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后世名人录

二十四、王弥

    24、王弥

    王弥(?~311),青州东莱郡人。是汉赵刘渊、刘聪父子手下大将,官至大将军,后被封为齐公,也是一方霸主。

    但王弥这个霸主的档次明显要比石勒、刘曜低一些,虽然曾经也与刘曜、石勒等人并驾齐驱,一起为刘家的汉赵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日后的发展前途明显不如这两位爷。

    王弥他爷爷叫王颀,当过魏国的玄菟太守、晋国的汝南太守,也算是个两朝老臣,老而不死的庸臣。

    而作为一个地方大官的孙子,王弥小朋友从小家里环境就好,至少吃喝嫖赌是不用愁了。而且王弥小朋友也很争气,这种官二代不仅没有沾染社会不良风气,乱交各种非主流黑社会网友,他还特热爱学习。王弥这孩子打小就爱看书、背书,在学校里是个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是个德、智、体、育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当然了,作为一个官二代,仅是在学校表现优异是不够的。在家长的努力下,你不仅要报名各种暑假班,学习各种乐器艺术,你还得经常去旅游看世界去呀。

    所谓“见识”,有见才有识嘛。

    而人家王弥家里有钱,自然就和我这种上完课就窝在宿舍码字看电影、打牌玩游戏的人不同。趁着逢年过节,他是有去首都——洛阳旅游的机会的。

    而在这次游历洛阳期间,王弥遇到并结识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物,这就是前面说过的年轻时候相当倒霉的刘渊。两人一个好乱乐祸、年轻有对政府有意见,一个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见面喝酒吹牛逼的时候就特有共同语言,就是在这个时候俩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为日后俩人的同一个梦想——灭晋打下了伏笔。

    王弥这人虽然是晋朝大臣之孙,饱读诗书,博闻强记,忠勇仁义信这些东西肯定也是知道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心理上却相当阴暗,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恶势力不可怕,就怕恶势力有文化。而王弥就是这么一个文化程度、打仗水平都很高的恶势力。

    306年,王弥已成长为一个彪形大汉,这时候正值八王之乱末期,晋惠帝也是过着活过一天就赚一天的日子。此时天下大乱,国家各种部门干部全都争夺权力去了,压根没人去管最底下老百姓的艰难生活。而此时一个小小的东莱郡惤县县令刘伯根眼见有机可乘,有投机取巧的可能性,便直接揭竿而起,举起造反。

    而王弥明显也不是个安分的主,刘伯根起义后。王弥当机立断,立马带着家里的儿女老少天涯海角赶过去跟随刘伯根,跟着老大一起闹革命。

    当时,在跟着王弥一起混的这群人中,有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叫曹嶷。这人也是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主,后来一直追随王弥左右,成为王弥手下第一大将。

    关于曹嶷,山东青州的朋友可能会认识他。因为在今天,山东青州西北部仍然保留有当年曹嶷同学一手建立的广固城的残垣败瓦。

    在曹嶷的努力下,青州广固城成为了天下名城。这座城池在整个五胡乱华时期承载了相当多的历史重任,见证了无数英雄、枭雄、狗熊的兴衰存亡,同时也为它的主人挡住了不知何几的箭矢刀兵。

    广固城对于青州乃至整个山东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其间“有大涧甚广,因以为固”,故称此城为广固城,是整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后来的南燕献武帝慕容德就直接以广固城为首都。

    从这点来看,曹嶷在民防工程上的天赋绝不亚于他打架的天赋。

    当然了,这是后话。

    王弥的第一任老大是刘伯根,但这人却实在是水得不像样,人家石勒的首任老大汲桑至少还是个万人敌,还打过几场硬仗。而刘伯根这位爷基本上是靠着诱导普通老百姓的宗教信仰及利用各种社会舆论才笼络来的人,这些人的战斗力自然就不咋地了。

    刘伯根和王弥俩人带着人马就往山东青州冲过去了,而且运气好,打败了另一个水货——青州都督、高密王司马略。俩人一高兴,一牛逼,一得瑟,就惹来了另一位西晋大将——青州刺史王滹。

    王滹一到青州就和刘伯根干了一架,刘伯根运气不好,直接被王滹给斩了。这次革命以刘伯根大败而光荣结束,但是王弥这小子溜得快,他的征伐一生还在继续。

    刘伯根死后,王弥只好带着老大留下的小家底子一路辗转,一路找风水宝地安窝。最后,王弥找到了一个一般人绝不会去的地方——海岛。

    但是西晋政府军就是要和你死磕到底,你以为造反干革命是闹着玩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呀。咱西晋虽然家道中落了,但也不能容忍你王弥这么胡作非为,全身而退呀。

    于是,西晋政府立马派出苟晞的弟弟苟纯前去追杀王弥。苟纯这人是个狠角色,其杀伐屠戮的能力在当时也是响当当的。苟纯的哥哥叫苟晞,苟晞有个绰号叫“屠伯”,就是很能杀人的意思,而苟纯这位小爷的变态杀戮能力比他哥哥还要强。

    王弥碰上这种杀神人物,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立马被苟纯打得不成人样。

    还好王弥这小子逃跑的功夫甚是了得,眼看形势不对,王弥立马带人跑回大陆,跑到长广山直接落草为寇去了。你们天朝人民这是不给老子活命呀,连个鸟不拉屎的海岛都不给老子留。那行,那老子没地方去了,还是继续回来危害社会、捣乱生态文明建设吧。

    在长广山安家后,王弥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抢劫才能、打架才能、策划才能。还好老子书读得多,虽然现在成了山贼,但那也是个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的山贼。

    在当山贼的职业生涯期间,王弥兢兢业业,遇事谨慎,凡事谋而后动,在抢劫方面相当有一套。凡是遇到走过路过的倒霉蛋,不管你是单人行还是成群结队带枪扛大炮的,反正老子一律一视同仁,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丰厚的回报,从不打没把握的仗。

    靠着自己抢劫前的精妙策划、抢劫时的骁勇表现以及抢劫后的超凡跑路能力,王弥最终靠着抢劫发家致富、名声鹊起。

    像王弥这样的才是真正的职业抢劫犯呀。

    由于王弥大爷实在是抢劫厉害,打架牛逼,致使江湖好汉都不直呼其名,而尊称其为“飞豹”,以示敬重。

    但是人家王弥有远见、有抱负,仅仅当个山贼肯定是不够的呀。于是,王弥在抢劫抢够后,便决定主动出击,主动带着家当,操着家伙去攻打青州、徐州一带。

    王弥和西晋这种小角色干架还是很有优势的,一口气斩了西晋好几个部门干部,连司马越派出去镇压他的政府军都直接被王弥给灭了。最后还是那位“屠伯”苟晞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直接带人去找王弥的麻烦,一战而大败王弥。

    王弥败给苟晞后,没地方去了,老子总不能一辈子落草为寇吧,我还想发达富贵、成就霸业呢。而这时候王弥曾经的小伙伴刘渊恰好已经丝翻身,在左国城建立了汉赵基业(后迁都于平阳)。于是,王弥同学见到了曙光,见到了希望,立马协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刘灵同学前去投靠刘渊。

    刘渊得知自己年轻时候一起喝酒吹牛逼的小伙伴来投靠自己来了,那是相当高兴。老子现在发达了,有老同学来给我干活来了。于是立马带着自己手下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迎宾队,排队给王弥接风洗尘,之后还封王弥为镇东大将军、东莱公,地位与石勒等人齐平。

    见到王弥后,刘渊借用了刘备的这样一句话:“吾之有将军,如鱼之有水”。由此可见,当时刘渊是相当看重王弥的,毕竟你王弥不仅能打仗,还是我的小伙伴,自己人。

    这之后,王弥受到刘渊重用,直接参与了刘渊的两次伐晋之战。他自己也登上了西晋王朝的黑名单,成为西晋军队最害怕的人物之一。

    从此以后,刘渊手下能打仗的人除了刘聪、刘曜、石勒等人外,还多了一个王弥。这大大增加了汉赵军队的破坏力,加快了西晋的灭亡步伐,同时也使得已是纷纷扰扰的长江以北地区更加残乱不堪。

    找到靠山后,王弥立马收拾残局,找到自己的亡散部队,再度起兵和西晋对着干。这次我们背后有了刘渊给他撑腰,底气明显足了些,气势明显旺了些,直接带着人马攻城略地,主攻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等地,声势相当浩大,连苟晞这时候也不再是王弥的对手,干不过他。

    这之后,王弥气焰越来越嚣张,自信心爆棚,还直接攻进了魏国五都之一——许昌。王弥进入许昌,掳掠干了几大票后,又带着人马与刘聪等人会师于洛阳城下,准备一鼓作气直接拿下晋朝首都。

    但是这时候的西晋虽已病入膏肓,却仍是有一战之力。西晋司徒王衍眼看王弥来势汹汹,要直接攻打洛阳了。王衍便找准时机,主动出战,在七里涧邀击王弥,并最终大败王弥军队。

    王弥打了大败仗,再加上这时候另一路的刘聪军队也败于垣延的诈降计,两只气势饱满的伐晋部队皆以大败而告终。天不佑汉,天欲假年给西晋。

    王弥眼看洛阳这一带是待不下去了,便和刘灵等人开会商量了一下,决定放弃继续攻打洛阳的计划,直接回到并州刘渊那儿做军事汇报去。

    老子现在输得连裤裆都没了,再打下去也没意思,也要没命了,还是赶紧地回家和老大打报告去吧。反正刘聪这小子也打了败仗,法不责众嘛,刘渊应该不会对我怎么样的。

    王弥猜得没错,他回到并州后,刘渊不仅没有怪罪王弥的意思,反而给他加官进爵,封其为司隶校尉、侍中,以资鼓励。王弥也不负刘渊所望,在感动之余,立马带着兵操着家伙就和石勒、刘聪、刘曜等人再度杀回西晋。

    这次汉赵军队分兵入寇,最后目标直指洛阳。王弥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主要负责拿下壶关、邺城等地,收纳沿途亡散流民,并与刘聪、刘曜等人会师于洛阳。虽然过程磕磕绊绊,有过大胜仗,也有过大败仗,但是最后这三人都顺顺当当地到达了洛阳城下。

    然而在这次洛阳保卫战中,面对汉赵的强大军事实力,西晋王朝这次又在临死之前回光返照了一次。

    在攻城战的时候,西晋司马越最后还是顶住了,成功杀退汉赵军队,并派遣手下大将薄盛和乞活军老大李恽打败王弥部队。

    第二次灭晋之战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次王弥没有再回去。老子还不信了,你西晋眼看就要两腿一蹬去西天了,咋还这么能坚挺呢。得了,刘渊那儿老子也不回去了,老子还是继续留在西晋地盘搞破坏吧。

    于是王弥同学再次收集亡散走失的革命群众,再接再厉,联手石勒拿下陈郡、颍川等地,重振雄风。再加上这个时候刘渊病死,刘聪同学刚通过流血事件获得帝位,新官上任三把火,立马下令开始第三次灭晋之战。

    这次灭晋之战主要由汉赵政府的四大将领分兵攻取洛阳,这四人分别是石勒、刘曜、王弥以及前锋大都督呼延晏。王弥在这次行动中主要是和刘曜一同攻取襄城,一路向西,直接拿下洛阳。

    311年,西晋政府成功打退汉赵的两次围剿运动之后,再也抵挡不住匈奴铁骑,最终在汉赵军队面前倒下了。这次,刘曜、王弥等人一同杀进洛阳,活捉晋怀帝司马炽,发生“永嘉之乱”。

    而在这个时候,消灭了外敌,毁灭了敌国,自己的内部人员就要开始玩内战了。首先翻脸的是王弥和刘曜这两位大爷,翻脸原因很简单,和当年的王濬、王浑俩人一样:争功。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王弥和刘曜之间的恩怨要比王濬、王浑俩人深得多了,远没有二王之间那么客气。

    王弥进入洛阳后,一点也不客气,直接进行了掳掠、杀人放火的万人大活动,纵容手下烧杀劫掠、欺辱老百姓。最后连同样是杀人不眨眼,同样是一路烧杀劫掠的刘曜都看不下去了。你王弥好歹是个汉赵大将军,杀杀西晋那些当官的也就行了,干吗做这种欺负老百姓的勾当,干吗跟人民群众过不去。

    而且刘曜本来就看王弥不顺眼。当初拿下洛阳的时候,就是王弥这小子自己一个人玩命似的冲进洛阳的,自己抢功劳去了,一点也没等我。所以刘曜也很窝火,就直接把王弥一个正在抢人民群众鸡鸭鹅的手下将领给杀了。

    这样一下子事情就闹大了,你刘曜虽然是刘渊他养子,算是个皇亲国戚。但人家王弥也不是好惹的主,那也是刀口上幸存下来的主呀。

    所以王弥很窝火,你刘曜还真以为自己很牛逼呀,你连自己亲生老爸是谁都不知道(刘曜的爹死得早),就给人家刘渊当儿子了,你也就是个野种。所以王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和刘曜干了好几架,俩人就直接掐上了,当时因为这场内讧还死了好几千人。

    事情发展到这份上,王弥手下一个叫张嵩的人就看不下去了:老大呀,你还以为自己是三岁小孩,啥事都乱来呀。现在咱好不容易把洛阳打下来,屁股还没在这儿做热呢,你俩就先打起来了,你老东家刘渊要是活着,还不得被你们俩活活气死。再说了,人家刘曜是皇亲国戚,是刘聪他兄弟,要真拼命的话,你斗得过人家么。

    而且你的兄弟姐妹、四大姑八大姨啥的现在可都在首都平阳呢,要是刘曜在洛阳把你这么一挡,把你这么一困住,你那些家人怎么办,还不得被刘曜这小子给全弄死。

    王弥一听,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冲动是魔鬼呀,老子一时冲动,险些害死自己全家。得了,这仗我也不打了,赶紧地准备财宝美女给刘曜这小子赔罪去吧。

    于是,王弥立马开始装孙子,屁颠屁颠地给刘曜说好话去了:以前都是小的不懂事,您老人家就大人不计小人过,放小的一马吧。小的再和您提条建议哈,你看哪,这洛阳是个好地方呀,不仅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而且连宫殿、宫女啥的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要不咱就和刘聪老大说一声,让他直接迁都洛阳得了。

    对于王弥主动贴过来的一张热脸,刘曜表现得那是相当神气,一脸牛逼哄哄的样子,直接拿自己的冷屁股给王弥看,鸟都不鸟他。在王弥同学念完一本道歉信后,刘曜啥表示也没有,事后还直接把洛阳城里的皇宫给烧了,烧完之后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老子我明摆着就是不乐意迁都,现在皇宫没了,你想迁都的愿望实现不了了吧。老子就是要和你王弥对着干,你能咋地吧。

    面对刘曜的这种壮举,王弥那是相当生气,相当窝火。你小子还真以为老子怕了你了,要不是考虑到自己远在首都的家人,老子早就和你拼命了。

    但是面对刘曜的拍屁股走人,王弥一点办法也没有。人家毕竟和自己一样,都是刘聪老大的手下,要是现在赶过去追杀刘曜,那自己不就是明摆着要造反吗。所以,王弥这个暗亏只能自己默默咽下,默默忍气吞声。

    这个时候,王弥的知己刘渊已经死了,他自己又特不争气,得罪了老大刘聪他弟弟刘曜。所以王弥很不安心,很害怕,汉赵这地儿老子是待不下去了。再给你刘聪打工的话,估计哪天被刘曜阴死都不知道。

    然而在打败西晋部队,拿下洛阳,活捉晋怀帝之后。按理说,你王弥的任务就完成了,你就应该回刘聪那儿缴令做汇报去,等着刘聪下达新任务呀。

    所以王弥同学很纠结,天大地大,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就在这个王弥这么一犹豫的时候,他的老战友石勒已经带着人马就去攻城略地,发展势力去了,王弥很眼红。所以,王弥之心偏向于外面的世界,他想和石勒一样,自己在外头圈地盘,谋发展,想自立门户。

    再加上这时有一个人也来劝王弥别回去了,你老人家还是直接在外面圈地盘吧。这个叫王弥自立门户的人叫做刘暾,是西晋降将。

    刘暾本来是西晋右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在王弥拿下洛阳后投降。刘暾是西晋难得的志虑忠纯,忠直敢言,同时也是很有才干的一个人。但是刘暾这人实在是生不逢时,在奢靡成风、权力斗争相当已经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他还在做着斩杀石勒的春秋大梦呢。

    而且就在这个时候,王弥想去和石勒汇合,再一起去曹嶷那儿的时候,他碰上了乞活军。王弥就这么被乞活军给牵制住了,双方打起了持久战,谁也奈何不了谁。但王弥同学这时候就突发奇想了:我在杀死石勒死之前,还是可以利用一下他的嘛。

    于是,王弥立马派人前往石勒那儿求救:小的现在被乞活军这帮龟孙子困住了,不能和您老人家一起去拯救曹嶷了。要不你看能不能这样,你先帮我把乞活军解决了,咱俩再一起去解救曹嶷吧。

    石勒这时候已经知道了王弥的所有计谋,你这是要弄死我呀,现在竟然还有脸来求救,老子不去。

    若是按照石勒的想法和处事之道,你王弥可能还能多活几年,但是石勒手下有个人叫张宾呀。这时候那位“算无遗策,机不虚发”的张宾就站出来说话了:老大呀,这个忙你必须去帮,你不是想除去王弥这小子么,现在就是机会了。

    于是,在张宾策划的计谋下,石勒带兵前去解救王弥。而在实际上,这是去要王弥的老命。

    石勒到达前线后,立马和乞活军干了一架,并成功击退乞活军。消灭了外敌后,石勒一刻不歇,立马就拿王弥开刀。

    打了胜仗后,石勒立马搞了个饭局,要请王弥吃饭。老子刚帮你打完胜仗,你就来我这儿庆祝一下吧,大家一起搞个联欢会。

    其实石勒要杀王弥之心已经很明显了,这个饭局也很明显是石勒的计谋,你王弥既然绞尽脑汁想着干掉石勒,你这顿饭就不应该去吃,你俩现在可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呀。但是王弥这吃货就偏偏不听劝告,这顿饭他还真就去吃了。

    眼看王弥堕入彀中,石勒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无非就是在饭桌上死命地给王弥灌酒,看着差不多该行刑的时候,直接给了王弥这么一刀,曾经搅得西晋王朝鸡犬不宁的匈奴大将就此魂归西天去了。

    杀死王弥后,石勒不仅没受到惩罚,他还受到了刘聪的奖赏。从这点来看,王弥死得那是相当不值。

    这之后,石勒又先后消灭了王浚、游纶、向冰、段末柸等各个北方势力。并在323年,派遣大将石虎攻陷青州,收降曹嶷,并最终将其杀死。至此,在青州拥兵自重十多年的王弥部将曹嶷也败亡于石勒之手。

    作为一个匈奴将领,西晋死敌,王弥侵伐中原,无可厚非。毕竟落后就要挨打嘛,谁让你西晋王朝自己不争气呢。

    但是王弥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上不能竭忠诚、尽臣事,下不能抚百姓、安黎庶,反而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从这点来看,王弥实乃是乱臣贼子,屠夫恶魔。

    在王弥同学年轻时游历洛阳的时候,他除了碰到将来的老板刘渊,他还碰到了一个给他算命的人。

    算命先生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君豺声豹视,好乱乐祸,若天下骚扰,不作士大夫矣。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来,这位算命先生对王弥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当然这仅限于对他打架能力的评价。你王弥能力是有的,但却不能为国所用,不能用你的才能来安邦定国,平定天下,反而是致使天下纷扰,民不聊生。

    王弥这样的人虽是一方诸侯,一方霸主。却同时也是杀人屠夫。

    !。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