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在思考了,因为淡泊和宁静可以让自己进步,而谁又会拒绝进步呢?
多花点时间去写自己的想法,多花点时间去想自己的工作,总比在游戏和网络中疯跑更为有意思的多。
一直都教育别人要好好反省,好好思考,其实自己更需要。时刻记住,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35第八卷-在希望的田野上
写了这个题目的时候,自己都感觉有点酸,不过,确实也是偶然,才让我想到这个题目,不是为了刻意的刻意,而是思绪的无意,置身于田野里的时候,只能有这个想法了。
久没有出门,很难看到田野,其实,何止是我,久在城市里的人的通病吧。每天看得最多的是城市的灯火,各种颜色的都有,红的,绿的,黄的,橙的,紫的,兰的等等,不过,什么人造的色彩都比不过自然的颜色,我在佩服人类文明的同时,却也坚强地认为自然的色彩才是最美丽的色彩。
很有幸,每周都能在田野里匆匆而过,自然,每次都能领略到这美丽的风景。现在,我才真正地知道,其实,有时候最美丽的风景并不是名山大川,秀山丽水,有时候只是自己熟悉的一片风景,却能给自己一种美丽的感受。
去名山大川也好,去仁山丽水也好,最终的目的却也只是快乐。而并不是我们都有时间专门去山水里游玩,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空闲。自古隐士也好,在现实中无奈也罢,真正乐情于山水中的人不多。
所以,最便捷的方式,可能就是在身边找到那乐情山水的方式,而恰好又是自然的风景。
田野里的禾苗绿油油了,记得还是前不久才插的秧吧,想不到那么快就绿了,不是嫩黄的绿,却是油油的绿,长得也高了,这个时候,应该要施肥了吧。
这一片田野,有点一马平川的意思,这是难得的一片平原,远远都望不到边,望到的也是零星的村落。一片的绿,最多的是禾苗,还有青菜,还有其它的农作物。还有零星的黄花,远也认不出是什么菜花吧。不过,路边的夹竹桃还是开着白色和黄|色的花,远远地也闻着淡淡地香味。
田野,一直是农民的希望。以前,如果农民有田种,就心满意足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很多原因是因为可以给农民田种,农民都安定了,自然其它的事情也好办了。
到现在,有田种都还是很多农民的愿望。其实,很多的时候很羡慕他们,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却少却了许多的烦恼。比起现代生活中的人们,什么忧郁,什么焦虑,什么烦恼,什么失落等等,农民式的生活,该是很多的愿意和向往的吧。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讲回归自然,而最自然的却是在田野山村。
今天是511吧,明天该是512的一周年纪念吧。经过一年的重建,灾区人民应该看到了希望吧,就象一个站在田野里经过春天播种,夏天劳作,等待秋天丰收一样,应该有了希望的喜悦了。
希望,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有希望,应该事情会成功一半。在希望的田野上,灾区的人民会走得更好,更坚定吧。在我们自己的田野上,也应该要有一个希望,经历一年又一年的丰收,收获一个又一个希望。
谱一曲赞歌,就叫在希望的田野上。
136第八卷-天凉好个秋
时值初夏,自然没有秋的寒意。但初夏的早晨,同事还说为什么我们都穿件短的t恤衫?难道不冷吗?其实天气倒不凉,到时近来有些事的发生,却渐渐地撩起了我心中的凉意。
送同事去火车站坐车,他要去省城开安全生产会议,顺便还要做一个安全资格培训。他说坐火车去,于是,我和另一个同事一起开车送他去火车站。到了火车站,因为我比较熟悉,于是我就到站里送他上去。刚好停了一辆车,恰好又是到省城的,于是背着他的行李,准备让他上车。可是,乘务员凶巴巴地,说没有买票上什么车,我陪着笑脸说能不能先上车,再补票。我们也不是说不买票,只是时间紧急,来不及嘛。可能她以为我们是没有钱买票,要干逃票之能事吧。坚决不让,态度极其恶劣,反正我对于铁路局的人从来没有过好感。这次,我也凶了,估计也和她针锋相对了几句吧。但我还是跑着到另外一个车门口,顺利地把同事送上了火车,叫他自己去补卧铺。
事后,我想,为什么我一介书生也变得这样了,极其象一个泼妇似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
又想起了老子先生的话,上善若水,以德报怨。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其实,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都说明了一点,以德去抱怨,那么用什么去报德呢。中国人一直是一个欺软怕硬的民簇,或许这句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可以看出国民的劣根性,不用我拙劣的笔了吧。或多或少的奴性,依然不知不觉地存在在我辈的身体里。
又想到了很多战争片里的场景,如《亮剑》里的李云龙,《杀虎口》里的白朗。李云龙是从来不让自己的部下吃亏的,特别是对付敌人,是非常地凶,如果不凶,何以打一个又一个的胜仗?白朗也是,如果自己的部下打架打输了,那自然是无话可说,还一句活该,所以他带领的部队也是无往而不利。
抗日战争的时候,就是这些人用鲜血拼回来的胜利,又想起了上甘岭战役,想起了连长的那句话,有我在,绝不丢失阵地。
扯远了,又扯到我喜欢的战争里边去了。反过头来看,中国的教育一直在教育中国人要谦让,要忍让。
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多少是有点无奈吧,而我对于这些现象,也是一种无奈。是试着让自己接受社会呢,还是在社会中独立自我。都快看习惯了这些事了吧,自然,等一天麻木了,也不会生出更多的无奈了吧。
不能让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我都过了那个年少轻狂,情绪激动的时候了,从我打球的方式就可以看出,我经过岁月的历炼,慢慢开始变得成熟了,也慢慢变得更适应社会了。希望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好的事情吧。
137第八卷-立夏,请阳光灿烂
5月5日,刚好是立夏,以前并不注意什么节气,甚至连节日都会记不住。但今天立夏却是记得很清楚的,在五一的时候就在家里吃到奶奶做的粉蒸肉,而且,昨天下午的时候公司还说要做茶叶蛋,我说为什么,阿姨说是立夏一定要吃的。
早晨起得比较早,应该是我上班以来比较早的一次吧。在阳光灿烂中睁开双眼,窗外的阳光正静静地洒在床上,散落一床的快乐与肆意。伸了伸腰,前几天打篮球的酸痛似乎好了很多,也最早跑到餐厅去吃早餐。
早餐自然是昨天看到的茶叶蛋,吃了两个,说实话,很好吃,还不紧不慢地喝了一碗粥。立夏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的习惯还是不一样,客家人似乎非常注重自己的节日,记得凡是什么节日都有不一样的特色小吃吧。再过一段时间,应该是端午节了吧,客家人又有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了。
似乎不同的地方对于节日都不同,不过,最后无非是借节日之名热闹着,快乐着,这是人们生活的原始目的。
前几天还下着雨,就在想,天气应该要睛了吧,想不到在立夏的前一天就天睛了。夏天了,又可以去游泳了。最好的设计是下午打过篮球之后,再去游泳,然后再回来冲凉。然后做点什么事之类的,一天的日子也就快乐充实了,不能叫日子,叫生活。
阳光灿烂,心里也突然就放睛了。
于是,就在想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春天正式地告别,而夏天却悄悄地来临。再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两项都没有做到,似乎渐渐地忘了这些。
没有那天起得早过,也没有那天好好地学习过,一天工作之余,都把剩下的时间用在上网项目上,上网无非是在逛论坛,无非是在聊天,无非是在打游戏,倒没有以前上网学习的激|情了,这,似乎是违背了自己理想,必须得好好改变了,不然,对不起自己的夏天。
书到用时方恨少,每次做事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学习还不够。感觉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再这样下去,就差沦落了。看了看别人的经历,才发现自己太肤浅,太没有传奇色彩。而要让自己更有内涵,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花太多时间在上网,太多时间在打游戏,的确会让斗志渐渐地消退。
想起自己当时毅然离开教育岗位,就是因为教育岗位不能给自己太多的挑战。而现在又渐渐地习惯了这种碌碌无为,这是非常地可怕。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不能混日子,如果是混日子,那么怎么过都没有关系。而处于现在年纪的我,更需要的是奋斗,缺少奋斗方向是可怕的。
细细地用笔划在纸上,一个一个地写着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才发现,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于是又想到了计划之类的事情,很久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很好的规划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成功,至少要按自己的计划去做事。静下来心好好地想想自己的计划了,然后再给自己一个好好执行计划的理由,然后再一如既往地执行下去。
执行得好,那么就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
138第八卷-此情无计
不是关于爱情的文字,却是关于青春的回忆。没有选择在午夜阑栅的轻柔音乐声中,却在阳光灿烂的午后,还是睡意犹写在脸上的片刻,写下了以下的文字,权当是在五四青年节时给自己qq空间的一个总结。
上午刚上班的时候,与一朋友闲聊几句,最后的一句,她说祝我节日快乐,我当时一愣,后来猛得一想,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据说很多单位都放假半天。很多日子,我就是在不经意中猛然而知的,得感谢腾讯公司,因为每天上qq于是知道了很多的节日。
私下里狠狠地轻念着,五四青年节。就是说我还是一个青年,我不禁失笑。估计再过若干年后,我还是一青年,自然和年纪无关。还记得小二说我是一典型的文学青年,在我还没有理解文学青年的时候,我却想到一句话:我爱我师,我更爱标准答案,我爱文学,我更爱文学女青年。于是,我不再标榜自己文学青年,自然不给他们一个强加我有不良企图的理由。
三天多没有上qq,突然弹出许多消息。看到很多朋友的留言还在我在空间里的留言,看到了小敏的留言,却没有接到小敏的电话。qq信息上说小敏回家了,记得联系,想不到我却在他留言之前就到了家,在家还一直在想他回家了没有,而且知道他回家有事,就没有主动打电话给他,不知道他有没有打电话给我,我两个号码,估计他打到我关机的那个号去了吧,想不到三天就错过了相见的机会。
于是,再一个一个去看自己空间的留言,难得半日闲呀。
索性花了很长时间去看朋友的日志,我看日志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从头看到尾,看完之后,所有的感想,所有的思绪反而抒发不了。沉沉地沉在心底,久久挥之不去。
看得兴起,于是把自己空间再细想了一遍。看到自己第一次在空间里写的文字,2006年的3月份,突然发现自己那个时候倒写得更好。再细想自己大学以前写的东西,更觉得大学时写的文字比现在还要好,不知为什么,难道是自己怀旧。
qq空间刚好记载了我飞扬的青春,如果我再去看以前写的日记,可能更有感慨吧。不写日记太多年了,很难体会用手写文字的乐趣了。而现在,更多的是在键盘上敲打着文字,感觉可能写得比手写要快,而且也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只是,有时候也不经意间怀念用手写字的乐趣,那是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自己的空间,在屏幕前挥发着自己的笑意。一看,自己不知不觉中写了三百篇日志了,其实自己早就写够了三百吧,不知道删过多少篇了,有时候看到不满意的就删了。今天在就青年节写自己三百篇中的感言吧。
不经意的文字,有时候往往纪录了我们最为真实的青春。我喜欢在空间里去了解同学的近态,如果他会每天写文字的话。文字是最为真实的心情体现,而我却又能从文字里去捕捉关于他们生活的点滴和真实。
言为心声。回首自己走过的日子,带着忧郁,带着笑意,在qq空间里也尽情的渲泻。曾经看到朋友的足迹踏满了我空间的每个角落,自然,那是了解我的最好方式。而我,也从朋友的空间里去关注和解读人生的丝丝缕缕,起伏变化。有时候会感叹,有时候会沉默,有时候也会快乐,或者会心的一笑。
不知道自己再写下去的时候,要不要动力了。中间中断过多次,就是因为缺乏动力的缘故。有时候心血来潮了,可能一天写几篇,有时候几个星期也难得见一篇,有时候一两个月也才一篇而已吧。
自己的文字从忧郁中终于走了出来,不是自己写不出忧郁的文字,这种风格的变化,是生活的沉淀,是生活的积累。生活的百味往往会在文字里体现,忧郁的时候自然写的都是真实的忧郁,而快乐的时候写的更是快乐的真实。
想起自己以前写一句就分段,如果写在纸上,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纸张呢。想想自己写给各大网站的投搞文字,想想自己压在箱底的一本本载满欢乐和忧郁的稿纸,还有付之灰烬的一封封热情似火的书信。
曾经做过一个梦,就是如果有一天我什么都做不了了,就用自己的文字谋生吧,而我又最不愿意让文字成了我谋生的一种手段,文字更多地和篮球一样,成了自己不离不弃的爱好。反过来说,没有生活积累的文字,也成不了好文字,所以一直写的东西没有发表过,虽然曾经想孜孜不倦地为此努力。
青春的飞扬,用文字就可以纪录下来。
苦涩的青春,用照片也可以拍摄下来。
快乐的青春,可能很快就要告别了吧,不辞别的是自己心情,一样洋溢着激动与不安吧。
139第八卷-五一纪事
现在最好的享受,莫过于回家和家人一起平淡地生活吧。在我没有强烈回家念头之前,自然也没有体会回家的乐趣,而现在每逢周末,都是和同事一起回家。关于以前不愿意回家的种种,我想,现在不再有此念头了吧,于是想,一个人的变化是很快的,只要有一个合适或者不合适的理由,于是,就转过了以前以为自己永远都不会转的弯。
周末有时间就看看球赛,或者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但是,似乎自己大了,反而做是少了,人就是慢慢地学会变懒的。见见家人都是那么的有趣,这里跑跑,哪里拉拉话,或者就看着他们笑笑,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这是已经没有体会过的。
五一参加同学的婚礼,见到了许多没有见过面的同学。满满地坐了两桌,往往是请一个人于是两个人都来了。我习惯性地爽朗地笑笑,等于和大家先打个招呼,然后找到以前玩得好的同学闲聊着,东一句,西一句,没有目的,没有方向。
往往没有聊几句就走,于是,又和另外一个同学聊着,每个人都打了个招呼,每个人都知道,我来了参加婚礼。我估计我向来这样,只给别人留下淡淡地回忆,有时候甚至什么都没有,只是秋日的惊鸿一瞥,匆匆地就溜走了,没有贮存在他们的记忆之中。
不知为什么,似乎总有一点差距,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难道是自己心里缺乏信心,还是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有时候想想可笑,如果自己没有成就的时候,似乎不愿意见熟人,因为飘渺的虚荣?抑或是其它的什么,不得而知。
早早地起来,便去帮家里买菜,这发生在我身上是少有的事情。一是我不会买菜,二是我也不太愿意去买菜。买菜总是讨价还价,总是吵吵闹闹,索性去超市,随便挑着菜买回来。可是现在的超市不是以前那样,太多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及阿姨级人物在掌控着超市的菜行,于是,哪里搞特价,哪里的菜便宜,哪里就挤满了人。我向来不愿意去挤,也不会去抢,我知道我是徒劳的,我挤不过那些阿姨们,也抢不过那些奶奶们。每次和奶奶去买菜,都是跟在后面,帮她们提提菜什么的。
在超市因为买东西还发生了一点小小地不愉快,现在回想都心惊。本来是高兴去买个东西的,可是却正赶上人多而司称员又在火气上,一直不愿意给我称,我等,轮到我,还是不给我称,我说为什么,她说我买的东西价钱不对,然后把我的东西扔回去了。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激动地说顾客是上帝,凭什么扔。或许是看到我生气了吧,服务员赶紧赔笑说不要那么激动,最后还是给我称了。
很多事,很多人,往往会存在欺软怕硬,中国人不乏有这样的奴性。你对他越凶,他或许还会对你越好,你越让他,他还以为你好欺负,这是什么逻辑?
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和同学打球吧,一年多才打球,知道是会拉酸自己的肌肉的,但是还是给了自己一个重新打球的理由。第一天和风及他的朋友去邮政打球,没打一场,就感觉自己跑不动,防守也不太积极,而且隐约有点累。投篮也没有了以前的准星,突破也没有以前的飘移,和以前相去甚远。不过,一下午两个小时,还是做了一次空中接力,还是作了一个大学时标准的投篮动作,一系列假动作之后骗过两名防守,然后稳稳地把球放进篮筐,而且还有后仰跳投的意思,还是就是急停跳投,累了一下午,却特别地惬意,隐约找到点大学时的感觉。
第二天小桥回来了,于是约了猩猩,panda,老色狼去职中打球。除了小桥天天在苦练,以及老色狼还会天天打球之外,我们几个都是好久没有摸过球的。panda好象还是不愿意跑动,和2002年时相差甚远,猩猩是不太会打,跳得也没有以前高了。这些人最有进步的是小桥了,苦练之后肯定是不一样的。想想自己打篮球的日子,也和自己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这次自己打得更顺手了,左右变向,转身,急停跳投,左手打篮入框,等等,也一一再现,而且也找回了以前打球时的那个我。不再是盲目地打球,却也能中远投,然后自信地看着皮球稳稳地入框。想起自己2005年在职中打联赛时的场景,我回来打球了,而队友却不再。
那天隐约有点下雨的意思,而且风非常地大,但我们还是坚持打了两个多小时,自然个个都是累得动不了了,好久没有运动,自然会这样吧。
有人说,一个人不能没有了自己的兴趣。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忘了的兴趣就是打球了,现在有机会就特别想和兄弟们打个球,吃个饭。这不是奢侈的理想,却是实实在在的快乐。
140第八卷-从惊惶中自若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早晨的阳光还是灿烂,倒很适合泡杯茶,徜徉于在安详而宁静的氛围中,读读报,看看文字,撒落自己一地的思绪。
至于为什么会惊惶,为什么会紧张,无非基于自己对于所做之事没有十分的把握吧,如果有绝对的把握,自然是做得行云流水,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吧,又从何谈起惊惶失措,手忙脚乱呢?
还得窃喜于自己学开车的经历,其实跟车也有好多年了,每次都是坐在副驾驶室里感受,而我是一个喜欢用感官去感受事物的人,可能,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黙化中学会了开车吧。于是有人问我,会开车吗?我毫不犹豫地肯定地自信地回答说会。
基于没有驾驶证的缘故,所以自己一直都不曾真正地开过车。直到前不久才去驾校报了个名,下定决心去考个照了,文考几乎没有百~万\小!说,不过还好,轻松过关。看着考试中心的学员在考试,心里多么有点怕怕的。之前就听说考试如何地严格如何地苛刻等种种,对于一个不擅长考试的人,多少还是让人从心里担忧的。
文考之后去驾校学了一次车,在操场上一百多个学员,何时才轮到自己?等轮到自己开车的时候,我都在太阳底下晒了很久了。不过,也没有什么,毕竟是第一次嘛,还是要重视一下,于是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开着车满场跑,自然他不能让我开得很快。挂档起步,连续过障碍物,侧位停车,直角转弯,过单边桥,连续曲线转弯,停车等等,我自己都惊叹于自己的表现,原来我是会开车的,只是第一次开,还需要多练习,而且考试和平时开车多少有点不一样。
于是回来之后,就自己拿着车钥匙,跃跃欲试,蠢蠢欲动,对于任何新事物我都是有激|情的悟性的。原则上是要别人帮我开车到操场,然后让我自己一个人练习的,可是昨天司机都走了,我自己狠下心,拿着车钥匙点火倒车,竟然也能开出车库,而且平平稳稳地绕过好几条小巷子,穿过公路的车水马龙,到达操场练习,无非多找点开车的感觉。
自己回来的时候天都快晚了,于是小心翼翼地挂着二档穿过公路,再后再绕几个小巷子,再把车稳稳地停在车库。直到停好车,自己紧张的心才停下来,然后确信自己真的会开车了,不要提有多么的高兴。
一直想着自己有一天会开车,而且开得很好,自然,我现在的水平距离开得很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假以时日,我定会开得很好的,我不缺少这样的信心。
于是,又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的经历,那时才五六岁吧。车子远远比我在高大得多,而我却在爸爸的扶持下,慢慢地骑在车子上,直到后来爸爸放了手都不知道,只听到爸爸说不要怕,一直往前看。等我绕了好几圈之后,才发现爸爸早就站在场边笑了,然后自己也笑了,原来自己也可以驾驭这个笨重的家伙了。
后来,自己骑着车子穿过树林,还专门去骑田埂,过障碍等等,小孩子们惊奇的骑车绝技我都一一而试。直到学骑摩托车时,才渐渐地把兴趣转移到骑摩托车身上来。学骑摩托车还是在姑夫买了摩托车之后,那个时候姑夫刚学摩托车,而我看着他学,自己也跃跃欲试,那一年我才十六岁吧。等姑夫学会了之后,我却早在旁边看会了,然后给我骑,居然也骑得四平八稳,悠闲有余。
或许以后再学什么车了,自己也不知道。但清楚地知道一点,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来都是极具有悟性的,而且能在最快的时间会学会。
从惊惶中新生,其实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信心,稍微的一点悟性,很容易就让自己走出紧张,走出惊惶的境地,而拥有从容不迫的心境。
每一次都能从自己的种种行动去反省自己的缺点,反省的多了,就少了很多缺点,不知不觉中便进步了。
还有一句话,熟能生巧,对于自己不会的事物,应该多去练习,多去操作,练习得多了,自然也就生巧了。巧了之后也自然就不再惊惶,不再紧张了。
有时候,倒喜欢惊惶了,因为惊惶,因为紧张,却让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自然,这得适当,过量了自然是不能成事的。
141第八卷-一起走过的日子
不是动人的故事,却是似水流年中的一段难忘的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是看nba和打篮球的日子,班上33个男生,有20人左右热爱打球,还有10左右会打也会踢球,什么都不会的占很少的几个。
似乎什么都是会受到影响的,比如打牌,在我们的主力影响之下,全班男生都在打牌,从大一打到大四,从打拖拉机乐此不疲到打炸弹(吉安人民最喜欢的一种打牌方式),自然,也从请吃饭的到打一毛钱的,再到打二块钱的,原来赌博从大学时代就培养了,无怪乎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吃饭前要打打牌,或者麻将,饭后更是如坐禅似的,稳坐而不动。
还有抽烟,班上的男生原来只有三个人会抽烟,毕业的时候30个以上会抽烟,以致于现在每见面就是发烟,打牌,神聊。这些不好的就不去回忆了吧,从这些事情却可以看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作为师范学院的我们,从大一的时候就切身体会了后天培养的重要性。不知现在战斗在教育一线的兄弟们有没有记住这些事,这些话。
聊天还多少能体现一下中文系的特色,中文系的人聊天绝对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无由地神侃的时候,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不要小看这些人的能力和想象力。以致于班上的女生仰慕而来听我们神侃,估计其它班的不好意思也不熟悉吧,要不,肯定也来了。
最让我记取的是大一在白塔的时候,小罗和玮玮,我三个人从晚上八点辩论到第二天凌晨,当时我们激动得都坐在床上,唇干舌燥的聊了一个晚上,就差一点人身攻击了。现在想想,三个人在讨论关于共产党走向的种种,他们两个说共产党种种不好,想不到毕业后两个都进了政府机关,成了共产党的忠实拥护者,而我强烈支持共产党的却不再有激|情了。
久没有打球了,快一年了吧,一直找到不合适的球友,也一直找不到场地和心情。想想我毕业初一直每天坚持两个小时的篮球,最成功的是在学校的时候,把踢足球的同事全部跟着我打篮球去了。以致于后来有二十多人左右,还划了一片我们的专业训练基地。我走后,他们依然还在那里打球吧,真想什么时候能回去和他们打场球,就只是打场球就好了。
至于看nba,也没有在学校时的狂热了。工作后是有一场没一场地乱看,没有欢呼声,没有激动,一个人坐到电视机前或者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静静地看,而我却不愿意看没有声音的篮球,于是nba在工作之后也就看得少了。现在周末的时候还会和老爸坐在电视机前看完整的球赛,想想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那一年,我只会带球转身,球技简直是差得离谱。但我从小玩球,在高中毕业时候只会带球转身,而且绝对是热情四射。我打球说白了就只有激|情,不会远投,没有技术,只会三步上篮。完成我篮球的进化还是大学四年,一直怀念和我共同战斗的球友和兄弟。
第一次参加正规的比赛,还是在白塔校区的时候,主力累得不行了,而且好象还落后几分,而我坐在场边上看,于是他们叫我上。我当时如若神助吧,上场竞然很快得了8分,可能是对手从来没有看过我打球,所以就不防我吧。只是想不到我这8分,却能帮助球队胜利,也让大家知道,不是不打球的人就不会打球。从此,我一直是班上的主力,也一直在下午和他们一起去打球。
大学打了四年球,技术上是有所进步了,左右手都能打,最擅长是突破,脚步不是很快,但身体还可以,而且也有自己的左右手勾篮,偶尔会中距离投篮,大多是三步上篮。大一体育课时就专门修篮球了,而再也不愿意去踢足球了。记得那时的篮球课考试,我才勉强及格,那是考定点投篮,我的投篮命中率不高。
大二还选修篮球,不过,考试的时候我是100分。带球全场跑进两边篮,只用了43秒多。60秒是满分。大二下学期的时候考的是一分种防守区内打板入框,我又是100分,只投了十个,就是在底线两边各投了五个,就轻易拿到了满分。其实,我想,这和我早上还和中午还有晚上刻苦打球是分不开的,如果我有兴趣去做一件事,我会做得非常地出色。
大三的时候就一直和班上的兄弟去打球,而且也经常去参加一些比赛。还有大四,更是我们疯狂打篮球的时候,睡觉,看球,打球成了我们必修课。
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时常在我们梦醒时分晃着我们的眼,每次回忆,竟然还带着深深的笑意。
142第八卷-寂寞在唱歌
一直想写点东西来纪念阿桑,虽然她过逝已经很久了。我不是桑迷,对于她的歌曲也只是喜欢有限的几首。听歌,一如既往的是喜欢歌曲,而再细究那个人。如果听到那个歌曲好听了,就会特别关注一下是谁唱的。
近几天一直看着qq校友录里面其它同学的日志,看着他们写的关于大学时代的美好回忆,而我,却恰到好处地回忆着以前的快乐,甚至,看着他们写的往事,会偷偷地抿嘴一笑。因为,在他们的笔下,那些事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亲切。
或者看到他们发表在相册里的相片,日渐成熟的脸上,洋溢着似快乐似落寞的表情。不过,我还是解读那是快乐,而且打心眼里希望那笑如同学生时代那般纯真。
回忆突然把我给带到大学时代,回到那个时代一个人听着歌曲不愿意动的时候,除了打球,再也没有什么其它的社交活动了。打球是因为见到其它班的人多,而大多的时候逃课在玩游戏,或者干脆躲在宿舍里听歌曲。
现在回想那一段灰色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不堪言呀。
听歌,从来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听。记得小罗喜欢听动力火车的专辑,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专门买了专辑,关在房间里听,至于为什么要听动力火车,自然有他自己的解释,在那个青涩的时代,允许小罗用这种方式来渲泄自己的失落。于是自己也听了一首非常失意的歌曲,依然记得叫做《忠孝东路走九遍》,而且,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动力火车组合也是可以把歌声唱得那么沧桑的。
开始听华仔的歌曲,起源于阿胜。阿胜是一个非常喜欢华仔的歌曲。华仔的演唱会,他给我听一了遍又一遍,还是小罗,也是专门给我买了两张碟,一首又一首地介绍我们听华仔的歌曲。我和小桥现在还记得《冰雨》,一首阿胜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在白塔校区也凭此歌一举获得十佳歌曲大赛第十一名,差一点进入十佳,虽然遗憾,可是阿胜却唱得风声水起,凭心而论,他唱得非常好,绝对有实力进入前十的。
阿瑞这小子因为在广播站,而且也在我们全宿舍的指导下一举夺得学校广播站站长的位置,在这里没有其它的意思,只说明一点,集体智慧和阿瑞的结合太强大了。所以阿瑞很有机会给我推荐一些煽情的歌曲。记得《你的背包》,《当爱已成住事》,《第一次》,等等,很难一一记住那个时候听过的歌曲。
真正自己喜欢而且想听的曲子,就是理查德的钢琴曲了,那才是没有受别人的影响自己喜欢且愿意而且有心思听下去的曲子。记得还有班得瑞,那是因为班上同学魏的缘故,还是她介绍我的吧。
说了那么多关于歌曲的往事,却还没有扯到阿桑,在写作文里边来说,可能是要离题了吧,不过没事,现在不是写作文,而且个人认为必须要有这些铺垫,才足以表达我现在的感情,自然,此文为纪念阿桑,自然放到最后来写了。
阿桑,我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后来才知道叫黄嬿璘。不过,真名无关紧要,大家依然更记得阿桑,更好记的一个名字。最先听她的歌曲还是在颇带伤感和落寞的秋天,一曲《寂寞在唱歌》一下就侵入我的心扉,久久不肯离去,在我心里筑巢而住,于是我还听了《一直很安静》,然后是《受了点伤》,最后是听她的成名曲《叶子》,以及《温柔的慈悲》。
听着阿桑的歌曲,心里渐渐地伤感,或许不是歌曲本身伤感吧,而我那个时候特别伤感,又碰上了伤感的秋天,自古文人悲秋伤春吧,久在文学系里多少也沾点此习性。毕业突然就要来了,听着寂寞,心里便没有来由得感到寂寞,而且,还在午夜澜珊的时候勾起太多的睱想,没来由得在寂寞在失眠。
略带磁性的歌曲,听人让人怜爱,又让人感伤。好象楚楚可怜的姑娘双眼犹带梨花雨一样,泪痕未干而又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