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日月成欢

(三)设饵下钩

    李悠悠不清楚沈洛辰心中的怀疑,当然她也无意去管。对她而言,沈洛辰虽是故人,却只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她现在有自己的谋划,那些过往,早已经被大火烧得一丝不剩了。而且显然刚刚沈洛辰也没有认出她来,李悠悠想,这青都之中怕是没有人能认出她来,那些故人,也许都忘记了她的存在,更不要说去留心一个商户女是否似曾相识了。这就足够了,只要不会暴露身份,无碍于自己的计划,旁人怎么样都与她无关。

    李悠悠盘算着回了家,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让李氏的产业在青都闯出名声。光有一个悠华堂还不够,要掌握住民生的一条命脉才好。所以她的下一步,就是让李记粮行成为城中数一数二的粮行。

    要想让一家粮行出名,光有稳定的粮食来路与高品质的粮食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李悠悠的目的也不是积攒口碑,她要的,是引起某些人的注意。

    要想在青都众多商家中快速成名,只有两条路:一是靠特色,就像悠华堂做的那样;二,就是靠散财。当然还有第三条,就是拥有强大的背景作靠山,这正是李悠悠的目标,因此只剩下散财一条路。

    两人进城才刚开春,现下已然入冬,冬天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施粥。这一年的冬天,在青都外城的贫民区里多了一家施粥的棚子。与别家的粥棚不同的是,这一家的粥棚,用的不是不会有人购买的陈米,甚至不是廉价米,而是今年新收的新米;而且粥也熬得十分浓稠,虽然同样是每人一碗,不比别家多,但这一碗可抵得上别家两碗,更不要说每一碗都是热乎乎的了。这正是李记粮行的粥棚。

    这样的施粥方式在青都城中可谓是前无古人,没有哪家粮行会这样施粥,因为这完全是一件有出无进的事,没有谁能承担得起这样大的消耗,毕竟每一天的成本都高得吓人,更不要说李记粮行又是连续一个多月地施粥。以往的施粥,不过是在清理库存时顺便搏个好名声,而李记粮行却像是单纯只为做善事。青都城的百姓们为李记粮行的大手笔而惊叹的同时,也将李记粮行的名声传了出去。一时之间,青都城内人人都知道,有家李记粮行,十分富有,施粥用的都是新米。也有人怀疑李记粮行将新米都拿去施粥了,铺子里的货会供应不上。谁知李记粮行从未传出过什么新米不足的消息,也没人说他们以次充好。

    城中的商人们都觉得李记粮行的当家人是傻了,但后来渐渐发觉,也许人家只是不在意金钱呢。他们虽然嫉妒李记的富有,却也没有动什么歪脑筋,毕竟人家也许背后有什么势力,他们未必惹得起,而且和李记作对,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无利可图,谁也不愿意出这个头。城中百姓自然是对这样富有善心的李记粮行赞不绝口,而那些权贵世家,则有些眼红李记庞大的财富,但自恃身份,终究不愿与商户一般见识,都是持着观望的态度。

    就是在这样微妙的氛围之中,李记粮行安然地度过了来到青都的第一个冬日。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李记粮行在大年初一,在贫民区里分发了九百九十九只肉包子,寓意着长长久久,这一行为,更是将李记的名声推至了顶点,哪怕开春后李记已经不再施粥了,仍旧是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纷纷猜测李记背后的主人。

    看到这样的结果,李悠悠十分满意,这正是她想要的。虽然没有出面,但是李悠悠明白那些世家权贵一定已经开始打李记的主意了,当然这样庞大的家财,想要占有是不可能的,他们必然会选择合作。这段时间,明里暗里来打探拜访李家家主的人数不胜数,但李悠悠全部拒绝了,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殿下。不过现在太子殿下大约只是对李记粮行稍有些兴趣,他还没有摸清李记粮行真正的实力,只是昙花一现的商家自然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这一切都来日方长,现下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李映的学业。

    李映在官学中就读已满一年,可以参加这一年的年中考核了。李悠悠对弟弟很有信心,而李映也没有让姐姐失望,顺利地进入了会试,李悠悠便带他去临风楼点了一桌酒菜算作庆祝。临风楼也是过去一年里新兴起的一家酒楼,与别家的单一菜式不同,临风楼的菜式花样繁多,不仅具有青渊各地的菜式,甚至连临夜、西域、北漠的特色菜式也有,而且颇具地方风味。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但价格是身份的象征嘛,因此临风楼在世家权贵之中颇为流行。

    吃完饭离开的时候,李悠悠姐弟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选择在街上慢慢走回家。在街上与一辆马车擦肩而过时,李映明显感觉到了姐姐突然冷下来的目光,他顺着看去,只见是一辆十分华贵的马车,上面的标记是太子府的。于是李映也明白了李悠悠变化的原因,他自己心中也是意难平。马车已经远去,李悠悠连忙收拾好情绪,拉住李映快步离开,嘴里喃喃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也不知是说给自己还是说给李映听。

    李悠悠曾以为,自从四年前那件事之后,就没有什么能够让她的情绪这样外露了,她会笑也会怒,但这些都是淡淡的,从未进入过眼底。可如此深刻的恨,这样地展现出来,实在是她意料之外的,也是万万要不得的。

    几番深呼吸之后,她恢复了原先悠然的步伐,脸上也回到了之前的清冷。李映却不及她的掩饰功夫,脸上神色格外阴沉。于是李悠悠拉拉他的袖子:“映儿莫气,早晚他对我们做过的一切,我都会回报给他。他会尝到被背叛的滋味的。”

    “他们都会的。”

    这一句话很轻,只有李悠悠自己听见了。因为李映不知道,在马车经过,风吹起车帘的那一瞬间,她看到了马车里除了太子以外的另一张脸,英国公沈洛辰的脸。

    既然他和太子关系已经密切到可以做太子府的马车了,那么,从这一刻起,他就不再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故人了。冤有头债有主,李悠悠不会迁怒,但如果沈洛辰阻碍她的计划,她也不会手下留情,而是将他也当作自己的敌人。

    ------题外话------

    第三章~还是周更,这里是新人作家叶慕画,请多多指教哦

    请不要嫌我更得慢,再快保证不了还不如慢一点,至少我能稳定周更嘛

    如果没有耐心的话,可以先收藏,等暑假就养肥啦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