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她的故乡在远方

第四十五章 入 学

    七月上旬,徐嘉薇收到了慧跟学校印刷精美的录取通知书。

    三天后,戴琳就带着那天晚上,母女俩经过一番斗智斗勇,从老徐手里争取来的现金,到附近由学校指定的营业网点,将六个学期三万元学杂费,存进了慧跟的账号。之后,徐嘉薇便一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待着新学期的到来。

    暑假期间,徐嘉薇主动寻求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她的假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她每周一共有三节小提琴课、两节国画课和两节拉丁舞课。国画老师是一位三十多岁、陶醉于湖光山色的女人。一个多月里,她先后四次,组织学生们到东郊森林公园以及本市周边的河流、农田写生,徐嘉薇每次都积极参与。

    有时她也会泡个图书馆、新华书店,和曦婉结伴看场电影或逛逛步行街,买些女孩子的小玩意之类什么的,这样基本上每天都至少要外出一次。

    七月底,班里几个平时同样喜欢读书的女生,还组织了两次短线旅游,徐嘉薇也一反常态,热心参与,同她们一起到周边地区泡温泉、踏沙滩、欣赏人造景观……玩得不亦乐乎。

    现在,她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次,可以名正言顺走出家门的活动。

    一想起慧跟公布成绩那天晚上,家里三位主角联合上演的那场活剧,徐嘉薇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阵酸楚——那么多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考生,对慧跟的学位求之不得;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总算得到了。结果却为了取得老徐的支持,迫不得以模仿影视剧中的情节:大喊大叫,假装不想读书,假装要在家里睡大觉,直到最后又一次泪雨磅沱!这是多么无奈,又多么辛酸的经历啊。

    她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尽量让自己忘记那种无奈,那种辛酸;同时也可以让时间过得快一点,不用没日没夜地想着慧跟学校。

    虽然徐嘉薇想方设法走出家门,每天还是有太多空闲的时间。她突然又心血来潮地听从提琴班那个老师的建议,决定参加八月下旬举行的业余小提琴考级。由于中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培训班老师说她现在的水平,只能勉强报考六级,而且还要再加把劲勤学苦练,才有可能顺利通过。

    这样,徐嘉薇为应付小提琴考级,每天又不得不分散花上几个小时,练习四项内容。一是音阶与琶音:三个八度、七种琶音、双音音阶;二是练习曲:《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的第十首;三是外国乐曲:柯玛洛夫斯基的《e小调第一协奏曲》第一乐章;四是中国乐曲:杨善乐的《二泉映月》。

    考级那天,徐嘉薇因为临阵抱佛脚,基础不够扎实,演奏姿势、音准、节奏和速度都出了一些问题,结果只获得“通过”的成绩。徐嘉薇对此当然是一笑置之,她参加考级,只不过为了打发时间而已。

    终于好不容易熬到了8月31日住校开学的日子。

    前一夜,徐嘉薇几乎睁着眼睛捱到天亮。整个晚上,她不知道究竟看了多少次时钟,每看一次时钟,她的心就跟着滴答滴答跳个不停,她多么高兴哦!——就要暂别戴琳、暂别老徐,走进那所一年多来,日日夜夜为她欢喜为她忧的校园了。

    徐嘉薇躺在床上,手里捏着从网上打印下来的慧跟学校的彩色图片,看了又看,一边回忆起一年来多次实地考察,脑海里又一遍遍地浮现出慧跟的模样——米黄色的马赛克围墙,闪闪发光的不锈钢电动伸缩门,庄严气派的教学楼,以及校园里一棵棵高耸挺拔的大王椰树……

    数着时钟的滴答声,徐嘉薇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喃喃自语:

    哦,慧跟——亲爱的学校!当金色的太阳升起以后,我——徐嘉薇小姐——一片浮萍,一个没有故乡的女生,就要扑进你的怀抱,就要在你的怀抱里,在戴琳和老徐的视线之外,好好地舔一舔心灵深处,那一道血淋淋的伤口了。

    但是兴奋之余,徐嘉薇不禁又产生了一丝隐隐的担忧。她不知道到了慧跟这个梦寐以求的新学校之后,将会遇到哪些人?碰到哪些事?学习压力会不会很大?老师们会不会都那么声色俱厉、不苟言笑?她记得网上曾有人说过“一入初中深似海”,那么,以后班级里的学霸,会不会让她永远都望尘莫及?……

    因为睡不着觉,徐嘉薇起了自从放暑假后的第一个大早,她对照清单,再一次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将要随身携带的物品。

    那一天,老徐特地动用了他那辆崭新的奥迪a6c5,拉着徐嘉薇入宿必备的床单被褥、日常用品,和戴琳一起开往距离住处八公里之外的慧跟学校。

    一路上,徐嘉薇激动得不断在心里念叨着:慧跟,我来了!慧跟,我来了!

    慧跟学校位于本市南边的郊区,背靠一座草木茂盛、低矮平缓的小山丘;学校两边是大片大片的稻田、菜畦,以及稀稀落落的村民自建房。

    大约八点四十分,当老徐的奥迪接近目的地的时候,学校大门两边,就已经摆开了两条汽车长龙,学生、家长纷纷下车,提着扛着大包小包,缓缓涌进校园。

    汽车靠近拥堵的车龙后,老徐啧啧连声对戴琳母女说:“哎呦,你们看,都堵了这么长的路,车子短时间内肯定是开不过去了。阿琳,你下车帮嘉薇把行李搬进去,等一下我把车慢慢挪到校门口,就在车里面等着你吧。”

    老徐这一句话正中徐嘉薇下怀。刚才从家里出发之前,她就老是在担心着,要是老徐也想进到学校里参观参观,让她陪着这么一个明显高龄的爸爸,在校园里到处兜转,那真不知道将会招来多少稀奇古怪的目光哦。

    不过,徐嘉薇这种想法,却完全是杞人忧天了。今天拉着她们母女,老徐为防止被熟人看到,即使坐在车里,都要戴上一个大号墨绿太阳镜,他又怎么可能会跟着一个这样的女儿,无所顾忌地漫步在大庭广众之下呢?所以他才会借口堵车,主动提出要留在车里等戴琳。

    现在徐嘉薇当然还不可能明白:对于眼前这一切,老徐根本就兴味索然!偌大的慧跟学校——这个徐嘉薇一年来梦寐以求的圣地,在老徐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投币箱,时刻张着嘴巴,等待他投下那一张张红色的钞票,如此而已。他甚至都懒得转过脸去,将目光稍微停留在学校围墙里面,那些随风摇曳的树木和多少有些气派的教学楼。

    老徐话音刚落,嘉薇掩饰不住涌上心头的狂喜,不等戴琳开口,她就立即抢着回答说:“是啊是啊,下车跟着大家慢慢走进去就可以了,谁知道要堵到什么时候啊?”

    徐嘉薇一双脚刚刚踩到地面上,老徐犹豫了一下,突然又从钱包里抽出五百元钱,伸出车窗外,放到嘉薇手里:“来,嘉薇啊,这钱你拿着吧。那个——以后你自己在食堂里买饭吃,要尽量多买一点,千万不要太节省了,万一饿坏了肠胃,那治疗起来是很麻烦的。这个周末回家,到时候就等我开车来接你吧。”

    徐嘉薇接过钞票,连忙说:“不用啦不用啦!你厂里那么忙,还是我自己坐公车回去就好了。你看,公交站就在那边,步行两分钟就到了,很方便的,我又不是没有坐过。”说完咧着嘴向老徐一挥手,就和戴琳带着住宿用品,跟着人流缓缓走了几百米路,才到达女生宿舍楼。

    戴琳进了宿舍,把住宿用品放好后,立刻从行李袋里,找出一块提前准备好的抹布,手脚麻利地给徐嘉薇擦洗床铺、清除灰尘,接着又三下两下把她的棉垫、凉席和蚊帐都安顿好了。

    这时候宿舍里其他同学还没有全部到齐,徐嘉薇担心等一会人都到齐了,戴琳会大大咧咧地说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或胡乱问些俗不可耐的问题,日后成为同学们的笑料。就一个劲地催她赶快回去,免得让老徐一个人,在外面等得太久太无聊了。

    经不得徐嘉薇再三催促,戴琳又啰里啰嗦将几句老调重弹了一遍,才独自下楼离校。

    等到戴琳离开以后,徐嘉薇又简单整理了一下随身物品,很快也走下楼来,一个人兴高采烈地在学校里四处转悠。

    此时此刻,徐嘉薇的眼睛里脑海里,只有满满一个“新”字!没错,一切都是崭新的清新的——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室和课桌,新的阳光和细风,就连那些徐嘉薇本来再熟悉不过的一草一木,在这新的蓝天下,也散发出不同于别处的芬芳。

    这景象、这气息,让徐嘉薇多么快乐,多么陶醉!她本人自然也是新的,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新移民那样,带着梦想一觉醒来,忽然就到了一片新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小学时跟她同属一个社区的同学,已经四分五裂去了不同的新学校。原来跟她说好长大以后,要和她一起去看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好朋友曦婉,这次没有参加择校考,自然也去了别的学校。在慧跟,认识她和知道她那个家的同学,已经寥寥无几了,她举目四顾,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

    现在,徐嘉薇可以暂时不需要再去担心,关于她身世的风言风语,会或明或暗地干扰她的生活和她的学习啦。

    而最让她开心的,莫过于不用再每天回家,去面对戴琳那张愁肠百结的脸孔了,这可是她一年来坚持不懈、起早贪黑的结果啊!她笑吟吟地呼吸着这清新芬芳的空气,不时抬起头来,仰望一下校园里面,几乎随处可见的一棵棵高耸挺拔的大王椰树,心里感到无比的舒畅!她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汪峰演唱的《飞得更高》: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

    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

    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

    挣脱怀抱

    ……

    唱着哼着,徐嘉薇真的感觉到,自己就是一只被放归蓝天的鸟儿,正展开翅膀,在无边无际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她要飞得更高更远,要永远离开那个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仰望苍穹,徐嘉薇热血沸腾壮怀激烈,她禁不住翕动嘴唇,低声吟诵出两句宋词: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