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秦始皇陵
再说扶苏这边。自从被秦始皇派到边疆,就这里的头号人物。由于他性格随和,所以深受军中爱戴。又有蒙恬的辅佐,这样发展下去,等扶苏继位,有可能也会出现汉代文景之治那样的景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赵高的使者带着宝剑和伪诏来到了他面前。
扶苏接了伪诏之后,哭着就要自杀。蒙恬不光仗打得好,脑子也好使,赶忙劝住他,跟他讲:始皇东巡还没回咸阳,连太子都还没有立,按规矩以后也是您这长子做太子。况且现在您监管我和我手下的三十万将士守边,足以显示出始皇对您的重视,怎么会随便派个人过来赐死。不如先派人去打探消息,确定了以后再死也不迟啊。扶苏一听确实很有道理,也开始怀疑了。可架不住使者的连番催促,而且毕竟年轻,终于还是沉不住气了。况且平日里秦始皇粗暴的性格在他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使得他根本不敢去违背任何命令,哪怕是叫他去死,哪怕只是个假命令。这也是赵高的诡计能屡次得逞的主要原因。
扶苏一死,使者又催促蒙恬自裁。但蒙恬没听他的,而是草草给扶苏办完丧事,交出了兵权,把自己关进了监狱。
胡亥这边听说扶苏已经死了,非常开心,立刻把秦始皇的死讯发布出去,同时宣布即位,成了秦二世。除了赵高和李斯,百官们谁也不知道这里边的阴谋,还以为是秦始皇的遗命。秦二世一上台,赵高马上升官发财,成了郎中令,位列九卿。秦朝最高的官职是三公,下边就是九卿。赵高这时候已经很有地位了。更重要的是秦二世能当上皇帝,主要是他的功劳,再加上两人关系非比寻常,以后的前途更是一片光明。
得了势的赵高首先想到的是要报仇。这仇是当年他刚当上中车府令时结下的。上说他当时犯了大罪,落在了蒙恬的弟弟蒙毅手里,按秦律应当被处以死刑。秦始皇由于很宠幸赵高,不但没治他的罪,还让他继续做中车府令。由于没提赵高犯的是什么罪行,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小人得志后犯下死罪,然后忠臣秉公办事,最后被皇帝法外开恩的经典曲目。但史料都绝口不提赵高到底犯下了什么罪,而这件事对赵高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事,难免会让人产生点疑惑。野路子虽然给出了说法,但这里就不提了,免得误人子弟。不管怎么说,这梁子就是这么结下的。赵高先是跟秦二世说:始皇一直想要立您为太子,但蒙毅却一直反对,不如现在就把他杀了。蒙恬正好现在在监狱里,一起杀了,省得留下后患。秦二世听说蒙毅居然敢对他不利,那是非杀不可了。本来他是打算放了蒙恬的,但听了赵高的话,他打算恶人做到底了。子婴听说这件事后就来劝秦二世说:赵王迁杀掉李牧改用颜聚,齐王建杀掉先辈忠臣改用后胜,都得来了亡国的结局。蒙恬和蒙毅兄弟都是国家的栋梁啊,杀了他们会让所有人都心灰意冷的。然而已经打定主意的秦二世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劝告,还是让赵高杀死了蒙氏兄弟。
这回秦二世跟赵高都放心了,于是开始安葬秦始皇。别看秦始皇一生忌讳提死,但他的墓地早在他生前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地点选在离咸阳不远的骊山。秦始皇当初之所以选了这块地方的原因也有好几种说法,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骊山这里又叫做蓝田,是产优质金和玉的地方,秦始皇看好了这里的高贵之气。还有种说法是骊山的风水符合当时王者下葬的习惯。不管怎么说,这里都是个好地方。墓地依骊山而建,跟骊山浑然一体。外观仿照咸阳城,分为内外两部分,占地面积56.25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由于骊山地下有温泉,墓地最下层灌入熔化而成的铜液,等凝固后形成铜保护层。这一点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在今天看来是不科学的,因为铜是没办法阻止水的腐蚀的。墓地里上边用大珍珠象征日月星晨,下边用水银模拟江河大海的走势,消耗的水银总量估计在100吨以上。形态各异的兵马俑象征秦朝的军队和子民,各类珍宝散布在墓地的各处。总之,秦始皇是想把世间的所有东西都带到他的坟墓中去。墓地四周又布下弩箭机关,防止有人盗墓。在那个时代来看,这已经把所有能想到的都做到极致了。
有了秦始皇自己的布置,倒让秦二世省了不少事。墓地里死物已经应有尽有了,他准备给秦始皇送去些活物。他下令,秦始皇的妃嫔们只要是没有孩子的,全部给秦始皇陪葬。秦始皇一共不到30个子女,妃嫔却是不计其数,可怜这一大帮女人就这么被活埋了。随后有人又跟秦二世说,这些参与修建墓地的匠人都熟悉里边的布置,虽然有机关,但多半也挡不住他们,如果他们去盗墓就危险了。秦二世一听,立刻就下令把这些人也一起封在皇陵里,可怜这帮人也跟着做了陪葬。单看狠毒这一点秦二世倒是有他爹的风采。
秦始皇陵的修建动用劳工数十万,工程本身就浩大,由于骊山没有石头,建材还要从别处运输,更是增加了施工难度。整个项目的开发用了38年,其间劳民伤财的情形可想而知。虽然现在秦始皇陵凭借兵马俑已经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但他记载的单纯是百姓的血泪史,体现的是统治者对权力的不舍,在意义上,它没法跟同样劳民伤财的驰道相比,更没法跟守卫着中国北大门的万里长城相比。但不管怎么说,它体现了中国秦代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作为中华文明的遗产供后代追忆那段被尘封的历史。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