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贾敏,诸夫人心中的感情极为复杂,有羡慕,也有嫉妒,但都不敢在脸上表现出来,都笑着和贾敏说话谈天。
贾敏没费多少力气,就融入了扬州本地的夫人圈子。
17瘦马
达到扬州后,贾玥的生活和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听贾敏讲课,完成功课,锻炼身体,陪黛玉玩耍……
如今,林如海忙着整顿两淮盐政,贾敏则相对清闲一些,在将家中事务处理完之后,贾敏便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儿女身上。
林诚、林谆和林诺三个男孩子,都在林如海的安排下,进入了书院,开始了学习生涯,每日早出晚归,很是繁忙。
贾敏是慈母,心疼儿子们,但却没有拉儿子们的后腿,只是默默地为儿子们安排好一切和生活有关的事务,让儿子们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贾敏身边就只剩下贾玥和黛玉这两个孩子了,贾玥虽然也到了进学的年纪,但身子不是很好,所以林如海和贾敏商议了一下,决定暂时不令贾玥进学,而是由贾敏教导。
前文说过,贾敏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但贾敏是女子,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她虽然熟读四书五经,但却不懂八股文之类的东西。
教导贾玥识字背书,贾敏完全没有压力,至于四书五经等科举必考的内容,贾敏不是不懂,而是不敢教,她没有考过科举,害怕把贾玥这棵好苗子引上弯路。
林如海的意思是,等到贾敏为贾玥打好基础后,再将贾玥送到书院去学习四书五经等内容。
贾敏也是这样想的。
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
江南地区有许多大商人,他们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地位却极为低下,为了保住拥有的财富,他们只得依附于官员,每年都给各级官员送上丰厚的孝敬,换取官员们的庇护。
本朝盐法沿袭明制,盐商想要贩卖食盐,就必须向盐课衙门交纳盐课银,领取盐引,然后才可以贩卖食盐,盐商们如果想要拥有世袭的贩盐特权,就必须向朝廷交纳巨额的银两。
本朝立国已近百年,江南地区颇有几家世袭百年的大盐商,他们拥有如海潮般的财富,在江南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为了好看,也为了有底气,几大盐商世家的家主都为自己捐了官身,在低级官员面前也不需要跪拜行礼。
甚至于,有些低级官员还要对盐商阿谀奉承,换取盐商们的支持。
不过,在盐课御史面前,盐商们依然没有底气,要知道,盐课御史主管两淮盐政,就算是毁掉一个承袭百年的盐商世家,对于盐课御史来说,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盐商们对付盐课御史的手段,和他们对付其他官员的手段是一样的,那就是拉他下水!
上一任盐课御史,是倒在盐商们的金钱攻势上的,倒在往水里撒金叶子的豪迈上!
上上任盐课御史,是倒在盐商们的美色攻势上的,倒在耗费千金培养出来的,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身怀名器的扬州瘦马身上!
金钱和美色,盐商们的手段简单而有效,无数官员被盐商们拉下来水,被迫和主动的变成了盐商们的保护伞!
对于新任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履历,盐商们在林如海上任前,就已经摸清楚了。
清官?盐商们表示无压力,上一任巡盐御史也是一个清官,还不是被他们拉下了水,爱上了往水中撒金叶子的感觉!
在盐商们的认知中,这个世界上没有清官,只有好名的官员,他之所以不堕落,是因为你给他的孝敬不够多……要知道,盐商可都是些穷得就剩下钱的人!
专一?林如海和妻子伉俪情深,十余年都未曾纳妾?盐商表示无压力,我们手中有扬州瘦马!
上上任巡盐御史也是一个好名的,为了好名声守着一个黄脸婆过了几十年。
于是,盐商们细心准备了两名扬州瘦马,都是按照权贵人家培养大家闺秀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品貌俱佳,气质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更懂得各种勾引男人的滛巧手段。
盐商们将这两名瘦马送给了上上任巡盐御史,和他那年老色衰的糟糠之妻相比,这两名瘦马简直就是天仙一般的美人,可是为了名声,他忍痛拒绝了。
盐商们表示理解,然后贴心地为上上任巡盐御史准备了一个小院,将两名瘦马安置在那里,然后将这处院落的地契送给了上上任巡盐御史。
没过几日,上上任巡盐御史就去了那个小院,和两名“大家闺秀”共度了良宵,得到了极致的享|乐,从此流连忘返……再然后,和盐商们勾结在了一起。
不过,上上任巡盐御史运气很好,他平安地从盐课御史的位置上升官了,带着糟糠之妻和两名瘦马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
这一日,贾玥坐在特制的小案子旁边练字,练毛笔字,写出来的字非常大,也非常的难看,难为他了……贾玥才三岁,就算是用签字笔写字,也不见得写得好看,更何况用毛笔写字。
贾玥“专心致志”的写着毛笔字,不敢抬头看贾敏的表情,小脸通红通红的。
贾敏坐在一旁,手中捧着一部古籍孤本,含笑看着贾玥通红的小脸。
小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又是刚开始练字,要是能写出一笔好字来,那就是妖怪了……有什么好害羞的!
对于这名弟子,贾敏非常满意,好学、自律、聪慧……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这时,一名穿着体面的嬷嬷掀开帘子,从门外走了进来,正是贾敏的陪房郝仁家的,他的丈夫郝仁是林家带到扬州的管事之一,她也跟着来到了扬州,在贾敏身边伺候。
郝仁家的走到贾敏面前,给贾敏行礼,脸色有些难看,一边用眼睛看着贾玥,一边张口说道:“太太,盐商张家听说您身子有些不适,所以派人送了一些人参药材来,还送了两个丫头来伺候老爷和您!”
郝仁家的在“伺候老爷”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贾敏心思一转,就明白了其中的内涵!
贾敏脸色不变,口角含笑地对贾玥说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玥儿,你已经练了半个时辰的字了,起来活动一下,去看看你妹妹,可好!”
贾玥听见了郝仁家的说的话,他不是真正的三岁儿童,自然知道郝仁家的话中的意思,贾玥什么也没有问,老实地冲着贾敏行了一礼,退出了房间,去找黛玉去了。
等到贾玥出了房间,贾敏脸上温和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她冷声笑道:“带上来,我看看他们给老爷准备得是什么样子的人!”
对于盐商给盐课官员送扬州瘦马的行为,贾敏也略有所耳闻,可贾敏没想到盐商们这么等不及,林如海才上任不到一个月,他们便给林如海送来了美人儿!
郝仁家的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帘子再一次被掀开,两名美人儿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刹那间,屋子里好似一下子亮了一般。
芙蓉如面柳如眉,水蛇腰,削肩膀,真真是两名绝色佳人,那通身的气派……贾敏若不是知道这两人是专门培养出来得扬州瘦马,怕是也会认为两人是官宦人家的小姐。
甚至于,有些官宦人家的小姐还不如这两人呢!
这两个美人走路真好看啊,那身姿……贾敏虽然不喜她们,却也承认她们的身姿具有非凡的美感!
关于扬州瘦马的身姿,这其中倒是有一个典故。
当年兴祖皇帝废除了“缠足”陋习,将“缠足”定为一种刑罚,自此以后,只有犯了滛罪的女子,才会受“缠足”之苦,自此开始,大明女子皆将“缠足”当成奇耻大辱。
不过,喜欢金莲的变态官员还是有的,也自然有投机者知法犯法,从民间卖一些贫家女,自小缠足,等到长成以后送给官员,供他们滛乐。
他们显然忘记了,兴祖皇帝手中有锦衣卫!
兴祖皇帝在从锦衣卫处得知了这种事情后,雷霆大怒,派出锦衣卫血洗了京城——凡是买卖贫家女“缠足”之人,凌迟处死!凡是家中有小脚侍妾的官员,一律罢官,情节严重者,斩首示众!
自此,官员们都被吓破了胆,即使兴祖皇帝崩逝了,为官者也不敢纳小脚女子为妾……生命和享乐,还是生命更重要!
后来,随着程朱理学的复兴,大明女子再一次被关进了后院中,“缠足”陋习却并没有得到恢复!
扬州瘦马中最出色的的女子,都会被盐商送给官员,所以自然不能是缠足的女子,可是,生了一双天足的女子无论如何也走不出金莲女子的那种身姿了。
于是乎,培养瘦马的人只得命人配置了特殊的膏药,让瘦马女子将这种膏药抹在脚踝,一抹就是十几年,等到瘦马女子长成之后,她们虽然长了一双天足,脚下却绵软无力。
然后,扬州瘦马终于能走出形似金莲女子的身姿了。
贾敏对百姓的生活很感兴趣,经常命人给她讲民间发生的事情,却没有人将这种污秽之事讲给贾敏听。
贾敏若是知晓了这种令她赞叹的身姿是建立在“摧残女性肢体”上,不知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给太太请安!”两名美貌佳人恭恭敬敬地给贾敏请安。
贾敏轻笑道:“起来吧!”
贾敏没有把心中的气愤发泄到这两人身上,她们也只不过是身不由己的玩物而已,贾敏转身对郝仁家的说道:“带这两位姑娘下去,这个地方安置下来,等老爷回来,你派个人去找老爷,就说是我说的,这两人随老爷处置!”
郝仁家的心中不解,但她非常相信贾敏的能力,所以应了一声,走到两名瘦马的面前,平声说道:“两位姑娘,跟我走吧!”
郝仁家的虽是奴才,但是,“宰相门房七品官”,郝仁家的作为二品诰命夫人的陪房,就算在扬州知府夫人面前,也是有体面的,她自然看不上这两名扬州瘦马,也不会自称“奴才”。
听了贾敏的话,这两名瘦马都喜形于色,在来林府之前,她们被告知了一些关于林家的消息,知道贾敏善妒,容不下林如海有别的女人。
在见到贾敏之前,两人心中都非常忐忑,生怕贾敏给她们下马威,打杀了她们,如今看来,贾敏不像是传闻中那样,容不得人,想到一路走来所见的富贵景象,以及“林如海虽然年近四旬,但依然非常俊美”的传闻,两名瘦马心中都产生了别样的心思。
贾玥躲在角落里往外看,果然看见了两个摇曳生姿的背影,仅从背影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女子都是万众挑一的美人。
贾玥皱起了眉头,心中为贾敏担忧。
贾玥记得原著中的林如海是有几房姬妾的,虽然知道贾敏生了四个儿子,在林家的地位稳如泰山,但贾玥还是心里没底,生怕师娘受到伤害。
人心都是肉长的,贾敏对贾玥的好,贾玥能够感受得到。
在贾玥的眼中,林如海和贾敏堪称为“模范夫妻”,贾玥可不想师娘伤心,也不想师父和师娘之间,插上两个美貌佳人!
可是,他能做些什么呢?
18幸福
贾敏虽然气愤,却并没有失去理智,她心里很清楚,就算这两个瘦马长得跟天仙似得,林如海也绝不会纳了她们。
贾敏不是只知争风吃醋的内宅妇人,对于朝堂上的斗争,以及盐课衙门的现状,贾敏都略有耳闻。
今时不同往日,诸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已经波及了整个大明,林如海身为圣人心腹,担任盐课御史,掌管着让无数人眼红的两淮盐政,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在盯着林如海,等着林如海出错……
若太子没有被废,夺嫡之争还没有浮出水面……贾敏一定会率先出手,解决掉这两个年轻美貌的瘦马!
可是如今,林如海只要头脑正常,就绝不会让自己和盐商扯上关系,如果贾敏猜得没有错的话,这两个瘦马,林如海连见都不会见,他会直接命人将这两个瘦马送回原处!
此时,林如海正在盐课御史衙门坐衙,他身边的长随轻手轻脚地来到他的身边,将盐商张家送了两名瘦马到林府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林如海皱起了眉头,想了一会儿,而后对长随说道:“你去回太太,就说是我说的,让她派人把那两个人送回去,你也跟着去,你告诉他们,我们家不缺下人,叫他们不用费心了!”
长随听出了林如海平静的话语中的冷意,浑身一颤,麻利地领命而去。
林如海坐在案牍前,微微仰起头,因为长随的话,他回忆起了一些往事……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是世家联姻时遵循的习惯。
当然,凡事都要例外,林如海迎娶贾敏,林家和贾家的联姻,就不符合这个习惯。
林如海和贾敏成婚时,林父已经逝世数年,林家已经式微了,他也还没有高中探花,不过是一个举人而已。
当时的贾家比林家显赫万倍,贾敏之父是圣人最信任的臣子,凭借战功原等承袭荣国公爵位的贾代善,贾敏的堂伯是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的贾代化……
与其说是林家相中了贾敏,不如说是贾家相中了林如海。
林如海知道林母舍了脸面为他求娶贾敏的原因——让他有一门显赫的岳家,让他的仕途之路能够更平顺!
早在成婚前,林如海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对待贾敏,哪怕贾敏是一个无盐妻,也要敬重!
林如海本来对这门互取所需的联姻,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事实证明,他错了,错得离谱。
贾敏不仅是一个国色天香的绝丽佳人,更是一个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
“琴瑟和鸣”,用来形容这对刚刚成婚的小夫妻再合适不过。
对于岳父贾代善,林如海非常尊敬。
林如海心里跟明镜似得,如果没有贾代善这个位高权重的岳父,他的仕途之路不会走得这样平稳。
相较于在林父逝世后,便和林家疏远了的母族,林如海更愿意亲近妻族……就算在贾代善逝世后,贾家男丁皆不成器,林如海却依然亲近贾家。
林如海和贾敏成婚多年,只守着贾敏过日子,没有纳妾蓄婢。
贾敏是一个风华绝代,气质高华、才华横溢的大美人,被贾敏养刁了胃口的林如海,自然看不上那些庸脂俗粉。
林如海完全没有纳妾的心思,可没想到……
那日,林如海无意间听到了别人是怎么议论他的——惧内,怕老婆,伪君子,为了讨好岳父不敢纳妾!
当时,林如海已经成为天子近臣,官居四品,前途一片光明,也自然让一些在官场上失意的人眼红,费尽心思给林如海抹黑。
林如海年轻气盛,最受不得这些,虽然知道这些人不过是眼红罢了,但还是收下了别人送得两名美婢,想要收入房中,甩掉“惧内”的名声。
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时间,但林如海依然记得当日的情景,还记得母亲严厉的声音……
“只要你还身居高位,就会有人不停的诋毁你,你不要把他们说的话放在心上,倒像是给他们长脸了!”
“你父亲临死前心中念得只有两件事,一是你能够振兴林家,二是希望林家能够变成真正的世家,这也是林家列祖列宗的愿望,你高祖父留下的规矩,你难道忘了吗?”
“咱们家子嗣艰难,所以好些规矩都被废弃了,‘林家子孙成婚前不得在房中放人’,这是后来改得,原来可不是这句话,而是‘林家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你难道不记得了吗?”
“我本来想着,林家列祖列宗的愿望终于能够实现了,可没想到你竟然……罢了,我还提起这些陈年烂谷子的事儿做什么……”
“你媳妇是个好生养的,你和你媳妇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嫡子,为林家开枝散叶才是正经事……等你四十岁了,你要是还想纳妾蓄婢,我也不拦着你,若是能得几个庶子庶女,也比没有强!”
如今,林如海已经四十岁了,但他早已熄了纳妾蓄婢的心思。
原因之一,自然是为了实现林家祖宗的愿望,将让林家成为真正的世家,“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才是书香翰墨世家应有的规矩!
原因之二,却是林如海不想伤了贾敏的心,林如海不是笨人,他和贾敏做了二十年的夫妻,怎么会不知道贾敏的心思呢,若是因为纳妾而伤了贾敏的心,那还不如守着贾敏过日子呢!
就算贾敏人老珠黄了,又能怎样!我还不是变成了糟老头子!
贾敏若是伤心了,林如海心里也难受!
林如海心想:“反正我又不是没儿子,守着敏儿过日子,挺好的!”
贾玥有些心不在焉地走进了黛玉所在的屋子。
黛玉虽然年纪幼小,但身子非常健康,现已经会走路了,只不过走得不甚稳当而已。
贾玥进屋之前,黛玉正迈着小短腿在屋子里撒欢呢,王嬷嬷和丫头们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瞪大了眼珠子死死盯着黛玉,生怕黛玉摔着。
一见贾玥从屋外走了进来,黛玉欢快地叫了一声“玥哥哥”,然后晃晃悠悠地朝着贾玥冲了过去。
贾玥刚走进屋子,就见黛玉跌跌撞撞地朝他冲了过来,眼看着就要摔倒了,贾玥心中一惊,急忙伸出了双手,在黛玉摔倒之前,扶住了黛玉。
不过,因为惯性,黛玉还是撞到了贾玥的怀中。
贾玥板起脸责怪道:“你才刚学会走路,不要老想着跑!”
黛玉扑哧一笑,撒娇道:“玥哥哥,玉儿知道错了……”
黛玉一撒娇,贾玥就完全没脾气了。
贾玥怀抱着黛玉,也不知道怎么想得,想要把黛玉抱起来,然后,他就杯具了……
贾玥感受着手中的分量,心中很是纠结:“身体健康是好事,但不要这么沉好不好,这个小胖妞真的是林妹妹吗?林妹妹需要减肥了!”
黛玉还不到两岁,但已经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萝莉了,黛玉的身体非常健康,又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身子也就略微有些圆润,抱起来有些沉甸甸的。
于是,某个没有带过孩子,不知道“抽条”一说的伪正太纠结了……
贾玥不动声色地放下了黛玉,甩了甩有些酸涩的手臂,对黛玉说道:“走两步,让我瞧瞧。”
看着黛玉迈着小短腿在屋子里绕圈,贾玥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和穿越之初在荣国府如履薄冰的生活相比,贾玥在林家的日子就像是生活在天堂一样,他差一点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他虽然是穿越者,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认识,但他绝不是万能的!
就算林如海和贾敏之间出现了感情问题,他也什么都做不了。
这是一个“男尊女卑”、“小三合法化”的封建社会,别说是他了,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拦着林如海,不让林如海纳妾。
贾玥唯一能做得,就是管住自己,不让自己伤了妻子的心,仅此而已,除非……他能够像兴祖皇帝那样!
不知不觉中,贾玥想了很多……
如今,林妹妹不再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了,而是家世显赫,有父母兄弟撑腰的世家贵女!
可是,这样又能怎样?
就算是绛珠仙子转世又能怎样,在这个坑爹的封建社会,如果林妹妹的夫君想要纳妾的话,林妹妹必须“贤惠大度”的接受,否则就是“不贤”、“善妒”……
不是贾玥对这个社会没有信心,不相信这个世界中有配得上林妹妹的好男人,实在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束缚太强大了。
贾玥如今所在的“大明”,虽然比清朝好上许多,但依然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女人只能依附男人,只能靠婚姻来获得幸福,而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封建社会,对于男人来说是天堂,对于女子来说是地狱。
就算是贵为皇后,也不过是被圈养在皇宫中的可怜女人而已。
再有,就算林妹妹拥有了对她一心一意的夫君,就算是幸福了吗?
侍奉公婆,伺候夫君,生养孩子,将一生的时间消耗在后宅中,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只需将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夫家……这样真得算是幸福吗?
对于古代女人来说,像贾敏这样——公婆喜欢,夫君敬重,儿女争气——这是盼都盼不来的幸福生活!
可是,在贾玥这个穿越者看来,她们一点也不幸福!
不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但是,贾玥真心不希望钟灵敏秀的林妹妹,变成一个只知家长里短的内宅夫妇,一辈子都被拘在后宅中,可是……就算迎娶林妹妹得是他,他又能为林妹妹做些什么呢?
19新皇
就在林如海派人将两个瘦马原封不动地送回了张家之后,不光是张家,所有的盐商世家都陷入了恐慌:“这个林如海不会真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清官吧?”
如果盐课御史是大清官的话,那盐商世家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以次充好、贩卖私盐、勾结官员,这些事盐商们可都没少干!
不过,盐商们多虑了,林如海虽然没有收下盐商们送得美人,却并不是不懂规矩的愣头青,三节两寿这样的灰色收入,林如海都很痛快地收下了。
但是,这样懂规矩的林如海,才是让盐商们头疼的狠角色!
因为,林如海为官多年,手段圆润老辣,他通过整顿盐课衙门,整顿两淮盐政,从盐商身上刮下了一层“民脂民膏”,充实了盐课衙门的库房,但却将这个“度”把握得极好。
盐商世家虽然伤筋动骨,但却并没有被动摇根基。
面对这样懂规矩的盐课御史,盐商们只得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盐商世家在江南经营多年,拥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身后站着许多权势滔天的高官显贵,乃至有可能问鼎天下的实权皇子!
可是,盐商虽然富可敌国,但地位极为低下,只要林如海没有灭掉这些盐商世家,断了那些高官显贵的财路,他们是不会和林如海这位极得圣人信任的朝廷大员为敌的。
因为,得不偿失!
如果林如海真是不懂规矩的愣头青,那盐商世家身后站着的人绝不会放过他的,一定会想尽办法将林如海从盐课衙门挪走,让他去吃牢房。
可是如今,林如海虽然雷厉风行地整顿了盐政,但没有触及那些人的底线,于是,被夹在中间的盐商,都倒了血霉!
孝敬上面的银子不能少,往盐课衙门送得银子,也一两都不能少!
林如海很满意,圣人很满意,盐商身后站着的人也很满意,只有盐商不满意,却没有人去管他们的死活……
盐商们求神拜佛,希望林如海这位瘟神能够离开扬州。
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一任的盐课御史,林如海居然连任了数年。
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贾玥六岁了,黛玉四岁了。
经过两年时间朝夕相处,贾玥和黛玉已经非常熟悉了,黛玉一皱眉,贾玥就知道她想要做什么。
对于现在的贾玥来说,黛玉是他疼爱的小师妹,而不是《红楼梦》中的绛珠仙子,那个完美的女性形象……
黛玉学走路时,难免有磕磕碰碰,是贾玥将她地上扶起来的,然后对她说:“不许哭!”
黛玉学写字时,是贾玥手把手教的,贾玥心想:“林妹妹的字好丑……”他显然忘了他初学写毛笔字时的窘态。
在这两年的时间中,贾玥虽没有和黛玉同吃同住,但也一起识字背书,一起做游戏,一起捉迷藏……
对于现在的贾玥来说,林黛玉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女孩子,而不是《红楼梦》中的那个用文字描绘出来的绛珠仙子。
林黛玉,是贾玥的小师妹!
神京和扬州之间相隔千里,却拦不住林家和荣国府之间的来往。
每逢过年过节,贾敏都会打发人给荣国府送东西,顺便给贾母捎一封书信,贾母也会在给贾敏的回礼中,夹上一封书信。
所以,贾敏虽然远在扬州,但对于神京荣国府中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一无所知。
在这两年的时间中,荣国府发生了许多事情。
就在林如海夫妇离京后不久,贾珠和李守中之女李纨的婚事便被定了下来,贾珠和李氏成婚后没过多久,李氏便怀有了身孕,不久前生下了一个男孩,贾政为这个男孩取名为“兰”。
贾琏比贾珠小两岁,贾珠都当父亲了,贾琏的好事也快了,贾琏还未过门的媳妇,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王子腾之女王熙凤。
再有,贾母对李氏非常满意,对贾兰这个曾孙也非常喜爱,李氏出了月子以后,便开始跟着王夫人管家……
贾敏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她一向以出身于荣国府为荣,可荣国府的行事却越来越不着调了。
承袭贾代善爵位的是贾敏的大哥贾赦,贾赦是个没本事的酒色之徒,只袭了一个一等将军的爵位,贾赦的原配嫡妻在生下贾琏后不久便因病逝世了,后娶的填房邢夫人出身寒门,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
所以,荣国府一直由二房的王夫人管家。
荣国府虽然还没有分家,但大房才是荣国府名正言顺的当家人,王夫人管家名不正言不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按理说,王夫人应该在荣国府的嫡长孙贾琏的媳妇过门后,将管家之权交到贾琏媳妇的手中,否则,所有人都会认为是王夫人贪恋权势。
贾敏本想着,贾琏虽然不成器,但凭借荣国府嫡长孙的名头,还是能娶上一个品貌俱佳的女孩做媳妇的,等贾琏媳妇接过管家之权后,荣国府便恢复了“长幼有序”……
可谁想到,贾琏的媳妇竟然是王夫人的内侄女!
这王熙凤既然能被贾母看上,应该是个好孩子,可她过门后,能从她的姑妈手中“夺”过管家之权吗?
再有,王夫人竟然让贾珠之妻李纨跟着他管家,李纨比王熙凤年长,虽说是嫂子,但却是二房的媳妇,等到王熙凤过门后,李纨当如何自处?
想到娘家的糟心事,贾敏觉得脑仁直疼。
可是,就算对娘家的行事充满了不满,贾敏却什么也不能说,因为,她是出嫁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怎么能对娘家的行事,指手画脚呢。
这一日,林如海从前衙回到了后宅,气色极好,嘴角挂着舒缓的笑容。
贾敏一面帮林如海换上便服,一面笑着问道:“老爷笑得这样开心,可是有什么喜事?”
林如海笑着答道:“今儿接了邸报,圣人禅位,传位于五皇子,明年年初举行禅位大典!”
贾敏先是一愣,而后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心中的大石瞬间落地,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圣人禅位是天大的喜事!”
当今圣人年轻时是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大明迎来了又一个“盛世”。
当今圣人年轻时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集中全国财力,对大明北疆的宿敌蒙古,发动了北伐战争。
荣国公贾代善挂帅出征,率领十万大明铁骑,奔袭千里,踏上了戈壁草原,在昔年蒙古帝国的国都哈勒和林附近,击败了蒙古名将、成吉思汗嫡裔策凌率领的蒙古骑兵,封狼居胥,再建卫霍之功!
是役,交战双方皆死伤惨重,血流漂杵!
一将功成万骨枯!
贾代善付出了十余万明军的生命,成就了他大明战神的赫赫威名!
昔年纵横欧亚大6,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蒙古人,向着曾经的奴隶低下了头颅,被迫离开了世代生存的草原,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多年以后,正当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时,蒙古人再一次到达了这片曾经征服过的土地……
当今圣人在位数十载,如今以垂垂老矣,曾经的明君变得越来越昏庸,先是将并无大错的皇太子废为义忠亲王,然后在义忠亲王薨逝后,没有再立储君。
除了义忠亲王是元后嫡子外,其余皇子皆为庶出皇子,圣人举棋不定,默许了诸皇子对太子之位的觊觎。
如今,夺嫡之争已经波及了整个大明,圣人的身体日益衰弱,对朝堂的控制力也日益削弱。
经过近十年的招兵买马,诸皇子皆羽翼丰满,虽没有架空圣人,却也控制了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员。
曾经空前强大的大明帝国,面临分崩离析的可能……
圣人后悔莫及,却为时已晚。
不过,圣人虽然老了,办了许多荒唐事,但还没有老糊涂。
就在不久之前,圣人突然发了明旨——册立五皇子为皇太子,明年年初禅位,传位于五皇子!
对于五皇子来说,皇位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五皇子出身不高,生母只是一个小官之女,没有母族可以依靠,在诸皇子中极不显眼。
圣人废太子之前,五皇子一直是太子的得力臂膀,圣人废太子之后,五皇子是少数没有陷入夺嫡之争的皇子。
五皇子侍奉皇父极为诚孝,对兄弟们一视同仁,友爱恭顺。
五皇子处理政务的能力极为出众,却潜心研究佛学,与世无争。
……
五皇子没有夺嫡之心,所以盐课衙门和盐商中并没有五皇子的人。
对于林如海来说,五皇子登基为帝是天大的好消息。
于国,新皇登基,夺嫡之争尘埃落定,乃是天大的幸事!
于己,五皇子宽德仁厚,对于作为圣人心腹的林如海来说,也是天大的幸事!
林如海笑着对贾敏说道:“圣人禅位,新皇继位,都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咱们也要早作准备!”
贾敏也极为高兴,笑着答道:“这是自然,我明儿就开始准备东西!”
林如海是在官场上纵横二十年,官至二品,贾敏也不是普通的内宅妇人,对于朝政颇有见解。
但是,他们都不是先知,自然不知道五皇子在太上皇崩逝后做出的骇人听闻的事情,也自然不会知道后世对五皇子的评价!
20婚事
因为圣人禅位,贾敏有许多事情要忙,忙得脚不沾地。
贾敏虽然看上去像是还不到三十岁的少妇,但实际上都快四十岁了,管理偌大的府邸,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贾敏的长子林谦今年都十五岁了,已经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了,等林谦娶了媳妇,贾敏就可以将家中事务都交给林谦媳妇,好好的享清福了。
不过,如今林谦远在神京进学,就算娶了媳妇也帮不上贾敏。
林谦已经十五岁了,元春都十六岁了。
对于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婚事,林家和荣国府早有默契,只不过一直没有定下来而已。
贾敏离京前,林谦已经十三岁了,她本想在离京前就将这桩婚事定下来。
结果,林谦求到了林如海面前,说想晚几年在娶妻,争取在成婚前成为举人。
林谦是朝廷二品大员的嫡长子,就算等到二十多岁在成婚,也有无数好女孩想要嫁给他。
可是元春不行,元春比林谦还要大上一岁,若是过了花信年华,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林谦的文化水平,林如海还是很了解的,林谦就算考中了举人,也绝对是垫底的水平,林如海刚想开口拒绝,突然。他的心中冒出了一个念头来……
林谦是林家的嫡长子,林如海在他的身上耗费了无数心血,林谦也没有让林如海失望,三岁识字,五岁能文,七岁成诗,十岁出口成章,不到十三岁便中了秀才。
所有见过林谦的人皆夸赞他“雏凤清于老凤声”,将来的成就必能超越他的父亲。
林如海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
林谦天资聪颖,在林如海的提点下,自然知道这些人之所以夸赞他,是因为他的父亲林如海是极得圣人信任的臣子,但是,林谦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夸赞的话听得多了,难免有些飘飘然。
林如海心想,“让谦儿受一点挫折也好!”
于是,林如海答应了林谦的请求,但只给他一次机会,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因为,一年后,便是三年一次的秋闱。
林如海坐在前往扬州的船上,心想:“若是谦儿侥幸中了的话……也好,这样成婚更有体面,不会让人认为谦儿辱没了岳父的孙女……”
对于岳父贾代善,林如海非常的尊敬,因为,如果没有贾代善,就没有今日的林如海。
林如海虽然是探花郎,但大明每三年就有一次春闱,产生一名状元,一名榜眼和一名探花,在这几十年产生的一甲进士中,林如海虽然出众,却绝不是学问最好的那个。
林如海能成为圣人宠信的臣子,是因为他是大明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