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左氏女

玉儿下乡

    南泥街的房子有四间,张老二元秋带着建国住一间,建湘一间,玉儿和永红一间,另有一间房是饭厅兼会客厅,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阔绰的住房了。但南泥街的房子是终年不见阳光的,大白天也要开灯;也没有了院子和高大的梧桐树,元秋再也不能坐在树下闻那淡淡的花香了。

    张老二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工作中当了“司令”,整天不着家,除了抄家就是批斗,把文具厂的老厂长和书记都斗倒了。在他外出革命之前,他先做了一件“安内”的事情,那就是把元秋从制药厂调到了文具厂。药厂那时也已经停产了,小李老师的夜校也早就停了课,相对停工停产不发工资的药厂,文具厂反而有活干,再说两口子调到一个厂子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学校虽然已经不上学了,但写大字报总是要纸张浆糊墨水的,于是元秋就成了浆糊组的工人。同时,张老二还跟元秋“约法三章”,不准再去南洋街、下班之后要马上回家,不准跟任何男同事有交往。浆糊组都是些中年妇女,根本没有难男同事可以交往;家里虽有玉儿帮忙照顾,但永红和建湘都还小得很,还没下班元秋的心就回家了;至于南洋街,元秋觉得已经离自己很远很远了。

    张老二十天半个月难见一次人,建湘也是这样。已经十来岁的建湘虽然长得瘦,个子却窜得飞快,经常鞋子还没穿烂就已经短了。他现在穿元秋的旧工作服正合身,看上去已经像个大男孩。停学的建湘不像玉儿那样懂事,他学着张老二的样,成了南泥街的红卫兵司令。南泥街上住的都是洗干净的泥巴进城的贫下中农,建湘没什么可作为的,于是建湘领着红卫兵杀进了南洋街。

    元秋是等事情发生之后才知道的,事实上就算她提前知道了建湘他们要做什么,她也是无力阻止的。在建湘他们清剿了南洋街隔天,玉儿在五一大道上看到了建湘他们贴出大字报,宣扬他们清剿国民党残渣余孽的成功,元秋才知道文婶带着她的三个女儿在头天夜里一起上吊自杀了。南泥街上的红小兵们津津乐道着那些细节,听得元秋浑身发抖,她第一次打了建湘一个耳光,告诉他人不可以做造孽的事情。建湘竟然把张老二找了回来,结果是元秋又挨了张老二一个耳光,然后带着建湘进北京去“觐见”总司令了。

    为了这个事,元秋哭了好几天。她叫玉儿偷偷跑去找了李奶奶,问了文婶他们葬在哪里,带着玉儿偷偷去跟烧纸。元秋一边给文婶磕头一边说,文婶啊,你一定要原谅建湘啊,他们都是小孩子不懂事,是我对不住你们啊!

    从坟地回来的路上,玉儿告诉元秋,学校发了通知,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她已经在名单里了,再有一个星期就出发。玉儿说的很轻,元秋回头看着这个已经跟自己一般高的大女儿,竟然像是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玉儿临走的时候,把家里的账目和柴米油盐都跟元秋做了交代,弟弟妹妹的两年穿的衣服也都已经改好补好。玉儿自己只带了几套换洗的衣服和那支英雄钢笔。元秋偷偷塞了5块钱给玉儿,不是从家里账上拿的,是私房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