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霜月婵

第十七章 共饮桂花酿

    没住上望月楼最好的厢房,林小婵就被李天佑带回了宫里。

    他们走后。

    红执事:“辛卓,十年来,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少主子,太子佑到底是怎么想的?少主迟早要担负起保护起族人的重任,星月族的历届谷主均天赋异禀,才思敏捷,武艺高强,但依我看,目前她过于单纯,不论才识和武功,还是谋略,包括智商,我看都很牵强,竟然让我给她买小狗玩。甚是头疼,少主这十年来在太子佑身边,纯粹是给耽误了”

    辛卓:“红添,你不可妄议主上,毕竟她年纪还小,走一步看一步吧,替李天佑做了这么多年的事,这还是他第一次肯让我们和她见面,日后我们还得争取更多的机会去教导她,少主日后必非常人。”

    太子内殿,林小婵从太子手上接过令牌,拿到后手里颤巍巍的拖着不敢放下,怕因擅自讨要条件而让太子责备于她。

    太子:“今天可是讨要到了想要的东西了?”

    林小婵:“奴婢当时就是这么胡乱一说,没想到欧阳叔叔当真了,还用一线传音跟殿下您说了。”

    太子:“得了吧,孤给你你就好生收起来放着,你不要乱跑就是,出门要请示我,不然跑一次抓你一次回来,回来就绑上三天以示惩戒。”

    林小婵:“奴婢不敢,奴婢也不是那种爱乱跑的人。”

    太子:“算你识趣,做我的奴婢是你这辈子的命了,你得认命,我走哪你跟到哪便是,今天呢,就陪孤喝两杯,解解乏”

    “那便拿出我这两天酿的桂花酿,庆祝殿下您喜得您所谓的佳人,也祝奴婢生辰快乐!”小婵喜欢酿酒,并不害臊地自诩自己为酒娘子,无聊的时候就喜欢自己酿上几壶喝上几杯,不过也只敢在白天太子不在的时候喝到迷迷糊糊头脑犯浑,然后再太阳底下抱着北北睡上一小会儿,醒来又是清醒的。

    时至八月,正是桂花的开花时节,

    一方清池水边,两人分坐几案两旁,于丛桂恣放之下,享夜静轮圆,陈香扑鼻…桂花飘落在清池之中,惊扰着在池中游玩的几条鱼儿,明月映入,银盘微颤。红色宫灯摇曳,小婵的脸红扑扑的,不知是因这宫灯照的,还是因这酒意盎然。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此刻良辰美景,你与孤,都要好好记得”太子眉间一挑,端起酒杯,仰头吾自将酒吞下。小婵又看他入了迷,一见如故,日渐倾心,秋风拂面,不知何为良人?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太子侧头看着小婵,“小婵,你来为孤接下一句”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殿下,我接的都对吗”

    “愿同尘与灰,小婵,你愿意吗?”

    “殿下,小婵自然是愿意”

    “算你乖巧,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愿意,另外,你酿酒的技术倒是愈发精进了啊”

    小婵眼波一转:“殿下,关于桂花酿有一个传说,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你说来听听”

    “传说将桂花酿涂在所爱之人的胸口,那么,就可以在转世轮回中,相守三生三世。”

    “道听途说的什么东西,你懂什么叫爱?”

    小婵听罢不说话,微转过头不再去看他

    太子看着她侧面一闪一闪的睫毛,吟诗道:“玲珑云髻生花样,爱美小巧醉迷人”两人便不在说话。

    不一会儿,小婵揉揉眼睛,看着远处的一抹红色,正在缓缓向自己走来,以为是自己喝多眼花了,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美人儿呀,只是这戒备森严的太子府,怎么硬生生的冒出一个美人来呢?

    “佑太子殿下安,臣女给太子请安”此人眉目如波,温婉的装扮中带有一股凌厉。

    “没想到你我竟再如此相见,这程家的大家闺秀,再次相见,竟是如此这般…令人刮目相看”

    “太子殿下向姑母求亲之事,父亲都与我说了,今晚闲来无事,想来看看自己未来的夫君在此良辰美景中在做些什么”

    未来的夫君?这人就是…程颖颖吧,她是怎么如此消无声息的进来的?

    “那你这一闲来无事,便擅闯了孤的宅子,真是好大的胆子啊,我是抓你好,还是不抓好呢?”太子嘴角含笑,语气虽是责怪,但却带有三分宠溺,眼神温柔的看向她。

    “当然是不抓啦,抓了我,谁去做您的太子妃呢?太子还有更好的人选?”

    “三年前程将军寿宴,在程府初见,孤便倾心于你,自然是没有更好的人选,不想再去求娶她人了”太子笑意更甚,至诚至真,小婵心颤了一下,只觉此时自己有些多余。

    “一曲惊鸿舞,已是笼中人”

    “那选哪个做你的金丝笼,你想好了吗?”

    “心藏日月路远宽,气节长留生有欢。金丝笼,不论大小都是一样,臣女只想向太子求一样东西。”

    两人一个如天神,一个如地女,初次见面就嬉笑怒骂,小婵听不下去了,只想逃跑,也不想破坏他两人的氛围,于是起身退下。后面两个人聊了些么,有没有打情骂俏,她便悉数不知了。

    回到内室,她就把自己的小床往外搬,床虽小,但也是由千年沉香木制成,分量自然不轻,她搬的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再加上喝了酒,更是东倒西歪,狼狈不堪。但只有让自己累了忙碌起来,才不至于脑中翻滚当时的画面,不再去想像什么“在程府初见,孤便倾心于你”这样肉麻的话…咦…

    “怎么酒喝到一半就灰溜溜的走了,你这一溜,我身旁连个侍奉的人都没有”,刚躺下,身后便传来了浑厚的声音。

    “太子有贵客,奴婢不便打扰!”

    “你倒还挺会看事儿的,什么贵不贵客,本太子最贵,以后我不让你走,你就不要走”

    “是,小婵知道了,下次不再这样了”这样说着,眼角却留下了小泪滴,躺倒枕头上,便就消失不见了,因为背对着他,所以也不怕被太子看到。

    太子没有对她往外搬小床的事儿说什么,径自走到内室,她看着屏风上映出他宽衣的身影,明明晃晃,忽而清晰忽而模糊,便在不知不觉中睡去了。恰值三秋之半,又是一年月夕节来临。月夕节,按宫内习俗,皇上要带领皇后,各嫔妃,太子及各位皇子举行祭月仪式,本来前朝有“男不拜月”的习俗,主祭和礼赞均由女子担任,一般是皇后和得力的嫔妃,但传说本朝开国皇帝康青帝李石蘅在开拓疆土时,因遭遇月食险些丧命,从此对月亮格外敬畏,便自康朝改了此礼,每逢月夕节,由皇上携太子祭礼。祭完月后,赏宫内众人,随后被邀的重臣及家眷赴宫中参加筵席,君臣一同饮酒赏月、吃月饼、感受着人间天上仙境般愉悦。

    此日,待斜阳西下,太子便沐浴更着衮冕,玄衣黄裳意喻天玄地黄之意,衣上绣日、月、星辰、山、龙、雉以为六章,在裳上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为六章。冕上前后共24旒,每旒12玉,共计288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