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日月成欢

(六)不识庐山真面目

    英国公府。

    沈洛辰翻看着手下刚送来的资料,越看眼中疑惑越发的深了。

    李氏商行,临夜数一数二的商行,临夜已经故去的皇后出自李家,而现在的临夜帝,据说和李家的家主关系很不错,当年临夜帝能够顺利登基,李家功不可没。由于这种种原因,李家在临夜可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然而,六年前,李家却突然开始向青渊发展。扩大生意当然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李家在青渊的第一家商铺,是青都的悠华堂。更加令沈洛辰不解的是,原本李家在青渊的扩展是平稳而缓慢的,但是从四年前开始,李家就在青渊大肆吞并一些小型商行。沈洛辰虽然出身世家,但也明白这样吞并虽然能得到一时的快速发展,但要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一不小心就可能倾家荡产。这些都还不足以让沈洛辰生出警惕之心,商场上的事,无论李家是求快还是求稳都与他无关。

    可是在四年前李家在青渊快速扩张的同时,还有一支李家的嫡脉子孙迁出了临夜来到青渊,而且还是李家家主的弟弟一脉。这实在是惹人怀疑。众所周知,临夜不像青渊,有着分明的士农工商等级,李家家主的弟弟,这身份相当于青渊一流世家的嫡脉了。这样高的身份,为什么要到青渊来当个最末等的商户?一个与临夜皇室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家族嫡系隐姓埋名迁入青渊,说这其中没有阴谋都不会有人信。

    若说这些都只是让沈洛辰怀疑的话,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让他惊奇了。迁入青渊还不到一年,李家这一分家的家主就去世了,据说是雨天马车翻入山涧,尸骨无存。偌大的家业就此落入了李悠悠与李映姐弟的手中。而李悠悠确实很有天赋,自她掌管李家的三年多来,李家在初入青渊是由于太过冒进而留下的那些隐患一点一点全部消除,在不知不觉间,李家也成了青渊排得上号的大商户。

    李家姐弟这堪称离奇的经历,与他们当下所行之事全然不符,从行事作风来看,李悠悠素来是雷厉风行的,绝不像现在这般迂回曲折,让沈洛辰猜不透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让他很是不安,因为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们别无所求,要么就说明他们所图甚多,而他们现下的行为,只是他们谋划的冰山一角。沈洛辰当然不会相信他们费尽周折从临夜来到青渊只是为了高官厚禄,因为他们回到临夜所能得到的远比在青渊苦心经营而获得的多得多。

    沈洛辰想,他一定是漏过了什么。

    “再查!”

    这么快就能查到的资料,自然只是明面上的,一定有更多隐秘,藏在背后。否则,为什么连身份都有两重。

    李悠悠知道,太子一定会派人去查清她的身份,而她已做了两重保障。第一重身份,想必是太子在邀请她见面之前就查到的,一个家中颇有些钱财而又很会经营的商户女。这一重身份,完全足以让那些未和她打过交道的人相信,可是再见过面之后,太子一定会对她产生怀疑,毕竟她所表现出来的远不是一个普通商户女应有的能力。于是就有了临夜李家的身份,之前查到的商户女,不过是迁入青渊时用的新身份。但是和临夜扯上关系总还是有些危险,她原本是想要用家族内斗争失败来解释为什么不回到临夜的,但现在既然发现了沈洛辰是太子心腹,那就有更好的选择了。

    李悠悠很确定,沈洛辰一定有能力对她的身份有些掩饰,甚至很有可能就是沈洛辰负责查探的。英国公府的暗卫,打探消息的能力李悠悠是早已有所耳闻了,只要沈洛辰愿意,对她的身份遮掩一二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她现在与沈洛辰可以说是毫无关系,更不要说有什么交情可以让他冒着被太子怀疑的风险帮她了,毕竟他现在也是如履薄冰,自身都难保。但是很快就有机会了,每月的初十,老英国公夫人都会去城外的华音寺上头香,若是沈洛辰有空,便会陪着母亲一道去。

    于是初十这一天,李悠悠算好时辰,又一番梳洗打扮之后,带着李映去了华音寺。

    李映原本对于姐姐突然要去上香感到不明所以,因为他知道姐姐从不信这些东西。但是看到姐姐今日特意佩上了那块一直收在梳妆匣里的麒麟纹白玉佩,又戴上了面纱,穿着打扮皆与平日有所不同,像极了那个人,他便知道姐姐一定是有自己的计划,要再华音寺见什么人。

    他没有多问,也不敢多问。这件事一定与那个人有关,遇到与那个人有关的事,姐姐的心情都不会太好。而若是他开口问了,姐姐会更加难过,因为他的命,是用那个人的命换来的。

    到了华音寺,李悠悠并没有马上下马车,而是掀开车帘看着石阶上的人,当远远看见有一年轻男子搀着一位夫人向下而来时,李悠悠下了马车,与李映一同沿着石阶向山上走去。

    老国公夫人只看见山下渐渐上来一对少年少女,那少女戴着白色面纱,鹅黄色的裙子在朝霞的晕染下像是在闪闪发光,整个人就像是从画中走出一般,与这初冬的萧瑟山路显得格格不入。那少年也十分俊秀,只是年纪稍小,还有几番未褪去的青涩。

    老国公夫人只是在心中暗叹了一句好俊俏的人儿,便只当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次相遇了。可是随着那两人渐行渐近,她的脸色发生了变化。最初是疑惑,再到难以置信,然后是震惊,擦肩而过时更是出现了几分急切几分激动:“洛儿,快去拦下那姑娘,问问她那块玉佩哪里来的。”

    沈洛辰将母亲方才的神色变化都看在眼底,心中疑惑,但还是依言去拦下了已走出一段距离的李悠悠姐弟。

    “这位姑娘,”沈洛辰看着因他突然出现而挡在李悠悠面前的李映,笑得有些无奈,“在下并无恶意。”“你要做什么?”李映还是防备地盯着他。这时李悠悠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无事的,映儿,你不必如此紧张。”李映便明白这就是姐姐今日的目的,稍稍让开了身子,站到了李悠悠的身旁。

    沈洛辰只觉得这少女的声音有几分耳熟,但也无暇多想,只是问出了母亲的问题:“不知姑娘这块玉佩,是从何处得来?”

    “故人所赠。”李悠悠的声音清清冷冷,听不出情绪。

    “不知故人现在在何处?”老国公夫人匆忙赶来,语气十分急切。

    “故人已逝。”语气依旧淡漠。

    “故人已逝啊……”老国公夫人看上去很失落,在原地怔愣了半晌,低头苦笑起来。再抬头,那对姐弟早已告辞离开。

    沈洛辰不解母亲为何如此失态:“娘,可是那块玉佩,有什么不妥?”

    老国公夫人看向自己的儿子,许久,才问了一句看似毫无关联的话:“洛儿,你不觉得那姑娘的打扮甚至姿态,看上去都很像一个人吗?”

    沈洛辰思索半晌,摇了摇头:“儿子没有印象。”老国公夫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在他的搀扶下继续向山下行去,慢慢到处那块白玉佩的来历。

    “看来你是真的不记得了。那块玉佩,是当年你父亲与我定亲时留下的信物,上面刻的是麒麟纹,却又将一个‘沈’字藏于其中,而那块玉上,原本有一点瑕疵,却被雕作麒麟眼,反而更加活灵活现。这样的玉佩,全天下都找不出第二块来。”

    “那怎会……”“你莫急,且听我说完。那块玉佩,算做我的嫁妆被我带到了沈家,后来为你和明华丫头定亲时,我用的也是这块玉佩。谁知道后来……叶家出了那样的事情,我们原本可以用婚约保下明华丫头的,可是你父亲担心因此而触怒皇上,一直说再看看再看看,却逼得那丫头最后一把火烧了叶宅也烧了叶家。我记得明华很是喜爱那块玉佩,时常戴着,但是废墟里却没有看到,我就一直想着,或许明华丫头还没有死,那具尸体是旁的什么人的……刚刚那姑娘,真是像极了明华丫头,我还以为……”说道这里,老国公夫人已是有些哽咽。

    “娘,您不必难过,明华妹妹也不会愿意看见您为她伤心的。”沈洛辰不知该如何安慰母亲,因为他对叶明华的印象十分模糊,只记得是一个清秀的少女,十分温柔,像她父亲一样令人放松。他的记忆里,更多的是那个会缠着他叫他“洛辰哥哥”让他给她讲外面的传奇故事的叶明欢,那个活泼爱笑永远精力充沛的叶明欢。

    “是啊,明华丫头一直是十分知礼孝顺的。我就怕,她会怨我们啊……”

    “娘,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您别多想了。”扶着老国公夫人登上马车的时候,沈洛辰这样说。他的母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回府的路上,沈洛辰骑着马跟在母亲的车旁,却有些心不在焉。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叶相家比自己小五岁的那两姐妹。听说后来叶明欢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找到,接回了临夜,而叶明华……最后竟是以那样惨烈的方式死去,那样柔柔弱弱的一个少女啊……也许这是独属于叶相这样的文人的傲骨吧。他对叶明欢的印象仅停留在十岁左右,毕竟他从十五岁后就去了漠北边疆,到叶明欢十二岁离开,他都没再见过她。后来倒是又见过叶明华几回,毕竟他十八岁被召回京城之后母亲就为他们定下了亲事,可惜一年后叶家就出了事,他对叶明华的了解也就停留在温和知礼的大家闺秀上。但他母亲倒是一直很喜欢叶明华,总是向他夸赞,倒像叶明华是她亲女儿一样。

    刚刚那个姑娘,若是连她母亲都说像,那必然是很像了。她身边那个少年,似乎就是青渊最年轻的一甲进士李映,他曾经见过两眼,方才一时之间倒没有认出来。那刚才那姑娘就是李悠悠了,难怪声音有些耳熟。但他可以很确定,李悠悠平日的气质与方才那姑娘截然不同,她为什么要假扮叶明华,她和叶明华有什么关系吗?

    沈洛辰发觉,这个名叫李悠悠的姑娘身上的谜团越来越多了,而他只有亲自去寻找真相。

    也许明日该去李府拜访一下这对神秘的姐弟了。

    ------题外话------

    第一层身份要揭开了好开心好激动,这周还会有一章的

    故事从这里开始之前的伏笔都要一点一点派上用场了哟,不知道你们猜不猜得到真相呢?

    明天更下一章哟~希望你们和我想的一样,嘻嘻~

    这里新人叶慕画,请多多指教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