥都不知道。最让若平激动地就是去宋子轩的家里。
一扇砖红色的大门,紧挨一个空房子,旁边那块土地上种着农家人的菜,大葱,蒜苗,韭菜之类,它们都躬下身子向来到的人问好,抬头看去那个葡萄架上的藤蔓已经缠绕了那么多圈,还有的是隔壁家延伸过来的。
那个叫做“贝贝”的小狗总是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眼神,感觉它就是一个勇敢的使者保护着这个家。那种“汪汪汪”的声音实在是太刺耳而且还不间断,让人听得很生气,就因为如此总是让子轩或者他的家人把它关到后院去。在我若平看来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人和动物本来就是一种有感情的,突然来了一个人侵占了它和主人的嬉闹,这放在人和人之间也会不高兴的,或许“贝贝”就是耍耍它的小脾气吧!
子轩的家是两层,雪白的瓷把屋子的外观铺满了,那幢房屋也显得高贵起来,屋里那颗洞庭树永远是那么的挺拔,它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真像是一个哨兵,严肃的看着发生的一切。
这是若平第一次去子轩的家里,显得好是拘束,但是从子轩父母的样子来看真是和蔼可亲啊。
宋子轩的母亲会音乐,值得庆幸的是他把这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寄托给了宋子轩的姐姐,她高雅的坐在那里,黑色的钢琴在她圆滑的指尖跳动下弹奏出了动听的旋律。
若平最爱听钢琴的声音,一听到那种柔和的调子就感觉是一种享受。他对这新的事物实在是太好奇了。
“子轩啊,这位是谁啊。”子轩正在和若平在自己的房间,突然他的母亲进来了对他说道。
“哦,他叫若平。”子轩说的很简单,他觉得一个姓名足矣解释所有,其他的还是进一步相互了解吧,无论怎样的感情都有一种递进的关系。
“阿姨好。”若平很是有礼貌的给予对方称呼,刚说完自己的脸蛋烫得和那烧开了的水。
经过很长时间的认识后,若平、子轩、小琦、小泰、小冰、小晨、大伟都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七个人总是在一起玩耍。
那是中考后的日子,对于人们来说是最激动的日子,考得好的人可以去好的地方再次深造,考得差的人只能去普通的地方再学习,还有一部分人与这条路已经断开联系,由于若平的身体原因家人让他返回到自己村子里的一所学校学习。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