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别山抗日先锋旅

第三十章 便宜装备

    大别山独立团的整编工作,在各部负责人的领导下,高效、有序地开展起来,因最低都是训练了一年以上的老兵,加上没有太大的调动,因此人员到位倒是异常顺利,被服、着装,因有自己的服装厂,按训练服和日常服,都配备到位,只是武器装备,按照老护庄支队的建军理念,重火力和大炮主义思想,还有些缺口,如是张强便动起了友上传)

    “叶正,通知特侦处长刘如,后勤处长徐仁来团部议事。”“是!”

    不出五分钟,两位处长跑步来到团部“报告!”“座吧!别搞得果严肃,都是弟兄,不嫌别扭。”“哪能随便了,你是正宗任命的团座大人,我们得讲规矩呀!”刘如顽劣地笑着说。

    “哪那多废话,快座下,有正经事和你们谈!”“是!”看到张强严肃的神情,两位处长吐了下舌头,再也不敢嘻皮笑脸了。

    “找二位来,是要解决此次整编、部分装备缺口问题。”

    “团长,我们这次订购的武器装备,因需要量大、重型武器比重偏多,加上不知什么原因,价格在原基础上差点翻翻,所以订购环节耽误了不少时间,后来谈定一家,算上路程,最早也要在两个月后才能到位。”徐仁忧虑地说。

    “那个远水救不了近火,我说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奶妈。”

    “哦,我明白了,十四军啊!我们是他的下属呀!”刘如使劲地敲打着硕大的脑袋,恍然大悟地说。

    “对,这不就是我们当初选择的目的之一吗?”

    “这么现成的母爱,我们怎么就没找到呢?”徐仁、刘如异口同声地说。

    “一个母亲,总是有很多儿女的,不是每一个儿女都能得到同样的爱,何况,我们这种后娘养的呢?今天,找你们来,就是商量如何在不待见的母亲那里,拿到更多、更好的东西。”

    “这……能行吗?怎么弄啊?”

    徐仁、刘如面面相觑,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这样,你两人分头作如下准备,刘如启动十四军潜伏人员,查清十四军军需处长的个人资料,包括人品、嗜好,最好能摸清军需仓库武器的储备情况。徐仁则准备好运输车辆,数十件大别山土特产品,外加数件古玩、字画及二十根金条,随时作好出发的准备。”

    “是!”有点明白过来的刘如、徐仁兴奋地快步离开团部。

    两年精心打造的特侦处,工作效率还是出乎意料的高效,第二天便通过电台传来了详细的消息。

    十四军军需处长那大财,年刚三十,高不过一米六,却早已是大腹便便,肥头大耳,近看有些人形,远看就是一团滚动的肉球,其人有两大嗜好,一是贪酒;二是贪财,在军需处长的肥任上,是敛财成癖,肥得流油,军中早有微词,但齐人有其福,摊上了一个好姐夫,便是十四军第十师中将师长李默庵,李默庵是一个纯淬、正直的职业军人,虽对人品不堪的小舅子早有不满,但因其惧内的原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放任施为。

    另外,弹药库储存情况也很详尽,因卫立煌将军乃蒋公嫡系,故装备充裕,何况又是攻略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先锋,因此,弹药储备自是丰富。各师团弹药库存且不论,光军部弹药库就储备有一个整编师的武器装备,轻重机枪长、短枪不说,光迫击炮就有百十门,更可喜的是还储存有几十门75山炮,这也是因为长期转战大别山,大炮运输不便,故才躺在仓库一角无人问津的缘故。

    “好,这情报来得太急时了,这个情报员叫什么名字,一定要重奖。”张强兴奋地说。

    通过刘如的汇报,才知道这是一个化名“白蚁”的情报员,是特侦处第一批潜伏的成员,因当时充足的经费加上有份量之人保荐,早在一年半前就进入第十四军军需处,通过各方努力,和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出手大方,前不久已升任上尉军需协理员,疑似军需处长拿大财的心腹。

    “哈哈,好一个“白蚁”。居然就钻进了十四军的腹,幸亏这个蛀虫是在为正义的抗日而工作,否则,就不堪设想了!”

    “徐仁、你可以出发了,顺便领回这几个月的饷银,相信你会满载而归,不会令我们失望的。”

    “是,保证完成任务。”徐仁信心满满地保证道。

    对于徐仁此次的军部之行,张强相信不会有太大的疑。按军部规定,大别山独立团早就可以按定编人数,领取缺口装备和大约每月十五万元饷银的,只是前段时间的人员合,耽误行程罢了,现在有了白蚁的策应,相信会有意外的惊喜。

    倒是名义上是大别山贸易总公司副总经理,实际却大部分行使总经理职权的张倩的汇报,让张强隐忧的心思彻底平静。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和精心策划,原来分布在华中、华南的数十家工厂、作坊,已悉数迁往大别山地区和四川省的重庆和成都,并且已恢复了生产,进入了正常运营,现在整个大别山贸易总公司的月纯收入已达到80万元朝上,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刚好能持平大别山独立团每月七千捌百人的全部支出。这还不得益于张倩的天才般的管理经营,也是徐仁敢大胆放手,抽身侧重团部后勤工作的重要原因。

    果然不出大家意料,徐仁这次六安军部之行,收获丰硕,经白蚁的中间牵线搭桥,加上名贵古玩、字画、外加十几条黄鱼的抛出,一餐酒喝到八成的拿大财,已经就不知道了东、南、西、北。大笔一挥,除正常拔发的军用物资外,额外领到重机枪60挺,轻机枪120挺,迫击炮30门,75山炮12门,机枪弹二十万发,炮弹一万发,甚至还领到了一大批珍贵的医疗机械和药品。

    真是发大财了,张强及独立团众弟兄在兴奋之余,无不惊叹,内部的贪婪和管理的巨大漏洞。当然,拿大财这只巨大的军中硕鼠,在和平时期算是过得风生水起,油滑滋润,后来十四军开赴抗日前线,真刀真枪与日寇死磕,巨大的弹药亏空,给部队带来灾难般的伤亡时,他的噩运便到了,卫立煌将军毫不犹豫地签发了枪决令,这是后话。

    军需、装备落实到位,大别山独立团算是正式齐装满员了,张强搬着指头算着离日寇全面打响侵华战争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仿佛已能嗅到战场硝烟的味道。

    于是利用这不多的时间,张强着重组织了接战时步炮协同训练,尤其强调火力配置、火力利用、火力重创敌有生力量,当敌遭炮火打击七成以上,才可全线出击,一击而胜除非万不得已,尽量避免打成贴身战,相持战,肉搏战。要求各级指挥员牢记“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后来实战证明,这一强行恶补,还是收到了奇效,与倭寇的数百余次大小战斗中,大别山独立团总是以最的小代价,换取了最大的胜利。战损比例居全军之冠,成就了1:5的辉煌。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