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唯有一乘 幸亏有佛陀,我们得以重生
第三品 譬喻品
《法华经》接下来的第三品至第九品的七品,称为“详说的七品”,用以进一步厘清善巧方便的观念。在第二品最后,佛陀以偈颂宣说:
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佛陀授记舍利弗成佛
第三品《譬喻品》一开始,是舍利弗对这项重大真相的反应,乍听这些深奥奇妙的教法,舍利弗起初心存疑惑,以为是魔王现身,为佛陀宣说错误的教法。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并无二乘或三乘,唯有一佛乘——这些观念几乎超出他所能想象的范围。这些深奥的启示必定造成相当强烈的冲击,舍利弗对这些启示真实性的怀疑,是许多早期佛教传统追随者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所有大乘经典其实都是魔王所说,目的在于迷惑听法的大众,让他们误入歧途。这段经文就是这种见解的遗绪。
《法华经》描述舍利弗如何深入而仔细的观察,看清的确是佛陀在教授这些深刻奥妙的教法,他顿时“踊跃欢喜”,抛开一切疑惑。虽然他以前修习声闻道,但一听到一乘的教法,立刻领悟自己也能成佛,于是生起菩提心:
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
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
舍利弗已决心成佛,而当他如此宣布时,就已进入菩萨道。听到舍利弗如此说,佛陀答道:“舍利弗!你宿世跟随我修行,我曾教你菩萨道,但你在这一生忘记此事而修习声闻道,以为自己达到了修行的终极目标——涅?。现在借由教导《妙法莲华经》,再度将你安立在菩萨道上。未来你将会在‘离垢’(viraja)佛土中成为‘华光佛’(padmaprabha)。你会一如我所做,教导三乘法以引导众生,最后也会一如我所 教,教导一乘。 ”
第三章唯有一乘 幸亏有佛陀,我们得以重生
第三品 譬喻品
《法华经》接下来的第三品至第九品的七品,称为“详说的七品”,用以进一步厘清善巧方便的观念。在第二品最后,佛陀以偈颂宣说:
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佛陀授记舍利弗成佛
第三品《譬喻品》一开始,是舍利弗对这项重大真相的反应,乍听这些深奥奇妙的教法,舍利弗起初心存疑惑,以为是魔王现身,为佛陀宣说错误的教法。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并无二乘或三乘,唯有一佛乘——这些观念几乎超出他所能想象的范围。这些深奥的启示必定造成相当强烈的冲击,舍利弗对这些启示真实性的怀疑,是许多早期佛教传统追随者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所有大乘经典其实都是魔王所说,目的在于迷惑听法的大众,让他们误入歧途。这段经文就是这种见解的遗绪。
《法华经》描述舍利弗如何深入而仔细的观察,看清的确是佛陀在教授这些深刻奥妙的教法,他顿时“踊跃欢喜”,抛开一切疑惑。虽然他以前修习声闻道,但一听到一乘的教法,立刻领悟自己也能成佛,于是生起菩提心:
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
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
舍利弗已决心成佛,而当他如此宣布时,就已进入菩萨道。听到舍利弗如此说,佛陀答道:“舍利弗!你宿世跟随我修行,我曾教你菩萨道,但你在这一生忘记此事而修习声闻道,以为自己达到了修行的终极目标——涅?。现在借由教导《妙法莲华经》,再度将你安立在菩萨道上。未来你将会在‘离垢’(viraja)佛土中成为‘华光佛’(padmaprabha)。你会一如我所做,教导三乘法以引导众生,最后也会一如我所 教,教导一乘。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