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神、荣国公贾代善的女婿……对于这一点,林如海心知肚明。
当然,圣人之所以看重林如海,和他自身的才能也有很大关系!
一年后,林谦和贾珠一起参加了乡试,两人皆名落孙山。
林谦虽然遭受了挫折,但并没有气馁,反而如林如海所愿的那样,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林谦收敛了周身的锋芒,将傲气藏在心底,不再好高骛远,决定好好用功读书,潜心研究学问,三年以后再一次参加乡试。
林如海从好友寄来的书信中,了解到了林谦的变化,很是欣慰。
经过这次挫折,林谦明白了科举不是像他想得那样简单,想到自己是林家的嫡长子,如果他不成婚的话,弟弟们也不能越过他去……
林谦放弃了“成婚前中举”这个念头,表示愿意先成婚,再用功。
林谦是林家的嫡长子,他的媳妇是林家的宗妇,对于林家来说,林谦的婚事非常重要!
此时,林如海和贾敏远在扬州,林家人丁不旺,林谦在神京中并没有本家长辈,唯一算是正经长辈的还是荣国府那边,可元春正是荣国府的姑娘……
林如海身为盐课御史,是不能擅离职守的,就算是进京述职,也要看圣人批不批……
可是,总不能让林谦自己去荣国府提亲吧,他又不是没有长辈!
最终,林如海和贾敏商议,让她先行返京,筹备林谦的婚事……
至于林如海,林如海表示,他会给圣人上折子请求“回京述职”,圣人应该会同意的。
结果,贾敏还没有启程,就从神京传来了“圣人禅位”这个消息。
林家能主内的只有贾敏一人,因为要准备和“圣人禅位”有关的事务,林家离不开贾敏。
就这样,林谦的婚事又要往后推迟了。
贾敏安慰自己:“谦儿和元丫头的婚事差不多都定下来了,虽然让元丫头再多等一年,但我们家是绝对不会悔婚的……”
贾敏虽然和荣国府有着书信往来,但毕竟不在京城。
贾敏以为“林家和荣国府即将联姻”这个消息都已经被神京诸世家知晓了,如今就只剩下走形式了。
实际上,这个消息除了林家和荣国府之外,再无其他人知晓,林家不说,是因为林家是男方,林如海和贾敏害怕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让元春受委屈。
至于荣国府,荣国府不说,是因为……
王夫人不想把女儿嫁给林谦!
王夫人心想:“这林谦连举人都不是,怎么配得上我的女儿呢!自古以来,考白了头的秀才也不是没有,我不能让我女儿去受这个苦!”
“再有,元春是正月初一出生的,所有人都说她是个有大造化的!既然是有造化的,怎么能嫁给一个白身呢!”
王夫人想得是,托兄长王子腾想想办法,把元春送进宫去,搏出一番锦绣前程来!
贾敏还不知道,她的长子被人嫌弃了,还是被她的娘家嫌弃了!
因为忙碌,林府的下人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林家虽然有一些世仆,但大都在神京,林如海夫妇来扬州时只带了几十人,如今都有自己的差事。
贾敏略想了一下,决定找人牙子买一些下人,黛玉已经四岁了,身边伺候得都是年长的丫头,是时候给黛玉配几个同龄的小丫头了。
贾敏暂时将手上的事情放了下来,命人找来了扬州城内最好的人牙子。
听说是盐课御史林家买人,人牙子高兴得跟打了鸡血似得!
这一日,贾敏得了空,命人叫来了人牙子。
对于粗使丫头,贾敏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身体健康,长得看得过去就行,所以并没有亲自去挑人,只命郝仁家的带着几个管事娘子去挑人。
对于要在黛玉身边伺候的人,贾敏则要睁大了眼睛,仔细挑选,这可马虎不得。
贾敏搂着黛玉坐在上座,她们的面前站着一排大约六七岁年纪的小姑娘,身上的衣服都还算是整洁,长得也都很漂亮,规矩也都非常不错。
一排漂亮的小姑娘整齐地跪倒在地,口称:“给太太请安,给大姑娘请安。”
人牙子知道林家选得是在大小姐身边伺候的人,也知道这个大小姐是林家老爷和太太的心头肉。
所以,被人牙子带到贾敏眼前的这几个女孩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然后教了一些简单的规矩,之后,人牙子才敢把她们带到贾敏面前,免得砸了自己的招牌。
贾敏让这群小姑娘一个一个的上前,问她们一些问题,“识字吗?”,“会针线吗?”……
贾敏将所有小姑娘都问了一遍,挑中了其中最出挑的那几个,而后扭头笑着问怀中的黛玉:“玉儿,喜欢她们吗,以后就让她们跟着你好不好?”
黛玉好奇地看了看眼前的这几个漂亮的小姑娘,笑道:“喜欢!玉儿喜欢漂亮的姐姐!”
听了黛玉的话,这几个小姑娘都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能够在林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做奴才,可是好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分!
和人牙子那里相比,林家就是天堂!
贾玥躲在角落里,看着院子里发生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院子里站在一排一排的女人,都跟木头似得,连眼珠都不敢动一下。
郝仁家的——贾敏的陪房,对贾玥很好,贾玥管她叫“郝姐姐“——以及几个平日里对贾玥很是恭敬的嬷嬷,耀武扬威的在这群女人面前,走来走去的,然后对这群人挑挑拣拣。
在这个院子中发生的事情,比挑选牲口也好不到那里!
作为在“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穿越者,贾玥觉得眼前发生的事情是这样的刺眼。
可是,贾玥什么都不能做。
因为,如今的贾玥,正是这个吃人的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
因为,如今的贾玥,正站在这个阶级分明的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中。
贾玥叹了一口气,然后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转身离去了。
第二日,贾玥来到正院,准备将做得功课交给贾敏。
贾玥的目光扫过整个院子……突然,贾玥的目光定住了!
贾玥看见了一个小姑娘,大约七八岁的年纪,看身上穿得服饰,应该是贾敏身前的丫头。
这个姑娘,贾玥看着眼生,应该是昨日买的丫头之一。
这个女孩子生得非常好,虽然才七八岁的年纪,但已经是一个美人胚子了,从这个女孩的眉眼就可以看出,她将来一定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个女孩的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
21无缘
在红楼世界中,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的女孩……
贾玥心想,难道她是甄英莲?
可是,她怎么到了林家?
不过,《红楼梦》的剧情早已经面目全非了,甄英莲来到林家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的话,她应该就不会被薛大傻子买回家做妾了,对她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贾玥回过了神来,见那疑似英莲的女孩冲她行礼,“可是玥大爷?”
“是”,贾玥朝女孩点了点头,问道:“我看你有些眼生,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孩道:“奴婢是昨日被买进府中的,太太给奴婢起得名字是香菱。”
贾玥一愣,又问道:“你是哪里的人士?”
香菱摇了摇头,答道:“不记得了,一点都不记得了。”
看着香菱清澈的眼眸,贾玥轻咳一声,转身进了正院,像是逃难似得。
贾玥莫名地有些心虚,这个女孩的应该就是那“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甄英莲了,算算时间,甄家应该已经被烧成灰烬了,甄士隐也应该跟着那跛足道人出家去了。
只剩下甄士隐之妻封氏,寄居在娘家中,贫困非常,思女成疾。
贾玥知道香菱的身世和籍贯,只需说出来,封氏便可和女儿团圆,可是,贾玥不能说,因为他不想被当做“妖孽”……
贾敏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依然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筹备林谦的婚事。
可是,贾敏却不知道,这门按说已经铁板钉钉的婚事,出了问题。
元春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充任女史……
王夫人有意让元春进宫搏出一番锦绣前程来,却不想让女儿去侍奉圣人这个随时可能驾崩的老人,可是,义忠亲王坏了事之后,储位虚悬。
王夫人不知该将宝压在哪位皇子的身上,她虽然有“卖女求荣”的想法,但却不想把女儿往火坑里推,本来都想放弃了,安慰自己“其实林谦这孩子还算不错”,结果没想到,圣人禅位了!
于是,元春被“卖”的命运,无可避免了。
如今,圣人虽然已经决定禅位了,但依旧住在乾清宫,皇后依旧住在坤宁宫,宫妃们也依旧居住在东西六宫中。
就算到了明年年初,新皇继位后,晋升为太上皇的老圣人,也不准备搬出乾清宫这个专属于“天下至尊”的宫殿,只命人将废弃多年的东宫修缮一下,作为新任皇帝的居所。
不过,新皇虽然居住在东宫,比傀儡皇帝好不了多少,但他依然是皇帝。
新皇继位后,自然要充盈后宫,不过,新皇不好女色,所以只聘选了几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皆不是一宫主位。
本朝虽沿袭明制,但后妃制度却与前明迥然不同。
前明为预防外戚干政,都是从民间选秀女做后妃的,就算是皇后的娘家,也有可能是普通的百姓之家。
本朝开国之后,兴祖皇帝封战功最卓越的十二位开国功臣为“四王八公”,共享富贵!
兴祖皇帝不想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屠戮功臣,却和明太祖一样,害怕太子继位后,压不住那些跟随他从血雨腥风中拼杀出来的开国战将。
于是,兴祖皇帝改革了前明的“选秀”制度,将一些开国功臣的嫡女,指给太子为妻为妾。
不过,这样固然保住了大部分的开国功臣,但却破坏了前明为预防外戚干政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
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发展,本朝的选秀制度已经与前明迥然不同了,权贵人家的嫡女,亦可进宫侍奉圣人,为后为妃。
另外,兴祖皇帝定下了铁令——嫡庶有别,只有嫡女才能参加选秀!
无论是权贵人家的庶女,还是平民百姓家的庶女,只要是庶女,就不能参加选秀。
就算是皇宫中做杂役的粗使宫女,也必须是嫡女。
元春是荣国公府的嫡出小姐,虽然父亲仅是一个五品小官,但她的祖父却是大明军神,荣国公贾代善!
元春如果入宫侍奉新皇的话,以她的身份,在后宫中的品级绝对低不了,最次也会被封为“妃”。
可是,新皇不好女色,又因老圣人健在,不欲和权贵人家扯上关系,让老圣人起疑,所纳妃嫔皆是出身低微的女子,入宫后皆为低位妃嫔。
按理说,元春绝没有进宫的可能。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却绝了元春嫁给林谦的可能……
就在不久前,一个消息传到了荣国府,“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女史,掌后妃之礼职,以诏后治内政。”
其实,如果荣国府不想让元春进宫的话,只需想办法免选就行了,以荣国府拥有的滔天权势,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王夫人好不容易有了把女儿送进宫的机会,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申请“免选”呢。
得到消息后,王夫人急忙托了兄长王子腾,让元春进宫做女史成了铁板钉钉的事情。
唯一有能力阻止王夫人,不让元春进宫的人,就是元春的父亲,贾政。
可是,贾政一句“此乃不世之隆恩,怎能推脱”,彻底断送了元春一生的幸福!
神京,荣国府。
元春神情恍惚地坐在软榻上,纤纤玉手紧紧攥着衣裙的下摆,如羊脂白玉般的手背上,隐隐有几条青筋鼓起……
元春乃是极为聪颖的女子,对于自己的婚事,她早就有了猜测,听祖母和姑妈话中的意思,是想让她嫁给姑妈家的表哥,林谦。
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但元春和林谦是表姐弟,林谦这两年又寄居在荣国府,两人还是见过面,说过话的。
在元春的印象中,林谦是一个相貌俊朗,气质清雅的男子,嘴角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
元春是闺阁女子,见过的青年男子,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其中还有大半是同族的兄弟,林谦这个不同姓的谦谦君子,自然吸引了元春的注意。
在得知林谦可能就是她未来的夫君之后,元春羞红了脸颊,这一年,她十三岁。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中,元春总是会想起林谦英俊的容貌和温柔的声音……
在这三年的时间中,元春和林谦见过二十一次面,说过五十五句话,他们两人之间的每一次见面,说得每一句话,元春都记得。
无人之时,元春总会回忆她和林谦之间的点点滴滴,虽然少得可怜,乏味的可怜,但却回味无穷。
每次想到林谦,元春就觉得心中甜滋滋的。
能够在成婚前,知晓夫君的模样,和夫君说上几句话,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当真是天大的幸运。
未来的夫家是知根知底的姑父家,未来的婆婆是对自己很好的姑妈,未来的夫君是样子很好看,脾气也很好,还很上进,年纪轻轻就考取了功名的表哥……
元春很是知足,她很小的时候便知道,她的婚事由不得她自己做主。
能够嫁给姑妈的儿子,是她三世修来的福分……
每一次见到林谦时,元春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但却竭尽全力保持镇定,不让自己脸红,不让自己做出有失体统的事情来。
在举行了“及笄之礼”后,元春便开始盼望她和林谦的婚事,能够早一些到来……因为,嫁给林谦之后,她便不用压抑心中的感情了。
元春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好妻子。
元春知道母亲和姑妈之间有一些矛盾,但却并不认为母亲会反对这门婚事,因为……在元春的心中,母亲对她是真心疼爱的。
可是如今,就是这个真心疼爱她的母亲,亲手将她送上了一条不归路,断送了她心中的梦想……
“姑娘,您倒是想个办法呀!”说话得是元春的贴身侍女抱琴。
元春终于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眼眸却依旧无神,她平声说道:“母亲说,她都打点好了,进宫这事儿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我又能做什么呢?”
抱琴急得眼睛都红了,元春对林谦的心意,抱琴也知道一些,她狠了狠心,跺了跺脚,说道:“姑娘,奴婢去找林大爷,跟他说清楚!”
元春一愣,而后厉声喝道:“回来!哪儿也不许去!你这是想让我死呀!”
抱琴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元春对抱琴说道:“你出去,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抱琴叹了一口气,退出了屋子,关上了房门,而后守在门口。
元春跟游魂似得,走到了桌子旁,从放针线的匣子中,取出了一把小剪子。
而后,元春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了一个做工精细的荷包,这个荷包是她给林谦做得,如今却不能给他了。
元春用剪子对准荷包,却怎么也下不去手。
最后,元春咬着嘴唇,狠心地铰了下去……
元春再也忍不住了,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了下来,而后将断成两截的荷包抱在怀中,无声地哭泣……
梦,碎了!
心,死了!
未曾说出口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只能埋在心底的话语——“希望你能够幸福!”
今生,我们无缘……
22珍重
林谦猛地站起身来,而后又颓废地瘫坐在椅子中,他从怀中取出一只怀表,看着缓缓移动的指针,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今日,是她进宫的日子,现在,她快要启程了吧……”
林谦很早便知道,外祖家的大表姐,那个长得非常漂亮,性格也非常好的女孩子,就是他未来的妻子。
林谦也很早便知道,他的身上背负着怎样的责任,娶妻生子,只是他的责任之一。
一直以来,林谦都认为,婚姻是他的责任,而一展胸中的抱负,使国家昌盛,让百姓安居乐业,则是他一生的追求!
男女七岁不同席。
林谦见过的年轻女子,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林谦接触最多的年轻女子,便是元春这个表姐,加上心中知道这个女孩便是他未来的妻子,所以难免会对她上心了……
在得知元春即将进宫做女史之后,林谦突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得。
枯坐了半日之后,林谦才明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心中多了一张总是挂着羞涩笑容的俏脸……
可是如今,林谦虽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但除了苦笑之外,什么都不能做。
林谦在外祖家居住了近两年的时间,荣国府在他心中的高大形象,早已经崩塌了……自从外祖父逝世后,荣国府就开始没落了,如今,虽然看着兴盛,但只剩下架子了。
对于荣国府将元春送进宫一事,林谦心中跟明镜似得,这是荣国府想要依靠元春翻身,所以把一个家族的未来压在一个弱女子的肩膀上……
林谦很想去找元春,对她说:“我愿意等你十年,等你出宫!”
可是,林谦不能去,也不敢去。
在荣国府,林谦是小辈,更是外人,他没有资格插手荣国府的家务事。
再有,林谦是林家的嫡长子,他的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早日成婚为林家生下嫡长孙,也是他肩负的责任之一,林谦不想让父母失望,所以,他不能去。
林谦并不知道元春心中是怎么想得,也许她是自愿进宫的呢,所以,他不敢去。
元春进宫已成定局,等到元春出宫时,林谦的儿子怕是都能满地跑了……
这时,林谦的小厮轻手轻脚地走到了他的身边,轻声说道:“爷,大姑娘的轿子已经出府了。”
林谦浑身一颤,心中如刀绞一般,他怕是再也见不到那个总是羞涩的管他叫“表弟”的女孩了……林谦猛地站起身来,将手中的怀表扔到了一旁,对那小厮道:“备马,咱们去醉仙楼吃酒!”
听了林谦的话,小厮脸上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林谦的一位同窗今日在醉仙楼请客,邀请林谦等人去吃酒,林谦因元春之事,心情不好,所以借口有事推掉了,可是如今……
林谦用力地挥动着马鞭,驾驭着骏马向着一个方向疾驰,醉仙楼,以及皇宫,都在这个方向上。
终于,林谦看到了他寻找的那顶轿子,他一勒缰绳,停在了轿子后面,跟在轿子旁边的人都是荣国府的下人,自然认得林谦,急忙停下轿子,给林谦请安,“林大爷有何吩咐?”
林谦笑了,“有人请我去醉仙楼吃酒,我有哪有什么吩咐你的。”
而后,林谦转头看了一眼轿子,随口问道:“轿子里的是何人?”
那管事的小声答道:“是我们家大姑娘,您是知道的,我们姑娘……”
林谦敲了敲脑袋,笑道:“该死!该死!我竟忘了这个!”
说罢,林谦驾驭着骏马来到了轿子旁边,隔着轿帘,轻轻地说了一句:“大姐姐,多多保重。”
而后,林谦不等元春说话,便狠狠地挥动马鞭,驾驭着骏马奔向远方……
坐在轿子中的元春,痴痴地看着轿帘,好似能够透过帘子看到那个身影一般,她喃喃地说道:“望君珍重。”
到了醉仙楼门口,林谦下了马,正要进楼,却突然想起了什么,扭头对小厮说道:“你去城北的那家铺子,和掌柜的说,那张琴我不要了,让他不用给我留着了!”
林谦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并非爱琴之人,为什么会一眼相中了那张古琴,哪怕靠月钱买不下来,也要表明身份,让掌柜的将那张琴给他留上一段时间。
如今,林谦终于想明白了,却再也用不上那张古琴了……
今生,我们无缘……
从醉仙楼二楼传来一个豪放的声音:“你这小子,不是说有事来不了吗?”
林谦拾阶而上,笑着答道:“你这只铁公鸡请客,我就算是有事,也要推掉来吃酒!”
神京,荣国府。
贾母斜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周围伺候的人都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
突然,贾母睁开了眼睛,向在她身边伺候的丫头问道:“瑜儿去了哪里?”
那丫头忙笑道:“老太太,你忘了吗,老爷给瑜二爷请了一位先生,瑜二爷上学去了。”
贾母又问道:”瑜儿是自己去的?”
那丫头答道:“是呀,瑜二爷和老爷说他非常喜欢读书。”
贾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孩子,不光和他祖父长得一模一样,连性子都一样。”
这时,门外通禀,说赖嬷嬷来了,贾母忙说:“快让她进来。”
赖嬷嬷是在荣国府中极有体面的老嬷嬷,荣国府的大管家赖大,便是赖嬷嬷的儿子。
对于这位赖嬷嬷,丫头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在贾母吩咐看座后,麻利地扶着赖嬷嬷坐了下来。
赖嬷嬷年纪已高,早已不在荣国府中当差,而是在自己家中享清福,今日前来,是因为贾母心情不好,来陪贾母说话。
对于贾母的心思,赖嬷嬷心中跟明镜似得,如今在贾母心中,最看重的便是贾瑜,连贾敏这个最疼爱的女儿,都要次一等。
于是,赖嬷嬷专门挑好听的话夸赞贾瑜:“我听我们家老大说,瑜哥儿极是聪慧,《三字经》、《百家姓》这样的书,听上几遍,便能够背出来,并且一字不差,当真是国公爷的好孙儿!”
听了赖嬷嬷的话,贾母喜上眉梢,笑着说道:“这孩子身子娇弱,我本来不想让他这么小便读书的,别再累着了,可这孩子好像是跟书有缘似得,一日不摸书,便跟我撒娇,我真真是拿他没办法。”
既说到了贾瑜读书的事儿,自然就会提到已经进宫了的元春,贾母脸上的笑容变淡了,她说道:“大丫头一定在心中怪我。”
赖嬷嬷道:“大姑娘一定能明白老太太的苦心。”
贾母道:“她不明白,她们都不明白,我老婆子是那种‘卖女求荣’的人吗,我是为了贾家呀!”
贾母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继续说道:“老大是个扶不起来的,老二是个不知庶务的,琏儿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珠儿虽然努力,但天资不足,我将来能指得上的,只有瑜儿!”
“瑜儿天资聪颖,又喜欢读书,我自然要给瑜儿铺路,大丫头各方面都极为出色,就算在皇宫中,也是拔尖的,必能成为人上人,有了一个在宫中当‘贵人’的嫡亲姐姐,瑜儿将来的路自然能走得更平顺一些。”
让元春入宫做‘贵人’成为贾瑜的靠山,以贾瑜的才能,必定能得到新皇的赏识,振兴贾家。
这就是贾母打得如意算盘。
其实,还有一点原因,贾母没有说出口——
贾母想让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当贾瑜的媳妇,林如海是个有本事的,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官居二品了,将来很有可能入阁拜相,成为当朝宰辅。
贾家对林家有大恩,没有贾代善的提拔就没有今日的林如海,加上林如海的妻子是贾瑜的姑妈,贾母觉得,林如海应该不会拒绝的。
所以,贾瑜的姐姐自然不能嫁给林黛玉的哥哥。
赖嬷嬷口中称是,说贾母想得周到,心中却暗暗叹息:“老太太真是老了,觉得姑老爷和姑太太都会听她的,她难道忘了吗,林大爷可是姑太太的亲生儿子……”
扬州,林府。
贾敏将手中的茶盏摔倒了地上,猛得站起身来,浑身冒着冷气,怒声说道:“你再说一遍!大侄女去做什么了?”
在贾敏面前的地上,跪着一个抖如筛糠的人,他是荣国府派来扬州送信的管事,他叩头如捣蒜,口中答道:“大姑娘被选进宫里,做了女史。”
而后,那人用颤抖的双手递上了一封书信。
贾敏命身边的嬷嬷取来交给她,贾敏撕开了信封,一目十行,看完了手中的信……这管事说得并没有错!
贾敏寒声说道:“你下去吧!”
那管事的如蒙大赦,急忙站起身来,退出了屋子。
23深情
在本朝,皇帝虽然是天下之主,但并不是王公大臣的主子,诸王公大臣也不是皇帝的奴才。
根据本朝的选秀制度,官宦人家的嫡女可以入宫为妃,但是,这不意味着,官宦人家必须将女儿送进宫去。
甚至于,有些书香翰墨之族,宁愿让女儿嫁入寒门,也不愿让女儿入宫为妃,因为,就算是当了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娘娘,也不过是一个身份比较尊贵的“妾”而已。
真正的世家,以“送女做妾”为耻,就算是做皇帝的妾,也是耻辱!
可是如今,真正的世家已经不多了。
因为,这样的世家大多已经消亡了,在异族的铁蹄下,灰飞烟灭了……
贾敏轻蹙眉心,逐字逐句地将手中的书信又看了一遍。
这封信是贾母命人写给贾敏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王夫人把元春送进宫去做女史,走得是王家的门路,元春的父亲贾政对于元春进宫一事,也万分赞同,贾母有心反对,却无能无力,感到万分惭愧,对不起林谦,无颜见贾敏,云云。
贾敏认得信上的笔迹,知道这封信是由贾母信任的人写得,所以对于这封信的真实性,贾敏并没有怀疑。
贾敏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王夫人的心思,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女史的职责,是协助后妃处理内宫事务,所以女史又被称为“女官”。
听上去,这个一个非常清贵的职位,可实际上,愿意做女史的女子,少之又少。
因为,女史只能由未婚的女子担任,并且要做到三十岁,才可出宫。
三十岁的女子,早已过了青春年华,除了做继室填房,便只有孤独终老这条路可以选了……
所以,世家贵女对“女史”避如蛇蝎,谁也不想在深宫中待上十余年,而后去做继室填房,在原配嫡妻的牌位前行妾礼,照顾原配生得儿子。
虽然荣国公贾代善已逝,贾赦和贾政皆不成器,但贾代善的余威还在,荣国府的姻亲故旧中,也有很多位高权重之人。
以荣国府拥有的权势,如果不想让元春进宫的话,只需让贾赦或贾政写一张小纸条,便能让元春“免选”。
既然如此,那王夫人为什么执意要让女儿进宫呢?
贾敏心中跟明镜似得,王夫人是冲着新皇去的,想让元春做“贵人”!
元春只是贾敏的侄儿,却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对王夫人将元春送进宫一事,如果不涉及到林谦的话,贾敏虽然会为元春叹息,却不会感到愤怒。
可是,元春是林谦的未婚妻,虽然没有定下来,但两家人早已有了默契。
如今,王夫人不声不响地把元春送进了宫,丝毫不顾忌林谦和林家。
王夫人的行为,无异于在贾敏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在林家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想到长子受得委屈,贾敏恨不得活撕了王夫人!
不过,贾敏无暇去思索王夫人为何如此大胆,她心中想得是……她该如何告诉林如海。
贾敏和林如海做了十几年的夫妻,对于林如海,贾敏非常的了解。
林家是书香翰墨之族,林如海最重规矩,既然为林谦定下了元春,那么,就算元春得了不治之症,不久于人世,林如海也会履行诺言,让林谦迎娶元春。
可是如今,是荣国府出尔反尔……
贾敏觉得她没脸见林如海了,要知道,坑了林谦和林家的,可是她的娘家。
当晚,林如海从前衙回到了后宅,看上去心情不错,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贾敏心中“咯噔”一声,但还是咬着牙,将元春进宫的事情,告诉了林如海。
听了贾敏的话,林如海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林如海也有女儿,黛玉衔玉而诞后,爱女如命的林如海便仔细地研究了本朝的选秀制度和女官制度,如今,听了贾敏的话,林如海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荣国府的用意。
想到荣国府毁约的行为,林如海心中升起了一股怒意,脸色也更加不好了。
林如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转身看向贾敏,见贾敏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便强笑道:“这事和你没关系。”
林如海和贾敏做了十余年的夫妻,一看贾敏难看的脸色,便知贾敏心中所想,于是开口宽慰贾敏……林如海虽然愤怒,但绝不会迁怒和他相濡以沫十余年的发妻。
林如海没有怪罪贾敏,按说贾敏应该放心了,可是……
听了林如海的话,贾敏羞愧得无地自容,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了下来,她哽咽道:“老爷,是我不好,是我大意了,都是我的错!”
林如海叹息一声,快步走到贾敏的身旁,取出帕子给贾敏擦拭眼泪,口中说道:“别哭了,对眼睛不好。”
贾敏才止住了眼泪,便被林如海一把揽到了怀中。
林如海用手拍着贾敏的后背,轻轻地说道:“二内兄出尔反尔,我心中自然有怨气,但我不能怪你,因为这事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门婚事是我和母亲为谦儿定下来的,如今出了事,我怎能怪罪你呢,就算要怪的话,我也只能怪我自己。”
贾敏靠在林如海的怀中,难过地说道:“可是……谦儿已经十五岁了,他的婚事却还得推迟……”
林如海笑了:“我记得我娶你的时候,已经十八了,谦儿才十五,不着急,我们谦儿这么优秀,怎么会缺媳妇呢。”
贾敏幽幽地说:“你说得我都明白,可我心里就是不舒服,二哥二嫂既然看不上谦儿,那为什么还要同意这门婚事,你我都不是不讲理的人,难道还能上赶着贴上去……都怪我,我本想着这事已经定了,便和谦儿透了一点口风,想让他心里有底,可是如今……我真怕谦儿过不去这个坎!”
林如海何尝不担心林谦,但他却还要安慰贾敏:“谦儿这孩子我了解,绝不会看不开的,他虽然才十五岁,但已经颇为沉稳了。”
对于林如海,贾敏非常信任,如今,听了林如海的话,贾敏松了一口气,脸上却仍有羞愧之色。
林如海胸中的怒意,越积越多,但他并没有发泄到他的妻子身上,他见贾敏仍然觉得羞愧,便开口说道:“你是你,他们是他们,这我还是分得清楚的,你嫁给我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间你做得事,我心里都清楚,你对母亲的好,对我的好,对谦儿他们的好,我都记在心上。”
“我虽不通庶务,但我还有眼睛,自从你嫁到我们家之后,庄子铺子上的出息,一年比一年多,我也都看在眼中。
林如海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说道:“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宽心,古人诚不欺我也。敏儿,能娶到你是我三世修来的福分。谦儿诚儿他们都是孝顺的孩子,你我都可以宽心了,你就等着享福抱孙子吧!”
说罢,林如海脸上有些泛红。
听了林如海说的话,贾敏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如泉涌一般滚了下来,她靠在林如海的怀中,放声痛哭。
林如海慌了,他手忙脚乱地给贾敏擦拭眼泪,口中责怪道:“你哭什么,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和小姑娘似得,说哭就哭……”
24对比
林如海夫妇虽然忧心长子,但两人皆是事务缠身,脱不了身,只得匆匆地写了一封书信命人带到神京,交到林谦的手中。
没过多长时间,林如海夫妇便接到了林谦托人带来的书信,信中说他一切都好,他如今正在国子监努力读书,想过几年在成婚,希望父母原谅他的不孝,云云。
林如海和贾敏看过信后,都将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了下去,林如海对贾敏道:“谦儿还小,过几年再成婚也使得,不过,等忙完这阵后,你先看看哪家有配得上谦儿的好姑娘,不必着急,先观察一番,看看是不是合心意。”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林如海可不希望林谦的婚事再出波折。
贾敏点头称是,她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给林谦找一个比元春还有优秀的姑娘当媳妇。
林家是书香翰墨之族,林家子弟皆为读书的好材料。
一年前,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