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
如今,当年那个皱皱巴巴的小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明帝国的储君,贾敏微微抬起头,看向那个穿着明黄|色的身影……
皇后的容貌虽然比不上贾敏,但也算是一个大美人,承瑞帝的长相也说得过去,因此,太子的容貌虽然比不上林家的孩子,但也很俊俏。
太子虽然年纪很小,但在太上皇的教育下,已经有了“国之储君”的气度,贾敏没有见过承瑞帝,却在小时候见过太上皇。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贾敏还依稀记得太上皇身上的风采,太子周身的气派,竟和记忆中的太上皇有几丝相似。
贾敏心中一凛,然后觉得嘴里发苦……
太上皇身体康健,依然掌控着天下,承瑞帝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可明眼人都知道承瑞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而已,手中掌控的权势就算和废太子相比,也远远不如。
但是,太上皇还能活多少年呢?承瑞帝终究有“君临天下”的那一日……
太子是承瑞帝唯一的嫡子,可却是由太上皇亲自教养长大的,有传言说,太子和承瑞帝并不亲近……
而且,太子只是嫡子,并非长子,太子有三个庶兄,皇后生下太子前,承瑞帝是将庶出的大皇子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如今,大皇子已经能上朝听政了,太子却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太上皇、承瑞帝、忠顺王、皇太子、大皇子……贾敏心道,生在这么一个风云莫测的时代,算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太后虽然关注自己孙子,却还记得殿中还有别人,对于贾敏,太后很喜欢,想让贾敏在太子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便指着贾敏母女,对太子道:“这是户部尚书林海的夫人和女儿。”
太子听太上皇提到过林海,知道林海是极得太上皇重视的臣子,便对贾敏说道:“我常听祖父提起林大人,说林大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一个好官。”
说这话的若是旁人家的孩子,贾敏会笑眯眯地摸着孩子的头,和孩子的长辈夸赞他们家孩子聪明,可是,如果这个孩子是皇太子的话……
贾敏忙躬身道:“为圣人分忧,是做臣子的本分,臣妇的丈夫,当不起殿下的夸赞。”
太子听惯了这套说辞,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转身看向黛玉,问道:“你就是林大人的爱女?”
黛玉朝太子行了一礼,不卑不亢地说道:“殿下谬赞了,不过,殿下口中的林大人,确实是家父。”
黛玉今日的表现堪称“完美”,太子惊奇地看了黛玉一眼,然后……便没有然后了。
太子很忙,每日都要从日出忙到日落,既要和大儒们学习文化课,又要跟着太上皇学习为政之道,还要……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太子很忙。
太子来坤宁宫之前,就已经知晓了“坤宁宫有命妇来请安”这个消息,可是没办法,太子如果先出东宫给皇后请安,然后来坤宁宫给太后请安的话,空闲的时间便就不够用了。
所以,太子只能挑皇后在坤宁宫时,来坤宁宫给祖母和母后请安。
在和黛玉说了几句话之后,太子便告退了,他还要去乾清宫跟着祖父“长见识”呢。
没过一会儿,太子便将这个让他惊奇的小丫头,抛到了爪哇国。
可是,太子的母亲,皇后娘娘却将黛玉放在了心上。
从贾敏母女进东宫开始,皇后就一直在观察黛玉,皇后见黛玉长得极好,气质极佳,而且小小年纪便读了四书,颇有其母之风,便心中一动。
皇后虽然不喜贾敏,但却是一个聪明人。
什么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不会被个人感情蒙蔽了理智的人。
自从亲生儿子成了太子之后,皇后便将承瑞帝抛到了脑后,对于如今的皇后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从“坐稳皇子妃的位置”,变成了“让儿子平稳地继承王位”,承瑞帝继位后,又变成了“让太子平稳地登上至尊宝座”。
如今,太子年仅八岁,皇后便开始考虑太子的终身大事了,今日,见了贾敏母女后,皇后觉得……贾敏的女儿,是一个很好的太子妃人选。
林如海是朝廷重臣,年仅四旬便成为了户部尚书,未来很有可能入阁拜相,成为内阁大学士,林如海有四子,都并非纨绔之徒,长子和次子年起轻轻就有了功名。
而且,黛玉是衔玉而生的女孩子,衔玉而生乃是天大的祥瑞,如果太子娶了一个衔玉而生的女孩子为太子妃的话,对于太子来说……如果运作得当的话,太子的地位将会更为稳固。
皇后只有一个儿子,便是当今太子,皇后有意给太子寻到一个四角俱全的女孩子做太子妃,贾敏的女儿,自然是极为出色的,可是,却仍有瑕疵……林家人丁不旺,没有近枝族人,林如海虽然位高权重,可林家却没有能帮衬到他的人,林如海若有意外的话,林家将会在刹那间土崩瓦解。
皇后心想,贾敏的女儿,并非最好的选择,不过,虽然做不得太子妃,却可以做太子的妾室,要知道,太子的妾室,可不是普通的妾室,而是有名分有品级的命妇,将来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太子走后,贾敏又陪着太后说了一会话,并让黛玉摘下通灵宝玉给太后看,太后极喜欢黛玉,拉着黛玉不松手。
贾敏见时间不早了,便向太后告退,太后拉着黛玉的手,对贾敏说道:“这孩子我很是喜欢,让她常来坤宁宫看我,陪我说说话,可好?”
皇宫是什么样的地方,贾敏心中跟明镜似得,她一点也不想让女儿和宫廷沾上哪怕一点的关系,可是,这个问题是太后问得……
贾敏笑着说道:“这孩子,被我宠坏了,喜欢胡闹,别让她扰了您的清净。”
太后也笑着说道:“我就喜欢热闹,你家的女儿,我看着是极好的。”
贾敏只得“面露喜色”,笑道:“您能喜欢这丫头,是她前世修来的福气。”
坤宁宫内,一片和乐。
回到家中后,贾敏拍着胸口,长出了一口气,“可回来了。”
黛玉有样学样,也拍着胸口,长出了一口气,“可回来了。”
对于贾敏来说,此次皇宫之行,既费神,又费力,费神是因为精神不敢有片刻放松,至于费力……贾敏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此次皇宫之行,先从宫门走到东宫,然后从东宫走到坤宁宫,再从坤宁宫回到宫门……贾敏表示,三年不运动了,体力有所下降。
贾敏虽然极为疲惫,但看着黛玉的动作,“扑哧”一声笑出了声,萝莉年龄的黛玉,做出这样老成的动作,非常有喜感。
贾敏伸出手指在黛玉光洁的额头上,点了几下,笑着问道:“你这丫头,在宫中的时候,多么的乖巧,我差一点以为你改了性子,结果一到家,你就原形毕露了。”
黛玉扯着贾敏的袖子,说道:“在宫中时,连母亲都不敢放松,玉儿怎么能给母亲添麻烦吗?”
贾敏一愣,然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太后若是宣你进宫陪她说话,你一定不能乱说话,‘祸从口出’的道理,母亲给你讲过……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我会细细地告诉你的。”
黛玉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玉儿不会让给父亲和母亲抹黑的。”
听了黛玉的话,贾敏既欣慰,又心酸,她女儿才五岁呀……
贾敏有三年没有回过娘家了,心里极为思念,若非进宫给太后请安,贾敏今日就想回娘家。
当晚,贾敏和林如海商量,林如海说道:“你回娘家,我自然要跟你一起回去,给岳母请安,可是,我刚到户部,有许多公务要忙,等我下一次休沐时,咱们一起去荣国府,如何?”
贾敏说道:“三年都等了,也不在乎这几日,你的公务要紧,母亲必不会怪你的。”
既然是回娘家,那自然不能空手而归,贾敏命人准备了礼物,其中便有贾玥想出的新奇玩意——毛绒玩具。
贾敏早在扬州时,便命针线活好的丫头,赶制出了一批毛绒玩具,其中有兔子,也有其他造型的——贾玥友情提供的图纸。
贾敏为娘家侄儿侄女准备的,是数只足有一人高的橘黄|色的毛绒鸭子,贾敏喃喃自语:“玥儿说,他给这鸭子的名字叫‘大黄鸭’,好奇怪的名字,不过,这鸭子的模样,倒真是可讨人喜欢。”
39省亲
这一日,林如海夫妇领着儿女、徒弟,出了林家的大门,前往荣国府。
林如海父子五人皆骑马,贾敏领着黛玉和贾玥两个孩子乘轿,林府距离宁荣街极近,转眼间,便到了荣国府的大门前
林如海是极得太上皇信任的臣子,官至正二品户部尚书,位高权重,对于日渐没落的荣国府来说,林家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姻亲。
对于林如海夫妇的到来,荣国府给予了极高的规格。
贾赦和贾珍这两府明面上的当家人,领着贾政、贾琏、贾蓉等人,在荣国府大门口等候林如海的到来。
按理说,林如海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是荣国府的女婿,荣国夫人贾母的晚辈,当不得如此郑重的迎接,不过,贾母极为疼爱贾敏,便发了话,让贾赦、贾政等人亲自在大门口迎接。
贾母是贾赦和贾政的母亲,更是贾家辈分最高之人,她的命令,贾家上下不敢不从。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贾母欲借林家之势,压下王夫人。
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深得太上皇的信任,荣国府在贾代善逝世后,贾赦、贾政等人皆不成器,早已不复当年的声势,对于位高权重的王子腾,荣国府极为重视,甚至是当做了依仗。
因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哥哥,王夫人在荣国府内过得很是滋润,就算身为荣国夫人的贾母,也要给王夫人留几分面子。
林如海升任户部尚书后,贾母便动了心思:“若非为了瑜儿等人的前途考虑,我怎么会如此容忍王氏呢,如今,姑爷当了户部尚书……姑爷极得太上皇的宠信,手中的权势并不弱于王子腾,又是瑜儿的姑父,还有可能是瑜儿未来的岳父……王氏越来越放肆了,也该压压她的气焰,让她清醒清醒,知道她在这府里,到底是什么身份!”
对于荣国府内的“勾心斗角”,林如海一无所知,他虽然觉得荣国府如此隆重,有些不对劲,却并没有多想。
林如海下了马,领着四子一徒,在荣国府众人的簇拥下,进了荣国府的大门。
贾敏和黛玉是乘轿来的,轿夫抬着轿子,进了荣国府的正门,走了一射之地,轿夫们便放下了轿子,退了出去,而后,侯在一旁的八九个衣帽周全的小厮走上前来,抬起了轿子。
到了二门,轿子落下,跟在轿子后面的婆子忙上前打起了轿帘,扶着贾敏和黛玉下了轿子。
贾敏在荣国府生活了十余年,对于荣国府内的一草一木,皆非常熟悉,黛玉刚满周岁,便随林如海夫妇前往扬州,今年方才回到神京,对于外祖家,黛玉很是好奇。
刚才轿中时,黛玉便偷偷地从纱窗往外看,如今下了轿子,黛玉跟在贾敏的身后,缓步前行,没有出一丝错处,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荣国府。
黛玉心道:“母亲常说,外祖家与别家不同,今日一见,果然不凡,看上去比我们家还要好上许多,不过,却比不得皇宫中的亭台楼阁。”
林家是清贵的书香门第,虽然富贵,却比不得荣国府的奢靡,黛玉年纪尚小,还未学习管家之道,又是第一次来的荣国府,自然不知如今的荣国府只是表面上风光而已,只当母亲所言不虚,外祖家不愧是国公府邸。
不过,黛玉几日前随贾敏进过皇宫,见识了皇宫中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殿阁,见了太后、皇后等大明最尊贵的女子。
荣国府虽好,却远远比不得紫禁城,黛玉在皇宫中渡过的那半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给林如海夫妇及林家抹黑。
如今,黛玉来到了荣国府……
黛玉虽然年幼,但身为户部尚书林如海的爱女,还是一个进过皇宫,陪太后、皇后说过话,并让太后、皇后极为喜欢的女孩子,黛玉表示:荣国府,完全无压力。
贾敏是朝廷重臣林如海的妻子,荣国府辈分最高的贾母的爱女,贾敏在内宅享受到的待遇,和林如海相比,只高不低。
贾敏一下了轿子,便看到了等在那里的邢王二夫人,贾敏口角含笑,领着黛玉缓步上前,一边行礼,一边口称“大嫂”、“二嫂”。
邢夫人和王夫人怎敢受礼,忙上前扶起了贾敏,口中说道:“使不得,不敢受姑太太的礼。”
贾敏见邢王二夫人身后,还站着两个年轻的少妇,便知是两个侄儿媳妇,果然,王夫人指着其中笑容温和的少妇说道:“这是珠儿的媳妇,是国子监祭酒李大人的女儿,学名叫做李纨。”
而后,王夫人指着另一名看上去极为爽利的少妇说道:“这是琏儿的媳妇,是我的内侄女,学名叫做王熙凤。”
李纨和王熙凤是晚辈,忙上前给贾敏这个姑妈行礼,贾敏坦然受礼,一边夸赞两人,一边让黛玉上前见过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王熙凤。
因贾母还在等着贾敏呢,王夫人等人不敢耽误时间,忙引着贾敏前往贾母居住的院落。
进了贾母所在的正院,几个坐在台阶上的丫头都跳了起来,笑着迎了上来,“姑太太来了,刚才老太太还念着呢,可巧就来了。”
丫头们争着打帘子,给贾母回话:“姑太太到了。”
贾敏进了屋子,只见一个老妇人扶着两个小丫头的手迎了上来,正是贾母。
贾敏一惊,忙走上前去,抓着贾母的手,叫道:“母亲。”
贾母上了岁数,身体虽然康健,但精神却大不如前了,贾敏随林如海前往扬州,数年未归,对于能否在有生之年见到亲生女儿,贾母心中很是没底。
如今,贾敏出现在眼前,贾母心中大喜,将贾敏搂在怀中,心肝肉叫着大哭了起来。
贾敏和母亲的感情极深,虽然因黛玉出生时的那件事,贾敏对娘家很是不喜,但对于亲生母亲,贾敏从没有怪罪过。
此时,贾敏见母亲放声大哭,心中也不好受,忍着眼泪说道:“母亲,女儿回来了,女儿回来了。”
屋子里的人——包括邢王二夫人,李纨、王熙凤,以及侍立在一旁的丫头们——一见贾母哭出了声音,皆掩面而泣。
在贾敏柔声的劝解下,贾母止住了哭泣,用手摩擦着贾敏的脸颊、双手、肩膀,嘴角露出了笑容。
众人见贾母收了眼泪,皆破涕为笑,说道:“老太太大喜。”
贾敏扶着贾敏回到了座位,然后自然而然地坐在了贾母身旁,叫黛玉上前给外祖母请安。
黛玉走过来拜见贾母,贾母见黛玉年纪虽小,举止言谈却很是不俗,心中很是喜欢,拉着黛玉的小手,问东问西的。
贾母问得都是很常见的问题,黛玉自从跟着贾母出门交际,便将这些问题回答了无数遍,不过,黛玉见贾母慈祥和蔼,心中很是亲近,便耐心地一一作答。
而后,贾母便将屋子里的人介绍给贾敏认识,李纨和王熙凤,贾敏已经认识了,只见贾母指着站在一旁的三个女孩子,说道:“她们三个都是你的侄女,这是老大家的迎春丫头,这是老二家的探春丫头,这是珍儿的妹妹,惜春丫头。”
贾家人的相貌都极为出色,这三个女孩子虽然各有不同,但都生得极好,三个女孩站成一排,很有气度地给贾敏行礼,贾敏一见就觉得喜欢,忙命身边的丫头将准备的礼物取来。
贾敏准备的礼物,人人有份,却各有不同,王夫人和邢夫人的是一个样,李纨和王熙凤的是一个样,迎春、探春、惜春的又是一个样。
按照规矩,给王熙凤的礼物应比给李纨的贵重,因为贾琏是荣国府大房的嫡长子,给惜春的应该比迎春、探春贵重,因为惜春是嫡出,迎春和探春是庶出。
不过,贾敏在荣国府生活了十几年,对荣国府的规矩很是了解,知道娘家对这些不甚在意,也就按照荣国府的规矩准备了礼物。
长幼嫡庶,乃是天地至理,却并非没有变通,若是做出了“按图索骥”这样的事情来,那倒是成了旁人口中的笑话。
这时,贾母拉着黛玉的小手,对黛玉说道:“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这是你琏二哥的媳妇琏二嫂子。”
黛玉虽然都拜见过了,但还是站起身来,重新给几人行礼。
待到王熙凤时,黛玉才拜下,这熙凤便一把将黛玉拉了起来,携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细细打量了一回,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黛玉小脸一红,说道:“琏嫂子谬赞了。”
贾母笑道:“凤辣子,你这泼皮破落户,别吓着玉儿。”
王熙凤极是爽利,说了几句话,就让屋子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息,众人皆笑出了声,贾敏也跟着笑,心中却是不喜。
黛玉心道:“琏嫂子怎么如此放诞无礼?”
黛玉是小孩子,贾母便让三春陪着黛玉说话,她则拉着贾敏的手,问东问西,贾敏口角含笑,耐心地一一作答。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王熙凤亲自捧茶捧果,递到了贾敏的手中。
转眼间,便到了用饭的时候,贾母便命丫头们在她房里摆饭,丫头们安设桌椅,李纨捧饭,王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贾母在正面榻上独坐,贾敏坐在左边第一把椅子上,王熙凤忙拉了黛玉坐在右边第一把椅子上,黛玉看向贾敏,贾敏刚想说话,就听贾母说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和你母亲是客,原应如此坐的。”
贾敏亦对黛玉点头,黛玉方坐了下来,贾母命邢夫人、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是未出阁的姑娘,也坐了下来。
荣国府的规矩很是森严,众人旁边有丫头执着拂尘、漱盂、巾帕等物。李纨和王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林家的规矩是,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脾胃。
今日,黛玉在荣国府见了许多不和家中规矩的事情,别得规矩无所谓,可在饮食上……黛玉身子骨极为强健,林如海夫妇却不敢有丝毫大意,常教导黛玉惜福养身。
黛玉抬头看向母亲,贾敏自然看到了女儿眼中的疑问,却什么也没有说,而是从小丫头手中接过了茶,漱了口。
黛玉便也学着母亲的动作,漱了口。
看着黛玉的动作,贾敏欣慰地一笑,女儿一日大过一日,也不能总在家中拘着,而是要出门去应酬,各家各户的规矩皆有不同,主人家若是依着客人家的规矩,是主人家想得周到,若是主人家按照自家的规矩来,也不算是失礼,既然是做客人的,依着主人家的规矩也无妨,只不过……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
比如今日,若是黛玉身子骨弱,脾胃不好,贾敏绝对不会让女儿做出伤身子的事情来,就算在她的娘家,也是一样的。
贾敏表示,什么都没有她的女儿重要,包括娘家人的脸面。
这时,只听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丫头进来通禀:“瑜二爷来了!”
黛玉曾听母亲说过,二舅母生有一个表兄,天资聪慧,极喜读书,外祖母极为溺爱,这位表兄却很是自律,从没有耽误过功课,如今也已读了四书。
黛玉好奇地向着门口看去,心想:“这个瑜哥哥,不知是个怎样的人物?”
40贾瑜
来到荣国府后,贾敏母女前往后宅,林如海父子及贾玥则随贾政等人,去往前厅。
林如海和两位内兄相互问好,林谦则领着弟弟们给两位舅舅见礼。
又有贾玥,本为荣国公贾源的嫡系子孙,算是荣国府的人,如今却拜了林如海为师,在这个年代,师父和弟子的关系,极为亲密,虽然比不得“父子”,但也差不了多少。
贾玥跟着林谦等人上前行礼,却是以林如海的弟子自居。
对于荣国府,贾玥极为不喜,可是,荣国府抚养过贾玥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在世人眼中,若非荣国府这层关系,贾玥未必能成为林如海的弟子。
贾玥要是在拜林如海为师后,便和荣国府一刀两断了,对于他的名声和林如海的名声,都不好。
于是,贾玥只能苦逼地走上前来,给贾赦、贾赦等人行礼。
不过,贾玥在心中是这样想的:“我是林家人。”
说话间,贾政从身后拉过一个六七岁模样的俊俏少年,喝道:“还不去给你姑父见礼。”
那俊俏少年虽然年幼,却很是老成,少年口角含笑,冲着林如海恭敬地行礼,“侄儿贾瑜,见过姑父。”
林如海心中了然,笑道:“是个好孩子,快起来吧。”
这贾瑜是贾政的嫡次子,自幼聪慧好学,极喜读书,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皆爱逾珍宝,不久前,贾政为贾瑜请了一位先生,乃是前科的进士,唤作贾雨村,也曾经做过官,却因有“贪酷之弊”而被罢官。
贾政在得知贾雨村是进士之后,便聘请这贾雨村做贾瑜的学师,贾雨村在被罢官后,满脑子想得皆是“复起”二字,在得知荣国府及其姻亲,皆为勋贵人家之后,便欣然前往荣国府,做起了老师。
贾雨村曾中过进士,学问自然是极好的,在贾雨村的悉心教导下,贾瑜如今已读了四书。
到了前厅,林如海唤来了贾瑜,细细地问了几个问题,涉及到四书五经,贾瑜张口就答,口齿清晰,答案正确,林如海很是喜欢。
林如海是聪明人,虽然感念岳父贾代善的提拔之恩,但心中跟明镜似得,荣国府的没落已成定局,如今荣国公贾代善之妻,荣国夫人贾母如今还健在,等到贾母这个贾家的“定海神针”一死,荣国府就算是彻底完了。
不过,林如海没有想到,文字辈的贾家人皆不成器,玉字辈的贾家人中倒是出了两个读书的好材料。
林如海惋惜地看了一眼沉默地站在一旁的贾珠,看着贾珠苍白的脸色,林如海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这孩子算是被毁了。
贾玥脸色平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那个“极喜读书”的贾政嫡次子,心中有千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这货真的是贾宝玉?”
用过饭之后,贾瑜站起身来,说道:“一直记挂着姑妈,我想要去给姑妈请安。”
贾政觉得贾瑜给他长脸了,便用难得的温和语气对贾玥说道:“你去吧。”
贾瑜走后,贾玥便有些坐立不安的,又过了一会儿,贾玥站起身来,说道:“三年未见老太太和太太了,心中很是记挂。”
贾玥记得红楼原著中,贾宝玉和林妹妹的第一次会面,那简直是一场灾难,如今,贾玥虽然知道师母绝对不会让小师妹吃亏的,但贾玥还是觉得不放心,若是贾瑜和黛玉看对了眼,那他都没地方哭去……咦,好像有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
荣国府,贾母的居所。
贾瑜迈步进了屋子,一眼便瞧见了娇艳如花的贾敏,以及站在贾敏身后的可爱小萝莉,贾瑜心中一喜,快步走到贾母身前,给祖母和母亲请安。
贾母拉着贾瑜的手,笑得跟朵菊花似得,说道:“瑜儿,还记得你姑妈吗?”
贾瑜笑着点头,说道:“记得。”
而后,贾瑜来到贾敏的身前,一边行礼,一边说道:“侄儿给姑妈请安,姑妈还记得侄儿吗?”
贾敏笑道:“当然记得,我离京时你还才两岁,你总是让我抱你。”
贾瑜抬头看向贾敏,看着贾敏那成熟美艳的娇颜,想起了当年在贾敏怀中的美妙触感,贾瑜心中一荡,而后眼巴巴地看着贾敏,想要重温一下贾敏柔软的怀抱,若是能再吃一回豆腐就更好了。
贾敏见贾玥眼巴巴地看着她,自然不知这个侄儿脑子里“龌龊”的念头,只以为贾瑜在找给他的礼物。
贾敏用手指点了点贾瑜的额头,笑道:“你这孩子,放心,不会少了你的礼物的。”
贾母也笑道:“你这孩子,竟和你姑妈讨礼物。”
说罢,贾母对身边的丫头说道:“去,将瑜儿姑妈给瑜儿准备的礼物取来,别让瑜儿在心里埋怨他的姑妈。”
说话间,贾敏将黛玉拎了过来,对贾瑜说道:“这是你表妹。”
贾瑜因没有吃到贾敏的豆腐,心中本来有一点小失望,此时听了贾敏的话,又激动了,心中闪过三个大字:“林妹妹!”
贾瑜给黛玉作揖,黛玉亦还礼。
行礼过后,贾瑜细细地打量着黛玉,见黛玉年纪虽小,却生得极好,小脸粉扑扑的,显然是极为健康的孩子,贾瑜心中一喜,为林妹妹有一副好身体而高兴。
贾瑜想和林妹妹套套近乎,刚张开嘴,就没声了……贾瑜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死死盯着那两个丫头抬着的橘黄|色毛绒鸭子。
这个造型,贾瑜曾经见过!在穿越之前见过!
大黄鸭!
这个是大黄鸭!
在古色古香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一只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大黄鸭……
对于贾瑜来说,这种感觉极为不好,因为,这只鸭子不是他搞出来的,所以……这个世界中还有一个穿越者!
诸君想得没错,这个贾瑜也是一个穿越者。
穿越之前,贾瑜是一个吊丝,连给女神做千斤顶的资格都没有,贾瑜从某野鸡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混了好几年,却依然是公司的最底层,随便一个人都能欺负他。
在公司时,贾瑜唯唯诺诺,不敢有一丝怨言,回到家中后,贾瑜将一腔的愤怒都发泄在小说中。
贾瑜最喜欢看得就是某点的种马小说,看着种马男主在小说中“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贾瑜浑身的热血都随之了。
穿越之后,贾瑜虽然有些小伤感,但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不再是吊丝了,他穿越成了一个极品高富帅。
穿越前连女人小手都没有拉过的贾瑜,看着环绕着身边的可爱萝莉,火辣御姐,温柔少妇……幸福得直冒泡。
没过多久,一个雷劈到了贾瑜的头上,他竟然穿越到了《红楼梦》,穿越成了贾宝玉!
他虽然不叫贾宝玉,但他确实是贾政的嫡次子,他的母亲确实是王夫人,他穿越后的名字叫做“贾瑜”……甲鱼!
就冲这个名字,贾瑜便把贾政恨上了,加上贾政从来不给他好脸,动辄打骂,以“小畜生”称之,贾瑜虽然面上不显,却从没有把贾政当做父亲。
虽然在红楼原著中,贾家被抄家,贾宝玉出家做了和尚,但是,贾瑜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贾瑜深信——穿越者牛逼不解释。
君不见,每一个穿越男主都是穿越大神的宠儿,无论穿越前生活得多么艰难,都能在穿越后,成为“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人生赢家。
在贾瑜看来,荣国府被抄家的罪状中,除了结交外官这条之外,放高利贷、包揽诉讼、强抢民财这些事情,虽然丧尽天良,却并非是主因。
在贾瑜看来,荣国府只要能够在朝廷新旧交替之时,站在胜利的一方身后,自然能够得以保全,也许还能复兴。
那么,谁是最终的胜利者?
贾瑜觉得,太上皇虽然强势,却垂垂老矣,忠顺王虽然贤名,但名不正言不顺,最终胜利者绝对是承瑞帝,只要荣国府能坚定地站在承瑞帝身后,就一定能躲过承瑞帝执掌大权后的清洗。
贾瑜深信,只要给他面圣的机会,他一定能获得承瑞帝的信任的,因为,贾瑜不认为承瑞帝能拒绝“设立军机处”带来的利益……
至于如何面圣,贾瑜微微一笑,他名义上的姐姐可是承瑞帝的女人,未来的凤藻宫尚书,贤德妃!
贾玥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至尊宝座”的金光大道……
对于这个世界中和红楼原著不符的事情,贾瑜只当是穿越者给他开的外挂——
林黛玉——贤惠大度,能容得下妾室的贤妻。
林如海——位高权重,将女婿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岳父。
林谦四兄弟及贾玥——未来的谋士兼死党,坚定不移地执行他的决定的小弟。
……
贾瑜并没有看过红楼原著,他对《红楼梦》的了解全部来自他看过的红楼同人小说,还是某点的红楼同人小说……所以,不要说贾瑜异想天开,因为,某点的红楼同人中,确实是这样写得。
在知晓自己穿成了“贾宝玉”之后,贾瑜觉得非常遗憾。
同姓不婚,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巧姐等女皆姓贾,为什么穿越大神不给他集齐金陵十二钗的机会呢?
不过,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贾瑜心想,他从没有把四春当做过亲生姐妹,所以,如果……也就不算是乱囵。
正当贾瑜做着“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美梦的时候,又一道天雷劈到了他的身上!
和以往“满不在乎”的心情相比,贾瑜这次是彻底被劈懵了……这个世界中竟然还有一个穿越者!
在那一瞬间,贾瑜的心中闪过一丝杀气……
贾瑜用手抚摸着大黄鸭身上的绒毛,笑着问道:“姑妈,这玩偶看上去很是新奇,是谁想出来的花样?”
贾敏笑道:“是玥儿想出来的,这孩子,总是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贾瑜心中一喜:“成了,另一个穿越者竟然是贾玥,我倒是要思考一下对策。”
贾瑜在心中默默地想着贾玥的资料——
贾玥自幼父母双亡,跟着贾政王夫人过活,后拜林如海为师,成了林妹妹的师兄,随林如海夫妇前往扬州,和林妹妹青梅竹马……
“靠!到底他是男主,还是我是男主!”贾瑜在心中骂道。
突然,贾瑜出了一身冷汗,心道:“难道……贾玥才是男主,而我,则是男主的踏脚石?”
贾瑜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荣国府的下人连林妹妹都敢欺负,怎么能不欺辱贾玥这个父母双亡的婴孩呢……靠!男主小时候受了欺辱,长大以后报仇雪恨,顺便将仇人家的姑娘全都抢回家!
这是小说中的经典桥段啊!
在看小说时,对于这种桥段,贾瑜很是喜欢,他将自己代入成男主,一边手刃仇人,一边将仇人的妻子、妹妹、女儿、侄女压在身下为所欲为……真的很爽有木有!
如今,贾瑜发现自己家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垫脚石”,贾瑜的心哇凉哇凉的。
贾瑜心中起了杀心,如果贾玥真的和他们家有仇的话,那只好……
这时,有丫头进来通禀:“玥大爷来了。”
贾玥迈步走进了屋子,走上前来给贾母、贾敏、邢夫人、王夫人等人请安,贾母知道女儿女婿对这个弟子很是重视,又想到贾玥也算是荣国府的人,便笑着说道:“是玥儿来了,快过来给我瞧瞧。”
贾玥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某人的黑名单了,还在恭敬地请安呢,“玥儿见过老太太,见过大太太,见过二太太……”
行礼过后,贾玥下意识地寻找黛玉,在发现黛玉和贾瑜坐在一起后,贾玥觉得心里不痛快,然后,在听了两人的对话之后,贾玥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这货绝对是贾宝玉!”
看着疑似穿越者的贾玥,贾瑜瞬间拟定了计划——藏在暗处,不让贾玥知道他也是穿越者,然后搞定贾玥。
贾瑜一边绞尽脑汁回忆着教科书上的《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以及各种红楼同人中涉及到宝黛第一次会面的情节,一边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胡说,你何曾见过她?”
贾瑜万分感谢穿越大神,给他开了金手指,穿越之后,贾瑜拥有开了挂的记忆力,将前世的看得书籍记得一字不差,听了贾母的话,贾瑜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贾瑜坐在黛玉身边,细细打量黛玉,然后看着黛玉可爱的小脸,问道:“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答道:“只刚读了四书。”
贾瑜一愣,这和他知晓的不同,不过,贾瑜瞬间明白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