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流根

第07章 归唐

    ()一轮弯弯的明月高挂夜空,院子里撒满了皎洁的银光,树影婆娑,显的格外的安静。

    张平静静坐在院子里的一块石凳上。这段时间过的真像梦中一般。朱温和张慧亲事刚办完不久,就传来消息:唐各路镇兵勤王纠合,在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领头下,准备克复长安。大兵压境,新婚燕尔不久的朱温就被黄巢强行派遣,领兵前往河中。

    现在同州家中就剩张慧主持。朱温乃领兵将领,自然办事不同以前张慧家中官宦和商家风格,张慧的才能朱温早有领教,内外之事往往都要商询。再加上是义兵出身,草莽英雄管理交往比较混杂,张慧要一一理顺:交往人员哪些是黄巢中枢人物,需谨慎处理;哪些是黄巢领兵将领,和朱温存在何种利益关系;哪些下属是朱温的心腹,可付重任的,哪些下属是朱温可招揽,以后有用的………。除此以外,因黄巢各部后勤,人员调配等等都是自家管自家,如此一来张慧和张平这段时间忙的更加不可开交。

    望着天空的明月,张平不由想起了以前在长安时和张莲儿、念儿一起的点点滴滴。往日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此时天上的月亮感觉离得是那么的近,渀佛伸手就能抱着。月儿朦胧,慢慢地化为念儿圆圆的小脸,黑漆漆的眼睛望着张平,好像咧嘴在笑………

    一阵脚步声传来,草儿的声音将张平从遐想中拉回眼前:“夫人有请管家,有要事要说。”

    张平说:“有何要事?”

    草儿看看四周,轻声道:“我不清楚,夫人说不要惊动他人,看样子她有点紧张。”

    张平心中一紧:“难道朱温出事了?”连忙起身,往内宅赶去。

    灯下,张慧坐在书案前,秀眉紧锁,,眼睛盯着案上一封书信。听到张平进门声响,抬起头,一双眼睛亮晶晶地注视着张平。

    张平忙问:“天已晚了,小娘子有何要事?”张慧将案上书信递给张平,说:“将军从前线派心腹密送一信给奴,伯伯看看便知。”

    张平听朱温没事,暗松一口气。接过信函,展开仔细观看。朱温的信很长,把起因后果都交代的明明白白:

    原来,黄巢得知王重荣领兵准备克复长安,不顾朱温正新婚燕尔,命他领兵抵抗,朱温心中很是不快。由于黄巢手下各将的队伍基本是将领的根本,朱温首先要考虑自保,进兵谨慎。哪知此番王重荣立功心切,途中两者相遇,一场交战,朱温被他杀得一败涂地,丧失粮仗四十余船,还亏自己逃走得快,侥幸保全性命。

    王重荣随即联合各部进兵渭北,与朱温正面相持。朱温自知凭自己那点兵力根本不能对抗唐兵,急忙派人至长安,禀报战况请求调兵支援。偏偏黄巢不允。朱温急了,又接连表请,先后不下十上。黄巢起初对朱温的调兵支援请表是不答一词,后来下表严词驳责,说他手拥强兵,不肯效力。朱温见表未免愤闷,后想想觉得蹊跷,托人探明底细,才知为中尉孟楷暗中谗间,不禁大怒。

    朱温将这咨询幕客谢瞳,谢瞳对道:“黄家起自草莽,乘唐衰乱,伺隙入关,并非有功德及人,足王天下,看来是易兴易亡,断不足与成大事。今唐天子在蜀,诸镇兵闻命勤王,云集景从,协谋恢复,可见唐德虽衰,人心还是未去呢。且将军在外力战,庸奴在内牵制,试问将来能成功否?章邯背秦归楚,不失为智,愿将军三思!”

    朱温心下正恨黄巢,听了这番言语,不禁点首。故手书此信给张慧,说明将背巢归唐。

    张平看完书信,望向张慧。张慧面露毅然:“谢瞳先生所言极是,黄巢非有德之人,心怀不足以成大事。将军应另图他路。”

    张平问张慧:“如将军在前线起事,小娘子在此岂不处于虎穴之中?”

    张慧点头道:“我已有对策。明天,你放出消息:说我们到长安去给莲儿姐和草儿娘她们补办法事。然后我们在半道趁机绕道前往渭北,与将军会和。”

    张平点头:“我现在就去安排。”转身出门,找来朱温特留下的几个跟随多年的心腹手下,连夜安排车马和行囊。

    和张平商议完,张慧立即亲自磨墨,提笔书写回信,信上写到:”奴已知将军之志,夫妻同体,以夫为首。天下纷杂,储力自保为上。家事爀挂,已作安排。成事之时,必能相会。”写毕,待墨干后,封好,交予送信心腹,吩咐连夜赶回。

    次日凌晨,当万物刚从夜色中露出身影,两辆马车和十来个骑士出了同州城门,向着长安匆匆而去,正是张慧张平一行。临行前,张平按张慧计划告诉了府中留守人员,说急赶到京城办法事,事毕就返。

    离开同州,当估计城门楼望不?p>

    ?约旱男凶伲?恍腥俗?髡巯虮狈健?毙凶卟痪茫?呕弁蝗怀錾?骸奥?闭牌揭汇叮骸靶∧镒樱?趺矗俊?p>

    张慧道:“将军起事,黄巢必要追捕我等。我等行程肯定不及追兵,不如先去躲避,然后候机派人前往河中打听将军消息。待有确定信息,我等再去不迟,否则途中不测,反给将军添加麻烦。”

    张平问:“那我等去何处暂避?”

    张慧笑道:“南去霸水,黄巢必想不到我们反向而逃。霸水临秦岭,也好藏身。”

    长安东南,有一条河流蜿蜒向东。河水清澈,两岸树木葱蓉,不同颜色的野花盛开其间,分外妖娆。一群野鸭悠悠荡在水面,四下觅食,根本不知几百里外正发生着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会战。

    树木丛中,隐隐露出几间农舍。临水一间的窗户打开着,一名女子坐在其下,正在刺绣一只手帕。不知是技艺问题还是思想分差,刺绣老是出错,气的女子大呼:“草儿,过来,看我的手帕到底怎个绣法?”

    草儿连忙跑过来,笑眯眯地问:“夫人,是否线又断了?”

    张慧笑骂道:“就你小妮子聪明,知道我的线又断了!”

    两人正说笑着,张平匆匆走来,身后跟随一人。走到门前,说:“小娘子,我们派出联系将军的人回来了!另将军安排人一同过来接你啦!”

    张慧放下针线,定睛一看,原来来者是朱温手下大将,也是养子:友恭。

    友恭连忙给张慧行礼,然后禀报:“将军收到夫人书信后,找个机会诱入监军严实,把他一刀杀了,然后遣人携首号托书节度使王重荣,请表奏唐天子愿归唐。同时新任的诸道行营都统首相王铎也一同保奏。听唐天子看了两处奏章,非常欣慰,还说‘这是上天赐朕哩!’,已下诏授将军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且赐名全忠。”

    张慧听了,面露笑容:“如此甚好,这是最好的结果。”看着张平,一字一句吐出银牙:“伯伯,我们以后有机会给姐姐她们报仇了!”

    张平没有说话,只是狠劲地点头,几滴眼泪不觉溢出眼眶。</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