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禁里幽芳未阑

第七十四章

    “陛下,为什么要一会儿呢?”韩淑媛疑惑地问。

    她多少了解赵括这样做的原因,只是问题却脱口而出了。

    “就这样,陆安,你向百官通报,太皇太后吴氏病故。”

    “诺!”

    赵括转身离开了,杨珪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让这样说,他明明知道吴氏是中毒的,而不是突然病卒的。

    杨桂枝神情恍惚,靠在柱子上,心想:“想不到,他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

    因为在杨桂枝的孩童记忆里,赵括是一个开朗乐观,敢爱敢恨的人。因为他是太上皇唯一的儿子,所以他更加率真。只是现在,他竟然连太皇太后真正的死因都不敢昭告天下,想到这里,她感到十分惋惜。

    “御侍大人,您可得查清楚了!”韩淑媛讽刺地提醒道。

    “元后娘娘放心,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不会让您劳心的。”杨珪不屑置辨,拐弯抹角的只说自己会尽力查下去。

    韩淑媛转身走了,她心里很不服气,明明她才是后宫之主,赵括居然让杨珪插一脚,让她查明;杨桂枝兄长杨次山又被提升地位。杨氏一族颇受宠幸,让韩淑媛感到压力和仇视,更是视杨桂枝如眼中钉。

    杨珪让宫人都退下,在原地叫道:“别藏了,快出来吧!”

    杨桂枝从梁柱上跳了下来。

    “真没想到你居然躲在那儿,看来是韩元后有意栽赃了。”杨珪若有所思地说。

    杨桂枝回忆最后太皇太后的反应,她好像一直在喊“韩”字,再看韩元后的反应和行为,这件事,定是她所为。

    “是韩元后!”杨桂枝笃定的说。

    “什么!?”杨珪难以置信地说。

    杨桂枝蹲了下来,在桌案下摸索着什么东西。

    “你在找什么啊!”杨珪奇怪的问道。

    杨桂枝拿了出来,是一个小酒杯,然后对杨珪解释道:“我看到元后走的时候把它踢到这个下面。”

    杨珪拿了过去,仔细打量了一会儿,闻了闻,然后睁大了眼睛,对杨桂枝说道:“是鸠酒!”

    “……”杨桂枝沉默不语,

    “我们可以拿着它去告发韩氏了!”

    “不行!”

    “为什么?”

    “单凭这个,还不够!这东西很难运到后宫,所以只有监守自盗的人才能拿到,韩淑媛掌管后宫,这件事定她无疑。”

    “这个不够,她可以狡辩说是她管理失误导致的,必须要拿到更充足的证据才行!”

    杨珪想着自己没有阿姊考虑的周全,还差点冲动,又想这以后证据难找,就更加忧郁了。

    “帮我拿件太监服。”

    “哦……好!”

    杨桂枝换上了衣服,低着头跟着杨珪离开了。

    杨桂枝回到慈明宫,便让人把她今天穿过的那件华贵的衣裳烧掉,把其他华贵的衣服全部送出去换成银两。

    夜晚的星辰依旧是那么明亮,周围四下无人,赵括来到了慈明宫,只见正殿虽然光亮,却大门紧闭,疑惑之余,他推开了门。

    “臣妾参见陛下!”杨桂枝给赵括行礼道。

    “你在干什么?”赵括看着她桌上一群大包小包的东西,和一身素服的杨桂枝,便问道。

    “这是臣妾宫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了,臣妾想拿这些东西,充实国库。”

    “充实国库?为什么?”

    “大宋的很多地方都有灾民,如今太皇太后病逝,赵建皇子夭折,如今给他们二人下葬,想必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臣妾想尽一点绵薄之力,为陛下分忧。”

    赵括的嘴唇颤了颤,摸了摸杨桂枝的头,若有所思的说:“虽然这些东西不够,但也是你的一份心意。比起没有想到的人,已经足够好了。”

    “……”杨桂枝沉默不语。或许是觉得自己做的奉献还是太小了吧!

    “连衣服都这么简陋,你想的终是比朕周到。”赵括内疚地说。

    “陛下,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反正也饿不死臣妾的!”杨桂枝顽皮的说。

    赵括被逗笑了,宠溺的抚摸她的后脑勺,跟杨桂枝打招呼道:“朕还有些事,没事你早点休息吧!”

    “嗯!”杨桂枝点了点头,笑着目送赵括。

    赵括离开后,杨桂枝的脸色变得毫无表情起来,她心想:“韩淑媛,你如此恩将仇报,毒杀太皇太后。我虽不能杀你,但这口恶气,我也必须出!”

    第二日,在朝堂之上,陆安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国家各地出现大规模的难民,今日朕拨出国库一百万两黄金用于济民。钦此!”

    “陛下,一百万两黄金数目太大,后宫不仅有妃嫔,还有谢太皇太后,太上皇,李太后,这些人的吃穿用度肯定会不够啊!所以,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韩侘胄一听到这个数字,直接懵了,就赶紧劝说赵括。

    “后宫的事诸位不用管,若不是后宫之中有人捐款,朕也不会下这个旨意的。”

    “陛下,请问这个人是谁?”

    “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众卿家有何看法,或是有何做法?”赵括不说出杨桂枝的名字,是不想韩侘胄针对她。

    “陛下,臣认为陛下此举甚好,微臣也愿意尽一点力,拨出五十万两用于济民。”礼部尚书曹氏说道。

    “曹尚书也就只有这点钱了吧!臣愿拨出一百万两为陛下分忧!”陈宰相谄媚地说。

    “朕听闻礼部尚书素来节俭,都能提出五十万两悬济百姓,朕甚感欣慰。陈宰相,你虽然给的钱多,但并不是为朕分忧,你要记住,这是为悬济灾民的钱。”赵括看不惯陈宰相的骄横,就出言夸曹尚书道。

    “微臣谨记。”陈宰相有些尴尬,说话都不敢说大声了。

    “陛下,臣愿意出十万两。”杨次山说道。

    朝堂上一片哗然,想必是嫌少吧!

    可赵括并没有嫌少的样子,反倒是欣慰地点了点头,转头询问韩侘胄,道:“叔父,您呢?”

    “微臣……还需想想……”

    “好吧,众臣的的捐款就交由杨爱卿来管吧!”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杨次山。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