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关不上的窗

关不上的窗第16部分阅读

    毕业工作后一天打一次,每次估计也在三小时左右。所以体型较大学时没有什么变化,而很多同学都明显的肥了,缺少运动的缘故吧。离开学校到企业上班,更少时间打篮球了,体重也重了好多斤。后来,实在忍受不了,还是组织同事去打篮球。

    头突然很晕了,匆匆收尾。

    124第七卷-理直气壮为那般

    近两个星期的晚上比较少活跃在网上,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体裁,合适的文字在网络上游玩一番。就把近来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是这般地用自己的文字写出来吧,不为别的,只为一种欣赏,一种佩服。

    某顾客去商场买东西,匆匆选购一瓶山西陈醋,价格是三块九钱,出来时,顺手搁在柜台上,然后站在柜台的另外一侧看着其它的东西。恰好,柜台的收银员在整理其它物件,没有及时扫描条码。陈醋搁在柜台上大约有一分钟的时间,而此顾客也沉浸在欣赏东西之中,无暇及此,突然,陈醋砰然落地,碎了一地,玻璃碎片和打翻了的醋溅在顾客的脚上,裤子上,一片又一片。

    顾客开始愕然,因为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柜台上的陈醋会突然掉地,收银员啊了一句,转身去拿扫把,顾客看着收银员把碎片扫起来,然后保安过来了,保安应该看到了事情的全部过程,他去地上把标签捡起来。

    一会儿,保安把一瓶同样的陈醋拿过来,给收银员扫描,然后对顾客说,先生,你要多付一瓶陈醋的钱。顾客听了,愣了一下,说:为什么?

    保安说:因为陈醋是你打翻的,所以你必须要多付一瓶陈醋的钱。

    顾客说:我放好陈醋都一分多钟了,然后我就走开了柜台,怎么可能是我打翻的呢?

    收银员说:先生,我没有动陈醋,难道是陈醋自己掉下来的?

    顾客说:我把陈醋放在柜台上已有一分多钟,而且我还走到这边去看东西,怎么可能是我打翻的呢?

    这时,保安坚持说要顾客多付一瓶陈醋的钱,其它柜台的收银员看到了,也对顾客说应该要多付一瓶陈醋的钱,还说顾客自己打翻的,一定要多付一瓶陈醋的钱。

    顾客一看,商场的人有四个坚持说自己要多付一瓶陈醋的钱,不想理会,想付完钱就走人吧,自认倒霉,叹着气把钱包都拿出来了。

    本来,故事到这就结束了。可是,突然,其它柜台的收银员说了一句,看这个人穿着还体面,想不到为了一瓶醋还赖账不肯付钱。

    顾客一听,心里非常地不爽,钱多钱少是小事,可是这个说法太伤人心了。于是,把钱包拿了回来,坚持说不是自己打翻的,不付钱了。

    商场的四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围着顾客说,打翻了东西就要付钱,而且还坚持说是顾客自己打翻的,还说打翻了还不承认。

    五个人说着说着声音就不自觉的大了,渐渐地围了许多顾客。

    四个人坚持说他们看到顾客放东西的时候没有放好,然后打翻陈醋,而顾客坚持说自己走开了,东西都放了一分多钟了,不可能是自己把陈醋打翻的。

    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其它顾客也以为是此顾客打翻了而吝啬几块钱,开始在窃窃私语了,指指点点。就在商场占上风的时候,突然顾客说,我不说你们说了,叫你们经理来说吧。

    保安很快去找经理了。

    经理还没有来,这边还在吵着。顾客说不要说赔醋的钱了,我的裤子弄脏了,还有碎片打在我的脚上,这些账要一并算。

    过了很久,人群中站出一个工作人员,听了双方的意见,然后对顾客说,算了吧,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好吗?先生。

    顾客说:首先这件事我没有错,如果我错了,我自然不会多说,付钱走了就了事了。可是收银员们硬说是我打翻的,而且语气还挺强硬,还有伤人的嫌疑,我们来买个东西,不是为了受气的。我说你们吵不是为了几块钱,我只是想要一声道歉,只是一声道歉就可以了,钱我还可以照付。

    这时,顾客的一个朋友过来了,拉着顾客说,你的货到了,赶紧去接货吧。顾客说,我只要一声道歉,就一声道歉就可以了。

    工作人员很为难了,只好对顾客说对不起。

    顾客于是走向门外,工作人员开始向收银员教训说,这样的事情本来很好处理,为什么要弄得影响如此不好,要辞退员工等等。

    顾客走到门口,转身又回来了,工作人员愣了一下。

    顾客对收银员说:对不起,小姑娘,是我打翻的,对不起。

    顾客说:经理,对不起,是我的错。

    于是,一场闹剧如此而终。走到门外,朋友问顾客,刚才你还在争吵,为什么现在又要道歉。顾客说,我刚才要争吵是因为的确不是我打翻的,而且我看那个收银员是个刚来的小姑娘,余光中我看到是她没有拿稳打碎的,我坚持不肯付钱只是因为商场的四个人想合起来收拾我,我心里气不过,现在商场要处罚收银员了,我还不如自己认个错算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的时候就是那么回事,看你用什么心态去对待了。开始顾客理直气壮只为讨一个说法,而后来的理亏只为给别人一个活法。

    汪帆点评:众口有时候可以烁金,人多有时候力量大,能把事情的曲直弄成事非。只要你是对的,那么你就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看热闹本身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如果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而乱开口,有时候会成为帮凶,被别人用心的人利用。生活中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有时候可以海阔天空。对于自己的正当权益,应该据理力争,那怕只是为了一个说法。

    125第七卷-和你商量个事

    一、高考

    我想和你商量个事,等会儿不要把答案捂得那么紧,也给我看看。你只要把答案卡放在边上,我有办法能看见的。

    这,不好吧。我,考试再看吧。

    好,到时我给你看。

    干脆不理说,我自己都做不好,你还是自己好好考吧。

    想得美,心里想着,事实上已经准备不给人家看了。

    高考前几天,考场都分好了,于是,有不少人在找前后左右的人说,我们商量个事吧。其实考试时倒不一定能抄到,可是道高一尺,更可能魔高一丈,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说我在说慌,高考发展到今天,怎么可能舞弊呢?

    高考前班主任做总动员,同学们好好考试,千万不能受干扰,如果碰到自己也不会做的,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自己机灵点,自己想办法。这所谓的办法就是能不能在考场上舞弊一下,高考的一两分都是不得了,何况那么多选择题,能抄到一题,无疑是锦上添花了。

    看考场前,同学之间相互问,那个谁谁谁,你认识不认识?那个人是那个学校,那个班的?

    找到了,自然会说声,多多关照。于是有了我上述的对话。兄弟,商量个事吧,我只是对对答案,你做你的,没事。

    考场上,学生认真地在答卷,声音静得连针落地都听得见。这个时候认真地分析一下好了,考场上能抄到吗?那不是挑战监考老师的权威嘛,自然,大多数商量个事的学生是抄不到的,不过,不排除有一些人运气万分好,能抄到一点的,这在历年高考中不是没有。

    再翻过来看,其实,明知道高考抄不到,却还想抄一点,其中不泛有些成绩好的学生,虽然大多是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可是,这个考前的商量个事,却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考场上的发挥,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就在想,或许,还可以抄个几题呢。

    高考,我们商量个事吧,商量来商量去就是实力见高低,平时见功夫。

    二、成考

    成|人高考相对于高考来说,自松得多,而且试卷的难度也降低了不少。于是,成考的商量个事就相对来说多得多了,更有甚者,干脆请个枪手考试了事。

    在这里我不是空说无凭,至少我是经历过成|人高考的,或许是有一定的说话权。

    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带手机,手机信号是否会屏蔽?

    不过,商量个事的考生大有人在,而且,商量个事已经搬上了饭桌,搬上了物质的交易,自然,这个事商量来商量去,成功的几率也就更大了。

    三、大学考试

    大学考试有专业课考试,有公共课考试,有各种证书的考试,考试的项目比较多,考试的名堂也相对较多。不过,考试前商量个事的就更正常了。

    比如专业课考试,肯定有很多人专业不一定好,而前后左右恰好有好的人。公共课考试更不用说了,因为不是专业,更多人不认真去学习,而等着考前三天的努力,实在不行就在考前和不知名或者知名的同学商量个事。

    以上的考试或许更没有什么,因为监考老师都是熟识的,不会抓上什么舞弊之类的,所以,可以大胆地在考场上发挥。而监于考前商量个事的成功,也有不少人可以轻松过关,一路高歌,然后唱,大学考试也就那么回事。

    再看各类证书的考试,比如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计算机一级,二级,普通话考试,还有其它证书之类的考试。因为大学硬性规定,不过四级不能毕业,不过计算机一级不能毕业,于是,很多考生在考试前都去商量个事。

    给我看看,我只是看一下而已,不会影响你的。

    找个枪手了事,省却那份烦恼。

    面无表情,不说给也不说不给,在考场上把答题卷捂得死死的。

    大学考试最为有趣的是,在考试前一周,平时上网,无所事事的同学回来上自习了,回来认真地背题了。一般考试前都有五份试卷的题目给你,其中有五分之一会来考试,所以大学的考试的时候就是比单纯的记忆力,如此而已。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如此,而是很多大学不排除这种方式,特别是公共课。

    笔者最喜欢专业课考试,而且是以论文形式完成的考试。不存在抄,也没有办法去抄,只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写篇论文,自然,平日里下的功夫全在试卷里。这种考试轻松,而且能考出比较真实的成绩。而且考试之前不用下力气所谓地去背诵什么的,也不用担心。

    所以,很多大学逛课,上网,混毕业证的人,一样可以风光地毕业,这就是所谓的大学生活,大学考试造就的大学毕业生,然后很多人出社会之后,发生,找不到工作了。

    四、社会考试

    社会考试相对比较正规,比如日渐成熟的公务员考试,比如会计考试,比如司法考试,比如报关考试,还有一些自己不了解的能力考试。这些考试考得大多是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舞弊就能成事的。

    所以,在这些考试里边,也不能指望去商量个事了,如果指望,自然也是没有实力,也不可能考过去的了。

    能过这些考试的人,不泛是优秀的人。虽然这些考试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过,相对来说,还是能起到考试的作用。

    教育,和你商量个事吧,你到底要走向何方。

    什么样的教育机制,自然会培育些什么样的人才。经历过高考,经历了大学考试,也经历了社会上的一些考试,不得不质疑中国的考试了。

    考试?和你商量个事吧,你到底想要怎么样?

    考试只有选择了恰当的手法,恰当的方式,才能称之为考试,才能把一个人的能力给突现出来。

    我们商量个事吧,可是我们商量有用吗?

    126第七卷-用瞬间拒绝爱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爱情是沧桑。放眼放去,为爱情死去活来的人大有人在,为爱情灵魂出窍的人也有如浮云。要不,怎么有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要不,怎么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有,两情若是久长是,又岂在朝朝暮暮。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还有……自己去翻中国古代诗词吧,关于情的诗,太多太多。

    人间事,很多都为一个情字。由此延伸的故事,一直走向历史的尽头,一朝一代都悲欢离合,永远没有边际。

    他和她是经过别人的介绍认识的。在这样的年头,还流行介绍爱情,本来就如老鼠吃了猫一样好笑。可是,却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人,通过这种形式,去问候爱情。

    在这里插一点关于介绍婚姻的看法,其实,在古代结婚是最好的,媒妁之约,父母之言,省却了很多麻烦,却也能执子之手,与尔偕老。可是,有人会说,古代的人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自然,婚介是可以很成功的,也可以是很婉约的。那么再回到近代一点的吧,八十年代的婚姻,我想大多数还是介绍而结婚的吧。可是却也能白头,相反,现在的婚姻却太多的闪婚,动不动就说离婚。这放在以前,那是很少很少有的事情呀,也不见有人说自己婚姻过得不幸福,也不见有人说走进了爱情的坟墓。那当然,我不是鼓励爱情只能用介绍,这个,多少也有点赌博的成分。但是,自由恋爱,却也有种种缺陷和弊端。

    他原本也没有带着收获的心情去见面的,他想,这个时代的女子,如果长得漂亮一些的,身边自然不泛有很多的追求者,而剩下的,估计自己也不会看上。如果不是老妈一个鼻涕一把泪在他面前哭诉,他是死也不会同意去见面的。

    他长和倒也不帅,如果从一百个男子中抽样,估计是排在四五十名的那种,自然,他长得也不丑,走在大街上估计也是对得起市容,不过不要去杭州那样出美男子的地方。个头一米七多,身体强壮,不肥,皮肤健康色,也别有一番男人的滋味。虽然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不高,但是他的心却和容颜相反,出奇的高,那倒不是他心高气傲,倒是他压根还没有想过要好好地谈恋爱。

    如同我们没有准备而去参加考试一样,他是一百个不愿意,虽然,身边不泛也有好的女子,也在很多个不眠之夜动过青春萌动的念头,不过,最后,都以无果而终。在他去见她之前,他是喜欢过一个女子的,可由于种种原因,后来他还是没有动手。

    至于为什么他不愿意去,可能还是根源于他自己的大男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作怪吧。再说,还没有准备好,又怎么能去考试。可是,后来通过他朋友的说法得知,他其实是动手过的,只是做得比较隐匿,一直在搞地下工作,比如上网聊qq,下网聊电话,晚上发信息之类的,倒好象真的没有写过情书。

    只由于,他的童心末泯,他还没有这个责任,于是,这段称之谓爱情的感情便夭折了。事后,他倒挺后悔的,因为据可靠消息说是那个女的把她给踢了。自然,被女孩子踢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也自然,大家都不会知道。

    可能是也有隐影吧,要不,二十六七岁的大龄青年,也应该要好好谈恋爱结婚了。可是,他总以工作忙,没有心情为由拒绝家里人的催促。这次,是他实在不愿意伤老妈三番五次的狂热的为他操心为他担忧的心了。

    虽然嘴上说不在乎,也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他早上起来还是精心地准备了一番,穿上了自己仅有的最好的西服,还问朋友借了一辆别克,以视尊重。据他的妈妈说女方家财路比较好,而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虚荣心丢了。

    但他见到她的时候,便紧张地说不出话来。她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极度的惊愕之后,他还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眼睛,这不是真的吧,心中轻轻地念着。从他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她的美丽的惊艳了,至少是他没有想到过的。

    这样一个一米七零的,文雅端庄的女人,坐在这里,而且有意思谈恋爱。那天他说什么自己也记不得了,好象是简单的寒暄,问了问情况,他机械地回答着对方长辈的题目,眼睛却一秒也没有离开她,那怕是余光,也没有。

    倒是他的妈妈和她们聊得比较多,走的时候,他要了她的电话号码,她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淡淡地微笑,而从气氛中看来,双方的家里人似乎谈得比较愉快,以至于走时,还在不断地寒暄,说着来家里玩之类的客气话。

    回到家里,他还在想,这是不是真的,可是,电话号码里确实有这样一个女子。于是他发了信息。

    我简直不敢相信,你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多了。很抱歉我开始极不端正的心态,本来以为是匆匆见过面就不会再回头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见过那么多的男人,可是还没有见过你这样惊愕的。

    呵呵,你,真的很出乎我意外。认识你真的很高兴,也很有点自我惶惶和惭愧。

    她家里有好几个工厂,在南方好几份产业,就连在他们的城市,也有好几处房产,好几个酒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她家是有钱人。

    而他家呢,比起她家的物质来,自然是处于下风的。所有开始的时候他也有点忐忑不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和她交流着有意思的谈恋爱。

    只是,她和他都没有想到,他们的进展会如此胜利,而又如此快速,而又如此有压力。半年多时间以来,幽默的他和温柔的她会聊得如此开心,如此愉快,此外,却也有丝丝的担忧,尽管他们每次都不表达出来,可是,话里隐藏的刻意,并不是一直如平静的水。电话里时常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也能常听到他从天上到地上,从本拉登到克林顿,从天文到地理,从战争到人生,从古代到现代的幽默。

    半年多时间来,关系基本上是确定了。用别人的话来说,他们恋爱了,狠狠地恋上了。翻过春节,在迎春花开放的时节,双方的长辈又约了一次见面,这次谈得比较彻底,都谈到婚嫁了,双方都有意识攀上这门亲事。

    本来,什么都谈好了的。他可以继续教书,或者去女方家打点产业,女方家给一辆二十万的汽车,两套一百二十多平米的房子为嫁妆,以及若干万的现金。但有一个条件,一定要对女方家好,而且是绝对的好。她们家特意说了绝对这两个字,而且,还隐约要男方入赘的意思,住在女方家,成为女方家的人。

    她家就一个女儿,照理说也无可厚非。可是,他家也就一个独子。他家人谈着谈着,就流露出不愿意的意思。他是他家最疼的人,他家想,到底是自己家娶媳妇,还是自家嫁儿子?除了这点,其它的都好谈。这一点,他家是不会让步的。

    而她家好象也是铁了心似的,一定要附加这一点。或许是强权惯了吧,没有一丝的让步,也没有一丝的妥协。

    走的时候,两家人都说,好好考虑一下吧。

    其实,他知道,好好考虑就是没得考虑,他知道家里人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这不是结婚,而是在嫁人,是他被嫁过去了,嫁到豪门去,过着有钱的豪门生活。

    他说怎么办?她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看着办,也就是不办。他不仅认真地思考了一个晚上,他出身低微,而她出身太高贵,从门当户对的角度,显然是不合适的。他们的性格,会不会由出身而不同呢。这半年的交往,到底是爱得如胶似漆,爱得不离不弃,还是爱得淡淡如水。毕竟,爱情不能等同于婚姻。更重要一点,他想到了爹妈说的那句,入赘是他家永远不能答应的。

    关于入赘还能通融吗?她说,我能,可是家里人不一定能。

    哦,我家好象也是铁了心似的。

    哦……

    哎……

    一个月过去了,他们的电话少了,他们的信息少了,他们的故事好象也少了。如同天上的两片云,在某个时候,恰当地聚在一起,在风起的时候,又悄然地分开。云飘过的时候,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可是云却真实地飘过。

    他依然还是做着老师,做着一个靠自己能力而食的老师。

    她呢,他不知道,好象很久都没有消息了。风吹过后,云就散了。风和云的故事也随风的离去而渐渐飘远,至于云漂泊到哪里了,风也不知道。

    他后来又碰到一个女老师,女老师倒好象有点不愿意和她谈恋爱的意思,究其原因,还是觉得他太寒酸了。自然,出于礼貌,女老师没有这样说,可是他敏感地感觉得到。

    他说,如果还有一次选择机会,他就是百万富翁了。可是,还有如果吗?而如果附加的条件,又能接受吗?

    他说起这段事的时候,多少有点婉惜,我就是从一个百万富翁沦落到现在贫穷教师的。

    再后来,他和女教师谈得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终于有一天,他忍受不了这种风和水,飘浮与常流的关系,他说,你应该要有一个更好的阳光,而我不是。她说,谢谢,我也这样认为。他用瞬间就拒绝了爱情,其实,他在前几次,早就拒绝过,这一次不过是轻车熟路罢了。

    他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空苦恼。长江后浪推前浪,爱情死在沙滩上。青出于蓝胜于蓝,人若为情话沧桑。

    用瞬间,就可以拒绝爱情,他在纸上如是写到。没有惆怅,没有感伤,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们方向,只是偶然碰到一起的天空中的两片云。

    127第八卷-青春,掩面而笑

    写下如下文字,是在清晨的早上,在我为数不多起得比较早的几个早晨。早晨,下着大雨,其实,应该是晚上的时候,雨就开始肆意地落了一地的忧郁,在河面上溅起了一片片的泪花。在似是而非的情景,恍然惊醒,于是,推开窗子,地面一片被雨侵掠过的痕迹,也落湿了自己的回忆。

    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打开了电脑,在键盘上敲着文字,写着自己也不懂,也不想去明白,或者用尽一生也不明白的文字。权当是在信手乱涂吧,因为自己的脑子似乎也没有清醒,明显是缺少睡觉的缘故。

    依稀记得的是昨天晚上和同事喝过了酒,回来之前还没有下雨,还在回来的路上爬了电线杆,我爬了一半,再也爬不上去了。而同事穿着皮鞋也爬了一半,却也没有爬上去。沿着河堤,走着属于我们的路,在微暗的灯火下,就着河面泛起的点点五彩灯光,摇弋着无关于青春的梦,大肆地用微醒的头脑回忆着大学生活的种种。

    要离开一会儿,再去睡会儿觉了,关于青春,再写吧。以上文字是在清晨六点完稿的,然后打着字,实在头困,而雨却也泻得更大了,似乎昭示着好睡觉的时节。

    再回来坐在电脑前,是九点钟了吧,我斜视了一下电脑右下角,时间正好是九点多。这个时候,雨下得更大了,疯狂地敲打着玻璃窗,更肆无忌惮地拍打着公司后面的雨棚,叮叮咚咚地响个不停。

    思绪再回到我早晨惊醒的时刻,一是因为雨拍打了我的窗子,二是因为那个时候思绪恰好在回忆着什么,或者是因为昨天晚上喝酒喝得晚了,然后和同事天南地北着叙述着大学种种苦涩的青春。很多时候真是奇怪,明明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可能是觉得现实述说得还不过瘾吧,硬要在梦里再回放着青春的壮烈,毕竟,青春是值得永远感叹和缅怀的。

    雨,那就顺着雨的思绪去写吧。记得大二的时候,刚搬校区,我和兄弟,疯狂地和雨赛跑。绕着校道,跑了好几圈,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狂妄的跑步,抑或是为了青春的泄愤,反正,我们两个人那个时候是疯了,或者说暂时地无所畏惧了。记得那时是去打篮球,恰好下大雨,于是我们顺着雨的思路硬跑了回来,刚想折回宿舍,而兄弟提议说再出跑几圈吧,我想都没有想,首先冲进了雨帘。很多同学看到我们,应该在说我们神经有问题吧,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想更多的。大雨已经模糊了我们的视线,也模糊了我们的思想。

    任凭雨滴打着脸上,有点生疼,其实,青春,本来也是生疼的,不是吗?在雨中的我们,轻掠过不留下痕迹,留下的却在心中酝酿了一个青春。

    雨天似乎从来不带伞,而我们宿舍六个人似乎都有这样的侠骨,大学四年了,淋过的小雨就不好去计算,但好几次大雨我们也是从教室冲回宿舍,一是因为我们不怕雨,二是因为带伞麻烦,而我们恰好又是一伙嫌麻烦的人。

    记忆中自己也不是没有一次借着别人的伞回宿舍的,自然,是女生温柔可人地送我们回宿舍的。自己认识的女生倒也罢了,有时候还是同级的不认识的女生。记得在白塔校区的时候,我从教室回来,恰好也是大雨,刚想冲出去,后面一个女生叫了句等等,一看是同级的,面熟,也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的好意,索性老老实实地躲着伞里一块回去,后来,再见她,也是微微一笑,估计她早也记不得了吧。其实,那次我躲在伞里,可是淋得也不少,我总不好意思挤那有限的空间吧,依然是淋湿了半身,未了,还得加上一句谢谢。

    再前不久从火车站回家,也是下雨,从公交车上冲上站台,大约也就两百米吧。下了车刚想冲,却发现头上一把花伞,扭头一看,刚说不用,却发现是一个微笑着的小女生,应该说是一个初中女生才对。两个人不紧不慢地走向站台,然后她回家,记得是说了句谢谢和再见的。现在还想得起来她穿校服,还有她天真的眼神。还有她说的那句话,“会淋湿的,我躲你过去。”做了三年老师的我,却乖乖地听一个初中生的话。

    关于雨,似乎还应该再写下点什么。就是自己忧郁的时代喜欢一个人清清静静地去淋雨,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去淋雨。很多事情自然也无法明白,最后归结于自己傻傻的青春,无非想表现一个自己的独特罢了。或许,雨的冰凉倒可以暂时地麻木一下狂燥的心灵。

    这就是关于雨的春春,至今想来也是掩面而笑。

    128第八卷-守得去开见月明

    转眼又是一年高考了,我教的最后一届学生也要迈过高考的门槛,随着人流走过那独木桥,毕竟,三年了,是应该收获的时节了。对于高考,以前也写过很多想法,而现在,只想用一句话聊表心意,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句话还是前几天与一同学闲聊中而深有体会的。高三,本来是我带他们走过那坚苦的岁月,当然,我的离去,或许对于他们更是快意,毕竟那个时候我没有用尽自己的力量去教育他们,我更怕自己在高三时还是那样教育,高三和高一,高二毕竟是有很多的区别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话来形容高考是最恰当不过了。苦守三年,期待有朝一日雄鸡唱而天下白,期待高考放榜之后那红榜上有自己的扎眼的名字。尽管,那个时候扎得有点生疼,可也是实实在在地痛并快乐着。

    在中国,读书是一条捷径,是通向社会的最好方式。自然,我一直都主张高考不是唯一的途径,但是,这并不是要学生不学好,不认真,随便地应付高考。而是在三年里用尽自己的力量,拼搏了,自然也无悔于自己的青春了。

    三年,很多人以为只为一朝放榜而已,于是,落下了很多的遗憾,自然,有上榜也有落榜的。但,并不是上榜的就一帆风顺了,就可以平步青云了。要知道,在社会这条七彩的人生路上,我们只是迈出了一步而已,生活,还有很多变数,还有很多和我们的艰辛与努力是分不开的,而往往出了社会的拼搏更能让我们前进。

    守得云开见月明,需要一份严肃而认真地心态,自然是对待学业,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一直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快乐学习。要知道人生的真谛无非是为了快乐,如果因为读书而丢失了我们原本的快乐,那么读书就是强加的,强加的往往不是最好的。除非在强加后还能慢慢地找到自己的乐趣。

    坐得板凳冷,才能学有所成。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在刹那间明白,悟过后,悔过后,想再回头,回首一个自己三年的青春,那时,肯定不是这样学习了,肯定如何如何了。自然是要说一番绝决而又信心百倍的誓言。能在这个时候醒悟,至少还不晚,高考后还有人生的大考,只要好好地对待人生这次大考,一样可以柳暗花明。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说很苦,其实某年再回首,我们才会发现,原来高中的三年是最快乐的时光,可能比以后的大学生活还要精彩。至少那个时候有一个可以触摸的目标,高考。而考过后,心里多少有点茫然,不用起得早早去早读了,也不用晚上加班去做习题了。人在那个时候突然地放松,反而空落落地,体会不到石头落地的快乐,而更多的多了一份担忧与失落。

    其实,高中三年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自然,书本上的知识很重要,可是处于青春的我们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学。学为人处世,学做人的道理,学与人相处的和谐,学会真诚相待,学会快乐美丽,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承受生活中可能面对的问题。

    说苦它就苦,说甜它也甜。用白岩松的话来说,就是痛并快乐着。

    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只是用来形容高考。更多地是来形容人生的种种目标的实现,但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时,就需要用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就需要去坚守,坚守心中的信念,坚守心中的目标,然后等待云开,月明。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许说得也是这种感觉吧。还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这种历经艰难辛苦而换来的胜利果实,我想,泪花中也闪烁着快乐的笑意。

    不能忘了进取,不能忘了思想,不能没有了目标,不能没有了理想。时刻记住:守得云开见月明。

    写完以上文字之后,自然要对我的学生来一次真诚的祝福。同学们,朋友们,希望你们能轻松的面对高考,事已至此,只能用一种快乐的心态去面对高考了。不管成也好,败也罢,你都不能失去自己心里的东西。

    因为,面对社会的你,还有无数次的考试。

    以一颗平常心去发挥自己的才华,休息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不要有负担,也不能有负担了。因为,考过后,你一样拥有蓝色的天空。

    假如高考欺骗了你,请不要忧郁,不要叹息。

    再一次写下自己的祝福:愿你们胜利,我可爱的朋友们。

    129第八卷-随聊网络文学

    网络小说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还得感谢“温都死”98,甚至更早的95,以及“温都死”系列产品,还有现在的“温都死”xp,以及后续产品“温都死”“为死它”。名字取得如此,无怪乎大家都投诉“温都死”“为死它”不好用,速度慢得象牛,而且还是蜗牛,一直觉得这个系统没有成熟,没有“温都死”xp好用。说了那么多,还是得感谢微软系统的前进,如果没有微软系统的支持,网络小说的发展可能还在摸索着前进。

    再插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如果98年那个时候就有了网络游戏,我想,谁又会去在乎什么网络文学呢?如果那个时候不是系统的慢得象蜗牛,电脑慢得象蜗牛,必须在文字中去找寻少许的快乐和慰藉,又有几个人会关注网络文学呢。

    正应了一句伟大的话: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利也有弊。虽然这句话大家都会讲,可是这句话的提出,还是费了很多的心思,要不然为什么叫哲学。如果大家都能随便弄出什么真理,那么哲学家的存在是否有意义,还要定论。不过,这个哲理用在网络文学中确是恰到好处。

    1999年前后,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引进出版,从海峡彼岸刮来一股网络文学旋风,媒体开始炒作网络文学概念。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安妮宝贝等网络写手被“打捞”出来,有网络“三驾马车”、“四大写手”、“四大杀手”等排行,一时名气大盛。

    那么我们不得不来介绍一下网络文学的先驱了。先来看看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的接触》,就是那个时候,风靡网络,点击率一下过百万,发展到后来越发不可收拾。于是,一个又一个网络青年被痞子蔡的文笔折服,原来,爱情是可以这样的凄美,原来,网络上是有美女的。原来,网络也是可以用来谈恋爱的。

    而且,痞子蔡写故事的能力,真的很好。言情剧不得不佩服日本和韩国,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可以写得那么美,可以写得那么动人,而中国却缺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