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天琴烈

第十三章:焚城献祭

    此时,天空骤冷,铅云低沉,寒风穿过密林之间,扫过杂草丛缝。

    穆岩和雷大牛眼见聂心狐勾着那老僧往身后林中走去,心知不妙,却是无力相帮,只盼那行痴老僧能够安然无恙。雷大牛正欲扶起穆岩逃走,却见蛋黄已经缓缓恢复精神,鹰眼也变得灵动起来,看的奇妙,心中大感惊奇。

    这时二人见那老僧竟独自从树林中走了出来,手中拎着一只雪白色的狐狸,口中仍是嘻嘻地笑道:“小畜生,我看你有些姿色,陪你玩玩罢了,你若当真愿意听佛法,待我回去好好给你讲讲!”

    说罢,走到了那四位壮僧身边,用手拍了拍他们的脸,说道:“小子们,快快回了神智吧!”那四名壮僧神智回转,竟缓缓坐起,神情恢复如常。

    行痴老僧见他们已经恢复了神智,颇有一些抱怨地说道:“真不知道那一戒小子是怎么教你们的,竟然让这妖狐慑了身魂!”

    四名壮僧急忙跪地回道:“是弟子无能,请师叔祖降罪!”

    穆岩心中惊道:原来这老僧是他们的师叔祖,难怪要比他们的法力高强数倍,这妖狐竟然被他轻松制服,看来先前的担心已是多余了。

    行痴老僧笑道:“无碍无碍!各自回去抄遍金刚经吧!”

    那四名壮僧相互看了看,心想这金刚经通篇万字有余,无奈师叔祖的法旨令下,只好应声称是。接着行痴老僧将那妖狐递给其中一名壮僧,继续说道:“将她镇在‘净心法瓶’之中,洗洗身上的妖气。”

    那壮僧接过妖狐,从身上取下一个透明小瓶,口中念咒,那狐狸竟然化作一道白烟入了瓶中。

    这时,行痴老僧向穆岩等人走了过来,看了看穆岩的伤势,笑道:“无碍无碍!”接着看了看雷大牛,又看了看蛋黄,不解地问道:“你们是谁?怎么会来这里?又怎么会和这妖狐斗上?”

    穆岩一一向他解释,说明自己要去微宗仙门学法,然后误攀上了天崖巧遇悬棺后被这妖狐打下悬崖,种种样样地说了个详细。

    那行痴老僧听得明白,看了看穆岩手中的刀,说道:“你可知你手握之物,非比寻常,若得仙门之法淬炼,将来必成大器。”

    穆岩心惊,卸下那口刀来仔细看去,也未见有不寻常之处,口中只是叹道:“前世锋芒凌厉,今生沉默孤寂,宝刀又作如何?我并非想要此物,她若善要,我自然给她,谁知她竟伤了我的蛋黄,我心中愤怒才与她相斗。”

    行痴自然不知蛋黄是谁,口上笑道:“非也非也!小子你并不识得此物,这刀名叫:焚天刀,原是秦山祖师白承天用绝世玄石铸成,更将秦山门的仙法注入这件兵刃之上。这刀刃削铁如泥,锋芒千华,加之内嵌仙派之法,甚是厉害非常。

    “只是不知这聂心狐怎么会得来,你们二位又奇遇而得,看来这件神兵与你颇有缘分,天意如此,你自当好好珍惜!”穆岩听他这般说,更是看着那把破刀出奇。

    雷大牛在旁听到之后,大感惊讶,正要从怀中掏出那枚怪兽铜牌问其何妙,却突听得身后那边四位壮僧栽倒在地的声响。众人急忙回头望去,那妖狐不知何时挣脱而出,如今已化成聂心狐,双目赤红,怒瞪行痴大声喝道:“老秃驴,你刚才害我不浅,我今天要和你拼个你死我活!”

    “我说你们这四人,五大三粗的,竟连一只骚狐狸都看管不住,哎!”说罢,行痴老僧不住地叹气摇头,然后摘下脖上的佛珠,向聂心狐笑道:“小菩萨?难道还想再来一次?”

    聂心狐说道:“再来?再来便要了你的命!”说罢,暗动精元,双手念诀,口中念道:“幻狐分身。”聂心狐念罢,顿时生出九只巨大鬼魅妖狐。每只妖狐双目泛着幽光,嘴中发出嘶嘶叫声。恐怖之极,说不出的骇人,誓要吞噬这行痴和穆岩等人。

    行痴摆手示意穆岩他们退后,然后手中捻起那串佛珠,口中笑道:“看来你还真是跟佛有缘啊,既然如此,我便与你参悟参悟佛法。”

    只见聂心狐恶狠狠地盯着行痴,大声喝道:“让你的佛法见鬼去吧!”说罢,双手急舞,那群妖狐便向行痴飞来,誓要将他碎尸万断。

    行痴站定身法,将那串佛珠在手上急转,然后用手指一弹,一粒佛珠飞出,如一道极光骤射,正中其中一只妖狐身上。那妖狐顿时嘶鸣嚎叫,幻化成一股浓烟消散而去,接着更是手指劲道急运,颗颗佛珠喷射而出,被击中的妖狐一个一个地消失掉。聂心狐见状,急忙喝声说道:“敢毁我元神?”

    那行痴大笑道:“这便是你的元神啊?我还真的是开了眼界了。”

    穆岩见到九只妖狐如今只剩三只了,心想这行痴神僧竟然如此厉害,哪怕自己有他的半成修为便好了,再看如今已是胜券在握了,只剩这三只妖狐更是轻而易举了,却听那聂心狐怒道:“我今日不杀了你,誓不罢休!”

    只见聂心狐急舞双手,所剩那三只妖狐像是被操控一般,一同跳起空中,空中顿时阴风大作,三只妖狐顿时化作阵阵浓烟,向那行痴袭去。

    那行痴一惊,急忙将手中所剩的佛珠全部抛了出去,佛珠在空中炸开破碎,金色粉末如同佛光一般,在浓烟中道道射出。

    原来这聂心狐誓死一搏,竟将自己元神化出浓烟来袭这行痴,行痴也没有想到她会不惜身死来这么一手,疏忽大意,竟被这阵阵浓烟罩住。只听得他大叫一声,用手急挥,那阵浓烟在身体周围越聚越密。

    穆岩和雷大牛站定身位,眼前一片浓烟漆黑,已是视不见物,不能上前,片刻间忽见这股浓烟慢慢散开,行痴神僧双目紧闭,愁眉紧锁,双手合十,盘坐在地下一动不动,四周金光四射。

    聂心狐大声笑道:“谅你也逃不过我这狐尾烟,现在你双目尽失,看你如何擒得了我?”说罢,急步飞身,向行痴抓来,力道凶猛万分。

    穆岩见行痴双目已经不能睁开,这招凶狠非常,若被击中必死无疑,若这老僧死掉,这妖狐必然诛杀我们。心中一急,强行运气冲开心窍,气血如注,急忙飞身上前,抵挡在行痴前面,将气血提至手臂之上,横扫一刀。

    聂心狐一心要取行痴的性命,却不想半路杀出来这么一个小子,再回挡时已来不及,被穆岩劈砍个正着。只是‘哇’的一声,鲜血急喷,躺在地上哀声痛苦,慢慢幻化成一只妖狐。

    穆岩突来一刀将聂心狐砍回原形,见它倒地不起,气若游丝一般,恐怕难撑不久,便走到行痴身旁,关切地问道:“大师,您没事吧?”

    行痴挥手示意无碍,站起身来向穆岩问道:“那妖狐如何了?”

    穆岩说那妖狐已经幻成原形了,已将垂死,命不久矣。行痴叹道:“我原本就未曾想取她性命,只想用佛法净除掉她的心魔,让她好自悔改,不想却弄得这般下场,如今元神俱灭,世间再无能力将她复原!”说罢,行痴虽双目不能视,却也能听辨到聂心狐的身位,便走了过去,一改以往笑容,表情凝重地问道:“早知这番下场,为何当初走入魔道?如今已将死去,你还有何心愿未了?”

    穆岩见那妖狐颤颤地说道:“我修为前原本是天崖峰中白雪灵狐,后来秦山七仙之一秦豫行路遇此峰,见我灵慧,便传我仙法,将我点化成人。我初为人形,心怀感恩,却不懂人情爱恨,一心急要报答秦豫行的恩泽,却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已经喜欢上他……

    “然而秦山其他六仙说他醉心妖媚,要逐他出仙门,秦豫行心中不服,便在天崖峰发生一场恶斗。秦豫行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在天崖峰上,我决心为他报仇,心怀怨恨修炼十年之后,便出山欲杀了这秦山六仙,向将他们同尸首一同葬在事先准备好的天崖悬棺内。怎奈他们各个法力高强,一直未能如愿,只好盗取身上宝物,葬入空棺之中……”

    穆岩听后,顿时心中暗道:原来那断崖上的悬棺竟是这妖狐所葬,难怪只有一个悬棺中葬有尸体,其他棺中皆是空的,那尸体想必也定是她说的秦豫行。

    雷大牛身在一旁也是大惊,心中想道若不是她在天崖上葬棺,恐怕我早已失身跌落万丈之下了,想罢,便跪地连忙向那妖狐跪地磕头。行痴老僧在一旁问他为何磕头,雷大牛说道:“狐狸大姐你这悬崖上葬棺,可是阴差阳错地救了我一命!”

    行痴老僧先前得知二人遭遇,知道雷大牛福大命大,一切因果循环,福禄深厚。

    妖狐又气弱微微地继续说道:“我自知人妖殊途,终归不能动情,结过害了秦豫行,此后我便在天崖山中相伴十年。后因自身修为无法更近前行,身旁又无人指点,便开始慢慢入了魔道,吸取他人魂魄提炼体内精元,以至于今时这满身罪行累累。”说罢,眼神跳过众人,最后落到穆岩身上,说道:“心有屠魔意,焚火便弑天,此刀正是秦豫行生前所持的‘焚天刀’,如今我已将死,你已持有,请务必好好保存此刀!”

    穆岩微微点头,将刀横在手上,爱惜非常。

    “我佛慈悲,往事前尘过眼云烟,红尘佛尘皆为空尘,万物皆有情,魔孕皆心生。”行痴叹道。

    那妖狐此时已经是气绝在喉,颤颤地说道:“秦豫行,你可知我苦苦等了你十年,夜夜盼望能与你转世相伴,如今我便不再等了,这就去找你……”

    说罢,那妖狐抬头盯着天空,渐渐目光也不再灵动,瞳孔迷离一般。如今呻吟之声也逐渐消弱,剩下的只是不时地急促喘息,然后忽地蹬了一下,向天空喊出最后一声撕嚎,更像是一曲绝唱,今生后会无期!

    此时阳光倾洒在这只妖狐身上,只见它慢慢腾空升起,肉身飘浮在空中停顿片刻后,顿时焚化成细细沙粒,更像是细小的空尘飘然而落。

    行痴老僧虽双目不能视,却心知眼前所发生的情况,大声说道:“好个焚情献祭!”而后又是摇头叹息道:“红尘多薄命,佛尘渡心净。”

    这时雷大牛在一旁暗自嘀咕道:“真不明白,你们对这一只狐狸说些什么尘尘土土的?我只知道,前人开路吃苦,后人走路吃土!”

    那行痴老僧见雷大牛说话风趣,也随自己性子,便向雷大牛笑道:“很好很好!你说话也颇有些道理!”

    穆岩也不知情为何物,却知外公为绝情而轮回修炼,李仙梅为恩情耗尽精元而死,那褚家父女为亲情相守,如今这聂心狐因痴情幻化,一个情字竟然让世间万物,人鬼魔仙为之纵情痴狂。此时,不觉又暗想自己也是为了寻找外公而苦苦奔走,也难逃一个情字。

    想罢,抽出腰间短笛,不禁睹物思人,不免心中一阵感伤,面露愁容。此时看见蛋黄已恢复伤势,飞落在自己肩头,静静地盯着自己。心知这蛋黄聪慧,每在自己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对自己又是不离不弃,一时心中乍暖起来,刹那间心情平复安定了许多。

    推荐阅读:-----------------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