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出现了。主要不是因为田员外有钱,而是他行善乐施,帮助了不少人,在苏轼治理饥荒的时候,他也是出了不少钱和力,苏轼也因为欣赏他的人品,跟他关系走得比平常人近了许多。
“苏大人来了,来来来,请上座。”田员外热情地招呼着苏轼他们。
“田兄,恭喜恭喜呀!”苏轼回着礼,说着祝福的话。
王朝云刚刚在人群中好像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不过,只是一闪而过,等她再仔细看,却不见了人影,也想不起来会是谁的身影,就是觉得很眼熟。
酒桌上,田员外突然提议:“苏大人,如此良辰美景,有您在地方,怎能没有诗词呢,不如,您就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哈哈,田兄这么一说,我倒是真想到一首好词来。”苏轼回答。
“大家静一静,苏大人要作词了!”田员外大声向众人宣布。
于是整个宴席上顷刻间都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期盼着苏大人的神作,都知道苏大人只要一开口,就能让一帮读书人都恨不得能把十年浓缩成一日来勤学苦练。
苏轼已有几分醉意,眼前热闹欢乐的气氛让他想起了弟弟子由,七年未见,七年啊,也不知子由现在怎样了,是否身体安康,是否阖家幸福,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这个哥哥。
他心中有太多的话想说,最终都只浓缩成一首词念了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时之间,一层浓浓的伤感便在整个大厅中慢慢弥漫开来,大家心里都想起了自己思念的人,连田员外的眼眶也湿润了。
田员外鼓掌并大声喝彩:“好!苏大人,来我再敬您一杯,这首词实在是太好了!”
人们也都纷纷向苏轼敬酒表示敬佩之意,苏轼收起心中的伤感,与大家把酒言欢。
田员外看了看站在苏轼身后的王朝云,开口说:“子瞻啊,早就听闻朝云姑娘歌声如天籁,舞姿如天女,不知道我等有没有这个荣幸可以欣赏一二呀。”也不知田员外是想要缓和刚才的气氛,还是早就有此打算,总之,他这样说了。
苏轼也很久没有见到王朝云跳舞了,想当初第一次见到她时,就是被她的舞姿与歌声打动,此刻他也很想再看见王朝云的舞台风采,便同意了田员外的提议。
“田老爷,请原谅朝云今日不方便跳舞,我就给大家献上一首歌曲吧。”只听王朝云如此说。
“啊,那……好、好啊,就让大家都听听朝云姑娘天籁般的歌声吧。”田员外虽然些失望,但看在苏大人的面上,他不能再强求。
王朝云看了一眼小米,小米心领神会地从她的身后拿出她早先藏好的王朝云的“吉他”递给了王朝云。
苏迈悄声地对小米说:“你们真是料事如神呀,怎么都准备好了。”
“那当然,我朝云姐厉害着呢,你就看着吧。”小米也轻声回答,不过脸上却净是得意之色。
苏迈心里稍稍有些不屑,双手环抱,看着走向大厅中央的王朝云。
王朝云淡定从容地拨动了琴弦,音乐声音刚一响起,苏迈就跟大厅里所有人一样诧异,怎么会有这么新奇的音乐声。
前奏结束后,王朝云开口唱了起来,她一开口,所有人都石化了,包括苏轼。
因为王朝云嘴里唱的,正是刚刚苏轼作的那首词,她把现代天后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给“盗”了过去。
接着便是让王朝云自己万分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在她刚唱完第一小段的时候,大厅里突然传来了悠扬的笛声与她的歌声相和,竟然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天底下能吹出这么优美的笛声又能与自己配合得如此巧妙的人,唯有李游。王朝云终于知道刚进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个熟悉的背影原来就是李游。她顺着笛声找寻着李游,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他,王朝云微微颔首,给了个微笑,李游回应了她,两人心领神会,继续合作了下去。
而这一切都没能逃得了苏轼的眼睛,苏轼记得当日带着王朝云离开飘香院的时候,也听到过如此动听的笛声,难道当时吹笛为王朝云送行的就是这个人。他心里竟然泛起了些许醋意,自己虽然也略懂音律,却不精通任何乐器。
苏轼看着王朝云,心里开始有些复杂的情绪产生。
王朝云如今已年过二七,开始有了少女的娇羞与明艳,人也越来越水灵。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苏轼总觉得王朝云好像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灵魂深处,总是那么懂自己,就像当初弗儿一样了解自己。
苏轼一直觉得王朝云的思想与众不同,她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都远远超过了十四岁应该有的范畴。
第十七章梦里梦外
知己难求,知音更是难觅,王朝云此刻心里的感动与喜悦根本无法言表。她演唱结束后找到了李游,问他:“李游先生,你怎么也会在此?”
“朝云姑娘,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你,这是我姑姑家啊,田老爷是我姑父,前些日子我收到姑父的书信,说是家中有喜事,让我回来过中秋,我便来了。”李游如此回答到,眼里也满是旧人重逢的欣喜。
“原来是这样,那我刚才怎么没见着你,你干嘛躲在角落里?”
李游笑了笑,说:“不是躲,是我姑姑身体不好,不愿意见太多人,我就在后院陪着我姑姑,突然听见朝云姑娘的歌声,这才出来的。”
苏轼远远看着王朝云与李游在这里亲切攀谈,心里的醋意似乎更加浓郁了一些,苏轼拿起酒杯就是满杯酒下肚。
“先生?先生?”小米突然看见苏轼已经趴在了桌子上面。
苏迈见状,起身对田员外说:“田老爷,我父亲喝多了,我先送他回家,改日再请老爷去家中做客。”
“李游先生。”小米跑过来先是跟李游打了个招呼,然后对王朝云说:“朝云姐,先生喝醉了,我们先回去吧。”
“醉了?”王朝云轻轻皱了下眉,随即一脸的担忧,转身对李游说:“李游先生,那先在此别过,有机会再见。”
“好,再见。”李游点点头,轻声回答。
王朝云与小米匆匆离去,李游独自站在原地,眼里尽是失落与不舍。当日接到姑父的书信时,心中就曾想,此次前来会不会遇到王朝云,没想到,竟然真的遇见了。
为了照顾苏轼,王朝云与他一起坐进了轿子。
苏轼靠在轿子边上,深锁着眉头,看起来很难受的样子。王朝云拿出手绢,拭了拭苏轼额上的汗珠。
苏轼又闻到了王朝云身上奇异的清香,这种清香扫去了刚才他胃里翻腾想要作呕的感觉,他只觉得现在身心一阵清宁,心里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舒服。
没过多会儿,苏轼便嘴角泛着微笑,静静地睡了过去。
终于到了府里,苏迈帮着一起把苏轼搀了出来,小米则在旁边弱弱地问了一句:“我们要把先生送到哪个夫人房里?”
王朝云发愁地看了一眼小米,说:“废话,当然是送到闰之夫人那里了。”
小米又耷拉下了她的小脑袋,她只是看见先生最近老去小夏夫人那里,所以才这样问了一句。
把苏轼送回房后,王朝云并无丝毫睡意,她来到院子里的凉亭下,坐在石桌旁边,洁白的月光洒落在院子里,正如李白所形容的那般,地上就像铺上了一层洁净的白霜,一切静谧而美好。
如此美丽的月色,王朝云怎么舍得去睡觉,在现代都市当中,哪里还能见着这么干净的月色,漫天都是雾霾,能见着月亮就已经不错了。
王朝云又想起苏轼在去年上元节的《蝶恋花》中所说的“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当时的密州连上元节都火冷灯稀,没有笙箫,没有灯火,是那么冷清,百姓们对未来似乎都没有了希望,只要能吃饱就已是福气。
可今日的状况,与当日自然是天壤之别,苏轼治理了不到两年,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密州百姓的福气,欧阳修曾经断言苏轼有宰相之才,若是他真的能任宰相,岂不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只可惜……
王朝云无比痛惜地苦笑了一下,自己就是知道结局又怎样,也只能顺着历史潮流,无为,是自己最好的选择方式。
突然,王朝云感觉到睡意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她完全控制不了地趴在石桌上睡了过去。
“诗诗,诗诗,快点起来了啦,上班要迟到了!”朱仕芬拉开被子,推着熟睡的秦诗诗。
秦诗诗挣开眼睛,看见是妈妈把自己强行叫醒,稍有些嗔怒道:“妈,你干嘛要突然叫醒我。”
“哎呀,这都几点了呀,你赶紧起来吃完早餐好去上班。”
梦里王朝云可是睡在凉亭里,这样一来会感冒的,秦诗诗心里担忧,却又没法给妈妈解释,只得不情不愿地起来,洗漱吃早餐去了。
看着吃早餐的女儿,朱仕芬开口说:“诗诗,晚上把陈陌叫回家来吃顿饭吧。”
“妈,不用这么急吧?你这样会让您女儿掉身价的。”
“好好,妈先不急,但是,你这次可是要好好和陈陌相处啊,我看这个孩子挺不错的。”
秦诗诗对朱仕芬讨巧地笑了笑,回答:“放心吧,我会好好和他相处的。”
朱仕芬这才满意地笑了,看着女儿现在这么听话,她很是欣慰,也觉得很幸福。
王朝云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竟然好好地躺在床-上,被子也盖得好好的,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明明是睡在了院子里凉亭下面。是谁把自己送回房间的?
吃早饭的时候,王朝云悄悄问站在老夫人身后的小米:“小米,你昨晚睡得好吗?”
“睡得挺好的呀,怎么了?”小米轻声回答。
证明了不是她送自己回去的,难道是先生?王朝云又附身问坐在自己面前苏轼:“先生?您昨晚睡得好吗?”
“睡得还不错,醒来也不像往日醉酒过后那般头疼,很是奇怪呀。”苏轼觉得应该是王朝云身上的异香的功劳,不过,他总不能如此说出来。
看来送自己回房间的不是小米,也不是苏轼,那会是谁?正在琢磨着,王朝云突然感觉好像有人在看自己,一转头,迎上的却是苏迈火辣辣的目光。
王朝云心中一怔,难道是苏迈?他看自己的眼神怎么突然跟从前不一样了,难不成他喜欢上了自己?这怎么可以。
“我说朝云,你怎么就不问问我昨晚睡得好不好?”苏迈貌似心里很不平衡一般。
“大公子,你昨晚睡得好吗?”王朝云说着,眼睛定定地看着苏迈。
苏迈没由来地感觉到脸上一阵火辣,从来没有女孩敢这样盯着自己看,这个王朝云还真是大胆。他还想起了昨晚抱王朝云回房间时,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
“挺、挺好的。”
王朝云已经敢肯定自己昨晚就是被苏迈送回房间的,他若是对自己动了心可该怎么办。不行,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十八章约会茶楼
隔日,李游约了王朝云旁晚在七里香茶楼见面,说是有话要说。
“李游先生,院子里妈妈和姐妹们都还好吗?”王朝云一见面就问李游。当日人多嘴杂,时间仓促,她没有来得及问,心里其实一直都很惦记姐妹们。
“朝云,你以后叫我李游就好,我们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可我一直把你当做朋友来看待,希望你也可以。”李游说完,看着王朝云,等着她的回应。
王朝云微笑,点了点头。
李游这才回答她刚才的问题:“自从你走后,院子里生意淡了一段时间,后来香香勤学苦练,把你留下的曲谱都掌握得差不多后,生意慢慢地又好了起来。不过始终也不如你在的时候,因为,香香没有更多更新的东西可以给大家,只能这样维持下去了。”
李游说完,接着又问王朝云:“朝云,你怎么样?过得好吗?”
“我很好,苏大人对我和小米都很好,夫人们也从未为难过我们。密州在苏大人的治理下,也有了很多的变化,百姓们都很爱戴苏大人。”
“苏大人对百姓的恩德,我都听我姑父说过了,苏大人,真的是个难得的好官。”
苏轼回到家里,没有见着王朝云,便叫来小米问她:“小米,朝云呢?”
小米回答:“朝云姐下午跟夫人告了个假,出去了。”。
苏轼有些惊讶,王朝云从未单独出去过,去什么地方都会带上小米一起,今日是什么事情她竟然单独出去了。
苏轼又问:“她干什么去了?”。
小米想了想回答:“朝云姐上午收到一封信,乐师李游先生写的,好像是约她出去喝茶吧。”
“乐师?”原来是约会去了,看来王朝云并不讨厌这个李游呀,苏轼对小米挥了挥手,说:“知道了,你下去吧。”
小米便应声出去了。
看来真的是长大了,如今已到了待嫁的年龄,早晚也是要离开苏家的,苏轼用手戳了戳眉心,叹了口气。
茶楼里,王朝云和李游聊得还是很欢乐,王朝云问李游:“李游,既然田员外是你姑父,那你家也离这里不远吧?”
李游怔了一下,随即竟有些自惭地说:“我从小父母双亡,姑姑疼我,把我接到她家,把我养育成|人,姑姑家也算是我的家。”
“对不起。”王朝云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心里有些愧疚。
“不,这是事实,你不用道歉。朝云,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王朝云被这个突然的问题问得一愣。
“是啊,对未来的人生有什么计划吗?你总不能一辈子呆在苏家吧,跟我走好吗,我想带你走遍天下。”李游说完,直盯着王朝云,清澈的眼神当中载满了真诚。
“李游,我……”王朝云心里是感动的,这个男人,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王朝云知道他不是个会随便开玩笑的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
“朝云,我是真心的,请你相信我!”王朝云的迟疑与犹豫让李游心里一阵发慌,他不希望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
“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王朝云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拒绝。
李游心里一阵失落与冰凉,他不甘心地问:“为什么?”
“苏大人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生命与生活,他把我从火坑当中救出来,我这辈子都不打算离开苏家。希望你能理解!”
“你真的决定了吗?一辈子不离开苏家?”李游眼里已开始泛着痛楚。
王朝云没有说话,只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李游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睁开眼睛时,眼里已是装满释然,他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对王朝云说:“朝云,我尊重你的选择,我只是希望你可以过得更幸福,如果你真的决定你的幸福就在苏家,我会祝福你的。我希望我们往后还是朋友,也希望你有什么需要朋友帮忙的地方,能够想起我。”
李游对进退分寸的把握,让王朝云很是感动,她也非常认真地说:“嗯,你是我在这个时空的知音,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谢谢你,李游。”
苏轼在书房百~万\小!说,心里稍有些烦躁,不过,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王朝云跟往日一样,端上来一壶茶。
“先生,茶来了。”
“嗯,放下吧。”苏轼头也不抬地回答,眼睛一直盯着书本。
“是。”王朝云放下茶壶,又倒了一小杯,给苏轼端了过去。
苏轼依然没有看她一眼,冷冷地说:“好,没什么事,你可以下去了。”
王朝云应声退下了,她心里却十分疑惑,先生这是怎么了,怎么会对自己突然变得这般冷漠。
她想想又自嘲地笑了,自己不过是他的侍女而已,他刚才的态度,是很标准的主仆之间的态度,是自己没摆正位置,自寻烦恼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苏轼对王朝云总是很标准的主仆态度,在外人看来,一切都很正常,只有王朝云知道,苏轼的态度里都带着淡淡的冷漠与疏离。
对于苏轼的变化,王朝云只能淡然处之,该来的总是会来,她知道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所以并不心虚,更不害怕。
倒是对于苏迈的变化,王朝云反而是十分头疼。
很明显苏迈对王朝云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厚,总是找个各种机会要接近她。王朝云真希望苏迈只是一时兴起,等过阵子,热情褪去,兴许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开了去。
眼看就到了冬天,密州的冬天可是比杭州冷太多了,当初刚来密州的时候大伙都受不了如此寒冷的气候,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个冬天,大家都适应了很多,王朝云也觉得跟前两个冬天比起来,这次感觉要舒适不少。
“朝云,朝云你快出来!”苏迈在院子里大声的嚷嚷着。
王朝云正在暖炉边烤火呢,听见苏迈在外面叫,只得把刚烤温暖的双手插进兜里走了出去。
“我说大公子,大冷的天,你不进屋去烤火,在这里鬼叫什么呢?”
“朝云,你看?”苏迈一闪开身子,露出来的是一个漂亮的雪人。苏迈满脸期待地问王朝云:“好看吗?送给你的!”
王朝云发愁地叹了口气,然后无奈地说:“好看,喜欢。大公子,先生就快回来了,您还是赶紧进屋吧,礼物我先收下了。”
“又敷衍我!朝云,你说,你到底要我怎么做?”苏迈可怜兮兮地看着王朝云。
王朝云一愣,立马冷着脸说:“迈公子,不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我还有事要忙,先进去了。”
苏迈怔怔地看着王朝云转身离去的背影,心里满都是不服气,不就是一个丫鬟么,凭什么用这种态度对自己,凭什么看不上自己。
第十九章离开密州
晚上苏轼回到家里,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他已经接到朝廷的诏书,皇帝命他春节前离开密州,去山西河中府上任。
苏轼宣布完后,看了一眼王朝云,说:“朝云,研墨!”
“是。”王朝云跟着苏轼进了书房。
王朝云静静地研着墨,她知道苏轼心中舍不下密州的百姓,这两年他为解除黎民百姓之疾苦而竭尽其力,虽然密州的情况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可是,这一切都还只是在发展当中,离他的理想还差得太远。
苏轼提起笔,在纸上写到: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先生,您这是写给下一任知州……的吧?”王朝云差点说出孔周翰来,为了不让苏轼起疑,她硬是把这个到了嘴边的名字给咽了回去。
苏轼长长叹了口气,说:“是啊,如今密州还是这般境地,叫我如何能放心离开呀。我真是无能啊,倾尽全力也没能让百姓们早些过上好日子。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任知州孔周翰了,希望他能早日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啊!”
“先生,您已经尽力了,密州能有今天,已是极不容易,您要宽心些,请不要自责。下任知州定不会辜负您对他的期望的。”
“好了,没什么事了,你先下去吧,让我自己静一静。”苏轼又恢复了这段时间的冷漠与疏离。
王朝云微微一愣,瞬间释然,微笑着行礼回答:“是,朝云告退!”十分标准的奴婢对主子的礼仪,转身离去。
苏轼习惯性地用手指揉了揉眉心,望着王朝云离去的方向,眼神复杂。这个丫头如此懂自己,除了当年的王弗,还没有人能这般了解自己的心思,真的舍得让她离开苏家吗?若是那个乐师真的来提亲,他想他会答应的,自己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误了她一生的幸福。
眼看就要到春节,每家每户都在筹备年货准备过年,唯有苏轼家里是在收拾行礼,为出发做准备。
闰之夫人心中似有不甘地问苏轼:“夫君,我们难道就不能过完年再走吗?”
苏轼也万分无奈地回答到:“夫人,圣命难违呀,这一路风雪交加,恐怕会误了行程,只能早些出发,这年嘛,每年都有机会过,这次的确是辛苦大家了!”
于是,一家老小就在年前离开了密州,往河中府出发了,。
一路上,苏轼心情沉重,总是挂念着密州贫病交加的百姓,一路风雪,十分难行,行至潍州时雪是越下越大。
“夫君,今日是除夕,这雪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看我们大家就在这里找家客栈住下来,明日等天晴再走吧。”王闰之向苏轼提议。
苏轼看了看天色,也没有异议,同意了闰之夫人的建议。晚上一家人以及随从们就在客栈里渡过了除夕之夜。
翌日,雪停,初晴。
一行人就早早地上了路,苏轼决定要先去齐州弟弟家里一趟,这么多年没见着子由了,心里甚是想念,不由得又加紧了赶路的进度。
快到齐州境地的时候,王朝云心中开始隐隐不安,这种不安的感觉,她是熟悉的,以她多年的入梦经验来看,定是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朝云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脸色这般难看?”小米发现了王朝云的异常,担心地问。
“小米,可能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我心里十分不安。”王朝云说完,用手捂住心口,闭上眼睛调理了一下呼吸,感觉稍微好了许多。
“朝云姐,你一定是旅途劳累,别想太多了,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放心吧。”小米只能安慰着王朝云。
两人正说着,马车却停了下来。
原来是正好经过一家茶庄,苏轼决定让大家停下来喝完热茶,暖暖身子再走。
老板娘热情洋溢地招呼着:“各位官爷里面请,本店特制的姜枣茶不仅能驱寒暖身,还能养心安神,喝完这姜枣茶,各位必定神清气爽!”
苏轼看了一眼站在外面的侍卫们,心有不忍,吩咐老板娘说:“最辛苦的还是外面的侍卫及家丁们,先给他们每人送上一碗,再给我们上。”
“好嘞,官爷先坐会儿,茶水马上就到。”
苏轼又吩咐朝云她们一起都坐下,说是出门在外,别讲究那么多礼节。
没过多会儿,店小二端上了几盘点心过来,说:“老板娘说了,官爷们赶路辛苦,先送上点心给大家,热茶马上就到。”
“老板娘有心了,带我谢过你家老板娘。”苏轼谦和礼貌地说。
王朝云心里又涌起一阵不安,这次苏轼瞧见了她的神色异常,开口问道:“朝云,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王朝云摇摇头说:“没事,大概是有点着凉了吧,等会儿喝碗热茶就会好了。”
“来来来,热茶来了!”老板娘竟然亲自端着茶壶送了过来,亲自给他们一一倒上。
王朝云抬头望去,却看见老板娘嘴角挂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冷笑,不仅如此,她看着苏轼时,眼睛里明显闪过一道凌厉的光芒。虽只是一闪而逝,却刚好被王朝云看见了,这种眼神,她在天宝地宝眼睛里见到过。她一个激灵,猛地起身大喊道:“先生,这个茶不能喝!”
已然是来不及了,苏轼已经喝了一小口,不过被王朝云这么一吆喝,也没继续喝,其他人可是都喝下了一大半碗。
“朝云,怎么了?”苏轼不解地问王朝云。
王朝云正想说这茶有问题,还未等她开口。老板娘一声口哨,周围埋伏的贼人全都现身出来了。
除了苏轼和王朝云,其他人也都纷纷倒下,昏睡了过去。
苏轼见状,立刻朝外面大喝一声:“来人啊!”
“行了,别费力气了,你的人马早都睡过去了。”为首的贼人得意地说到。
苏轼渐渐地也感到有些头晕,因为王朝云的制止,他只喝了一小口。虽没有晕过去,却也是浑身酸软无力。
第二十章午夜梦回
“你们……你们究竟在茶里放了什么?”苏轼十分气恼,却又浑身无力,只得用力支撑着身体勉强出声问到。王朝云见状,赶紧上前扶住苏轼。
“苏大人请放心,茶里放的只是迷|药,要不了他们的命。只需要您一个人的命就可以了,我也不想伤及无辜。”没想到为首的贼人竟然如此回答。
王朝云听了更是恼怒之极,厉声质问贼人:“你既已知道在你眼前的是苏大人,为何还要如此,你可知你犯下的是何等大罪?”
“废话少说,让开,我说了不想伤及无辜,可别怪我的剑不长眼睛。”贼人没理会王朝云的质问,只是恶狠狠地对她吼到。
王朝云用她娇小的身躯挡在苏轼面前,口气软了下来:“这位大侠,听你的口气,你并非是一个丧尽天良之人,想必你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你若是受人威胁,苏大人完全可以为你做主。你既知晓眼前之人是苏大人,那你也必定知晓苏大人是个难得的好官,他所到之处,便是该处百姓之福。你怎么能为一己之私,杀掉如此难得的好官呢?”
王朝云的一番话,贼人仿佛是有些动容,他稍稍迟疑了一下,不过,他已经是铁了心要杀苏轼,他拔出剑,对王朝云吼道:“让开!”
“不让!”王朝云总觉得这个人一定有什么苦衷,不是一般的盗贼,他竟然只要苏轼一个人的命。
“我说这位姑娘,那你就别怪我狠心了。”贼人说完,举起了手中的利剑。
王朝云闭上了眼睛,她知道苏轼不会死,自己也不会死。历史不会那么轻易被改变的,她敢肯定这一点,可是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到底会怎么样?
王朝云心中正在想着,只感觉脖子上传来一阵阵痛,接下来便失去了知觉。
秦诗诗醒了过来,只觉得后脖子硬生生地疼,起身拿起手机一看,才凌晨四点多钟。她才想起来梦里还不到月圆夜,这是出了意外,那苏轼怎么样了?王朝云又怎么样了?自己还存在,那说明历史没有被改变,可是,到底是谁救了苏轼呢?
秦诗诗赶紧躺下蒙着被子继续睡,她要赶紧入梦,她想知道苏轼现在的情况。
可是,任凭秦诗诗如何努力,却是怎样也睡不着了,她在床上辗转反侧,不知不觉间,天竟然已经亮了。
“诗诗啊,你怎么看起来气色不大好,怎么了?”朱仕芬看见秦诗诗一脸憔悴,开口问到。
秦诗诗用手摸了摸脖子,回答:“昨晚没睡好,脖子有点疼。”
“啊,不要紧吧?”朱仕芬一脸关切。
秦诗诗摇了摇头,说:“没关系的,也不是特别疼。”
“那你吃完饭,赶紧好好梳妆打扮一下,今天可是要去参加你表妹的婚礼,咱们怎么也要体体面面的出现才好,你说呢?”
“是,您女儿本来不需要打扮也够体面的了。”秦诗诗自恋地回答。
“你还好意思说,你表妹比你小三岁,人家都结婚了,你呢?你跟陈陌什么时候结婚?我跟你说,你要是再不加把劲,我也给你报名《非诚勿扰》去相亲,你看表妹在上面相的这个多好,让多少人羡慕。”朱仕芬又开始对秦诗诗催嫁了。
“妈,我跟陈陌相处才不过一个月,就谈结婚,是不是太快了?您总要给点时间让我慢慢去了解一个人吧?”
“你呀,总是有各种理由,好,这次再给你半年的时间。半年过后,如果还没有结果。看我不把你弄上电视相亲去。”
“妈,表妹那是运气好,您还真以为每个人都有她那么好的运气?”
“行了,就这样,没得商量了。”朱仕芬语气强硬起来,不想再讨论下去了,为了这个女儿,她不知道操了多少心,让她嫁出去,竟然就这么难。
秦诗诗在参加完表妹的婚礼后,去瑜伽馆里上了两节瑜伽课,完了接着又去游泳馆游了一个小时。
回到家后,秦诗诗疲惫不堪地倒在床上。她就不信,这样还睡不着。这招果然是有效的,没多会儿,她就沉沉地睡去了。
王朝云终于缓缓地挣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上等材质的床幔。她发现自己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面,被褥也都是上好的布料做成的,床头还焚着香,好闻的香味让人心神宁静。这到底是什么地方?自己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苏轼到底怎样了?
怀着心里的诸多疑问,王朝云起身下了床,可是,刚站起来,她就觉得天旋地转,一阵头晕。
“朝云姐,你醒了?怎么起来了,来,先躺下。”小米正好进屋来看见了摇摇欲坠的王朝云,赶紧冲过来一把扶住她。
“小米,我怎么了?我为何会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先生怎样了?”王朝云一口气问出了心中的所有疑问。
“朝云姐,你问这么多,我该先回答哪一个?”小米无奈地问。
“先生怎么样了?”王朝云问出她最关心的问题。
小米回答到:“先生没事,我们都没事,就你晕迷了三天了也不醒来,把我和先生急坏了,郎中又说你身体没什么大碍,却不知为何你总是醒不过来。后来道长才说,你体质特殊,要过了月圆之夜才能醒来,没想到真被他说准了,真是神机妙算。”
“道长?”王朝云心中一喜,难道是当年要天宝地宝保护自己的吴道长?终于又能见到他老人家了吗?
“是啊,是吴道长还有天宝地宝他们救了先生,救了我们所有人。而且,先生跟吴道长竟然是旧识哦!”
果然是他老人家,王朝云欣喜地笑了,接着又问:“先生认识吴道长?”
小米回答:“吴道长不仅跟先生是旧识,而且还跟苏老先生是故交呢!”
“原来竟是这样,那此处又是什么地方?”王朝云又问。
小米自然是没听出王朝云话里隐含的意思,只管回答:“这里当然是子由先生的府上了,吴道长说他虽然算准了先生会有危险,却不知贼人会是谁,也不知贼人会用何方法,若是晚到一步,先生便已是贼人刀下亡魂。于是先生就说朝云姐你该是头号功臣,你现在住的这间,原本是给咱家先生准备的客房,可是先生硬是让给你了。对此,连夫人也未有异议!”
小米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王朝云却只抓住了一个她感兴趣的重点,她问:“子由先生?你见过子由先生了?他长什么样子?跟咱家先生长得像吗?”一想到苏辙也是个历史名人,而自己有幸就要见到了,王朝云心里还是忍不住有几分激动。
小米有些失望地回答到:“小米并未见着子由先生,他去京城了,好像说是朝中有事吧。在城门口雪地上迎接先生的,就只有子由先生的三位公子。”
第二十一章妯娌谈心
王朝云跟小米了解到了一番情况后,才觉得自己饿得发慌,于是对小米说:“小米,我好饿啊,能不能去弄点吃的来?”
“对对对,瞧我光顾着高兴,竟然忘了朝云姐你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这就去给你弄点粥,顺便告知先生你已醒来。”小米说完,一阵风似的去了。
王朝云感觉有些虚弱,这个小身板可是还在发育当中,自然是经不住饿。
她正准备闭上双眼养养神,听见门口传来了脚步声,扭头一看,果然是苏轼。
“先生!”王朝云准备起身相迎,却被苏轼制止了。
苏轼收起了他近段时间来的冷漠,十分关切地问:“朝云你感觉怎样?是否有哪里不舒服?”
“除了饿,现在还没有别的感觉。”王朝云回答完给苏轼一个表示自己很好的微笑,接着又想起来自己晕倒的事情,便问苏轼:“先生,我是怎么晕倒的呢?”
“自然是被歹徒打晕的了,你说你这个傻丫头,面对那么凶狠的歹徒,难道你就不怕吗?”苏轼语气里虽有责备,却是充满了怜惜与宠溺。
“当时情况紧急,朝云只知道不能让先生受伤,忘记了害怕,现在想想,确实是十分凶险,虽然我知道我跟先生都不会死,可是却难免会身受重伤。”
苏轼听完,却面露疑惑,微皱了下眉,问:“你怎的知晓我们都不会死?”
“我……”王朝云一愣,自己竟然又说漏?br/>电子书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