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有座深幽阁院,屋子里点着一盏灯,所有屋子里都点着灯。阁院的灯火邹亮,通宵达旦的亮着,亮光照在一张苍白脸上,不仅脸是苍白的,连喉咙都是苍白的,白里透红。——脸是马车上的小姐的脸,脸上一双眼睛安详的张开,脸部肌肉舒张,不仅是毫无恐惧而且还是很舒适。
二月花摸着她的脸,号啕大哭,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哭喊道:“安儿,我的女儿,我的安儿”——安儿姓五,“五安”,现在也正如她的名字,安详的长眠。
三秋叶命令道:“死者长已矣,别哭了,让安儿美好的离开!”然后就不再理她,喉咙发出低沉的声音“三吉,调查的结果呢?”二月花,止住口,眼泪却还是忍耐不住,夺眼而出——三秋叶的话,她实在是不敢违抗。门开,三吉进屋,站在三秋叶对面,低着头,回答道:“长街上有个叫‘楼舒’的人!”三秋叶问道:“抓他回来!”三吉道:“我已经全城搜捕,此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据“窄门客”里的人回答,楼舒跟一个叫‘柳吹雪’的人有些关系。”三秋叶眉头紧锁,手上有酒杯,想事情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喝一些酒,据他说他说‘喝酒能够让我想的更多!’,此刻,他就在喝酒。三吉知道他不喜欢说话,所以他有简洁的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没有抓柳吹雪回来的原因,三吉道:“他有刀,好刀!”——刀是用来杀人的,好刀岂非更是如此。
“波”的一声,三秋叶捏碎了手中的酒杯,三吉额头上已经有冷汗,脊背都已湿透了。三秋叶冷冷道:“去叫孙环来!”
——孙环有一把“多情环”杀人的环。从来也没有人怀疑过他对三秋叶的服从与忠心,也从来没有人能了解他的可怕。他是个非常沉默的人,很少开口,也很少笑,脸上总是带着种空洞冷漠的表情,一双手总是喜欢藏在衣袖里。似乎是隔断了这个世界,看不见任何人,也不知道任何开心的事。他伸出手来的时候,通常只有两种目的:吃饭,杀人!在他这一生中,杀人几乎已变成是和吃饭同样重要的事。现在虽然已是深夜,但只要三秋叶一声吩咐,不出片刻,他就出现在三秋叶面前,而且永远都是绝对清醒着的。三秋叶看着他,虽已经丧女但看见他目中又不禁露出满意之色,就好像他看着二月花时一样。
但是,假如他必须在这两人中选择一个,他选的一定是孙环而不是二月花。因为三秋叶喜好酒色,却更想要心腹。
三秋叶道:”你知道‘柳吹雪’?”孙环道:“不知道。”三秋叶接着道:“三吉说他有一把好刀。”孙环沉默片刻,道:“他不行!”——不行”这两个字经孙环嘴里说出来,并不能算是很坏的评价。当年塞上飞鹰创建“飞鹰门”勇猛无敌,一招鹰爪划过一百三十二个人的咽喉,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武林一流高手,在江湖上,也是身名远扬,在上一代江湖百晓生的兵器谱上,也有他们其中的一些名字。可是孙环对于他的批评,也只有两个字。——“不行!”有人说他狂妄,可是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他并没有看错,塞上飞鹰只出手五招,就已毁了鹰爪,死在他的手里!
三秋叶的嘴角终于露出微笑,发出了简短的命令:“去找他,然后带他回来!”
孙环没有再说一个字,也没有再问任何问题。三秋叶的命令都是不容质疑的。
三秋叶既然只要他去带这个人回来,那么这个人是死是活都己没有关系。门开了,有关上,挡住了门外的风沙。
看着他走出去,二月花不禁轻轻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每次看见他的时候,总觉得忍不住要打寒噤,就好像看见条毒蛇一样。”——她好像完全恢复过来了,没有了之前的斑点忧伤。难道她之前是装的么?
三秋叶看着她,淡淡地道:“你看错了。”
二月花疑惑道:“看错了?”
三秋叶道:“就算三百条毒蛇加在一起,也绝对比不上他一根手指。”
二月花道:“是不是因为他的手上有一把多情环?”“是。”
二月花道:“孙环杀人不眨眼,这也是多情的人?”三秋叶道:“他不是。”
二月花道:“那么,他的环为什么要叫做多情环?”
三秋叶目光突然显得深邃起来,微笑道:“因为这双环无论套住了什么,立刻就紧紧地缠住,绝不会再脱手,就好像是个多情的女人一样。”
二月花又笑了,笑得更甜:“就好像我一样,现在我已缠住了你,你也休想再逃。”三秋叶大笑道:“我本就不想逃。”他们是不是忘记五安已经躺在哪里,看着他们长眠。二月花道:“多情环……多情的环,多情的人,这个名字取得很好。”三秋叶道:“只可惜仔多情的人对死人也就绝不会多情。”——这句话是不是说“五安已死,我不多情”?
二月花扑到三秋叶的怀里,道:“我也只对你多情!”——五安究竟是不是他们亲生的?
三秋叶道:“到底还是干女儿,不听话。如今惹祸上身就还摆了,连我“漠上叶”的名声都给毁了,我定要将其碎尸万段!”
孙环已经出门了,三秋叶接着道:“从孙环踏出门的那一刻,柳吹雪就已经死了。”三秋叶转身看向五安,继续道:“这也算我为你报仇了,你也安息吧!”三秋叶抬手,抚闭了五安睁着的眼。
三秋叶手上又有了酒杯,一口一口小酌着,然后向门外道:“三吉。”三吉入屋,低着头,候命。三秋叶道:“将小姐入土吧,马夫也重金安葬。”三吉离开,二月花问道:“为什么要将马夫重金安葬?”
“因为我需要人才。”——马夫不是人才,但是“漠上叶”会有待人之道,四处流传。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