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雪抿嘴,彼此相视一笑。
筱雪故意漫不经心的扫视着面前僵直的尸体,亦步亦趋的走至跟前,不理会公孙策欲要阻止的低喃,当视线移至展逸的鞋底时,筱雪微微眯眼,抬手轻轻摩挲着鞋底的泥土,不顾他们惊诧的眼神,刮下鞋上的泥土抖动了几下,想了想记起那天晚上好像下雨来着,或许这泥土里面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也不一定。
将泥土包裹着的手帕递给包拯后,旁若无事的拍了拍双手随口说道,“好了。”
“嗯,那个,难道你们…不问我…一些问题?”筱雪情不自禁的用手摸了摸后脑勺,瞥了眼他们,不好意思的问道。
两人神情不由一怔,随后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筱雪因为心虚,所以并未看见他们的表情。
其实就在筱雪出府之后,便一人寻着去往府衙的路径一路走至停尸房。不过,这当中出现了一丢丢小小的意外。
由于当时只是想到展逸的尸体会有线索,所以只是一味的向前行走。筱雪虽然在庐州的日子已不止两年,但谁会去凑霉头没事往府衙跑呢,所以简单的说就是——她迷路了。
这一路上问着过路的行人懵懵懂懂的行至府衙,时辰早已过去一半。天色已经黑下来了,筱雪用着她的常用本领——爬墙,由于他们已将守卫的人打发走了,所以这一路上出奇的顺利,只见她盘缩着身子一径蹑手蹑脚悄悄的摸到了停尸房,喘口气的功夫,想着神不知鬼不觉的溜进停尸房,可谁想竟然遇到了那个让她意料之外的人。
“问什么?”包拯故作玄虚,逗弄着筱雪。
“嗯,比如说我,怎么会来这?我又是怎么知道的?”筱雪摇动着双手说道。
“这个呀,我不用问。你肯定是跟着我来得,怎么样?对不对?”包拯脸上思索了片刻说道,但筱雪并没有注意到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狡黠。
“不对,你猜错了,再想想。”筱雪开心的再次开口。
见包拯逗趣着还闷在鼓里的筱雪,公孙策终究是看不下去了,打断了他们的谈话,铿锵了两声,向包拯喊到,“包拯,可以了。”
包拯也是见好就收,三人之间也是十分默契的不再开玩笑,而是认真的再次分析起手中仅有的线索来。
时辰已经不早,三人走出停尸房。
银色的月亮已经高高挂起,泛着倾泻而下的月光温柔的打在三人的身上,他们静悄悄的走在寂静的府衙内。
公孙策和筱雪走在前面,包拯慢悠悠的跟在他们的身后。
忽然,公孙策低声开口,“你,最近过的还好吗?”
“嗯,还好。”筱雪回应着。
“明天一早,我们会到松山书院查看,和我们一起去看看如何?”公孙策看似漫不经心的随口说道。
他这是在邀请我吗?筱雪在心里咕噜着。有这样的机会,筱雪怎么会不同意呢。
筱雪微微抿嘴,淡淡一笑,表情自然,只是回应了一句,“嗯。”
公孙策听到满意的答复,一笑,手中轻摇着随身携带的折扇,向前迈出一大步,筱雪紧随其后。两人间的距离不远不近,刚刚好是一步半。
看着眼前挺直的脊梁,筱雪心里一片安宁。两人的身影落在包拯的眼中,让他觉得这样的画面是如此的和谐。
一大早留下小蝶和展昭陪着包大娘,其他几人一同跟着包拯来到书院门口,进入展逸的屋子。
仔细的从门口走到发现展逸尸体的地方,只有一排脚印,可到底是谁的呢?是展逸的还是凶手的?那如果是凶手的,那凶手又是怎么进去的呢?如果是展逸的,那展逸是怎么死的呢?筱雪观察着屋子里的一切,希望能够有所发现。
当然,这些线索不止有筱雪注意到了。
“只有一个人的脚印。”包拯的眉头一皱,说道。
公孙策看向屋里的一应摆设,略微停顿片刻,脚步移至桌前陈述道,“这里有两个杯子…”
包拯也顺着公孙策说的话抬眼看见桌上的两只可疑的杯子,便绕着桌子细细查看了一番。将桌上的杯子慢慢举起,随后说道,“这杯里有茶水,可不知案发当时这茶水到底是温的还是凉的。”
“当然是温热的。”筱雪在心里说道。就在案发现场,记得就在他们发现展逸死亡之时,她还特意的观察了一下周围,并且也就注意到了这两只杯子,可当时来的人多了,她也只是略微的随手碰了碰还处于有温度的杯壁之上,之后也就没再进入屋内。
其实还不止这些,筱雪还发现这杯子的壁口处是干的,并没有水迹,看起来是没有被人喝过的样子。
小蛮大着胆子在屋里晃悠着,而常雨则紧紧抱着筱雪的臂膀双眼恐惧的盯着屋内的一切。也不知是相信她还是想找个借口搭话,这时公孙策开口打破了尴尬,开口向筱雪问道,“雪儿,有什么发现吗?”
筱雪接道,“嗯,虽然没有发现什么,不过…”
“不过什么?”公孙策问道。
“我只是在想凶手究竟是怎样作案的?他是在室内杀了展逸还是杀人之后再移尸到屋内的。”
常雨猜测到,“会不会是凶手杀人后再从窗户逃跑呢?”
“窗户上没有灰尘,应该不是。”包拯答道。
小蛮假设道,“那会不会是杀手先是用锤子之类的重物远距离的砸向展逸,然后再移尸。”
“可凶手为什么要将展逸的尸体挂在屏风上呢?”筱雪问出关键的问题。是啊,凶手既然已经杀了他,那也就没有这么做的必要,难道凶手是在暗示他们什么吗?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筱雪却忽略了它的细节性。只有在案发之时亲眼所见或是亲耳听见,才能这么具体的说出这个细节来,况且当时他们并不在场,也只是在仅有的记录当中才能够找到尸体被发现之时挂在屏风之上的这样的细节来,那么问题来了,筱雪是怎么知道的?
包拯和公孙策皆听出其中的深意来,纷纷看向还处于思绪万千的筱雪身上。
“展逸是趴在屏风后面的,屏风没有破,这就说明不是锤子之类的凶器。”包拯转身替小蛮解答疑惑。
“既然不是,那尸体上的痕迹又怎么解释?难不成是鬼?”小蛮越想越害怕,声音颤抖。
“这个世界上哪会有鬼,有的只有装神弄鬼。”包拯一脸正派的说道。
“可是我听说这后山上有一只被铁链锁起来的恶鬼,有人还听见它还会在晚上嚎叫呢。”常雨顺着小蛮的思路是越跑越远。
“真的,常雨?”小蛮不由得问道,仿佛已经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一样。
“嗯。”常雨点点头。
“是不是展公子何罪了什么人呢?所以加害他?”常雨又问道。
常雨的话引起了包拯和筱雪的深思,经过包拯的询问,他们得知展逸平日为人狂妄,傲慢,不喜欢他的人有很多,但是也并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虽然宗邦和仑日经非常不喜欢他,但也没有至于到杀他的地步吧,可宗邦也确实没有不在场的证明,口口声声还直喊冤枉,这其中定是有什么他们还没有发现的秘密,可那是什么呢?
“公孙策,我们去牢房看看宗邦吧,或许从他口中可以得到些线索。”包拯提议。
“也好。”公孙策一气呵成的收起手中的折扇,答道。
牢房是污浊之地,女子进去难免会有所不妥,所以女子三人也就很懂事的自然离去,只有公孙策和包拯两人进入牢房之中。
庐州府,牢房内
两人被狱卒带到了宗邦的牢房外,示意狱卒将牢门打开。此时他正坐在地上看到来人紧忙站起,希望他们能够将自己救出去。
两人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便开始讲清他们来此的目的,而宗邦也是十分配合,有问必答。
“关于那天晚上的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包拯开口问道。
“那天晚上我本来是约着展逸在竹林见面,想理论白天的事,其实那天大家都是因为碰撞,所以急躁了点,我们吵了一会院士就来了,之后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然后我们就各走各的。哦,对了,我记得那天晚上还打雷下雨来着。我们见面后说了没几句就一起离开了,我回到了学院,可展逸并没有回到学院。”
“你说那天晚上打雷了?”包拯似乎抓住了重要的线索,忙问道。
“对,那天晚上是打雷下雨了。”宗邦回道。
“那之后你们就没有见过面吗?”公孙策问道。
“嗯,没有。”宗邦答道。
…
两人问的差不过了,也就回到府内把从宗邦口中得到的线索分享给大家听,他们相互讨论着案情。
“这展逸真是倒霉,这凶手真是残忍。”小蛮先开了口,叹口气念道。
“凶手要想杀了他,直接用毒药岂不省事,干嘛费这么大的功夫还要用锤子砸碎胸骨。难不成凶手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展昭双手抱剑,斜靠在墙上说道。
包拯拿出从展逸身上搜到的线索缓缓打开,疑惑道,“可这些紫色的粉末是什么呢?”
那天晚上因为光线昏暗的缘故,所以筱雪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粉末的异常,现在包拯将它拿了出来,也就特别注意起它来。
筱雪先是仔细观察着,后来直接凑近闻了起来。小蛮在旁边也模仿着筱雪的动作目不转睛盯着它开始纠结起来。
“这到底是什么呢?”小蛮皱着眉头念道。
听着小蛮自言自语,筱雪心中已有所答案。
温婉一笑,“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暮颜花的花粉。”
“暮颜花的花粉?”小蝶凑过来语气很是肯定。
“嗯,包拯,还记得那天在展逸鞋底上发现的湿泥吗?”筱雪看向包拯问道。
“也就是说那天晚上展逸并没有回到学院,而是去了后山。之所以去后山是因为他想去找到暮颜花赔给宗邦。”
“可怎么证明展逸下雨后去了后山?”展昭问道。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