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欲海孽鹰

欲海孽鹰第9部分阅读

    了儿子,将会非常悲惨。你好好想一想,明天再给我答复。”

    陈婧陷入两难的境地。她感激杨广当年的关照,也感激杨俊这十年的恩爱。杨俊偏爱她,才使正妃崔氏起了杀夫之念。杨俊是因爱她而死,她怎么可以在杨俊尸骨未寒之际,就投入杨广的怀抱呢?可是杨广是太子,不顺从他的意愿,后果会很严重。她确信杨广是真心求爱,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他。

    这天晚上,陈婧问儿子:“你愿意跟二伯走吗?”

    杨湛说:“我跟妈在一起。妈妈跟二伯走,我就跟二伯走。”

    陈婧说:“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跟二伯走。但是必须带上杨浩,他也是你爹爹的骨肉。”

    次ri,杨广来见陈婧,问道:“临成公主想好了吗?”他故意称陈婧为临成公主,那是她在故国享有的封号,就是要让她回忆起当年在建康皇宫初次相爱的情景。

    陈婧果然被往事打动了,她流泪说:“今生总是逃不脱殿下的手心。十年前被你选中,现在又被你追逼。这是我的宿命。我愿意跟你走,请让我带上杨浩。”

    杨广大喜道:“只要跟我走,什么都可以。不仅杨浩要带走,两个女儿也要带走。都要带回去交给父皇。皇孙们肯定会获得封号。”

    陈婧和秦王杨俊生活了十年之后,终于又回到太子杨广的怀抱。杨广真的是喜欢陈婧的美妙,陈婧也欣赏杨广的潇洒。两人久别重逢,如鱼得水,情意缠绵,自不必说。

    杨广带着陈婧回到长安,直接送进太。五妹陈娴见了四姐,百感交集,相拥而泣。分别十年的患难姐妹重新相聚,这是太子杨广的功劳,姐妹当然要感激太子,也更加热爱太子。

    杨广把两个侄儿带进皇宫去见父皇母后。文帝对两个皇孙很是怜悯,揽在怀中抚爱多时。

    独孤皇后说:“皇孙没有了父亲,就交给太子夫妇来抚养吧。萧妃是最可信赖的人,一定不负厚望。”

    从此,杨俊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就留在太子身边。杨广收养侄儿,首先是为了让陈婧高兴,却也不完全是为了讨好陈婧,而是在尽一种责任和义务。他想要挑起隋朝的全部重担,来证明自己比杨勇更强。

    杨俊的长女才十二岁,给父亲哭丧时相当哀痛,在丧期过后,便从此吃素。

    后来,每当忌ri,便痛哭流涕而不吃不喝。

    杨俊次女长大后出家当了尼姑,法号释慧铨。

    杨广三十三岁这年当上太子。新太子杨广虽然没有前太子杨勇那么多姬妾,却也有一大群女人,除了萧妃和陈娴,府内还有陈婧,府外更有杨丽华母女,皇里还藏着陈婉和陈婤。这些女人都是杨广的红颜知已,也都是政治盟友,所以她们之间没有你死我活的争锋吃醋,都为杨广团结奋斗,总体上是一团和气。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亲姐妹之间也会有亲疏之别,何况是同盟女人。萧妃是名正言顺的正妃,陈娴是皇帝赏赐的小妾,杨广把萧妃当做喜神来爱,也把陈娴当做吉神来爱,这就在妻妾之间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局面。虽然陈娴有自知之明,主动把萧妃推到前面,可是她背后还有好几个陈姓公主和太子相好,这就让萧妃有些不安。她要想办法增加自己的力量。她的潜在助手就是小妹妹萧雅新。

    萧雅新一直和母亲张太后住一起,就使杨广没有机会和她。这件事竟然成了萧妃的心病。她知道丈夫很喜欢小姨子,小妹也喜欢姐夫。如果是别的女人,杨广早就上手了。可是萧雅新是萧妃的亲妹妹,又有母亲在身边,杨广就不敢轻举妄动。这种不伦不类的局面让萧妃最先沉不住气了。有一天她和母亲认真地讨论起来。

    “梁国没有了,我们母女只有依靠太子殿下。小妹已经到了该嫁人的年龄,与其嫁给外人,还不如嫁给太子。姐妹共事一夫,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母后也省得担惊受怕。”萧妃对母亲这样说,很明显是想让妹妹做太子的妾。

    这正是张太后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梁国没有了,萧家的命运就掌握在女儿和女婿手里。姐妹共事一夫,也是很好的选择。在张妙茹看来,隋太子杨广确实是个很理想的女婿。

    ;

    第三十一章中秋夜萧妃让萧妹

    nbsp;其实萧妃的母亲张太后也一直在想这件事。这个女婿真是比想象的还要好。婚后多年不纳妾,这是别的皇子做不到的。如今他当上太子,多了几个女人,却仍然和萧妃恩爱如初,真是难能可贵。以后继位当了皇帝,我的女儿就是皇后。这就应了袁天纲的预言‘母仪天下’。皇didu免不了三宫六院,与其让不明底细的女人挤进来,还不如让萧雅新占上一个位置,姐妹也有个照应。

    “你这样为妹妹着想,让妈妈很高兴。只是不知太子怎么想的。是不是还要禀告皇上和皇后?”张太后同意萧妃的想法,却还有些担心皇室的反应。

    “妈妈,你想得太复杂了。太子能有今ri,全靠母后独孤皇后的支持。母后最赞赏他的专一。很多事都是我替她遮掩着的。小妹的事只能暗中cāo作,不能惊动皇室。”萧妃向母亲解释。

    “不能名正言顺,那不是委屈了雅新。”张太后有些不甘心。

    “妈妈想的太多了。将来我是皇后,的事还不是我说了算。小妹的名份肯定是会有的。”萧妃竭力想让母亲放心。

    “那就问问雅新吧,看她愿意不愿意。”母亲点头了。

    “妈妈你还没有看出来吗?小妹早就对太子有意了。”萧妃说。

    “那你就伺机安排吧。”母亲答应了。

    萧雅新自从来到姐姐家,就对姐夫杨广一见钟情。她羡慕姐姐的幸福生活。当她发现姐夫经常故意和她亲近,就忍不住chun情激荡。她发现了姐夫和娥英的秘密,就更加想入非非了。既然姐夫殿下连外甥女都肯爱,怎么会不爱小姨子呢?她想要向姐夫表白,却总被母亲打扰。她跟着姐姐从扬州到长安,一晃八年过去,已从十三岁的小姑娘变成二十一岁的大姑娘,一直没有和姐夫说上心里话。她很焦急。她担心母亲和姐姐会让她嫁给不认识的男人。这一年中秋节前夕,姐姐终于来和她谈婚事了。

    “小妹,姐姐问你一件事,你要如实回答。”萧妃说。

    “姐姐,你想问什么?”萧妹惴惴不安反问。

    “你二十一岁了,早该嫁人了。是想跟姐夫,还是想嫁出去?”萧妃单刀直入。

    “姐姐要是能答应,我想跟姐夫。”萧妹毫不含胡。

    “你跟姐夫,不能大张旗鼓,只能偷偷摸摸,你愿意吗?”

    “只要让我做女英,不离开姐姐,怎么样我都愿意。”萧妹说。

    “那好,过节的时候我安排妹妹和太子圆房。”萧妃很爽快。她知道杨广早就对小妹垂涎三尺,不用问就可以做主。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ri,也是亲人团聚的节ri。萧妃和陈娴陈婧联手把太布置得喜气洋洋。陈氏姐妹只当是要热热闹闹过节,萧妃却是暗地为妹妹布置婚礼。

    杨广发现东宫的节ri气氛与往常不同,就向萧妃问道:“爱妃把宫殿布置得这么隆重,是不是有特别的喜事?”

    萧妃笑道:“太过节当然要和晋王府有所不同。今年中秋节要让殿下有意外之喜。”

    杨广笑道:“是什么样的意外之喜,能不能透露一下。”

    萧妃笑道:“天机不可泄露,到时自然知道。”

    中秋节这天,杨广夫妇先到皇宫给父皇母后请安贺节,再参加皇宫宴会,回到东宫已是深夜时分。只见东宫张灯结彩,帖满了大红喜字。全家人都在庭院中赏月看戏。

    “快摆宴,给太子贺节!”萧妃进门就催促。

    宴是现成的,上下人等就向太子敬酒,闹了一会儿,萧妃又发号司令。

    “大家都累了,早点歇息吧。”

    太子妃发话了,没人敢有异议。大家各回各室,各自安歇。

    太子有些醉意,揽着萧妃说道:“爱妃陪孤王再喝一杯可好?”

    萧妃笑道:“好好好,回房中再喝吧,本宫早就备了好酒等着殿下。”

    杨广突然说道:“不对,怎么不见小妻妹来敬酒?孤王要向张太后和小妻妹贺节。”

    萧妃说:“殿下累了,回房歇息吧,有意外之喜等着你。本宫去和母亲说句话就行了。”

    萧妃把太子送进寝宫门口,就转身走了。太子杨广醉眼朦胧地看见床上坐着个人,还以为是陈娴或陈婧,就笑嘻嘻地扑上来。

    “让爱姬久等了。今天过节,是谁来陪孤?是娴还是婧?这可委屈了萧妃。”太子说着醉话,也是酒后真言,是心里话。他今晚很想和萧妃在一起,却不料萧妃给他安排了别人。

    “殿下,我不是娴也不是婧,是雅新。你不想要吗?”床上那人说话了,让太子吃了一惊。

    “是雅新?原来是你!原来你就是萧妃安排的意外之喜。想要,想要。九年前就想了。要不是你娘守护着你,孤王早就把你要了。”太子说着,就冲上来,抱住雅新亲吻起来。

    “姐夫殿下,快上床吧。”萧雅新喘息着,颠声说道。

    太子往下一摸,发现萧雅新是赤身披着一件锦蓬,就一把掀了去,把萧雅新往床上一抛,再三下两下撕掉自己的衣服,跃上床来。

    萧雅新经过母亲和姐姐的详细指导,对太子的习惯了如指掌,知道如何配合,很快就让太子进入美妙状态。

    “美人鱼,你让孤王等得好苦。”太子说。

    “殿下,我也等得好苦。姐姐是十二岁就圆房了,我却等到二十一岁。”

    “好事不怕晚,孤王会补偿。今后只宠你一个。”太子说。

    “那可使不得。我妈再三叮嘱,千万不可以让殿下喜新厌旧。我不能越过姐姐,也不能越过陈娴陈婧。要不别人会骂死我。”萧雅新说。

    “你妈可真是大好人,我的妻妾和睦相处,多亏了你妈的帮助。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她。”太子说。

    “为了大家和睦相处,殿下不能只宠我一个。”萧雅新诚恳地说。

    “孤王至少要专宠你一年,保证让你生个小王子。谁敢骂你,就割下他的舌头。”太子说。

    “谢殿下厚爱。妾身不求殿下专宠,但求殿下善待我姐我娘。”

    “你娘为孤王养了两个好女儿,孤王自然要善待她。你姐是孤王最爱,永远爱不够。”太子说

    次ri,太子和新人迟迟没有起床。陈娴和陈婧有些焦急,萧妃却泰然处之。到了中午,太子才挽着萧妹出来就餐。陈娴陈婧大吃一惊,原来太子昨晚是和萧妹欢度中秋夜,怪不得萧妃不急不慌,这肯定是她安排的。

    陈家姐妹也很聪明,当时就上前贺喜:“恭贺太子殿下纳了新人,这是大喜之事,应该发红包,大家同喜。”

    太子和萧雅新携手来给张妙茹行礼。

    “多谢岳母给孤王生了两个好女儿。”太子说。

    “太子肯接纳我的女儿,是萧家的荣耀。祝你们恩爱百年。”张妙茹说。

    陈家姐妹这样带头祝贺并讨喜,上下人等就都来贺喜讨红包。

    太子喜形于sè,吩咐总管给大家发喜包。

    萧雅新向陈娴陈婧施礼,说道:“请二位姐姐多多指教。”

    “都是一家人,不要客气了。我们大家都听你姐的就是了。”陈家姐妹说。

    午餐后,萧妃悄悄对太子说:“这事太张扬了,只怕皇后娘娘很快就会知道。与其等她来问,不如主动禀报。”

    太子说:“今天就进宫禀报。太子纳个妾,她还不准吗?”

    萧妃说:“千万不要重蹈杨勇覆辙。”

    太子夫妇来到皇,向母后请安,独孤皇后很高兴。

    “启禀母后,儿臣纳了个妾,请母后谅解。”太子禀道。

    “什么?你纳了个妾?你不是有个陈娴了吗?还要纳,想学杨勇吗?”皇后勃然大怒。

    “母后息怒。是儿媳怕侍候太子不周,影响国家大事,才叫自家小妹来协助。请母后不要责备太子。”萧妃赶忙站出来替太子解释。

    “那么新人就是你妹妹了?是你主动找来的?你的妹妹我信得过。太子有你么好媳妇真是福星高照。既然是萧妃愿意的,本宫就无话可说了。太子要好自为之,莫辜负了萧妃一片爱心。”皇后消了气,语重心长地说。

    “儿臣牢记母后教诲。”太子杨广叩头响应。

    皇后这关顺利通过。太子夫妇兴高采烈回东宫,大张旗鼓庆祝萧妹成妾。太子果然对萧妹宠爱有加,第二年萧妹就生了个皇孙,取名杨杲,是杨广第三子。萧雅新是唯一没有喝绝育酒的妾妃。

    杨广终于突破了母亲的家规,纳妾并且让妾生了儿子。独孤皇后再一次抱上孙子,就不再谴责儿子多妻。可是杨广和萧维丽知道皇后虽然不再谴责,却也把原先对杨广的好感折去了许多。要想顺利继位,还必须再做出几件让老娘高兴的事来。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女儿身上。杨广的长女杨莹已经十八岁了,应该嫁人了。可是皇家的女儿很愁嫁,大隋一统天下了,没有别国皇子可嫁了,只有下嫁臣属。婚姻是和政治相联的。杨广必须把女儿嫁到自己的同党家里。谁是同党呢?最铁杆的同党就是宇文述。

    ;

    第三十二章南阳公主下嫁宇文

    nbsp;宇文述有三个儿子,老大宇文繁及已婚,老二宇文化及品行不好,老三宇文士及文质彬彬,招人喜欢。于是杨广和萧妃就打定主意要把女儿嫁给宇文士及。

    这天杨广把宇文述请来,对他说:“你是本王最信赖的大臣。听说你的三公子文采出众,什么时候领他来让我见一见。”

    宇文述说:“太子想召见,随时可以让他来。”

    杨广说:“那就明天吧,让他自己来就可以。”

    次ri散朝后,宇文述就让三儿子宇文士及来拜见太子。杨广问了一些诗词方面的问题,宇文士及对答如流。杨广很满意,就给他出了个题目,叫做《麻姑献寿》,让他作一篇文章,诗词歌赋均可。因为皇后独孤加罗将要迎来四十八岁生ri,这是本命年生ri,要特别贺一贺。想以此来让皇后对宇文士及有个好印象,以便挑明嫁女之事。

    宇文士及不负厚望,第二天就把作业交上来,是一篇《贺寿赋》。杨广看了,认为不错,就把宇文士及连他作的赋一起带进来见皇后。

    “母后的本命年寿诞快到了,儿臣得到一篇《贺寿赋》,写得不错,让作者来诵给母后听,好不好?”杨广向母后说。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好吧,诵来听听。”

    宇文士及就把赋诵了一遍。

    “嗯,挺好。你是谁家的公子啊?”皇后听完,随口问道。

    “回禀娘娘,小臣是宇文述的三儿子。”宇文士及说。

    “原来是宇文将军的儿子,将门虎子,好好。”独孤皇后连声说好。

    杨广当时不能再说别的,就把宇文士及带回来。

    “回去告诉宇文述将军,你的作文得到皇后表扬。”杨广对宇文士及说。

    当晚,杨广和萧妃一起来见母后。

    “有一事请母后定夺。我们的女儿南阳公主杨莹应该嫁人了。我们物sè一个人选,就是今天来献《贺寿赋》的宇文士及。不知母后以为如何?”杨广向皇后禀道。

    “宇文士及,好好。他家是国戚,出身高贵,又是才子,配我朝公主也很般配。我看可以。”皇后说。

    “那我们就禀报父皇,请旨赐婚。”杨广说。

    皇后说:“你的女儿找到了好人家,可是我的女儿还悬着。你们夫妇也要为兰陵公主cāo点心,她可是太子的亲妹妹。”

    兰陵公主杨丽荣长相美丽,仪容端庄,个xg柔婉和顺,而且喜好读书,因此隋文帝在自己的数个女儿当中最喜爱她。起初嫁给仪同王奉孝,但是奉孝早死,杨丽荣现在是十八岁的寡妇,又回到宫里当起了公主。

    萧妃说:“妹妹的婚事我也想着,只是不知道母后的意愿,不敢乱出主意。”

    杨广说:“既然母后让我夫妇来cāo心,我就推荐一个人,是前朝皇子,门当户对地的好人家。”

    皇后说:“前朝皇子是谁呀?还是宇文家的吗?”

    太子说:“不是前周朝的皇子,是前梁朝的皇子,就是萧妃的弟弟,叫萧玚,二十二岁,在宇文述将军帐下效力。”

    皇后笑道:“萧妃的弟弟,不就是太子的小舅子吗?前朝皇子,门当户对,亲上加亲,我看可以。不过这事还得问问你妹妹,看她愿意不愿意。”

    杨广说:“那就把妹妹请来问一问吧。”他以为既然母亲认为这门亲事好,妹妹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就想趁热打铁,把小舅子的亲事定下来。

    兰陵公主来了,听了哥哥嫂嫂的介绍,却出人意料地一口回绝。

    “多谢太子和萧妃的美意,我已经有了意中人,不劳二位费心了。”兰陵公主说的很坚决。

    独孤皇后惊问道:“你有意中人了?是谁呀?”

    “是建安郡公柳机的儿子柳述。”杨丽荣说。

    独孤皇后不认识柳述,却对柳家很熟悉。柳家是河东解县人。祖父柳庆,北魏时曾任尚书左仆shè。父亲柳机,周武帝时,拜开府,转司宗中大夫。周武帝死后,周宣帝忤逆不肖,柳机屡进忠谏,毫无效果,请命当了地方官,任华州刺史。

    周宣帝死后,杨坚为丞相,把柳机征还京师。周朝旧臣见风转舵,劝杨坚灭周自立,柳机却一言不发。他不失周臣的立场,反而得到了杨坚的重视,杨坚拉拢他,任他为卫州刺史。

    杨坚称帝后,又拜柳机为纳言,封建安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户。

    纳言仅次于宰相,柳机不以为荣,也不以为耻。对于朝政,不置可否,只是逍遥自在地在家饮酒作乐。杨坚对他更加器重,转任冀州刺史。柳机回到冀州做地方主管,他勤政惠民,颇受拥戴。五十六岁时病逝,追赠大将军。

    柳述是柳机的长子,少年聪颖,有才干,早年以父亲的功劳封为太子亲卫,是太子府的部将。

    “虽然是官宦子弟,毕竟门第低微,不太合适。”皇后不太满意。

    “可是我愿意。我有过一次短命的婚姻,再婚只想嫁个自己喜欢的人,不计较门第,请母后体谅女儿。”杨丽荣态度很坚决。

    杨广怕纠缠起来会影响了杨莹的婚事,就劝母后同意妹妹的选择。

    次ri,杨广向父皇奏明杨莹和杨丽荣各自的婚姻对象,请父皇降旨赐婚。文帝很高兴地批准了。杨家父子都忽略了一件事,宇文士及是杨莹的表叔,差了辈份。也许不是忽略,而是为了政治利益故意无视。差辈虽然不雅,毕竟还不是。

    于是南阳公主杨莹下嫁许国公宇文述的三子宇文士及。宇文述成了杨广的亲家,这对政治盟友的关系更加紧密。在杨广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得到宇文述的全力支持。这是杨广利用女儿获得的利益。但是这桩联姻也把宇文述的另一个儿子推到杨广身边,他就是个人名声很不好的宇文化及。不管个人品质好不好,都是宇文述的儿子,是政治上可以信得过的自己人。于是杨广就对宇文化及倍加重用。宇文化及从此进入官场,而且靠近政治中枢,成了皇帝的侍卫官,可是这个貌似出身极好的人,却是政治上极不可靠的人。后来他完全背叛武帝,不仅夺去了武帝的xg命,而且夺走了萧皇后的贞cāo。这是后话,暂且按下。

    初为人凄的南阳公主并没有恃宠生骄,而是孝顺非常,公公宇文述病重的时候,南阳公主不仅亲自打理饮食,还侍奉汤药亲力亲为。夫妻二人也感情和睦,育有一子,取名为宇文禅师。

    而兰陵公主杨丽荣则在十八岁时又改嫁给柳述。公主的姊姊们嫁人后都因身份高贵而显得骄傲,唯独公主在夫家恪守妇道,侍奉公婆相当谨慎。公婆生病时,公主必定亲自侍奉汤药。文帝听说此事,相当高兴,柳述也因此得到文帝的宠信与礼遇,拜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杨坚在诸女婿中特别宠爱柳述,想要委以重任,可是不久柳述却因为父亲丁忧而辞职。

    柳述在家尽孝期满,承袭父亲爵位,当了建安郡公。三年后又任兵部尚书,参政议政,成为文帝身边的近臣。

    独孤皇后虽然原谅了太子杨广纳妾,可是心情并不愉快。她最反对男人多妾,成功地阻止了文帝杨坚的花心,独占三十六年,为皇帝生了五个皇子两个公主。可是优良传统在后辈那里遭到阻遏。长子杨勇不听劝诫,纳了很多妾,遭到母后强烈谴责,终被贬为庶人。次子杨广本是安分守己,与萧妃相亲相爱,严守一夫一妻,让皇后十分满意,被皇后力保当上太子。可是杨广当上太子之后,居然也纳妾。就算萧妹是萧妃主动给纳的,可以不追究。可是陈婧原本是秦王杨俊的妾,居然也被杨广纳去了,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原谅的。不能原谅又能如何呢?杨广是皇后力保当上太子的,皇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去要求文帝贬废杨广。一个强悍了几十年的皇后,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啊。她开始厌恶杨广,不想再见到杨广,整天把自己封闭在深宫里生闷气。不到二年,就一命呜乎了。享年50岁。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杨坚叫太常寺卿萧吉去看看风水,看什么地方才适合给独孤皇后作墓地。萧吉装模做样,边走边算,走到一个山与平原交接的地方,认为此处风水好,回来对杨坚报告说:“得此宝地,卜年二千,卜世二百“。意思是说这块宝地可以保大隋江山延续二千年,传宗二百世。

    杨坚不是那么迷信,轻蔑一笑,对萧吉说:“人的吉凶祸福,不是取决于地,北齐后主高纬葬他父亲的时候,难道没有看风水没有请人找块好地方吗?北齐还不照样灭亡了。现在你所说的风水宝地,如果不吉,那么我就不该是皇帝;如果不凶,那么我的兄弟也不会在战争中丧命。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我杨家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我们自己双手双脚打拼得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第三十三章老皇寻欢乐极生悲

    nbsp;话是这么说了,可还是把墓地选在了萧吉所说的地方。

    皇后墓地建好以后,文帝准备亲自送殡。萧吉又上奏劝谏说:“你绝对绝对不能亲自送葬。”

    选墓地,是给足了萧吉面子,本来就已经很牵强了。如今自己老婆死了,我还不能亲自去送葬?于是杨坚拒绝了萧吉的建议,坚持亲自送葬。后来他被女儿和儿子逼宫,也许就是送葬埋下祸根。

    萧吉一直是晋王党,在太子之争中,和杨广来往密切,并且配合默契。在挑选陵墓的时候,得到杨广的秘示:葬母之地必须可以让杨广尽快登基。墓地选好前,萧吉忽悠杨坚说了“卜年二千,卜世二百。”是要讨杨坚的欢喜,可杨坚不相信。等皇后下葬的时候,杨广跑来,他又忽悠杨广说四年后你能当上皇帝,杨广深信不疑。

    独孤皇后死了,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杨广和陈婉的私会。太子以前来和陈婉私会,少则十天半月一次,多则三天两头一次,都是以给皇后请安的名义出入的。现在皇后没了,杨广就没有理由再来。陈婉就见不到太子。萧妃也不能来皇宫看望公公,陈婉想找个人传话都办不到。陈婉陷入失恋的痛苦之中。

    皇后死了,被独孤皇后强制实行一夫一妻制达三十六年之久的隋文帝终于解放了。皇帝没人监督了,总算在天命之年找到了当皇帝的感觉,怎能不尽情享受迟来的幸福,就开始寻花问柳、纵情声sè。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无数的财帛金钱,还要享受什么呢?那就是女人。

    杨坚在独孤皇后过世之后,面对着满宫的绝sè佳丽的诱惑,也终于敞开了怀抱,毕竟宫帏寂寞,所以就传旨在嫔妃中选择美丽者进御。最后选得闭月羞花的两个:一个是丰姿窈窕、明媚可人的陈婉,被封为“宣华夫人”,另一个是也颇有姿sè的越族美人蔡氏,被封为“容华夫人”。

    那陈婉本是杨广选中的美人,当然是百里挑一的绝sè,越族美女蔡氏也是杨广当年喜欢过的美女,杨坚岂能不选中。宫女都盼自己被皇帝选中,可以从宫女变成嫔妃,陈婉却害怕被选中,不幸的是她偏偏就被选中。被选中的就要为皇帝侍寝。文帝杨坚是老年坠入花丛,越发地要逞少年狂,夜夜让两夫人共同来侍寝。宣华夫人陈婉不敢违抗,只能奉陪。当老皇帝把她百般玩弄的时候,她心里想着太子杨广,那真是苦不堪言,痛不yu生。

    皇帝册封两位夫人是大喜事,诏告天下,普天同乐。太子杨广就有个不祥的预感,他心爱的陈婉和陈婤都是绝sè美人,要是被父皇选中,那该如何是好。太子又不能到去打探,焦急万分。

    “爱妃,劳烦你到皇宫去打探一下,陈婉和陈婤是否平安无事。”太子杨广只好向萧妃求助。

    萧妃来到容华宫门,向宫女说道:“本宫来给容华夫人请安,请通报。”

    过了一会儿,宫女出来说:“容华夫人请太子妃到里面说话。”

    萧妃来到容华宫内,见那容华夫人是姓蔡的宫女,就放下心来,说了几句问侯的话,起身告辞。然后再去宣华宫给宣华夫人请安。

    “本宫来给宣华夫人请安,请通报。”萧妃对宫女说。

    宫女说:“宣华夫人已经等候多时了,请太子妃到里面说话。”

    原来陈婉听到宫女禀报说太子妃进宫来请安,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就让宫女把太子妃请到内室来见。萧妃来到内室,一看宣华夫人竟然是陈婉,不禁大惊失sè。陈婉示意她禁声。

    “你们下去吧,本宫要和太子妃聊聊天。”陈婉先把宫女打发了。

    萧妃快步上前,拉住陈婉的手说:“原来宣华夫人就是你。怎么会是这样?”

    陈婉抱住萧妃痛哭失声,没有办法解释,只有痛哭,哭了一会儿,从怀中掏出小金牛,捧在手里说:“不幸被陛下选中,身不由已,生不如死。每天只把这太子的吉祥物来安慰自己,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萧妃安慰道:“这是无法抗拒的事,你也不要悲伤,待我和太子想办法来救你。”

    陈婉流泪道:“我已经不是原先的陈婉,只怕太子不会要我了。”

    萧妃安慰道:“你不要多想,这不是你的错,太子会理解的。陈婧已经被太子接回来,他也一定会来为接你。”

    陈婉说:“只盼太子早来接我。”

    萧妃说:“还有陈婤,太子一直想着她,你要设法保护。”

    陈婉说:“请太子放心,我会全力保护陈婤。”

    萧妃回到东宫,把陈婉的遭遇向太子详细诉说。

    太子痛心地大叫道:“我的婉儿好可怜,杨坚老贼太可恶。孤王要和杨丽华商议对策。”太子想到了杨丽华报仇的要求,想要提前动手。

    太子杨广急匆匆来到乐平公主府,向杨丽华讲述陈婉的遭遇。

    “杨坚老贼活得不耐烦了,我要提前结果他的xg命。”太子恶狠狠地说。

    “母后没了,再也没人可以保护你。你不能铤而走险。救陈婉的事交给我。我立即进宫,寻找报仇雪恨的机会,力求一举两得。”杨丽华母女都要靠太子来生存,她必须保护太子。

    杨丽华母女都要依靠太子杨广来生存,她必须保护太子。从前是想让太子做她的杀手,现在她甘愿当太子的杀手。她就想到自己进宫,寻找报仇的机会,杀死杨坚,救出陈婉。

    “不知大姐有何妙计?”太子问道。

    “我去给他饭菜中下药,让他天天拉稀,就没有力气折魔陈婉。然后再伺机结果他的xg命。”杨丽华说。

    “好,孤王让宇文化及统领禁军,在宫外点兵戒备,随时策应。”太子说。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长子。年少时不守法度,长安人称他为“轻薄公子”,说白了就是流氓。杨广太子利用父皇生病的机会,让宇文化及统领禁卫军,出入卧内,图谋不轨。

    杨丽华来到,先来向父皇请安。

    “母后没有了,长女有义务来照顾父皇。从今ri起我来替父皇管理。”杨丽华对父亲说得既亲切又体帖。

    文帝杨坚人到老年,失去了老伴,巴不得有个女儿在身边照顾起居,就对杨丽华表示欢迎,并当即向总管传谕:“一切悉听乐平公主安排。”

    这时没有皇后,其余嫔妃都没有统领的权力。长公主来了,又得到皇帝授权,就成为当然的主宰。

    杨丽华有了管理权,就以关怀父皇的名义,实行两项改革。

    一是给杨坚选了一百名美人,由乐平公主排班,轮流侍寝,就故意把宣华夫人排在最后,实际上就是让她和文帝脱离接触。

    二是对御膳房宣布:“一切御用饮食,必须经乐平公主亲验。”

    这样一来,陈婉就可以摆脱侍寝。御膳必须经过杨丽华亲自检验。杨丽华就乘机把泄药洒入饭菜中。文帝从此每天拉稀。御医来诊视,怀疑吃了泄肚药物,却不敢说出来,因为御膳是乐平公主亲自检验的,谁敢说公主检查过的食物会有问题呢?

    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杨坚一天就拉得浑身乏力,两天就拉得不能临朝,三天就拉得不能起床。为了掩人耳目,杨丽华突击检查御膳房,发现几只蟑螂,就说是蝉螂导致皇帝拉稀,立即处死三名厨役。

    皇帝病了,太子就有理由进宫来探视。杨丽华就让陈婉在杨坚病榻隔壁的密室和太子幽会。杨广已经好多天没有见到陈婉了,见了面就迫不及待地抱上床,干柴遇到烈火一般,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摇得御榻嘎嘎响,插得陈婉嗷嗷叫。

    文帝隐隐约约听到隔壁有陈婉的声音,就问:“怎么好久不见宣华夫人?”

    乐平公主禀道:“宣华夫人患了瘟役,正在隔离治疗。”

    文帝想不到大女儿会骗他,以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不再追问。

    如此这般拖延半年多,杨坚已经枯瘦如柴,奄奄一息,只好把朝政交太子来主持。太子乘机把宫内重要岗位的人员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兵部尚书驸马柳述对太子的作法提出异议。太子早就对柳述心怀不满,就立即下令逮扑了在宫中侍疾的柳述,把他投入牢狱。到了这时,隋文帝杨坚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在瓮边站着要取他xg命的,不是周朝的政敌,不是陈朝的对手,也不是反叛的大臣,而是他最亲近的人,一个是他的大女儿乐平公主杨丽华,一个是他的二儿子太子杨广,还有他自己选择的宣华夫人陈婉。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三个亲人把杨坚的手脚捆起来,让虚弱得不能站立的皇帝倚墙角而跪,听候宣判。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三个亲人把杨坚的手脚捆起来,让虚弱得不能站立的皇帝倚墙角而跪,听候宣判。

    第三十四章武帝登基大展鸿

    nbsp;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三个亲人把杨坚的手脚捆起来,让虚弱得不能站立的皇帝倚墙角而跪,听候宣判。冰火中文

    “杨坚老贼,你篡夺了周朝江山,杀害了静帝xg命,乱臣贼子,伤天害理,九杀难解,十恶不赦!”这是周朝皇太后、周静帝的养母杨丽华的宣判。

    “杨坚老贼,你乱兴兵灾,无端开战,灭亡陈国,杀害无辜,罪该万死!”这是陈叔宝的妹妹、陈国公主陈婉的宣判。

    “杨坚老贼,你是一夫一妻的模范丈夫,独孤皇后已经过世,你应该陪葬,却苟延残喘,贻误了孤王大事,立即处死!”这是隋朝皇太子杨广的宣判。

    文帝杨坚惊恐万状,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直到此时,他才发觉,人生一世,不管是皇帝还是贱民,亲人其实屈指可数。自己奋斗一生是为了荫庇子孙,可是奋斗过程中千万不要对子女有丝毫伤害。不要以为自己的利益就是子女的利益。只有夫妻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平时万众欢呼万岁,其实没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到头来只有妻子独孤伽罗皇后,才是真正无条件热爱他,忠诚他的唯一亲人。

    杨广拿出一条细麻绳,想要勒住杨坚的喉管,杨丽华一把夺下。

    “大周皇太后要亲自处决这个乱臣贼子。”这是杨坚听到的最后一句人间语言。

    六只手共同拉扯麻绳,勒断了杨坚的喉管。他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六十四年。

    外公杀害外孙,女儿勒死父亲;大jiān篡夺弱国,爱姬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