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心全身心投入这个行业,常云涛把这当做了一个终身的事业,甚至想做成一个百年的企业。()
在不断开设与与收购药店网点的时候,常云涛开始考虑人才的培养了。
以企业的名义,常云涛选择了几所医科大学开始设立奖学金。
一方面在医科学生这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方便企业招揽人才,另一方面在专业人士与政府那里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也是品牌公关的一部分。
在这个洽谈与操作过程中就结交了不少朋友,因为这种行为是公益的,不是行业买卖行为,大家接触时就会少了功利之心,少了防范之心。
此刻也正是企业大规模迅速扩张之时,常云涛也是求贤若渴,恨不得是人才都招进来。
不仅是工作人员,常云涛更看重专业人士。
药房都是租的,费用都是变动成本,房租与人工,是每月出的,即使有盈亏也可以慢慢调整。
将来一旦要选择产品,选择企业进行收购时,一定要有一个专业团队,在技术上进行评定可行性,厉军的团队只能是财务上的估算。
正好配合这几年书报亭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药房网点的收购与新建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先期还只是传统的药房业务,很容易就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并且盈利,这使得药房数量的发展肆无忌惮。
很快总量达到第一个等级——5000家时,开始局部实施“家庭医生”计划,在中等收入及白领阶层为主招收会员,每年极低的费用就可享受一定的健康服务。包括健康评估、预约诊疗、医院推荐等。
这个过程相对时间要长一些,这个涉及到观念的转变。而常云涛也是用药房的盈利来养这种服务。
于此同时,根据临床的数据及专家顾问的建议,对各种药品的市场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常云涛的药房开始选择一些独立的药厂进行深度合作,直至完成对小型药厂的全面收购。
正在常云涛把精力全部扑在医药行业上面的时候,杨天找了过来。
“你记得我问你城际货运公司的事情吧?”
“怎么?”常云涛当然记得,不过并没有太在意。()在他的心里,那些人算不上正经的生意人,无法使用正常的生意逻辑,这钱赚得不踏实。
虽然他也注意到,网络的消费开始起来了,有一些全国性的快件配送公司慢慢开始做大,同时许多大型的专业的物流公司开始进入中国。
往小了说,物流是各行各业离不开的一种服务,许多所谓贸易公司不见得比物流更专业更产生价值,往大了说,这也是关系到民生甚至国家安全的行业,物流也包括铁路、航空、公路运输能力。常云涛还是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
虽然,伴随着书报亭网络的发展,自己已经在多个城市有了市区内的快件配送网络,但是缺少一个城市的主干网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也就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杨天的话挑起了他的兴致,只是杨天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现在时候应该是到了!
杨天说:“一个朋友的单位一直在盯着一个货运公司的老板。这个人不仅搞运输,黄、赌、毒基本都沾,已经定性为有组织犯罪了,最近准备收网了。”
杨天嘴里的朋友估计就是公an部的,战友、亲戚还是他父亲的关系,就说不上了,常云涛也没有追问,哦了一声,等他的下文。
“这家公司在国内算比较早的,规模不小,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点儿。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接手过来。”
常云涛说:“就算老板抓了,财产也不能跑到我这儿。而且那些事是他一个人干的,还是手下人一起干的?抓了多少?都抓走了,公司怎么运转?我就拿过来一个空壳,有什么用?”
常云涛一连串的问题与担心。
杨天却不慌不忙:“几个骨干高层,基本一窝端了。不过,具体做事的是各个点的,而且除了一些中心城市,许多城市的分公司都是半承包形式或者合作参股的,不会因为这批人倒了就散掉了,除非没有人经营了。这面一动手,估计他的亲戚肯定也要往外跑,怕以前的仇人来找事啊!到时候,就会有中间人让他们把股份卖给你。你只管接手。接手后要改造一下吧?物流流程管理软硬件都要更新升级,正好换一批自己人。下面分公司也要重新一个一个梳理一下。倒时候不久顺利接过来了吗?”
常云涛嘴巴张大老大,瞪大眼睛看着杨天,半开玩笑地说:“做过生意的人,再干你这种位置,太可怕!”
平时只有杨天佩服常云涛的份,这次总算有机会让常云涛好好佩服他一次,非常得意!
突然常云涛问了一句:“你这里面一批自己人是哪里来的?”
杨天得意的笑容收敛起来,白了常云涛一眼:“能不能不要想那么多?!我可是为了你打算,我是呕心沥血啊!不过就是要安排一些人有个养家糊口的地方!”
杨天开始说这事的时候,常云涛就知道他是有所图谋,可以他肯定不是图钱,不是为了一点好处。如果他有这个想法,监控那边投了几个亿,中间做点手脚就数目惊人了,不用这么费劲。等到杨天提到要物流公司换一批人,以及清理分公司的时候,常云涛终于明白他是帮某些单位安插一些人,至于是安全部门还是特种人员退役,出于什么具体的考虑,常云涛不想知道。
他笑了笑,说:“没问题,我花钱!这是天大的便宜。收下来,我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至于里面的人员安排,全都听你的,分公司怎么弄也听你的,业务发展要绝对听我的!”
杨天竖起大拇指,常云涛不该问的一句不问,他需要的权限都给了他,而且不想过问哪些人员是他安插的,哪些分公司的股份给了谁,这是绝对的上路了,也不枉老爷子总是夸常云涛,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常云涛也是另有自己的打算。
收购公司的价格无非是参照两个东西,一个是资产,一个是盈利能力。
这个货运公司是一个传统的运输企业,资产只有那些货车,车子有点特点,出厂就打折,不值多少。
盈利能力的评估和作价就很难说了,目前的这个情况,肯定那些家属有的拿就顾不上讨价还价。
被抓的老板大部分名下的资产、现金估计都要查封,有些在家属名下的,如果查的严一点也一时半会动不了,只要动动手段,估计那些人就只有任凭摆布了。
所以这个货运公司拿到手肯定是非常合算的,否则杨天也不可能极力撺掇自己。
拿到手之后,即使盈利无法马上达到以前的水平,有杨天召集一帮人张罗,也差不了,自己越是不管,杨天就越要做得好,所以不用担心。
他的人努力之下多赚多分,常云涛没有任何异议,即使不算这份利润,也有三大好处:
第一,为药房、书报亭项目提供强大支持;
第二,将原有的市区内运输能力整合起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争取上市。
这个行业投资大,回收期较长,车辆购买也许可以贷款,数额仍然很大,尤其是许多国外物流公司都自己有运输机,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上市是获得巨额资金的很好的方式。
如果上市,必须正规化管理,这方面软硬件可能投资不小。
另外就是要招一批个人自带车加入运输网络,这样可以迅速扩大运送能力。
一旦规模成本扩张,管理能力提升,成功上市,所得的好处那是非常巨大的,常云涛当然也就对杨天那部分看的非常淡。
而且杨天也不是要把钱放进他自己的口袋,他找来的那批人,肯定是帮别人解决问题的,帮了别人未来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不过以常云涛的习惯,他不会马上、也不会主动要回报。
货运公司更名为云天物流,经过改造后,跻身成为国内一流的物流企业,在公路运输能力方面具有顶尖实力,可以独自承担门对门快运的城市网点最健全的运输企业。
同时可以为小额交易提供两个特色服务:一个是到货代收款服务,这项服务特别适合小型贸易,包括小型网络交易。还有一个就是可以依托书报亭以及药房,可以提供定点取货服务,这一项大大减少了由于等件时间安排对买方带来的不便,同时也减少了送件不达的比例,大大减少了人工的成本。
正好伴随这这几年网络购物的井喷式发展,云天物流的特色得到市场的认可与追捧,使得公司在一众物流同行中拔得头筹,取得先机,成为公路货运与快递公司中的翘楚。
企业得以成功上市,云天获得大量资金后开始发展铁路及空运,进入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