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

第102节

    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102节

    韩沐影摇摇头,“不必了。反正他本来也不是这么个名号的。”

    但他看了看净涪佛身,忽然又笑道,“如果你看这部琴空荡荡的不舒服,不如就你给他起一个名号,给他标注上去?”

    净涪佛身又打量了一眼手中的这部琴,抬眼望他,问道:“什么名号?”

    “你觉得呢?”

    净涪佛身想了想,手指又再次在那一片空着的地方上抚过。

    等到他将手收回来的时候,那琴身处就出现了四个古篆。那古篆搭配着琴身极其惹眼,几乎叫韩沐影都要以为这就是他自己当日在制琴时候因情而感给他标注上去的。

    那字与琴,简直浑然一体。

    但是韩沐影看着那琴身上的四个古篆,颇有些苦笑不得的感觉。

    小圣遗音。

    净涪佛身在那琴身上镌刻的就是那么四个字。

    可净涪佛身却似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将字镌刻在琴身上之后,自己还又多看看,才问韩沐影道:“如何?”

    韩沐影不点头也不摇头,他只问净涪佛身:“怎么给起的这个名号?”

    “你当时制琴的时候仿的就是‘大圣遗音’,但它毕竟不是啊。再有,不论是你还是我,奏出来的琴音怎么都不会是有大圣遗音的意境。”净涪佛身解释完,又看着他问道,“怎么样了?不行吗?”

    韩沐影一时也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部琴不是大圣遗音,不过是他仿制的而已,可他仿制却又仿得极其相似,不论音色还是形质,都与古籍中流传出来的大圣遗音几近一致,这部琴他不是大圣遗音,却可以是小圣遗音。再说到他和净涪比丘所弹出来的音韵中意境……那就真的及不上大圣遗音之意。

    这两个原因都真是有理至极,韩沐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他静默了半响,只能点头。

    既然韩沐影也同意了,净涪佛身自然不会再做更改。他将手中这部新出炉的小圣遗音重新放到几案上,转眼望定韩沐影。

    韩沐影知他是有话要说,对着他示意了一下,亲自接了僮仆从屋里取出来的蒲团放到一侧,才来请净涪佛身。

    待到净涪佛身在蒲团上坐了,韩沐影才在他自己的蒲团上落座。

    僮仆已经将一个木柜抱出来了,正搁放在韩沐影身侧不远处的位置。待到将那木柜仔细放稳当之后,僮仆又机灵地将韩沐影需要用到的物件给摆放到了侧旁。

    不理会僮仆,韩沐影自己将那木柜打开,从木柜里头一件件地将东西取出。

    上好的木炭,密封得严实的瓷罐,通体沉紫的茶壶……

    净涪佛身只看了一眼,便知道韩沐影想要做些什么。

    他也没动作,稳稳地坐在蒲团上,看着韩沐影忙活。到得茶壶中不断喷出热气,韩沐影分水烹茶,将一盏茶水送到净涪佛身面前的时候,净涪佛身才将那盏茶盏接了过来。

    不过小小地掀开了茶盖,一股清淡而幽静的茶香就从那一道细小的夹缝中飘出,扑了净涪佛身一脸。

    净涪佛身不自觉地闭上了眼睛,细细品着那一缕茶香。

    片刻之后,净涪佛身才真正地掀开茶盖,赏玩茶盏中那漂亮的茶汤汤色和正在茶汤中恣意舒展身体的碧绿且幽长的茶叶。

    韩沐影却没去品玩他自己手边上的那盏茶水,而是看着净涪佛身动作。见到净涪佛身这副细致享受的模样,他才得意地笑了笑,转手托起那盏属于他的茶水。

    品过一杯茶水之后,净涪佛身将手中空余下一层茶汤和茶渣的杯盏搁下,闭眼回味了一番。

    韩沐影烹煮的茶水与他烹煮出来的茶水大有不同。

    本来也是,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境之下,用一样的材料烹煮出来的茶水也都是不一样的感觉。更何况是两个不同认知、不同性格的人?

    净涪佛身回味得半响,才又睁开眼睛来。

    韩沐影抬手给净涪佛身又添了一趟茶水。

    净涪佛身却是将茶盏搁在几案上,转手探入他自己的随身褡裢里,从里头摸出一套木鱼来。

    这套木鱼也不是别的,正是净涪佛身日常里用惯了的那一套木鱼。

    看到净涪佛身手上的那套木鱼,韩沐影眼睛一下子亮了。

    净涪佛身看了看手上的这套木鱼,拿着它就往前一递,将它送到了韩沐影的眼前。

    韩沐影有些犹豫,“这……”

    净涪佛身笑答道:“这是回礼。”

    韩沐影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伸手接过这一套木鱼,仔细打量了两眼之后,他忽然抬头望向净涪佛身,问道:“这是净涪你刚才用的那套木鱼?”

    净涪佛身点了点头。

    韩沐影又问道:“你将它给我,不怕我辱没了它?”

    要知道,木鱼这种东西,一般都只是僧人和在家居士们诵经念佛的时候用的。而除了他们之外,少有人会去碰这东西。韩沐影也不例外,他确实善于制琴,在琴艺一道上也算是颇有研究,但木鱼……

    净涪佛身能用木鱼敲出应和他琴音的木鱼声,但他却是委实没有这个把握。

    更何况,这个木鱼一看就知道是被人惯常用着的,留有他人的独特痕迹,显见是净涪佛身惯常用的物件。这样的东西放在他手里,真是辱没了它。

    净涪佛身却不似韩沐影计较,他笑了笑,与韩沐影道:“不怕的。”

    韩沐影定定地看了看净涪佛身,也不再推诿,将木鱼放到一旁的几案上搁着。

    “好,我就收下它了。”

    净涪佛身点点头。

    此后,两人就再没提起这件事,而是转了话题,聊起了其他。

    天地山水,书琴仆s,he。

    但凡韩沐影提起的,净涪佛身都能应答过来,而净涪佛身抛出的,韩沐影也多少都能应和一二。

    两人相谈甚欢。

    不过这里头有多少水分,水分又如何隐晦,不用净涪佛身说起,韩沐影也能猜出一二。

    一番酣畅淋漓的讨论过去之后,韩沐影又重新煮了茶水,给两人斟上,以解渴乏。

    就在饮茶间,韩沐影忽然问道:“在外游学,是不是特别能增长学识,开拓眼界?”

    净涪佛身只笑道:“你也想要往外头走一走?”

    韩沐影点头,“这是当然。”

    在今日之前,韩沐影是不觉得有这个必要的,但在今日见过净涪佛身之后,他就很有这样的冲动了。

    净涪佛身看了看韩沐影,沉吟了一下,道:“这倒未必。”

    得到这个答案,韩沐影是真的很奇怪。他不自觉地发出一个疑问的单音,“哦?”

    净涪佛身停下手中杯盏,目光放长放远,在这周间团团看过一圈,才回头看着韩沐影,问他道:“清霜觉得,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韩沐影顺着净涪佛身的目光转眼看过左右,皱着眉头想了想,答道:“山,水。”

    对于韩沐影的这个回答,净涪佛身没有发表意见,他只是又问韩沐影道:“那么清霜觉得,你出了这处地界,游走四方,看到的又会是什么?”

    韩沐影思考了片刻,答道:“山,水……和人。”

    “此间山水,与彼间山水及人,清霜以为,有什么不同?”

    韩沐影又一次皱起了眉头。

    眉关出堆叠出山峦,隐有暗影。

    好半响之后,他给了净涪佛身一个答案。

    “山水各有不同,山水所孕育出的人也不同。”

    净涪佛身只是笑笑,“是吗?”

    韩沐影拧着眉头想了许久,挺直着肩背看着净涪佛身,“请比丘指教。”

    净涪佛身摇摇头,答道:“我没什么好指教你的。”

    韩沐影的眉关一下子就松平下来,他看着净涪佛身,脸色疏淡。

    净涪佛身笑看韩沐影,也不生气,“你所见所知所识,全都凝成你的见识,化作你的道。那道,是独属于你的,我无从指教于你,也没有什么好指教你的。”

    韩沐影脸皮不动,但他的眼底,似乎在那一顷刻间涌过了一丝微澜。

    净涪佛身合掌,低唱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韩沐影猛地闭上眼睛。

    净涪佛身却没再说什么,他起身,合掌向着韩沐影拜了一拜,又退开两步,捧起那一部小圣遗音,转身就走。

    僮仆愣愣地站在一旁,都不知道自己该是个什么反应。

    他是该替此间还闭眼坐在蒲团上的老爷送一送净涪比丘,好让他们家不那么失礼;还是应该跟他家老爷一个立场和态度,不理睬净涪比丘,任由他自己离开?

    僮仆心中想得有点多,可还没等他自己拿出个主意来,他就已经抬脚跟上了净涪佛身。

    净涪佛身才刚走了两步,就听见那后头追上来的脚步声。

    他略停了停,偏头看了僮仆一眼。

    迎着净涪佛身的目光,僮仆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但他随即又往净涪佛身方向动了动脚步。

    哪怕他也只跨出了一步就停下了脚步。

    可也已经足以表明了他的态度,尤其他还没有往后退缩的意思。

    韩沐影始终没有喝止。

    净涪佛身对着僮仆点了点头,却还继续往前。

    僮仆连忙跟上。

    一路将净涪佛身送到农庄之外,看着净涪佛身远去,僮仆才掩上门扉,慢慢地回到他家主人身边去。

    他等了一会儿,就听到韩沐影的声音。

    他问他:“净涪他走了?”

    韩沐影叫的不是净涪比丘,而是还像他最开始时候的那般,直接称呼他的法号。

    分明还是将人当知己的嘛。

    僮仆在心里暗自嘀咕了一句,面上却不敢怠慢,垂手恭声应道:“是的,老爷,净涪比丘已经走了。”

    韩沐影沉默了下来,且半天也都再没有说话。

    僮仆在旁边略等了等,见他始终没有动作,便也明白韩沐影的意思了。

    他向韩沐影无声一礼,悄然退了出去,将这一个庭院留给韩沐影自己。

    等到僮仆离开了之后,韩沐影才睁开眼睛来。

    但他也没有什么动作,还是坐在他自己的蒲团上,看着几案上那套净涪佛身留下来的木鱼独自出神。

    今日里和净涪佛身最后那会儿的一场不是争执的争执,看着似是韩沐影生气了。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也确实是生气了的。但等他气过之后,再思考过净涪佛身的话和他自己的心思,他又觉得,他其实也不是在生气。或者说,他不是气的净涪,而是在气他自己。

    他发现……净涪或许是他的知己,但他却不是净涪的知己。

    这是不是很奇怪?

    可这确实就是他从净涪与他最后的那一段对话中发现的事实。

    这就真的是尴尬了。

    净涪知他甚深,他也确实因此而将净涪当作他的知己。可到了最后,他竟愕然发现,他其实不了解净涪,他不是净涪的那个知己。

    不说双方之间的学识,不说双方之间的心性,单只论他们两人的道,也大为殊异。

    也就是说,硬扯着净涪比丘当他的知己,其实是他脸大了。

    脸太大了……

    即便是韩沐影这个被此地左右各国士人尊为隐士第一人趋之若鹜的大家,也觉得自己的脸烫得能消融了铁块去。

    “唉……”

    长长地叹了一声之后,韩沐影抬袖掩面,半响没有动作。

    直等到夜色降临,将诸事忙活妥当过来问他是不是准备摆饭的僮仆过来,韩沐影才放下遮掩他脸面的大袖,挺直着背问道:“今日净涪比丘离开农庄之前,有留下什么话语吗?”

    僮仆其实很奇怪自家老爷今日里反常的态度,但他没多问,甚至连视线都不敢往韩沐影身上放,只是垂眼答道:“净涪比丘他离开之前说,近来外间有些乱,请老爷你多加留心。若是真要出门游学的话,最好多做准备。”

    “嗯。”韩沐影似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但没有谁看见的脸色却真正地放松了下来。

    他顿了一顿之后,也顾不上晚膳,接连吩咐了几件事情下去。

    僮仆一一记了下来,低声应答。

    看这些布置就知道,他家老爷这是打消了再去其他地方游学什么的念头了呢。

    不过他家老爷不出去也好。

    出去奔波,他必是得跟着的,也该跟着。到得那时,他家老爷是只要随他心意就好,可他却要各处调度。显见必会是个忙得分身乏术的状况。

    而他一旦忙乱,本宅那边就有可能会遣人过来帮忙。

    平常时候他们倒是能拒绝,可若是这世道真跟净涪比丘说的那般不好,弄得他家老爷真出了个什么事情,不说他如何,便连他家老爷也得憋气。

    还是安安分分地留下农庄里的好。

    好不容易等到韩沐影将事情统都交待清楚,僮仆才小心地看了一眼韩沐影,“老爷,时候不早了,这晚膳是不是也该摆上来了?”

    韩沐影摆摆手,“先等着吧。”

    他这么一说,僮仆也不敢催,老实地退到一边等着。

    韩沐影却是离了座,先将茶叶、茶盏、茶壶、茶炉等东西一一收拾干净,重新归置回那个木盒里。

    僮仆闲闲地立在一旁,不敢帮,也不敢上前请问。

    这柜子里头的东西,他家老爷一向都是他自己收拾的,从不叫他搭手。

    这回也是一般。

    韩沐影自己将东西收回木柜子里之后,又仔细地锁上柜门,才示意僮仆过来将木柜重新放回原处。

    僮仆应了一声,小心地抱着木柜缓步去往书房,只留下韩沐影一人。

    韩沐影坐在蒲团上,看着面前几案上摆放着的那套木鱼。

    定定地看了那套木鱼许久之后,他才将这套木鱼捧起,带着它入了他家的琴房。

    琴房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架架瑶琴,每一架瑶琴周边都相当洁净趣致,看着就叫人赏心悦目。

    第655章 二十五片贝叶

    韩沐影带着这套木鱼入了琴房,径直走到一处空档的琴架前。

    这琴架原是那部被净涪佛身带走,现在名叫小圣遗音的仿古琴的位置。

    韩沐影先将那琴架收拾了一遍,重新在琴架上铺上明黄的布帛,才小心地将这套木鱼摆放了上去。

    也不管这套木鱼摆放在琴房里完全就是乱入。

    放好了木鱼之后,韩沐影出了琴房,才去吃上那顿已经迟了不少时间的晚膳。

    韩沐影这边花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勉强平复下了心情,那边杨元觉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沉眠之后,也终于从那种ji,ng力近乎耗尽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他的醒来自然瞒不过净涪佛身。

    净涪佛身往他的所在看了一眼,声音就在他耳边响起,“醒了?”

    拥被坐在床榻上的杨元觉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眼皮子一垂一垂的,仿佛下一刻就能睡过去似的。

    “醒了吧。”

    杨元觉蹭了蹭身下的薄被,眼睛险些没能睁开来,“东西都齐了吗?”

    “没有,还得等一等。”净涪佛身答道,“安元和也会过来一趟——给我们送东西。”

    “哦。”杨元觉应了一声,拍拍他自己的脸庞,醒了。“他过来,也没什么意外的。”

    净涪佛身沉默了一下。

    杨元觉察觉到了什么,笑了一笑,却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转而问他道:“我似乎睡了挺久了的。你那边的贝叶收集得怎么样了?”

    “散落在外头的,还有八片。”

    杨元觉惊奇地“哟”了一声,“动作不慢嘛,都拿到二十四片了。”

    净涪佛身无声笑了一下,脚下的速度不停,“本来收集这个,也没有什么难度。”

    收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确实没有什么难度。毕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贝叶下落都是分明的,每一个得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贝叶的有缘人本性也都差不了,不会为难他。

    杨元觉也觉得自己刚才是有那么一点大惊小怪,“也是,毕竟是你在找的嘛。”

    净涪是个什么人?以他的手段去收取这些贝叶,能有多难?

    探囊取物而已。

    杨元觉又问道:“那么你的修为呢?”

    这样的问题,杨元觉直接张口就问了,而净涪佛身也没有停顿和迟疑,直接就回答他道,“这个倒是有点困难。”

    杨元觉也没觉得怎么失望。

    他睁眼往净涪佛身的方向望了一望,似乎看见了什么般满意地点头,“你自己有分寸就行,切记不可为了其他随便什么东西,毁坏自己的根基。”

    净涪佛身笑了笑,没回答。

    杨元觉没想要急着在这一时找净涪佛身要一个答案,他将身体重新放下去,又拉起他身上的薄被盖上,飞快地闭上了眼睛。

    “等安元和到的时候,你再叫我。”

    净涪佛身应了一声,就见得那边厢被护在重重阵禁中的杨元觉又沉沉睡过去了。

    净涪佛身又笑了一下,脚步却也始终没停。

    直到他路过一个水乡,望见桥下方的河里飘着的一叶扁舟,才停了下来。

    那一叶扁舟上,站了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少年。少年熟练地撑着长篙,使船舟顺着水流的流动向前游动。他动作分明娴熟,姿态也相当端正沉稳,却偏给人一种无所谓的空无感觉。

    那样的空无感觉很怪异。和佛门诸位沙弥、比丘、大和尚历经修行锤炼磨砺出来的空无心境不同,它更偏向于一无所有之后的空寂虚无。

    明明那就只是一个正常的十四五岁少年而已,却偏就给人这样的一种感觉。

    净涪佛身转身下了拱桥,沿着河岸走了几步,就赶上了那叶扁舟。

    不多时,那叶扁舟上的少年就发现了净涪佛身的动作。

    他扭头看了净涪佛身一眼。

    净涪佛身看得分明,那少年看他的眼中,其实没有太多感觉和触动,仿佛他就只是单纯地一眼瞥过,看过一眼净涪佛身身边的境况便罢了的模样。

    净涪佛身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他,对着他合掌弯身拜了一拜。

    那少年见他这般行事,手上动作依旧不停,面上却也在那顷刻间快速地变化一瞬。

    就像死水在那一顷刻间搅动了几分涟漪一样。

    不过即便如此,那少年也只是站在扁舟上对他点了点头,便又提起长篙一点水面,带着船舟顺水而去。

    净涪佛身又自转身,一路沿水而行。

    走了约莫半天时辰,不紧不慢的净涪佛身终于追上了那叶扁舟。而净涪佛身追上来的时候,那位少年正坐在船沿上,托着一个瓦碗拿着两个竹筷往嘴里慢慢扒拉。

    净涪佛身没有近前打扰,他在一旁站定,手指慢慢捻动着那串他每日里惯常把玩的佛珠。

    因着净涪佛身没有多加遮掩,所以几乎是在一开始,少年就察觉到了净涪佛身的到来。

    但他没抬眼,还自就着他手里的那两根竹筷一下下地往嘴里扒饭。

    他不仅吃得很慢,吃得很安静,动作也相当的雅致好看。

    单就这几个习惯,也能看得出来这位少年出身不凡。

    起码家教不错。

    可这样一位出身不凡,家教不错的少年,却是孤身一人撑着一叶扁舟流浪在这长水之间……

    少年慢吞吞地吃完了碗里的食物之后,他就放下手上空了的瓦碗和竹筷,起身转入了那叶扁舟上小小的草蓬里。

    等到他从草蓬里钻出来的时候,他手上就提了一个小木桶。

    就着木桶里的清水洗过碗筷,少年将东西归置整齐,才抬眼去看净涪佛身。

    又是一眼瞥过,少年对着净涪佛身点点头,还又提起长篙,点水前进。

    这样的冷待,净涪佛身也是许久没有遇到过了。

    他笑了笑,依旧抬脚跟上了那位少年。

    因是撑船前行,因这一条船上就只有少年一人,还因为这世道年景艰难,人心颇有崩坏的趋势,少年不敢多睡,每日里都是浅眠一阵,就又从船篷里睁开眼睛来打量周围的环境。

    净涪佛身看得出来,这少年撑得很幸苦。可即便这样辛苦了,少年他也还是没有上岸,倔强地随着这一叶扁舟在水上飘摇。

    就净涪佛身见他第一面开始,他就从来没有上过岸。

    宁愿日常花费银钱从旁边划过的篷船里添置物资,也始终没有往岸上踏上一步。

    少年死倔死倔地熬了许久,净涪佛身也一直跟在他在船上走。

    当然,净涪佛身也不是只跟在那少年身侧。他每日里也还按着时间完成早晚课,拿出一定时间来提笔抄经。

    他自也有他的节奏。

    净涪佛身抄经的时候,那少年无有所感。但在净涪佛身忙活早晚课的时候,少年也还是会从船篷里拿出一支铁棍,系上草绳抛到岸边上固定船只,自己坐在船沿上盘膝听着净涪佛身诵经敲木鱼。

    是的,即便净涪佛身早先惯用的那一套木鱼已经落到了韩沐影的手上,净涪佛身也还是能补充上木鱼来。

    少年有他自己的坚持,净涪佛身也有他自己的节奏。

    双方时刻相互影响,又相互保持着独立,相当的奇特。

    这奇怪的一段路程足足走了七日余。他们两人遇上的第八日清晨,天还未曾蒙亮,和往常时候一样一声不吭的少年忽然睁眼往河岸这边望来,直直地投落在净涪佛身身上。

    “你是什么人?”

    他这个年纪的少年,哪怕经历得再多,声音里也总能透出一股勃勃的生机来,听着就让人觉得心喜。可他不是。他的声音疏淡清冷,在这微凉的清晨时分,他这声音落在旁人的耳里,只怕会让人觉得更凉飕飕的。

    “南无阿弥陀佛。”低唱了一声佛号后,净涪佛身答道,“小僧妙音寺净涪。”

    那位少年静默了一瞬,“我听说过你。”

    净涪佛身没说话。

    那少年并不在乎他有什么反应,他自己又问道:“你跟着我干什么?”

    净涪佛身答道:“我想跟你讨一样东西。”

    那原本安静的少年听得净涪佛身这个回答,忽然嗤笑出声,“你想跟我讨一样东西?呵呵……哈哈哈……你跟我掏东西?你没看见,我这里还有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能值得你这位大名鼎鼎的妙音寺比丘跟我讨?!”

    净涪佛身等了一等,等到那少年的呼吸平复,似乎冷静下来之后,他才答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贝叶。”

    那少年听了,愣了一愣,又哈哈大笑出声。但除了笑声之外,他再没有说话。

    可这笑声听得久了,能叫人在恍惚间以为是哭音。

    他其实也更像是在哭。

    笑完之后,水面、水边,一时又都停了下来,连一点人声都没听见。

    如此安静了近一盏茶时间后,那边扁舟上才又一次传来了少年的声音。

    “你要在我这边拿的,就是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贝叶?”

    净涪佛身应了一声,“是。”

    “我听说……”少年话语间是完全能够听得出来的漫不经心,“你从旁人手上拿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贝叶的时候,总会还予对方一个报酬?”

    净涪佛身答道:“我只是在偿还因果而已。”

    那边的少年不知想到了什么,似乎升起了一丝希望。

    “偿还因果……”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这个因果,是什么愿望都可以吗?”

    净涪佛身在黑暗中摇摇头,“不是。”

    净涪佛身的回答有些出乎少年的意料,他的眼睛都瞪圆了,整个人甚至要跳起身来。

    “真的不是?”

    还没等净涪佛身回答,他就自己又快速地接上话道:“你说我手上有你想要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贝叶,那你说,我找出来给你,你偿还我的因果。”

    便是这一句话,也已经足够证明一个事实了。

    这个少年其实不信他刚才说的那句话。他更希望他无所不能,希望他能帮着他达成他心中所愿,希望……他自己能得偿所愿。

    净涪佛身的沉默似乎刺激到了那个少年。

    他腾地站起身来,匆匆地升起灯火,大半个身体探向净涪佛身的所在,“你说,我给你找出来。”你拿到那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贝叶之后,就去给我实现我的愿望。

    后半句话,那少年没说出来,这水面水边上的两个人却都明白得很。

    净涪佛身顿了一顿,“你船上收有一部《三字经》?”

    少年点头,就要回身去给他翻出那部《三字经》来。不过还没等他扑过去翻找,他自己就又停了下来。

    他盯着对面河岸上那隐隐的身影,舌尖一遍遍探出,舔着他那干燥的唇瓣。

    忍耐,忍耐,那比丘还没有将话说完,他还没有说完……

    果然如他所想,河岸上的净涪佛身很快又说话了。

    “我想要那部《三字经》上封存着的那片黄叶叶脉。”

    少年听完,也不在意那片黄叶叶脉的特殊意义,转身就折回了他自己的草蓬里,乒乒乓乓地翻找起来。

    当然,即便少年翻找的动作很是激烈,他也还是始终小心地注意着,一直没有将那盏油灯碰翻。

    如果是往常时候,他不会这般在意,但现在不同!

    他有希望了。有希望,就会想要保重自己,起码也得给他自己留出一条命来支撑着他完成他自己该做的事情。

    净涪佛身也就是略等一等,就听见那河水中安静地漂浮着的扁舟传来一声压不住欢喜的高呼声,“黄叶叶脉!我找到了,找到了……”

    没有催促他,一直等到少年神思稳定下来,净涪佛身才道:“请檀越将它送过来。”

    少年定了定神,也不像以往那样死也不往岸上踩上一步那样了,拉着系在岸边石头上的绳索,快速地靠近河岸,最后几步走上了河岸。

    蹿到河岸上后,少年几步赶到净涪佛身面前,胸膛急剧起伏过几下之后,就将他手上握得又紧又小心的黄叶叶脉递了过去。

    黄叶不过是最普通的黄叶,叶脉也没有什么神异优越的地方,但净涪佛身却也是相当郑重地接过了那一片叶脉。

    净涪佛身将叶脉抬起,映在微薄的水光之中。

    那少年明明什么都看不清楚,就只能看到个大体的轮廓,但他眼睛还是瞪得大大的,似乎想要将这天地间所有的光都收纳入他的瞳孔里,帮着他看清净涪佛身的一举一动才好。

    净涪佛身抬眼打量了这片叶脉半响,又将它放下来,重新拿在手上。须臾间,一道独属于净涪佛身的气息涌动着流向他手上拿着的那一片黄叶叶脉。

    金色的佛光一瞬间升起,将那一片黄叶叶脉拢在了中央。

    那少年愣愣地看着那片朦胧的金色佛光,喉间哽咽着,手指更是接连不停地颤抖,几乎都要抖出残影来。

    待到金色佛光隐去,净涪佛身将他手上的那片空白贝叶递了过去。

    那少年没有接,恰恰相反,他抬手抹了一把脸,擦去那不知是泪还是汗的水迹。

    “你打算给我什么?”

    净涪佛身不介意少年的直接,他将那一片空白贝叶收起,心中一个念头快速闪过:第二十五片贝叶。

    只剩下七片了。

    他转了一下眼,目光往长河的下游望了一望。

    再有三十五里的距离,就是妙潭寺与妙音寺的边界了。

    这样的念头很快就灭去,净涪佛身回身望定少年,合掌微微探身,问道:“那么,檀越你又想要些什么呢?”

    似乎是等这句话等很久很久了,净涪佛身的话才刚散入空中,那少年就已经飞快地答道:“我想请你帮我找两个人。”

    他话语甚至都开始颠三倒四的了。

    “两个人,两个婴孩!什么样的婴孩,又有什么样的信息,我……我不知道……”

    净涪佛身抬眼看他,那竖着胸前的手掌轻轻一拍。

    “拍。”

    一声轻响震荡虚空,涤荡神魂。

    那少年茫茫然地抬起头来,眼底里渐渐地就升起了一丝清明。

    他转身,直冲到河边,不管不顾地将他的整个脑袋都沉入那冰凉的河水里。

    净涪佛身没阻拦他。

    好半响过去后,终于憋不住,又或者说终于清醒过来的少年才将他的头从凉水里拔了出来。

    他摇摇头,甩走脸上沾着的水珠,又拿身上的衣袍擦了擦脸,打理干净了,才转身走到净涪佛身身前,合掌与他拜了一拜,“小子失礼了,万忘比丘莫要见怪。”

    净涪佛身摇摇头,抬手一指,又将一个蒲团放到了他的对面。

    “先坐吧。”

    净涪佛身今日里没有升起篝火,所以这片河岸边上,也就只有微薄的天光映照人眼。

    少年依言在那个蒲团上坐了,开始将事情跟净涪佛身细细说道出来。

    这少年本是桐罗县大家年家嫡幼子,叫年晋文。因是家中幼子,本就很受家中父母疼宠,再者家中兄长年岁又比他大得多,早过了争宠的年岁,自然不会为了父母的疼宠而嫉恨于他,相反,嫡亲的兄长们对他也是多有疼宠。

    那个时候,他几乎能在偌大一个年家横着走。

    备受疼宠长大的孩子,除非天性真的极其顽固,不然身上总有些或大或小的毛病。

    那时候的年晋文也不是例外。

    就他自己所言,他身上的毛病根本就是一大堆,数都数不清。

    当然,就净涪佛身看来,年晋文有些言过其实了。

    年晋文这时候根本就没有心力再去注意净涪佛身,他完全放空了自己的脑袋,一遍遍地痛斥他自己。

    这或许是他从出事以来,难得的一次崩溃与释放。

    净涪佛身心下叹了一声,微垂了眼睑盘坐,不发表意见。

    好不容易年晋文自己回神,他扯起袖子抹了一把脸,又咒骂了他自己两句,才将话题给扯了回来。

    年晋文年纪渐长,便要开始入书塾跟随塾师学习,以备日后。

    入了书塾的年晋文很不安分,每日里招猫逗狗的,哪怕在书塾里有塾师们强压着,回家了也有父母询问催促着,年晋文也没有花费多少心思在学习上。

    在学习上,他确实是很有天赋的。这样的天赋支撑着他在那样的懒散下,还能顺顺当当地缀在排名前列的同窗旁。

    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不需耗用多少心思,就能轻易抵得上旁人付出的努力,那样的优越,真的很让人上瘾。

    年晋文也还是没能例外。

    他晃晃悠悠地在书塾里读书,看着旁人穷经究典,手不释卷,却愣就是没能得到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匹配的成绩,他心中就极其的高兴。

    他被家里人宠惯了,也宠坏了,不知道在别人失意的时候不断踩在别人的痛脚上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折磨。

    第10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