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雪竹情悠

第二十九章 嫌犯

    “唉,你们听说了吗,大宋第一聪明人包拯已回至庐州。”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千真万确,我可是亲眼所见。”

    待筱雪回到包府换上书生服饰来至书院便听到他们谈论着包拯,看来名人到哪里都会变成某些人的谈资啊,筱雪在心中想到。

    当看到一位陌生的身影穿梭在学堂的时候,筱雪却是有些不解,听他们说此人是博文多学的阳学士,特意从京城来至庐州为他们考试解疑答惑。

    “堂堂当朝三品大学士不在京城为京城学子解惑,可偏偏来至庐州,这种做法似乎有点奇怪。”

    筱雪在心里想到。可不管怎样,这个阳大学士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筱雪想了一会儿也就离去了。

    翌日

    当筱雪正准备去找萧毅之时,这时宗邦问道,“唉,你们谁看到展逸了,我还要让他赔我花呢。”

    “没看到。”众人摇着头都表示没有看到展逸,而且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展逸怎么会没到呢?平时展逸是最守时的,怎么会迟到呢?众人疑惑不解。

    筱雪站在人堆里默不作声,这时旁边的人开口道,“院士,不如我和几个学生一起去找找他,或许他可能生病了。”

    就这样经过院士的同意,那人拉着几人,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筱雪在内,他们一路沿着走廊进入厢房之外。

    “咚咚咚。”三声敲门声并没有使房内有任何的动静。

    “展逸,你在吗?”屋内没有人回应。

    推开房门,引入眼帘的是展逸的衣服挂在屏风上,而大家无论怎么喊叫都无人回应。绕至屏风之后,只见展逸就挂在屏风之上,面色极其恐怖,双眼狰狞,五官流血。

    这时,遇到机灵的人早已跑去告知院士,其他人也都纷纷赶到案发现场。等报官的人带领着府尹、捕头和仵作来至厢房,将屏风撤走。

    “从他五孔流血的血迹来看,他的死亡时间应该是清晨的子时到丑时之间,他死亡的原因是胸骨尽碎,看样子是胸前受到重击所致而死,老夫认为这杀人所用的凶器应当是锤子之类的重物。”仵作将展逸的衣服揭开,只见一个巴掌大的手印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凶手这么残忍,是有多么大的仇啊。”

    院士上前一步,说道,“在学校留宿的除了几位老师之外,就只有三个留下的学生展逸,仑日经和宗邦。”

    “老师,这可不是我干的,我一直挑灯夜读,就没出过房门。对了,下雨的时候我起来关窗来着,我还看见宗邦在摆弄他的花。”仑日经急忙上前解释,又将矛头指向了宗邦。

    “我…我看见下雨了,就把盆栽移入房内,之后也就没敢出来。”

    “是啊,其实我们两个的房间是连着的,谁要出去,隔壁一定知道。”仑日经接道。

    “昨天晚上我和阳大学士一直在下棋,如果老师宿舍那边有人出来,我们一定看得见。”院士将不在场的证明说了出来。

    “可是毕竟大家都没有杀人的动机啊。”有人插话道。

    经过他这么一点拨,仑日经似乎想起了什么,急忙开口道,“哦,大人,我想起来了,那天在学堂里宗邦与展逸有过争执。”

    “你血口喷人,我没有杀人。”宗邦反驳道。

    “虽说我们两个的房间是挨着的,可如果是在晚上出去,那时大家正卧榻而眠,谁知道你有没有出去过。”

    “有谁能够证明子时看见过宗邦?”院士朝大家问道。

    众人都纷纷摇头,以示没有在子时看见过宗邦。

    其实他们争吵的那天筱雪并不在场,只是这件事大家心里都有这么一口气,在私下里听得多了,也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一清二楚。

    “没有人能够证明你在子时都干了什么,也就是说你没有不在场的证明,虽然不能武断,但毕竟有杀人嫌疑。”仑日经说道。

    “来人。将宗邦收监,受审。”公孙府尹不再多说什么,下令道。

    “是。”众衙役答道。

    “院长,我没有杀人,没有杀人啊。”宗邦喊道。

    随着越来越远的声音,筱雪在心里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真得是这样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场的人虽然不能给她明确的答案,可有人可以。

    回到包府,筱雪坐在桌前用拳头愣愣的支撑着下巴,思考着这个问题。

    见筱雪愁眉不展,小蛮闪了闪发光的眼睛,坐在筱雪的对面喊道,“雪儿,雪儿…”一连喊了几声才把魂叫了回来。

    “怎么了,雪儿有心事?”小蛮好心的问道。

    “小蛮,如果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可你明明知道有问题,你会怎么做?”筱雪看着小蛮的眼睛诚挚的问道。

    “这还不简单,既然知道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解决它呀。”小蛮不假思索道。

    “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筱雪拍了拍脑门,心里想道。

    “小蛮,谢谢你。”筱雪开心的握住小蛮的双手,谢道。然后便一溜烟儿的跑出房内,只留下发愣的小蛮不知所以。

    公孙府内

    公孙策因每次去包府都没有看到某人而失望而归正闷闷不乐。

    “公子,用膳了。”

    “来了。”

    用完膳后,公孙策正想着怎么才能见到筱雪,可一抬眼,却见公孙正眉宇深锁。

    不由一愣问道,“爹,怎么了?可是今日府衙内有什么事让你烦心了?”

    公孙正嗯了一句,便将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今日松山书院内,有一学生不明不白的死亡,经仵作查验,是受到锥子一类的重物所致,嫌犯乃是名为宗邦的一名同僚,可怪就怪在这里…”

    说完后手捻胡须,重重长叹一声。

    公孙策思量了一下,觉得此事却有蹊跷之处,一位常年不干重活的书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用锥子等物将人胸前的肋骨砸断并且能够留下痕迹。

    正欲开口想要说些什么,可公孙正叹着气转身进入书房内。公孙策看着公孙正的背影,心里想着,看来晚上有事可做了。

    夜幕降临,公孙策拉着包拯一路上一边说着案情,一边向停尸房走去。

    缓缓推开停尸房的大门,两人纷纷走入。看了看从捕头那里顺过来的仵作登记的策子,然后找到盖着白布条的尸体。

    “就是他了。”公孙策将手中的烛火靠近,便宜包拯可以查验。

    说起验尸可以说他是高手,可是轮到有蹊跷的的死亡案件之时就是包拯上场的时候了。他们一起观察着面前的尸体,又看了看仵作登记的笔录。两人心头已然有所知晓。

    包拯神情严肃,他先是在展逸四周细细的查看一番,接着执起展逸的手细细查看,这时公孙策将准备好的手帕摊开,然后掏出手指上的污泥和不知名的些许碎末。

    将展逸翻了个身,借着微弱的烛光,凭着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只见展逸的身下似乎有一些类似于颜料的东西。

    “你看,包拯…”公孙策说道。

    正在他们谈话之际,却不知有一个黑色的身影正在慢慢走近。赫然,他们在停尸房的窗户纸上看见了一个瘦小的身影,是什么呢?有谁会在这个时辰来到此地?

    两人互相对示,然后继续刚才的谈话以吸引此人的注意。公孙策同此人一起移动而后悄然来至门前,在心里默念了几声,便趁对方不备之时迅速拉开房门,面对突然推开的房门,没有戒备的筱雪一个不注意,伴随着一声尖叫,身影不稳的撞向了没有来得及避开的公孙策的怀里。

    而同时,因为她的没有防备,整个身子紧紧的贴着公孙策泛起波澜的胸口上,少女身上的淡淡幽香闻在鼻尖,温和的气息夹着一丝甜腻,混合着少女身上独有的温柔,顿时充郁在每一个细小的毛孔当中。

    就像受惊的鸟儿一般,筱雪当时就被吓坏了,立马推开还在发愣的公孙策,双手抱头,两眼紧闭,阵阵尖叫,蹲在地上,身子不由的颤抖。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公孙策顿时清醒过来,公孙策看着面前这个清甜且让人心疼的女子,她低着头,身子微微颤抖,公孙策不禁好笑。原来她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她连停尸房都敢来,却被自己给吓着了。

    凑近她,声音变得柔和起来,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筱雪的头部说道,“别怕,这个世界哪有鬼啊,是我。”

    听见让她安心的声音传来,心中顿时安稳了不少。

    “你怎么在这里?”筱雪起身问道。

    “发生了一条命案。”公孙策答道。

    起身避开他那灼热的目光,走至包拯的面前问道,“有什么发现吗?”

    “这是在他的指甲上发现的。”包拯翻开手帕,将线索展示给筱雪。

    公孙策无视筱雪的冷淡,走过来又继续向她解释道,“不止这些,这是在展逸的身前发现的。”

    有时候,两人关系的缓和只需要一句关心安慰的话就够了,其实就在公孙策说出第一句话之后,他们之间就已经没有距离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