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梦中行

第八章 志在天下

    张坤踉踉跄跄的回到自己的营帐,脑子里百念翻涌,那些黄巾贼人有罪吗?名义上还是有的,毕竟是杀官造反,可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有条生路,张角能给他们,他们就听命于张角。那张角打的主意,不管是救世济民也好,图谋皇位也罢,他都需要有人给他卖命,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各取其利,便有了黄巾军。张坤厌恶这乱世,也不愿多杀戮,可他明白,如果不尽快的采取武力手段剿除黄巾军,只会让战争绵延更久,波及更广,到时候便会有更多的人抛妻弃子,走上战场,最后化为一抔黄土。以战止战,很讽刺的一个词,但很多时候却不得不这么做。可是,灭了黄巾贼,这乱世就会消失吗?思其源头,只要这种朝廷还在,黄巾贼没了,也会有青巾贼、红巾贼、白巾贼。。。想到这儿,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张坤的脑海里;推翻汉朝!张坤来自后世,没有太多的忠君思想,相反,张坤从前世过惯了平安日子,对这乱世这朝廷一直抵触的很。

    张坤辗转了一夜,当他决定推翻朝廷时,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有些害怕,可是一旦萌生了这个念头,他实在难以将它止住,尤其是在这个想法未必不能实现的时候。只是现如今他实力还是太薄弱,无兵无将,无人无地,黄巾之乱正是上天给他的扬名立万、发展势力的大好时机,不过若一直呆在卢植手下,他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张角肯定是要由卢植去剿除的,可附近东郡还有一支小股的黄巾军,他可以从此处下手,打响自己的第一仗,张坤思虑已定,打算明日一早就跟卢植借兵独自出征。

    第二天早晨,张坤刚见到卢植,尚未开口,就听卢植道:“你回京都去吧,老夫已经安排好人马护送。”张坤愕然道:“老师,这是为何?”卢植叹了口气却说到别处:“老夫一直以仁义自居,早些年老夫以为,能为善事便是仁义;后来老夫觉得,能为恶而为善者是仁义;可昨日老夫听了你的话,想了一夜,才省得不得不为恶而为善者,才是真正的仁义之人。老夫深受皇恩,自当以命报之,这屠戮生灵的恶事,老夫得做。不过你以后打算如何,老夫却是不想再干涉,等老夫平定叛乱,就让你和彤儿完婚,以后你想做官也罢,不想做官也罢,兼济天下也罢,独善其身也罢,都随你去吧,不违了本心就好。”张坤听罢,心中甚是感动,卢植对他一直爱护有加,他都看在眼里,昨天是他第一次如此顶撞卢植,可没想到,过了一晚,卢植仍然作出这种在他看来对张坤最好的决定。可是张坤感激之余,还是决定借兵出征,只有有了实力,才能将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有资格谈为善或是为恶,想到这儿,张坤深深作揖道:“老师厚爱,弟子感激不尽,只是弟子昨日震动之下,想的有些偏了。大仁大义不在于这几万人,而是天下黎民苍生,若不及早的消灭叛乱,只会危害更大,是以弟子此来,就是想向老师借一支兵,老师去攻打张角,弟子就去平定东郡,尽快的还天下以太平。”卢植皱眉道:“哦?你可想好了?”张坤毅然道:“弟子已经决定了。”卢植道:“好,广宗这里,基本大局已定,东郡卜已有两万余众,老夫给你八千精兵。”张坤拱手道:“多谢老师!”卢植轻轻的拍了拍张坤的肩膀凝重的道:“人杀得多了,会迷失本性,你少亲自上阵。”言罢转身离去,张坤看着卢植的背影,一揖到地。

    随后大军开拔,到了广宗,将广宗围定,那广宗城城高池深,卢植也没急着攻打。刘备三人随着大军到了广宗,卢植知他三人一介布衣,着急建功立业,便让他们离开广宗南下,去颍川帮助皇甫嵩朱儁。待三人离开,卢植分八千步兵给张坤,着其带领攻打东郡,张坤邀樊兴同去,樊兴说自己不擅带兵,想多跟在卢植身边学习,于是作罢。

    张坤带领八千士兵南下,刚到濮阳,便有探马来报说卜已留几千贼兵守东郡,已亲率两万大军北上迎击汉军,正准备渡过黄河。张坤来到黄河北岸,见贼军正在渡河,急忙从北岸摆开阵势,黄巾军几次强行渡河都被杀了回去,卜已见伤亡太大,便从南岸安下营寨,张坤从北岸扎营与之对峙。黄巾贼虽然不易过河,汉军同样很难,张坤苦思冥想,看着清扫战场的士兵将渡河战死的黄巾士兵的尸体收拢在一块,又看了看周仓,问道:“卜已的人可认得你?”周仓想了想道:“不认识,俺是跟着张宝起兵,他卜已是自己拉伙,俺没见过他。”张坤听罢,马上命人将黄巾军的衣甲剥下,将周仓拉到大营指着道:“东郡距此不远,那卜已的粮草都是从东郡运来。本将率六千兵马在此拖住敌人大军,你带领其余两千士兵乔装成广宗败兵,赚开城门,拿下东郡,本将给你记大功。”周仓道:“行,俺去。”言罢转身要走,张坤急忙拉住道:“你干嘛去?”周仓一脸疑惑的看着张坤道:“去打东郡啊。”张坤苦笑道:“兵都没给你,你怎么去?再说,你认识路?”周仓想了想,嘿嘿的笑道:“也是啊。”张坤无奈的看了周仓一眼,出了大帐叫进个探马来道:“你到时候带着周仓将军到黎阳,从黎阳过河到平丘,再到济阴,然后再去东郡。”那探马拱手领命,张坤又交待周仓道:“你到了东郡,一定要说自己是广宗败军,若是对方不开门,你就说你跟卜已是故交,实在不行便引军回来。”周仓道:“放心吧,俺又不笨。”张坤拨了两千士兵给周仓,送他们离开大营。随后的几日,张坤一直派小股部队佯作渡河强攻,却是一战便走,那卜已也不时的派部队渡河,都被张坤打退。就这么你来我往过十天左右,一日早晨,张坤派人前去骚扰,却发现黄巾军已经是营中空无一人,心知周仓已经得手,急忙下令全军渡河,南下追击。

    张坤渡过黄河、济水,率兵急行到东郡城下,见卜已正在攻打东郡城墙,很多贼兵已经登上城头,正短兵相接。张坤见状,命人捶响战鼓,看准敌方中军,下令全军出击。那卜已急于攻下东郡,四面围城,此时北面之军大约只有七八千人,汉军来的又快,慌乱之下,卜已的部队没抵抗太久便开始溃逃。张坤在乱军中看着数十身穿铁甲的黄巾军护着一个将领模样的人正夺路而走,急忙带着几个手下朝他们冲了过去,卜已见状,急忙命随从顶上去,张坤携随从杀散那几名贼兵,又纵马赶上去。卜已见逃不过,便兜转马头大吼一声朝张坤冲过来,看看离近挺枪便刺,张坤侧身躲开,待两马错过,张坤拿出宝雕弓,抽出箭矢,回头拉满,一箭射中卜已后心,卜已应弦而倒。众贼人见卜已已死,轰然四散,张坤收拢部将,进了东郡城,见到周仓时,周仓已经是满身是血,张坤急忙道:“周仓,你没事吧?”周仓道:“没事,这都是别人的血,将军来的及时,那些人刚爬上城墙,万幸没死多少弟兄。”

    既已经攻下东郡,贼酋授首,张坤整顿兵马,一面寻找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暂时管理东郡,一面准备前往颍川助皇甫嵩攻打颍川。刚要启程,探马来报说东郡周围有数股贼军烧杀抢掠,张坤知是黄巾败军,于是从东郡多呆几日,派兵四处征剿。这几日多有地主乡绅拖家带口赶往城里避难,那些黄巾贼见这些富户油水充足,常常百十人一伙剪径抢掠,张坤尽力派兵巡逻。这天张坤带着四五百人刚到旧城,就听到一阵打斗呐喊声,看时却是一群黄巾贼兵正围着几辆马车,马车主人看来也是颇有些身份的人,带着一众家兵将马车转圈守住,正和黄巾贼兵厮杀。张坤急忙握紧蛇矛,一马当先冲了过去,所率的步卒见自家将军冲上去,也急忙跑步跟上。众黄巾贼正围着车队厮杀,当前的几人听得后面急促的马蹄声响,转过身来看时,见是一个官军将领,那几人倒也悍勇,大喊着挥刀便砍,张坤提缰立马,借着下落之势一矛刺出,将对方一人捅了个对穿,然后拔出蛇矛单臂架住向外横扫,右手几人纷纷倒地,哭喊不止,群贼见来人凶狠,一时间犹豫上前。张坤看看后面汉兵赶到,蛇矛高举,大喊一声:“汉偏将军张坤在此!”那些黄巾贼听说是前些时日杀死渠帅卜已的汉军将领亲自到了,赶紧四散逃去,张坤命令汉军前去追击,自己下得马来,走到车队面前,车队的家兵急忙分开一条道,车队的主人是个五六十岁面色和善的老者,那老者从人群里走出来,对着张坤作揖道:“多谢张将军救命之恩,老朽姓时,家住旧城,看这附近兵荒马乱,想携妻女搬到东郡去住,不料却被贼人围困在此,若非将军出手相救,老朽此刻,怕是性命不保啊。”张坤拱手谦让道:“哪里哪里,这都是本将分内之事,本将还要追剿黄巾贼,请先生自便。等了一会,车轮滚动,这支队伍重新启程赶往东郡,张坤见他们已经出发,也领着几个随从离去,只是他不曾注意到,马车窗帘后,有双明亮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他。

    推荐阅读:-----------------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