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见贾家子孙繁盛,觉得贾家的女孩子好生养,又想到因为林公逝世,林家在朝中的关系断了大半,便想给儿子找一个位高权重,可以帮到他的岳父,便舍了老脸,找来了官媒,到荣国府求娶贾代善的嫡女。
那时,贾代善还健在,是朝堂上的重臣,深受圣人的信任,贾家正处于最繁盛的时期,但林家却已经没落了。
林母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没想到这门婚事竟然成了!
贾代善有他的考虑,林如海是他极为看好的一个年轻人,认为林如海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林家虽然没落了,但家底还算丰厚,将女儿嫁给林如海并不算委屈了女儿。
林如海没有让贾代善失望,迎娶贾敏后不久,便高中探花,青云直上!
贾敏也没有让林母失望,她嫁给林如海后,为林家开枝散叶,生下了四个儿子!
因为贾敏的肚子争气,林母便想从贾敏娘家荣国府中,为嫡长孙林谦挑一个媳妇。
贾元春是贾敏的嫡亲侄女,又和林谦年纪相当,元春同贾敏一样,也是由贾母亲自教养出来的,林母对元春非常满意。
林谦自幼便聪敏好学,林如海又是简在帝心的探花郎,贾母也产生了和林家“亲上加亲”,将嫡亲的孙女嫁给嫡亲的外孙的想法。
于是,贾母和林母一拍即合,原本都要定下来了,却没想到林母突然病逝了,这件事也就耽误了。
然后,好不容易等到林如海和贾敏出孝了,贾敏却又怀孕了,此时贾敏已经年过三旬,贾母忧心女儿的身体,便将“亲上加亲”的想法先压了下去。
如今,贾敏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玉雪可爱的女儿,口中含了一块通灵宝玉……
贾母最为疼爱的孩子是贾敏,当年贾代善执意要将贾敏嫁给林如海时,贾母心里一万个不同意,但贾代善已经做出了决定,贾母也不好开口反对。
事实证明,贾代善的眼光比贾母高上不少,贾敏现在儿女双全,生活得非常滋润。
贾敏过得好,贾母也替女儿高兴。
元春和贾敏一样,都是贾母亲自养大的,贾母也疼爱元春,只不过比贾敏差了一层。
林谦是贾敏的长子,是贾母嫡亲的外孙,但毕竟不姓“贾”,和元春这个嫡亲的孙女,还有贾瑜这个嫡亲的孙子一比,又差了一层。
在贾母看来,元春是荣国府的嫡出小姐,虽然父亲是一个从五品的小官,但元春是被她这位超品国公夫人养大的,背靠兴盛的荣国府,元春想要找一个比林谦好要好的夫婿,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相较于元春,贾母更疼爱贾瑜,可是……贾瑜虽然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嫡孙,但他的父亲贾政只是贾代善的嫡次子,身上没有爵位,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贾母将贾瑜当做心肝肉来疼爱,贾瑜在荣国府中的地位还要高过贾赦的嫡长子贾琏,可是,等到贾母百年之后,荣国府必定会分家。
荣国府是属于贾赦和贾琏父子的,贾政父子是要搬出荣国府再寻居所的……再等到贾政和王夫人没了的那一日,贾政和王夫人的大部分财产都属于他们的嫡长子,贾瑜的嫡兄——贾珠。
这样看来的话,贾瑜将来能够分得的财物和地产,少得可怜。
或者说,除了贾母的体己,贾玥能够得到的财产,少得可怜。
贾瑜是贾母的心肝肉,为了贾瑜未来能够生活得更好,贾母有心为贾瑜择一个家世显赫的妻子,让贾瑜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岳父。
可是,贾母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贾瑜虽然出身荣国府,但只是一个五品小官的嫡次子,虽然养在贾母这个国公夫人身前,但贾瑜和元春不同,他是男丁,被国公夫人养过并不能为他娶妻添加砝码。
以贾瑜的出身,想要找一个家世显赫的妻子,当真是难于上青天!
除非……让林如海当贾瑜的岳父!
林如海正值壮年,却已经是正二品的大员了,等到十几年后,林如海官居一品,位极人臣都是有可能的!
再有,贾敏是贾瑜的亲姑姑,对林如海有极强的影响力,荣国府又对林如海有恩!
贾母越想越觉得可行,只是……贾母在得知贾敏平安产女时,并没有想到“外孙女和瑜儿年纪相仿,是瑜儿的良配”。
等到贾母想到这一点时,“衔玉而生”的传闻已经传遍神京了……在发现是自己将“衔玉而生”的传闻散发出去之后,贾母后悔得要命,她虽然老了,但绝不糊涂。
贾母本以为宫中是要指婚的,贾瑜和黛玉此生无缘了,结果,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也没有等到宫中指婚的旨意,却等来了林如海升任兰台寺大夫,兼任巡盐御史的消息。
贾母的心又活泛起来了。
可是元春,贾母又觉得林谦和元春是良配……若是元春嫁给林谦,贾瑜娶了黛玉,这不成了“换亲”了吗?
贾母觉得难以取舍。
至于贾玥,虽然贾母也听说了那句“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但她并没有将贾玥放在心上……一个克父克母、体弱多病的“煞星”,怎么比得上我们家瑜儿呢!
贾敏已经在心中将元春当做未来的儿媳妇了,如果她知道了她母亲正在心中算计她的儿女,不知道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贾母的心思,王夫人猜出来了一些,贾母在“元春配林谦”和“贾瑜配黛玉”之间难以取舍,可王夫人的心中早就有了决断。
林谦不过是一个秀才而已,身上又没有爵位,怎么配得上我们家元春呢,比林谦好的男人一抓一大把……而且,王夫人对元春的品貌非常有自信,想把元春送进宫搏出一番锦绣前程!
至于贾敏的女儿,那个叫“黛玉”的女娃,还真是我们家瑜儿的良配……王夫人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现了一副情景——
一个长得和贾敏一模一样的女子,低眉顺眼地站在她的身前,给她布菜,为她捶腿,打不敢还手,骂不敢还嘴!
刹那间,王夫人心情大好,看着贾敏精致的容颜,心中甚至有些等不及了!
贾敏,你的女儿,我要定了!
11拜师
贾母能够想到的,王夫人自然也能想到,以贾瑜的出身,迎娶二品大员林如海的女儿为妻,绝对算是“高攀”了。
虽然王夫人不愿意承认,但这确实是事实。
对于贾瑜这个幼子,王夫人的疼爱不次于贾母,她恨不得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堆到贾瑜的面前,任他挑选!
林如海位高权重,将来很有可能再进一步,成为一品大员,贾母爱屋及乌,对贾敏的女儿也非常的喜爱……如果贾敏的女儿当了王夫人的儿媳妇,王夫人虽然算是从“媳妇”熬成了“婆婆”,但在荣国府中的地位反而会下降!
对于这些,王夫人怎么会想不到呢,但为了宝贝儿子的前程,王夫人还是愿意让儿子娶贾敏的女儿。
王夫人在心中安慰自己道:“瑜儿还小,等到十几年后,那老婆子估计早就死透了,等到了那个时候,荣国府还不是我做主!”
对于贾政不是袭爵的嫡长子一事,王夫人选择性的遗忘了。
贾母留林如海夫妇在荣国府中用饭,林如海由贾赦、贾政招待,贾敏则跟着贾母用膳。
贾敏是荣国府的姑奶奶,又是客人,所以她很自然的坐在了贾母身侧,邢王二夫人是儿媳妇,不光要伺候贾母,还要伺候贾敏,虽然只是意思一下,但王夫人还是觉得心中不自在。
不过,王夫人的城府很深,虽然恨贾敏恨得要死,但面上不显,热情地为贾敏布菜。
贾敏一边从王夫人手中接过了筷子,一边连声说“不敢”,王夫人好似没有听见一般,执意为贾敏布了几筷子的菜,才重新回到贾母的身旁。
见王夫人并没有轻慢贾敏,贾母满意地笑了。
对于伺候贾母用饭,王夫人并没有那么大的怨言,儿媳妇伺候婆婆,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可是,王夫人已经快四十岁了,儿子都快娶媳妇了,等娶了儿媳妇之后,她不光不能享受儿媳妇的伺候,还要带着儿媳妇一起伺候贾母。
贾珠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了,贾母和王夫人早就开始为贾珠相看媳妇了,就在不久前,贾母相中了一个女孩子,王夫人也觉得不错。
这个女孩子姓李,父为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李家是书香世家,与荣国府这样的勋贵人家并无太多的交往。
贾赦的原配虽然出身于书香世家,但贾赦原配逝世多年,贾赦贪花好色,多年来一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为读书人所不齿,两家人早已断了往来。
贾母是真的觉得那个女孩子不错,想要娶回家做孙媳妇,想到姻亲故旧中只有林家和李家有来往,林如海夫妇又要前往扬州,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于是,贾母便让贾敏在离京前为贾家和李家牵一下线。
贾敏记得那个李氏,觉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女孩子,她曾经动过让林谦娶李氏为妻的念头。
不过,在发现李氏只读过《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的几个贤女之后,贾敏便断了这个念头。
贾敏极为不喜“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女子凭什么不能有才!
不过,贾敏还是点头应下了贾母的请求,贾珠是贾敏的侄子,不是儿子,贾珠的婚事轮不到贾敏这个外人来插手。
贾敏决定在离京前在荣国府和李家之间牵一下线,至于能否成就好事,那要看两个孩子是不是有缘分了……
贾政在得知林如海夫妇想要将林谦托付给他之后,心中非常的激动,觉得这意味着林如海对他才能的肯定,于是拍着胸脯表示,他一定会好好教育林谦的!
贾政选择性的遗忘了他身上没有功名,而林谦虽然才十余岁,但已经是秀才了这个事情。
听了贾政的保证,林如海抽了抽嘴角,但并没有再说什么,有些话是贾政这辈子都不可能听不明白的。
用过饭之后,天色已经不早了,林如海和贾敏带着儿子们离开了荣国府。
几日之后,林家的大管家来到荣国府,对贾政说:“我家老爷看府上的玥大爷天资聪颖,想要收为弟子,不知舅老爷意下如何……”
对于林如海的学问,贾政非常的钦佩,听说林如海看上了贾玥,贾政大喜,忙令人将贾玥叫到了书房,告诫他不可给贾家丢脸云云。
坐在前往林府的马车中,贾玥的神情有些恍惚,“林如海说我天资聪颖,想要收我当徒弟?”
对于父母双亡,身无长物的贾玥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如果想要做官的话,科举是近乎唯一的途径……“捐官”和“恩荫”对于贾玥来说,太过于虚无缥缈了!
仅靠贾玥自己的话,考一辈子都未必能够当上举人,但是,如果贾玥有了一位曾经高中探花,现为朝廷重臣的老师的话,他将来的科举之路,无疑会顺畅许多!
贾玥不是傻子,他非常清楚林如海的分量,能够拜林如海为师,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
可是,贾玥仔细回忆了一下那日的情景,他不过是和林如海说了几句没有营养的话而已,林如海怎么就看出他“天资聪颖”来了!
贾玥隔着衣襟摸了摸那只刻着字的木锁,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不管林如海是为了什么,对贾玥来说,成为林如海的徒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马车停在了林府门口,贾玥下了马车,贾珠、林家大管家则下了马。
因为贾政要和清客相公们吃酒谈天,所以没有跟着贾玥来林府,而是派长子贾珠跟着贾玥来林府拜见林如海。
贾珠是荣国府的大爷,贾玥是林如海未来的弟子,林家的下人们不敢怠慢,一见贾珠和贾玥,赶忙打开仪门,恭敬地给两位大爷请安。
贾珠领着贾玥从仪门进了林府,才走了几步,便见林谦从里面迎了出来,一见两人,便笑着叫道:“珠大哥!玥兄弟!”
贾珠和贾玥忙和林谦相互见礼。
林谦看了贾玥一眼,见贾玥长得很是俊俏,行止也很看得过去,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家父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贾珠一愣,忙道:“罪过!罪过!我们来晚了!”
林谦一边说“无事”,一边带着两人往里走。
大户人家的宅邸,格局皆是大同小异的,林府的占地面积虽然比荣国府小上许多,但布局却近乎一模一样。
林母已逝,如今林府的正院住的是林如海和贾敏夫妇。
不过,贾玥是来拜师的,所以林谦将贾珠和贾玥两人带到了林如海的书房。
林如海的书房很是清雅,并无金玉等俗物,除了墙壁上悬挂的名人字画之外,放得全是书籍,也不知其中有没有传说中的孤本。
贾玥并不知道,虽然这书房看着有些简陋,可这些字画书籍的价值,还要在同等重量的金银之上!
贾玥定了定心神,跟在贾珠的身后,上前给林如海请安,“给姑父请安!”
林如海坦然受礼,他先是和贾珠略说了几句话,然后便转向了贾玥。
“玥儿,你可愿意拜我为师?”林如海没有说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
听了林如海的问话,贾玥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回答道:“愿意!”
林如海笑着点了点头,看上去像是对贾玥很满意的样子。
接下来便是拜师礼了,贾玥的拜师礼很简单,除了林如海和贾玥这对师徒外,观礼的只有贾珠和林如海的四个儿子。
拜师需要的六礼束脩,是荣国府替贾玥准备的,在得知贾玥被林如海看上了之后,贾玥在荣国府中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林如海这位天子近臣可还没有收过弟子呢!
所谓六礼,指得是芹菜、莲子心、红豆、红枣、桂圆、腊肉这六样东西,虽然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但都蕴含了美好的寓意。
拜师礼第一步,贾玥向林如海赠送六礼束脩。
林如海命人收下了。
拜师礼第二步,贾玥向林如海行跪拜礼,向林如海敬茶。
贾玥对林如海三跪九叩,而后端着茶盏跪在林如海面前,口中说道:“请师父喝茶!”
林如海从贾玥手中接过了茶盏,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好孩子!”
拜师礼第三步,林如海回赠礼品。
贾玥不过三四岁的年纪,还没有进学,所以林如海为贾玥准备的礼品是笔墨纸砚,以及一套启蒙用得书籍。
拜师礼之后,贾玥和林如海便算是名正言顺的师徒了。
贾珠识趣地向林如海告罪,“侄儿想去给姑妈请安!”
林如海点了点头,说道:“告诉你姑妈一声,就说过一会儿,便让玥儿去给她问安!”
贾珠点头称是,退出了书房。
林如海将四个儿子叫到了身前,打算将他们介绍给贾玥认识。
虽然他们已经在荣国府见过面了,但他们那时是“表兄弟”,如今算是“师兄弟”,关系比以前更亲密了,所以要重新认识一下。
林如海有四个儿子,长子名“谦”,次子名“诚”,三子名“谆”,四子名“诺”,合起来便是“谦诚谆诺”这四个字,这也是林如海对儿子们的期望。
林谦、林诚、林谆、林诺四人同母,长子林谦已经十三四岁了,身上有功名,过几年就能成婚了,四子林诺却才五六岁,才刚念了两年书。
虽然年龄不同,但四人一看便知是亲兄弟,四人同父同母,皆继承了父母的好相貌,长得十分出众,还有几分相像。
林如海指着林谦向贾玥介绍道:“这是你大师兄。”
贾玥恭敬地行礼,口称:“大师兄!”
林谦回礼道:“小师弟!”
“这是你二师兄。”
“二师兄!”
“小师弟!”
“这是你三师兄。”
“三师兄!”
“小师弟!”
“这是你四师兄。”
“四师兄!”
“小师弟!”
见礼过后,贾玥后知后觉地想到,他除了有四个师兄,还有一个小师妹,这个小师妹叫做林黛玉……
男女七岁不同席,贾玥今年才三岁,林妹妹才一岁。
也就是说,贾玥可以见林妹妹,作为一个铁杆的黛迷,贾玥觉得自己的心从没有跳得这样快过!
这时,林如海说道:“谦儿,你带着玥儿去见你母亲!”
12初见
贾珠虽然是贾敏的嫡亲侄子,但也是快要娶亲的人了,他和贾敏之间也需要避讳。
在得知贾敏要将贾玥留在林家用饭之后,贾珠便识趣地告退了。
贾敏见时间还很充裕,府中又没有让他操心的事务,贾敏便问道:“玉儿睡醒了吗?”
贾敏身边的大丫头笑着回答道:“大姑娘刚睡醒,正在找太太呢!真不愧是亲母女!”
贾敏俏脸上露出了柔和的笑容,吩咐道:“把玉儿抱过来!”
大丫头领命而去。
黛玉是贾敏的心头肉,和贾敏住在一个院子中,相距不过数十丈的距离。
过了一会儿,黛玉的||乳|母王嬷嬷抱着黛玉来到了正堂。
一见贾敏,黛玉便眉开眼笑了,冲着贾敏伸出了一双白生生的藕臂,柔柔糯糯地叫道:“母亲!”
看着玉雪可爱的女儿,贾敏的心化为了春水,她伸手从王嬷嬷的手中接过了女儿,将女儿搂在怀中。
黛玉虽然早慧,还未满周岁便已经会说话了,但毕竟还是一个小婴儿。
贾敏自然不会现在就教女儿读书识字,她命丫头们取来黛玉的玩具,陪着女儿开始玩耍。
黛玉玩得不亦乐乎,贾敏看着女儿的笑颜,无声地笑了。
又过了一会儿,从屋外进来了一个小丫头,回话道:“大爷和玥大爷来了!”
贾敏原本想让王嬷嬷将黛玉抱走,可黛玉却拽着贾敏的袖子不松手。
王嬷嬷心里一惊,刚想要哄黛玉松手,就听贾敏说道:“玉儿不是爱哭闹的,就让她留下吧。”
得了贾敏的命令,王嬷嬷便应了一声,退出了屋子。
来得两人,一个是黛玉的嫡亲哥哥,一个是黛玉的师兄。
故贾敏便没有让王嬷嬷将黛玉带走,而是将黛玉放在了身侧,伸手搂住了黛玉。
门口有小丫头打着帘子,林谦领着贾玥走了进来。
林谦给贾敏行礼,管贾敏叫“母亲”,贾玥跟着林谦给贾敏行礼,却没有叫“姑妈”,而是叫“师娘”。
行礼过后,贾玥抬起了头,看到了贾敏,也看到了黛玉。
贾敏身上穿得是一套素色的衣裙,淡雅如菊,别有一番风姿,贾玥真心觉得贾敏看上去比林谦大不了多少!
坐在贾敏身边的女孩,应该就是绛珠仙子林妹妹了……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在贾玥的心中,林妹妹是一个孤高芳洁,楚楚动人的气质美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书卷中走出来的,她天生丽质,秀外慧中,才华横溢,惹人怜爱……
以上是贾玥脑补出来的林妹妹的形象,实际上……
淡淡的眉毛,清亮的眸子,粉嫩的小脸,白生生的小手,肉乎乎的身体……林妹妹确实非常漂亮,绝对是一个美人胚子,但是这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林妹妹今年才一岁!
虽然能从林妹妹的眉眼看出来,她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倾城倾国的大美人,但贾玥的心还是哇凉哇凉的,好似一盆冰水兜头泼下来一般!
贾玥想知道林妹妹成年后的样子,还需要耐心地等待十几年!
见贾玥看着自家女儿发愣,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贾敏轻咳一声,说道:“玥儿,这是你师妹!玉儿,这是你师兄!”
黛玉好奇地看着贾玥,她见过的男性亲友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眼前这只她从没有见过。
听了贾敏的话,贾玥回过了神来,冲着黛玉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口中说道:“小师妹好!”
“一定要给林妹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是贾玥心中真实的想法。
黛玉对贾玥的第一印象很好,见贾玥冲她笑,黛玉也笑了,她冲着贾玥伸出了小手,甜甜地叫道:“师兄好!”
贾玥犹豫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贾敏,见贾敏没有反对,他便上前一步,伸手握住了黛玉的小手……
虽说男女不同席,但这两只的年龄加在一起,也还不到七岁呢。
贾敏看着贾玥和黛玉进行互动,却并没有阻止。
虽说贾玥是荣国府的嫡系子孙,但他父祖皆亡,他和荣国府的贾赦贾政等人只是同为荣国公贾源的后人而已。
贾玥在拜林如海为师之后,和他关系最亲密的人便不是荣国府诸人了,而是他的师父林如海,他的前途已经和林家绑在一起了。
林如海和贾敏夫妻恩爱,身边又没有美妾雅婢,两人虽然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了,但还是经常……嗯,就是“鸳鸯绣被翻红浪”,“芙蓉帐里奈君何”,“花心折柳腰摆,似露滴牡丹开,香姿游蜂采”……你们都懂得!
(凤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居然能用这么美好的诗句,来描绘那么露骨的行为,中国文化,就是牛!)
贾敏虽然看上去像是二十多岁的少妇,但实际上已经三十多岁了。
生孩子本身就是极为危险的事情,否则也不会有“鬼门关前过”的说法。
按理说,贾敏应该还能再生,不过,贾敏在生下黛玉后,便开始背着林如海进行避孕,不想再生孩子了。
贾敏知道她这么做对不起林如海和林母,但她还是不想再生了。
贾敏生林谦时,还不到二十岁,产后没过多久便恢复如初了,并且一点都不像生过孩子的女子。
如今,贾敏已经快四十岁了,她在生下黛玉后,脸上长斑,身材走形,元气大伤,一直到现在还觉得体虚。
贾敏偷偷地问过太医,太医说,如果她再继续生孩子的话,那她的年轻容颜就再也保持不住了……贾敏不想变成黄脸婆,虽然林如海现在一点纳妾的心思都没有,但贾敏不敢赌,她不想失去深爱的夫君!
再有,有很多身体健康的女子都是因为高龄生产而难产死亡的,贾敏还年轻,她的孩子都还小,幼女还不懂事……贾敏不想将自己的子女独自留在人世,虽然林如海对孩子们的爱不比贾敏少,但贾敏还是害怕……不知是谁说的,有了后爹就有了后娘!
林如海只有贾敏一个女人,贾敏又生下了五个儿女,贾敏不需要通过怀孕生子来固宠!
所以,黛玉应该就是她最小的孩子了。
也就是说,黛玉将来能够依靠的除了林如海,就只有四个哥哥了。
林家子嗣单薄,和贾家、史家这样拥有十余房二十房族人的世家大族相比,林家很是吃亏。
贾玥骤然从无父无母的孤儿变成朝廷二品大员的弟子,却没有一丝慌乱,应该是一个既聪明又稳重的孩子,在林家和荣国府的扶持下,贾玥将来的前程是不会差的。
虽然贾玥仅仅是黛玉夫婿的候选人,但就算贾玥和黛玉将来没有缘分,让黛玉多了一个真心疼爱她的师兄,也不是坏事。
所以,对于贾玥和黛玉这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贾敏并没有阻拦,反正他们都还没有到需要避嫌的年龄呢。
贾敏轻笑道:“玥儿,今日就留在这里用饭吧!”
站在一旁的林谦轻轻地皱了一下眉头,他觉得他好像发现了什么。
不过,在林谦心中,林如海和贾敏都是让他觉得高山仰止的人物,他也不知道他猜测得对不对……
所以,林谦什么也没有说。
用膳之后,贾玥被林家的大管家送回了荣国府。
贾玥一进荣国府,就见一个在门口等候的丫头迎了上来,笑着对贾玥说道:“玥大爷,老太太让您过去一趟!”
贾玥认得这个丫头,她是贾母身旁的二等丫头,比较得贾母这位贾府老祖宗的喜爱,在荣国府中很有体面,以前贾玥见了她,也要讨好地叫一声“姐姐”,她却从没有将贾玥看在眼中。
现在,贾玥明显能够感受到她语气中的变化。
世事无常,他这是沾了师父师娘的光了。
贾玥心中感慨,口中却还是讨好地叫了一声“姐姐”,而后跟着她前往贾母的居所。
进了屋子,贾玥恭敬地给贾母请安,“请老太太的安!”
贾母笑着说道:“玥儿,到我身边来!”
贾玥走到了贾母的面前,贾母看着贾玥,缓缓地问道:“你拜你姑父为师了?”
贾玥轻轻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回老太太的话,师父说我天资聪颖,所以就收了我当徒弟!”贾玥用得是天真的语气和软软的正太音。
听了贾玥的话,贾母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又问道:“你师父要去扬州上任,你跟着去吗?”
贾玥又点了点头,说道:“师父说要带玥儿去江浙之地见见世面……”
这次,不光是贾母,连站在一旁的丫头们都笑了,贾玥才三岁,连字都不认识,就算去了文风兴盛的江浙之地,又能怎样……
贾母对贾玥说道:“你年纪还小,身边不能没有伺候的人,就让你的||乳|母和身边的丫头们,和你一起前往扬州,伺候你的起居,如何?”
贾玥轻轻地摇了摇头,见贾母皱起了眉头,脸上的笑容也变淡了,他急忙说道:“老太太,我听周嬷嬷说,她的家人孩子都在咱们家,如果她们跟着我走了,是不是就见不到家人孩子了……”
“玥儿没有父母,玥儿不想让别的孩子也没了父母亲人!”
贾母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然后长叹了一声,“是个好孩子!”
其实,贾玥不光是为周嬷嬷等人着想,他有他的想法。
在贾玥的刻意讨好下,他和周嬷嬷等人的关系还不错,但是,贾玥不会忘记,这副身体的原主就是被她们活活饿死的,在贾玥刚穿过来的那段时间,也被她们欺辱过。
贾玥不是圣人,对于周嬷嬷等人,贾玥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再有,贾玥读过《红楼梦》,对于贾宝玉的||乳|母李嬷嬷仗着宝玉吃过她的奶,在中横行无忌,连林妹妹都不放在眼中,要知道,她再有体面也是一个下人,林妹妹确是一个主子!
贾玥可不想给自己找一个活祖宗供着,如今跟随林如海前往扬州,就是一个摆脱她们的好机会……现在,贾玥已经不是一年前那个随时有可能咽气的孩子了!
既然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那就好聚好散吧,毕竟,没有她们的“善心”,贾玥也活不到现在……
13读书
贾玥不忍身边的嬷嬷丫头和亲人们分离,乃是一份慈悲之心。
贾母想了想,便点头应允了,然后派人通知王夫人,给贾玥准备几个无父无母,被卖入荣国府的丫头,让她们随贾玥前往扬州,伺候贾玥的起居生活。
贾玥发现,在他说出那番“不忍”的言论后,荣国府内的大小丫头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当然,这和他成了贾母最宠爱的女儿的夫君的弟子,也有很大的关系……
贾玥已经三岁多了,也快到进学的年龄了,可是,他现在还一个字都不认识呢!
大户人家的孩子,虽然都是三四岁才进学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入学前就什么都不懂,他们进学前大都已经认识了几千个字,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些启蒙的书籍了。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识文断字的女性长辈教的。
荣国府的几个孩子中,贾琏是贾赦的原配夫人教的,元春和贾珠是贾母教的,贾瑜现在也开始识字了,是元春在教他……
贾玥父母双亡,跟着贾政夫妇过活,贾政忙着和清客相公们吃酒,王夫人忙着管理荣国府……所以,贾玥到了进学的年纪,却一个字都不认识!
因为没有人教他。
虽然贾玥拜林如海为师了,但林如海是朝廷命官,有很多事情要忙,自然没有时间教贾玥识字。
师父没时间,那师兄呢?
贾玥有四个师兄,可是……大师兄已经是秀才了,现在正在国子监深造呢,其他三位师兄虽然还没有功名,但也都在刻苦读书,确实没有时间教导贾玥。
虽然师父师兄都没有时间,没关系,还有师娘呢!
贾敏虽是女子,但也是饱读诗书的女子,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贾敏的幼子林诺已经进学了,幼女黛玉还在学习说话,府中又没有让贾敏操心的事情,贾敏便将教贾玥识字这件事揽到了身上。
因为要跟着贾敏识字,所以贾玥以“跟着林如海读书”为名,带着王夫人为他挑选的几个丫头,住到了林府中。
当然,每隔一段时间,贾玥还是要回荣国府住几日的。
贾玥开始识字了。
贾玥拥有大学本科的文凭,要不是找到了一个好工作,他也许还会拥有硕士和博士的文凭,在现代的时候,贾玥虽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但也绝不是文盲。
虽然古代使用的是繁体字,但给贾玥一篇用繁体字写得文章,贾玥连蒙带猜也能读出七八分来。
可是,贾玥不能说,他不敢让别人知道他“生而知之”,所以,贾玥苦逼地开始跟着贾敏从“一二三”学起……
让一个大学生认真刻苦地识字……贾玥一脸血!
贾玥并没有藏拙,凡是贾敏教他的字,他都是跟着念了一遍便认识了。
贾玥知道他得到的这个机会是多么的难得,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藏拙”上,即使十几年后得到一个“小时了了,大时未必”的评价,又有什么关系。
他曾经是一个成年人,走了无数弯路,栽了许多跟头,他知晓时间的宝贵,也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贾玥的时间非常的紧张,他虽然拜了林如海为师,但他并不想放弃练武的想法。
将跛足道人送的木锁随身佩戴后,贾玥明显地感觉他的身体情况好多了,虽然还是有些虚弱,但再也不会因为劳累过度而生病了。
贾敏对贾玥很是上心,贾玥是一个“神童”,贾敏不想让贾玥上佳的资质被埋没,所以对贾玥严格要求,每日都留下一定数量的功课。
然后,贾敏发现,贾玥在完成功课后,便不再继续用功了,而是到花园中玩耍,贾敏以为贾玥贪玩,结果没想到,贾玥居然对她说:
“师娘,读书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良好的体魄,弟子自幼便体弱多病,身子骨弱,故弟子更不能死读书,还需养好身子……再有,君子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都是读书人需要掌握的技艺呀!”
无论在什么年代,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都不是坏事。
听了贾玥的话,贾敏虽然心中一惊,但并没有完全相信。
贾敏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派人观察贾玥的动向,结果发现,贾玥每日的生活都非常有规律,何时读书,何时习武,每日都不差。
贾敏还是和往日一样教导贾玥,但再也不敢将贾玥当做小孩子了。
林如海在得知这件事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说道:“玥儿今后必成大器!”
四个儿子都是读书的好材料,这是让林如海极为自豪的事情。
但是,林如海不得不承认,林谦他们在贾玥这个年纪时的表现,比贾玥差远了!
贾玥拥有的见识和自律,几乎可以媲美成年人了……
如果贾玥知道了林如海对他的评价的话,一定会羞愧得无地自容的!
转眼间便到了春节,这是贾玥在这个世界中过得第二个春节。
和去年春节相比,今年的春节并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贾玥在荣国府中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贾母和王夫人给贾玥的赏赐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罢了。
去年春节,贾玥收到的压岁钱和赏赐是由周嬷嬷来保管的,今年春节,周嬷嬷等人已经不再伺候贾玥了——贾玥自从能吃食物后,便死活也不吃奶了!
不过,就算贾玥断奶了,周嬷嬷也可以继续伺候贾玥。
要知道,周嬷嬷从一个父母双亡的贾府少爷的||乳|母变成了贾母最宠爱的女儿的夫君的弟子的||乳|母,在荣国府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按理说,打死周嬷嬷,她也不会放弃这么好,这么有体面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