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这一次真的坐不住了,他召集文武大臣开会,秦二世火冒三丈:“你们不是说那些人就是毛贼吗,现在怎么成几十万人的流氓团伙了,你们对城管期望也太高了吧?”
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倒不是大家没有责任心,而是确实没辙,因为即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咸阳的兵不够呀。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秦帝国的兵力分布,最为精锐的两股军队分别用于了北伐和南征,总计80万人。这两支军队只要能够回来一支甚至只要一部分就可以解决问题,但现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起义军已经到了骊山附近,从其他地区调兵根本来不及了。
咸阳当地的守军有五万左右,五万对几十万从人数上来看确实打不过,但打仗和打群架还是有区别的,将领的指挥才能和士兵的个人战斗力都是关键因素,不是谁人多就一定赢。陈庆之两百骑兵破北魏十五万虎狼之师,七千铁骑连下32城,大小47战战无不胜,当时陈庆之的骑兵军队都是身穿白袍,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就是典型的靠个人能力以少胜多,所以说战场上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
咸阳的五万军队都是精兵,而起义军的几十万人就复杂了,有老百姓,有地方武装,还有很多家属,人数上是几十万,但大多是摇旗呐喊的角色,真能披挂上阵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而且多数还是没经过训练的生手,可能连鸡都没杀过就跑到战场尝试杀人,之前连战连捷是因为没有碰到狠角色,一旦秦军主力军队动手,起义军还真是扛不住。换言之,从理论上来看,如果咸阳的五万守军有一个水平不错的统帅并且能够同仇敌忾的话,灭了几十万万起义军还是很有希望的,但理论和实际往往是脱节的。
实际情况是当时的咸阳守军武将懒得打,士兵也懒得打,总而言之就是不想为胡亥卖命了。出项这样的情况是胡亥自找的,他杀了蒙恬等于自掘坟墓。蒙恬祖孙三代为了秦统一全国浴血奋战,到头来却含冤而死,这样的悲剧极大动摇了军心。拼了命给你打江山却不得好死,这样的买卖谁做呀?
秦始皇统治时期秦军还是执行商鞅变法中的论战功行赏,官兵打仗士气高涨,但到了胡亥时期,朝政一片混乱,两大掌权人李斯和赵高都忙着培植自己的势力,很多政策成为了摆设,你能不能升官与功劳无关了,就看你和李斯或者赵高的关系铁不铁,给的“孝敬”到不到位。
打仗立下大功可能啥也得不到,关系混得不好兴许还被整死,要是在战场了输了直接背黑锅拉去砍头,试问你是军人愿意为这样的政权服务吗?
基于以上的原因,当胡亥询问如何镇压起义军的时候,朝堂之上是一片安静,令胡亥急得团团转。眼看秦帝国就要亡国了,终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臣愿领兵讨伐反贼!”
说这句话的人叫做章邯,时任秦政府少府一职,位列九卿之中是个大官。不过他的工作不是那么引人注意,具体点说他是胡亥的私人会计,为皇帝管理小金库。这听上去有点奇怪,皇帝富有四海还藏私房钱干什么?因为国库的钱不是皇帝想动就能动的。
国库是国家的金库,那里的钱是用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事业建设的,皇帝的日常生活也算是国家政治活动,所以可以从里面出,但如果皇帝有什么特别要求,比如我想修个园子了,那不好意思了,你得自己拿钱,国库不给报销,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得自己攒点钱。
这点钱是多少?举个例子吧,宋太祖赵匡胤的小金库就很有名,他是自己管理的,其他人问都不能问。赵匡胤去世后,宋太宗赵光义很好奇打开了赵匡胤的私人库房,结果令他目瞪口呆,财宝堆积如山富可敌国。
皇帝的私房钱有时候是用于他的个人享乐,乾隆就是代表人物,他生活奢华经常大兴土木还爱好到处旅游,凡是他抵达并且留宿的地方就要修行宫,这些钱国库可不管,得皇帝自己掏。从不理财的乾隆很着急,和珅挺身而出为领导排忧解难,他创造性的开发出“议罪银(犯罪的官员交罚款代替处罚)”等项目为乾隆敛财,很快就让内务府扭亏为盈了,乾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和珅从中想怎么贪就怎么贪。
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帝王,存私房钱也要造福于天下。比如上文提到的宋太祖,他是中国历史著名的节俭皇帝,他存的那些钱不是用于个人享用了,而是等着有朝一日用于收回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的,这个计划未能在他有生之年执行,那笔巨款在他死之前分文未动。
皇帝有小金库,这金库中的钱从哪里来呢?“议罪银”毕竟是祸国殃民的东西,要是总用这一招就等着亡国吧。皇帝的私房钱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家财政的补贴,二就是皇帝开办的皇室企业,涉及农林牧副渔多个领域,章邯当时就是帮着胡亥管理这些“央企”,主要负责账目的监审。除了担任皇帝的私人会计之外,章邯还是皇室工程以及国家兵工厂的监工。这些工作都不是很引人关注,但都涉及到胡亥的私人利益,由此可见章邯是很受胡亥器重的,这也是章邯敢于站出来带兵的原因之一,他是领导信任的人。
章邯在危难关头敢于挑大梁令胡亥十分欣慰,你们看看关键时刻还是朕的人给力吧!不够胡亥高兴归高兴,他还是有疑问的:“爱卿如何击退反贼呀?”
“臣将率70万人与反贼决一血战万死不辞!”
章邯此言一出,原本气氛压抑的朝堂顿时欢乐了,大臣们哈哈大笑,连一直摆酷的赵高也没憋住。
章邯,你的心理素质真好呀,这个时候还敢拿圣上开涮。、70万大军?要有这么多人早就把起义军灭了,我们还开个屁会呀。
对于众位大臣的嘲笑,章邯不以为然,他走到了地图前,手指一个位置说道:“70万人马就在这里!”
赵高收住了笑容,他仔细看了看章邯手指的位置,这位聪明的赵大人恍然大悟了。
章邯指的地方是骊山,那里没有多少军队,但有70万修建皇陵的工人。这70万人多数是全国各地的罪犯,在骊山干苦力赎罪。章邯的计划是胡亥下旨特赦这些人,让他们戴罪立功上战场打起义军。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一旦这些工人不服从领导,咸阳就彻底完了,但起义军已经眼看就要打到咸阳了,只能铤而走险了。
多说一句,这70万人在史书中被称为“隐宫刑徒”,可见“隐宫”并非指宫刑,70万人都割了去工地干活,这么壮观的景象估计是不可能的,这也再次验证了赵高并非阉人。
章邯拿着圣旨迅速赶到骊山,面对70万工人添油加醋的描绘了一张宏伟的蓝图。
“工人兄弟们,圣上派我来看望大家。圣上知道你们干活很卖力,他十分欣慰。为了能够让大家早日与家人团聚,提供了这次的特惠机会。有一股毛贼在咸阳附近捣乱,政府要是派出正规军实在是杀鸡用牛刀,所以圣上决定把这个轻而易举的功劳给你们。只要打赢了这场仗,大家就可以回家了。在战斗中表现特别突出的,还能留在军队工作。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家到我这里报名吧。”</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